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背後的悲壯故事

《祭侄文稿》是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行書代表作品,被視為僅次於王羲之《蘭亭集序》的天下第二行書,現藏於臺灣台北故宮博物院。其作品其實是顏真卿為從侄顏季明所作的祭文草稿,但是由於感情真摯而自然流於筆端,筆法遒健而意境透於紙外,效果反而是官樣作品所不能比擬的。而這篇行書作品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藝術成就,是與顏真卿家族背後的悲壯故事分不開的。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背後的悲壯故事

戰亂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盛極一時的唐王朝從此由盛轉衰。所謂“漁陽顰鼓動地來”,河北二十四郡率先淪陷。顏真卿時任平原郡太守,他的堂兄顏杲卿任常山郡太守,顏季明便是杲卿的三子。顏氏兄弟素懷忠義,先是在形勢壓迫下與叛軍虛與委蛇,暗中積極聯絡忠於唐室的成員準備反正。顏杲卿為首領,顏真卿為輔佐,顏季明負責往返於常山、平原之間傳遞消息。當叛軍攻陷洛陽後,杲卿為防止局勢惡化,毅然殺掉監視他的叛將李欽湊等人,派長子顏泉明等人赴京呈獻李欽湊首級,並押送俘虜到長安報捷求援。隨著杲卿舉起義旗,河北諸郡紛紛響應,公推他為盟主,抵抗叛軍,但顏泉明等人被同行的張通幽和太原節度使王承業等人設計誣陷、冒功,以致朝廷不發救兵。常山起兵八天後,叛軍史思明大軍來攻。全城守備未完,杲卿率領軍民血戰三天三夜,終於力不能支,被叛軍生擒,全城被叛軍屠殺一萬多人。杲卿面對種種威逼利誘堅持不降,叛軍便殘忍的當著他的面殺了他的兒子顏季明和外甥盧逖,顏氏一族被殺達30餘人。杲卿和長史袁履謙被活著押往洛陽安祿山處請功,安祿山見了便怒斥到:“我幾年之內就越級提拔你當太守,有哪點對不起你,你居然反抗我!”顏杲卿對叛賊安祿山罵道:“你本是營州放羊的一個羯奴,竊取了皇帝的信任才有今日的恩寵無比,天子有哪裡對不起你?而你居然作亂。我家世代為唐臣,懷有忠義之心,我為國討賊,恨不得殺了你報答天子,怎麼會跟從你反叛呢?”安祿山大怒,命人將他和袁履謙綁在天津橋柱上,先砍斷一條腿,再割其肉吃下。杲卿等人一直罵不絕口,安祿山便命人用鉤子斷其舌頭,質問道:“還能罵我否?”六十五歲的杲卿仍然嘴裡奮力發出含糊不清的音節,不屈而亡。他的幼孫顏誕、侄子顏詡等人都於同日被害,袁履謙激烈反抗,也被凌遲處死。後來文天祥在《正氣歌》中稱頌道:“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為顏常山舌”,將他作為堅持氣節的代表。杲卿已死,河北諸郡重落叛軍之手。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背後的悲壯故事

顏杲卿像

而此時唐玄宗相信張通幽等人的誣陷,競對杲卿等人毫無表彰。後來顏真卿在平原堅持抵抗叛軍,屢次獲勝。後來又與在靈武即位的唐肅宗取得聯繫,成為一支有力的抵抗力量。公元757年,唐軍收復長安、洛陽。顏真卿和顏泉明叔侄倆多方查找,才由泉明在洛陽找到了當年行刑的劊子手,只找到了杲卿一足和季明的頭骨。在之後的時間裡,二人一直堅持上書伸冤,已經是太上皇的玄宗派人詳加查訪,終於弄清了真相,杖殺了王承業、張通幽。公元758年5月,肅宗皇帝下詔表彰,杲卿獲贈太子太保,諡號忠節。季明追贈贊善大夫。

此時,真卿等人終於能夠告慰兄長等人的在天之靈。面對堂兄一門忠烈,“父陷子死,巢傾卵覆”的結局,他懷著“撫念摧切,震悼心顏”的悲憤心情,國仇家恨一起湧上心頭,和著血淚為侄兒季明寫下了這篇祭文。全文234字,便有30字經過塗抹。感懷不能自已之情溢於文字。全文如下: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銀青光祿(大)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陽縣開國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侄、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庭階蘭玉,敏尉人心。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間釁,稱兵犯順。爾父竭誠,常山作郡;餘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兇威大蹙。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呼,哀哉!吾承天澤,移牧河關。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攜爾首櫬,及茲同還。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遠日,卜爾幽宅;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背後的悲壯故事

祭侄文稿

最後,還要交代一下顏真卿的結局。公元783年,是唐肅宗的孫子唐德宗建中四年。叛將李希烈起兵攻陷汝州,當時的奸相盧杞素來忌恨年過七旬的顏真卿的剛直和名望,便建議派他前往李希烈軍中,傳達朝廷旨意,德宗居然同意了。自知凶多吉少的真卿不顧他人的好心勸說,毅然前往叛軍軍營傳達旨意,被扣于軍中。期間面對李希烈等人的多次威逼利誘拒不屈服,每次給兒子寫信,也只是告誡他們要嚴謹地敬奉祖宗,撫養孤兒,從未有其他的話。叛軍反而因此而敬重他不敢加害。一次李希烈設盛宴請真卿作陪,並在席間藉機命令戲子譏諷朝廷,真卿憤怒地說:“你是皇帝的臣子,怎麼能這樣做!”起身拂衣離去。李希烈非常慚愧。而當時其他藩鎮的使者都在座,便紛紛對李希烈說:“很早就聽說太師(顏真卿)的名望高,品德好,您想當皇帝,太師來了,選人當宰相誰能超過太師?”真卿隨即斥責說:“你們聽說顏常山沒有?那是我的兄長,安祿山反叛時,首先舉義兵抵抗,後來即使被俘了,也不住口地罵叛賊。我將近八十歲了,官做到太師,我至死保持我的名節,怎麼會屈服於你們的脅迫!”眾人盡皆失色。

顏真卿被叛軍扣押一年多,隨著唐軍的節節勝利,李希烈處境愈發艱難,連他的弟弟也陣亡於戰場,惱羞成怒且失去耐心的李希烈便派宦官前往蔡州殺害顏真卿,說道:“有詔書!”顏真卿拜了兩拜。宦官說:“應該賜你死。”顏真卿說:“老臣沒有完成使命,有罪該死,但使者是哪一天從長安來的?”宦官說:“從大梁來。”顏真卿罵道:“原來是叛賊,何敢稱詔!”於是被縊殺,享年七十六歲。前線的唐軍統帥李皋和三軍將士都聞訊痛哭。半年後,唐軍平定叛亂,護送真卿的靈柩回京,追悔不已的德宗為他廢朝五日,追贈司徒,諡號“文忠”,另贈錢五十萬、粟二百碩。他生前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因此,又被後世尊稱為“顏魯公”。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背後的悲壯故事

顏真卿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