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三件大事,跟「錢」有關……

今天,趕時間,就不囉嗦了,直奔主題跟大家說三件事情。

1

餘額寶限購繼續

說三件大事,跟「錢」有關……

3月15日,餘額寶發個公告,稱要繼續實行限購政策。雖然是意料之中,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餘額寶是他們最能接受也是接受程度最高的理財方式,幾年的習慣一下子變了還是有點難接受。

說三件大事,跟「錢」有關……

看了下餘額寶社區,吐槽的也比較多:

說三件大事,跟「錢」有關……

其實,也沒什麼。跟上面一朋友說的差不多,理財產品多了去了沒必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此處不留“錢”自有留“錢”處。具體方案以前也給過了,點藍字可看《買不到餘額寶,換一個貨基賺更多……》。

2

說三件大事,跟「錢」有關……

說三件大事,跟「錢」有關……

4月1日起,基金持有時間少於7天,贖回費率1.5%

這是去年證券會針對基金出的新規《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去年10月1日就開始施行了。當時,對已經成立的開放式基金留了6個月的緩衝期,到這個3月就結束了。

也就是說,從4月起,買基金持有不到7天就賣掉,要扣不低於1.5%的贖回費。貨幣基金與ETF除外。

1.5%是什麼概念呢?

以往多數基金的贖回費率是0.5%,有些基金更低。1.5%,一下就翻了三倍。

如果你在7天內基金收益沒有超過1.5%,那基本上白忙活了,這一規定也限制了場外做超短線的及暴跌抄底,想擼一把就走的基本上是沒什麼戲了。

好處也是有的。強制性讓更多基民,長線持有。

基金本身就是一種長線投資工具,像股票一樣追漲殺跌,頻繁交易,不見得賺的多,甚至虧錢是大概率。現在好了,針對這類人出了個懲罰政策,被迫大多數人,堅持持有。

實在管不住手的人呢,建議去場內玩。

新規的這個1.5%贖回,ETF是除外的,可以在股票賬戶了,買賣ETF基金。

前提是你得有個股票賬戶。

對於不炒股的人來說,開一個股票賬戶也是必要的。可以做的事情蠻多。除了買ETF及各種場內基金,還可以做逆回購,打新債等等,不定期薅點羊毛。

3

說三件大事,跟「錢」有關……

貨幣基金也可能虧損

《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提出了,在一定條件下不得采用攤餘成本法對基金持有的組合資產進行會計核算。

目前市場上的貨基都採用的是攤餘成本法核算,直接表現就是,買了貨基之後,每天都有收益,利率比較穩定,不會虧損。

但,新規之後,貨幣基金也有虧損的可能。

分析人士的說法是,採用攤餘成本法估值,在債市下跌的過程中會不斷累積負偏離,一旦負偏離大於0.5%時,需要基金公司用風險準備金補足。所以,對於貨基規模較大的基金公司,在負偏離逐步積聚的過程中,負債也在逐步提升,風險也在加大。(從這裡能解釋餘額寶為什麼要限購)

為了避免這些情況,新規提出了採用公允價值估值的貨幣基金,將不再是保本類產品。

前些時間,易方達基金上報了市場上首隻採用公允價值法估值的貨幣基金,具體細節還沒披露。

不保本,有虧損可能的貨基,現在估計很多人都難以接受,不過這是趨勢,未來傳統貨基規模將逐漸減少,市值法貨基規模將越來越多,基金公司都在做對應準備,咱們基民也要逐漸適應……

總之,賺錢越來越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

就講這麼多。

最近在準備一個重要的事情,好久沒有感受挑燈夜讀的滋味……學習這種事情,過程是煎熬的,看進去的就是你學到的,總是有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