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被賞識,一直在努力”:媽媽,求關注,求表揚(上)

滿腔熱血換來一盆冰水,我再一次懷疑:“我是不是不該來到這個世界,為什麼總是討不到母親的歡心?”


我打開手機商城,從病號營養品,到陪護人員簡餐和夜間值班小零食,還有妹妹家小寶喜歡的曲奇。花了大幾百,不能床前盡孝,再多的東西也彌補不了自己的虧欠。

過了幾天,與媽媽通話中得知爸爸痊癒出院了,心裡頓時輕鬆不少。請媽媽轉告弟弟妹妹,陪伴服侍父親辛苦了,姐姐很感激他們。

媽媽沒理我這句話,劈頭說:“你買那麼多沒用的東西幹什麼?”我一愣:“哦,就是個心意嘛……”話頭再次被打斷:“你還買六必居的韭菜花,顏色一點也不鮮亮,味道也不如我醃的脆生,你就是瞎胡鬧!”我還想解釋,母親又指出了我購買的另外的食品質次價高的情況,在我不知如何回覆中,母親一句“以後別買這些又貴又不實用的東西啦,聽到沒?”結束了通話。

滿腹柔情,一腔熱血又一次被辜負,對方是——我媽。

“從未被賞識,一直在努力”:媽媽,求關注,求表揚(上)

“我自己有工資,幹嘛要花你的錢!”

母親是一個教師,勤懇敬業,深受學生愛戴。可是我們這些子女卻感受不到媽媽的溫情呵護,總是處在被批評被教訓的恐懼中。我是老大,五六歲就跟爸爸一起攤煤餅,到遠處的車站拉“甜水”。因為做事多,出故障多,捱得呲兒也多。

一次,我端著一鍋玉米粥顫顫巍巍往屋裡走,不小心被一隻板凳絆倒,手中的鍋飛了出去,灑了滿地。媽媽暴烈惡毒的聲音立刻充滿屋子。我當時嚇傻了,過後才恨恨地想,媽媽怎麼不看看我燙著沒有?嚇著沒有?

一次,又做錯了什麼事,我在前面跑,母親圍著門前的菜園子追我。忽然一個拳頭大的土坷垃穩準狠地砸在我的後背上,倒也沒有受傷。但後面媽媽炫耀地告訴我,她向奔跑中的我投擲土塊時,往前投了兩米,結果準確命中。這句話我卻痛在心頭,媽媽,你的學問用到這了,難道虛張聲勢,高舉輕落這些對付孩子的套路你不懂嗎?

一次,我滿懷深情地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多掙錢,給你買房子,好看的衣服,還要帶你到國外旅遊。”年幼孩子對母親用生命相托的愛和依戀,往往通過甜言蜜語流露,現在想來,多珍貴呀!沒想到母親冷冷地說:“我自己有工資,幹嘛用你掙錢來養?”

滿腔熱血換來一盆冰水,我再一次懷疑:“我是不是不該來到這個世界,為什麼總是動輒得咎,討不到母親的歡心?”

我常常想,母親的嘴巴真是一種神奇的存在。如果裡面傾吐的是理解憐惜疼愛,兒女天天沐浴在春光裡,溫暖親切,一生留戀;如果裡面噴出的是貶損,斥責,否定,家就變成了冰窖,親子之間疏離和冷漠。

在外面遭受欺凌和坎坷,寧可自己默默忍受,也不願回來傾訴。因為他們知道,在母親這裡永遠不會獲得護佑支持。相反,很可能會招致二次傷害。

“從未被賞識,一直在努力”:媽媽,求關注,求表揚(上)

“你看xxx那麼優秀”

為了做媽媽喜歡的好孩子,我努力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年年當三好學生。在家裡,除了寫作業那一陣,一直都在做飯洗衣看孩子。可是媽媽像沒看見一樣。張口閉口就是鄰居小麗多麼懂事,表姐小貞多麼能幹。參加工作後,母親又推出了精明強幹的鄰居小齊,人脈活絡的對門小六子。

導致我一聽到這幾個名字就心動過速,熱血直往頭上湧。其實,這幾個人也就那麼回事,甚至某些地方還不如我呢。為什麼媽媽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好,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同樣很努力呢?

“別人家的孩子”是毒藥,“看不到”自己孩子是匕首。在毒藥與匕首的聯合作用下,孩子形成自卑脆弱,卑微膽怯,討好型人格,遠離快樂和幸福。

“xxx說了我才知道,這個東西真不錯”

從暑期打工到參加工作,只要手裡有點錢,我就忍不住會給媽媽買禮物。每次出差旅遊,土特產總是源源不斷給媽媽捎回來。以至於有一天我環視母親的房子,發現裡面60%以上的物件都是我的孝敬,這還不算當時就吃了用了的易耗品。

對此,母親往往兩句話,一句是:“小X大手兒(北方話,出手闊綽)”,一句是“你買這個幹什麼,我又不需要。”

那時,我眼巴巴渴望媽媽說兩句話,一句是“這東西真好,我喜歡”;一句是“俺閨女有心了,啥事也想著媽媽。”遺憾的是,我一直沒有等來媽媽對我進貢的哪怕一句肯定。

有一年冬天,供暖前夕下起了大雪,我在機關辦公室裡坐立不安,想到冰冷的屋子,有心臟病的爸爸,這樣寒冷的天氣哪裡受得住?中午下班時間一到,我飛快跑到百貨大樓,買了一臺電暖氣,送到母親家。沒想到,母親連連擺手:“不需要,我和你爸穿上厚棉襖棉褲就行了。”我一再解釋,空氣太冷,爸爸心臟受不了。媽媽還是堅持屋子太擁擠,無處安放。我離開後,讓小妹拿到百貨大樓退了。到後來,還一次次現場演示,說明我買的電暖氣真的沒處放。

後來,我給母親買了一隻電熱寶。母親又是一頓不需要,因為物件小,就扔在一邊。一年後,妹妹痛經想到電熱寶,拿去用了幾天,回來驚喜地說:“真好用,保溫時間長,還不燙皮膚。”

媽媽用了用,才破天荒地說了句:“你妹妹說了我才知道,這東西真不錯”。

“從未被賞識,一直在努力”:媽媽,求關注,求表揚(上)

中國傳統文化向來吝惜親人間情感的表達,家長對孩子更是秉持一種以嚴厲苛待為標誌的“真愛”。

好像給了孩子一個笑臉,孩子就會忘乎所以;好像表揚了孩子一句,孩子就會蹬鼻子上臉。只有像五行山緊緊壓住孫猴子一樣,時刻打壓,孩子才會謙虛謹慎,一直走正道。

記得我媽常常在嘴上掛著一句話:“成績不說跑不了,問題不說不得了”似乎應該是那個時代政治運動的產物,被我媽拿來運用到對孩子的管理上。

結果“自卑”成為家族病。小妹學業出色,收入頗豐,卻不會與人打交道。情感飢渴讓她當年不顧勸阻,嫁給了了一個出租車司機,渣男吃著她,花著她,卻長期對她冷暴力。小弟自暴自棄,帶領全家常住啃老。而我,活成了眾人眼中的“勵志姐”,在強者的外表下,藏著一顆低自尊的靈魂,覺得自己不配被人愛,只有達到某個目標才可能被看得起。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