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使用降糖藥其實大有學問!

病例:

正確使用降糖藥其實大有學問!

病例介紹

主訴 頭痛、頭暈、意識不清1天。

既往史 高血壓病史10餘年,最高達180/90mmHg。平素口服“複方地巴唑氫氯噻嗪膠囊、硝苯地平”控制血壓,目前血壓控制尚可。現服用“富馬酸比索洛爾片、單硝酸異山梨酯片”。無糖尿病、冠心病、腦梗死病史,無肝炎、結核病史,無手術史及外傷史,無輸血史。預防接種史不詳。

家族史 無家族性遺傳病及傳染病史。

個人史 無吸菸、飲酒史,20歲結婚,育有5女1子,無巨大胎兒生產史。

過敏史 對青黴素過敏。

【體格檢查】

一般狀況 女性,74歲,身高156c m,體重69.5kg,BMI 28﹒6kg/m2,發育正常,營養中等。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臥位,查體合作。

生命體徵 T 37℃,P 68次/分,R 17次/分,BP 158/62mmHg。

皮膚 全身皮膚黏膜無黃染,無皮下出血、皮疹、瘀點、瘀斑,無肝掌及蜘蛛痣。全身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

五官 頭顱無畸形,眼瞼無水腫,鞏膜無黃染,雙側瞳孔正大等圓,直徑約3mm,對光反射存在,耳鼻檢查無異常。口唇無發紺,伸舌居中。咽無充血,扁桃體無腫大。

頸部 頸軟,氣管居中,甲狀腺無腫大,無頸靜脈怒張及頸動脈異常搏動。

胸部 胸廓兩側對稱無畸形,雙側呼吸動度對稱,語顫正常,叩診清音,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乾溼性囉音。

心臟 心前區無隆起,心率68次/分,心律齊,心音有力,各瓣膜區未聞及雜音。

腹部 腹部平坦,無腹壁靜脈曲張。腹軟,無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肝脾肋下未及。無異常包塊。叩診鼓音,移動性濁音陰性。腸鳴音正常存在,無增強及減弱。

四肢 脊柱、四肢無畸形,活動自如肌張力正常。雙下肢無水腫。雙足背動脈搏動可。

神經系統 生理反射存在,雙巴氏徵陰性。腦膜刺激徵陰性。

輔助檢查 入院隨機血糖:5.3mmol/L。

入院診斷

1﹒2型糖尿病?藥物性低血糖。

2﹒高血壓3級,很高危。

診療經過 患者有明確的服用降糖藥後低血糖病史,所以藥物性低血糖診斷明確。

出院診斷

1﹒2型糖尿病 ①藥物性低血糖;②周圍神經病變。

2﹒高血壓3級,很高危。

病例特點與診斷要點

2﹒空腹血糖(院外測)7.4mmol/L,未測餐後血糖和HbA1c。

用藥分析與藥學監護

降糖藥物引起的低血糖症的處理原則有以下3點:

1﹒緊急處理低血糖

對於輕症低血糖,立即口服碳水化合物或進食糖水,症狀即可糾正;對於嚴重低血糖,立即靜脈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並持續靜脈應用5%~10%葡萄糖液,應用時間根據降糖藥物的種類、排洩時間決定,如口服格列本脲引起的低血糖,要應用3天甚至更長時間,部分患者的處理長達1周。

2﹒密切觀察,防止低血糖再次發生

3﹒降糖藥物的選擇

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BMI >24kg/m2或實際體重超過理想體重10%,則認為超重或體型偏胖,首選雙胍類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因為該類藥物有胃腸道反應和體重下降的副作用,對於超重或肥胖患者來說,正好化害為利;如果BMI <18.5kg/m2或實際體重低於理想體重10%,則認為體型偏瘦,應該優先使用胰島素促分泌劑(包括磺脲類和格列奈類),因為該類藥物有致體重增加的副作用,對於消瘦者很合適。如果患者還有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首先考慮使用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問題

1﹒降糖藥物引起的低血糖症處理原則是什麼?

2﹒對於新發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何選擇降糖藥物?

3﹒格列本脲引起的低血糖症在處理過程中要注意什麼?

原始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