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說》終於說出大家的心聲,我一直都不是別人家的小孩

終於有人把我們小時候不敢說的都說出來了,小子好樣的!年少時的我們總是有屬於自己的“小煩惱”。被媽媽逼著吃各種有營養卻又難以下嚥的“補品”,

《少年說》終於說出大家的心聲,我一直都不是別人家的小孩

聽父母誇讚“別人家的孩子”,被父母“嫌棄”自己或瘦或胖的身形,上著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或補習班……

《少年說》終於說出大家的心聲,我一直都不是別人家的小孩

那時的我們是那麼不情不願,而又無可奈何。或因為膽小,或難以開口,我們緘口不語直至長大。在《少年說》上,我們看到這群敢說敢做的少年,就像是看到了年輕時候的我們,因為他們的吶喊,也讓更多人注意和重視起家庭教育中所面臨的種種問題。

《少年說》終於說出大家的心聲,我一直都不是別人家的小孩

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並不都會起到積極作用。被迫吃了幾千幾百個蘋果雞蛋的、被逼著上拳擊課“捱打”的、被要求少吃肉減肥的……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理解家長的良苦用心,被父母的期望與要求壓抑著真實的自己,這些看似好笑的要求背後,實際上隱藏著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溝通問題。他們的訴求在《少年說》上立刻得到了家長的反饋與解決,但他們不是個例,是那些訴求得不到解決溝通的孩子們的代表。得不到父母理解與溝通的我們已經長大,錯過了表達自己內心願望的機會,與曾經的我們相比,這群孩子無疑是幸運的。


《少年說》終於說出大家的心聲,我一直都不是別人家的小孩

而如今湖南衛視《少年說》的開播,終於為少年們提供了一個表達自己訴求的平臺,讓父母與孩子終於能夠站在平等的位置上進行對話。新一代少年們,在這個信息衝擊如此大的時代飛速的成長,用自己的勇氣,用自己的吶喊喚起父母的關注與社會的重視。這一次,不再是“聽媽媽的話”,而是“媽媽,這次聽聽我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