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監管將評出“大而不能倒”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不低於50家銀證保機構或參評,還有這些大影響

大事!监管将评出“大而不能倒”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不低于50家银证保机构或参评,还有这些大影响

天天財經獨家,速關注

27日,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佈《關於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根據意見相關標準,監管將選出銀證保三行業中“大而不能倒”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

可以預見,入選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銀行保險券商,將較普通金融機構享有更好的信用評級,但也面臨更為嚴格的監管,比如更高的資本要求。部分機構存在資本補充壓力,可能會有新的融資需求。

大事!监管将评出“大而不能倒”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不低于50家银证保机构或参评,还有这些大影响

什麼是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

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是指因規模較大、結構和業務複雜度較高、與其他金融機構關聯性較強,在金融體系中提供難以替代的關鍵服務,一旦發生重大風險事件而無法持續經營,將對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的金融機構。

《指導意見》明確了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定義、範圍,規定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評估流程和總體方法,合理認定對金融體系具有系統性影響的金融機構。

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制定特別監管要求

央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針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提出附加資本要求和槓桿率要求,報金融委審議通過後施行。

根據行業發展特點,央行還可會同相關部門視情對高得分組別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提出流動性、大額風險暴露等其他附加監管要求。

此外,《指導意見》著力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公司治理,從風險管理和信息系統等方面加強監管,以促其形成合理承擔風險、避免盲目擴張的理性企業文化。

兩條途徑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

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制定特別監管要求,以增強其持續經營能力,降低發生重大風險的可能性。建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特別處置機制,確保其在發生重大風險時,能夠得到安全、快速、有效處置,保障其關鍵業務和服務不中斷,同時防範“大而不能倒”風險。

《指導意見》提出的特別監管要求,是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實施的額外監管措施,不取代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監管部門的日常監管職責。

解讀一

為什麼要出臺《指導意見》

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總體而言,《指導意見》的出臺是加強宏觀審慎管理的內在要求,符合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總體方向,有助於填補監管空白,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指導意見》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評估方法進行了合理界定,影響的金融機構數量較為有限。雖然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應當滿足更為嚴格的資本、槓桿率等監管要求,因此可能會面臨更高的合規成本,但從這些機構在金融體系所處地位來看,理應受到與其系統重要性程度相一致的監管。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在美國次貸危機中,一些該倒掉的機構最後都被政府救助了。這些大型金融機構的股東、經營層可能會利用“大而不倒”的優勢,利用市場的影響力和外部性來過度承擔風險。大型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無法有效對風險進行約束,必須要靠外部監管進行補充。

華泰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李超表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刻教訓,就是缺少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出臺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對於防範我國系統性金融風險具有重大意義。國際上對全球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GSIFI)有成熟的經驗,國內的(DSIFI)也會借鑑,如可恢復與可處置方案,防止金融風險爆發時過度負的外溢性。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熊啟躍介紹,巴塞爾協議要求成員國列出國內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名單,並對這些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實施更嚴格的監管。所以,《指導意見》的出臺是我國金融監管跟國際接軌的一個重要步驟。

解讀二

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監管框架是怎樣的

熊啟躍稱,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分為五級,130分為第一級門檻,額外資本緩衝要求是1%,230分、330分、430分和530分是第二級至第五級監管門檻,對應的額外資本緩衝要求分別是1.5%、2%、2.5%和3.5%。從國際經驗看,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監管要求整體要低於全球系統重要性監管要求。具體的緩衝要求是多少還要看監管細則,附加槓桿率要求一般是附加資本緩衝要求的一半。

熊啟躍表示,參考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監管經驗,除資本和槓桿率緩衝要求外,系統重要性機構還要滿足恢復與處置計劃。所謂恢復是指當一些核心監管指標降到一定標準之下時,銀行應該通過轉股和減記條款使得資本指標恢復到健康水平上。處置計劃是指銀行要建立生前遺囑,對進入處置階段的事宜進行制度安排。

解讀三

哪些機構可能納入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

《指導意見》指出,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根據各行業發展特點,制定客觀定量、簡單可比的標準,劃定參評機構範圍。

參評標準可採用金融機構的規模指標,即所有參評機構表內外資產總額不低於監管部門統計的同口徑上年末該行業總資產的75%;或採用金融機構的數量指標,即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參評機構數量分別不少於30家、10家和10家。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按照《指導意見》,此次“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名單比此前市場預計的有所擴大。5家大型商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規模較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等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規模大、影響範圍廣的證券業、保險業金融機構,都有可能納入該名單。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從事金融業務的非金融機構,如經國務院金融委認定,也可能納入名單,實施特別監管。

曾剛認為,預計國內對系統性金融機構的監管標準不會高於國際標準,不然可能會對國內大型金融機構的競爭力造成影響。全球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必然會被劃入中國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目前仍需等待評估細則和名單的出臺。

近日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發佈2018年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清單(G-SIBs),國有四大行均在列。此外,中國平安保險集團也是全球9家全球系統重要性保險機構之一。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武雯認為,系統性金融機構的範圍涵蓋銀行、證券、保險機構以及其他具有系統性重要性、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可能涵蓋部分金融控股公司),根據參評機構的範圍披露,預計首批參評數量可能不低於50家金融機構。

也有業內專家稱,雖然FSB和巴塞爾委員會有文件,但是並沒有說國內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數量要剛性的必須多少家。以D-SIBs為例,歐盟、瑞士和日本D-SIBs和G-SIBs的數量比值都不一樣。因此,評分出來之後還要監管機構相機抉擇。由於央行還提到了合理設置監管要求和過渡期安排,甚至有可能慢慢擴圍。

解讀四

被納入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意味著什麼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被納入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後,最直接的影響是更為嚴格的監管。

陳昊表示,如果被納入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意味著資本要求、槓桿率、風控體系、公司治理、壓力測試會有更嚴苛的要求,因為這些金融機構如果出了問題會影響整個金融系統,所以要對他們施加更嚴苛的監管要求,防止出事影響整個金融體系。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表示,被納入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影響會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有利的,其評級或能得到提升,信用程度可能能得到監管者的重視。另一方面,其資本佔用會增加,因為會有一個額外的準備金要求。

武雯表示,被納入系統性重要機構,對金融機構來說意味著更多責任,要深刻認識到自身的系統重要性,勇於擔當起系統重要性責任。首先應該合理把握髮展邊界,有效控制風險承擔水平。其次,不僅要考慮自身的商業利益,更要考慮作為市場引領者的社會責任,主動維護宏觀金融體系穩定和金融安全。

解讀五

是否會對銀行產生融資壓力

陳昊表示,當前銀行資本壓力比較大,《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的過渡期在2018年底將結束,如果馬上把D-SIBs的資本充足率要求加上去,可能對部分大中型銀行有壓力。

因此,答記者問特別提到“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在制定實施細則時將考慮我國金融機構實際情況,設置合理的監管要求與過渡期安排,避免短期內對金融機構造成衝擊。”

相信監管部門會充分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內外部經濟形勢和各項因素來落地《指導意見》,避免產生太大的融資壓力。

大事!监管将评出“大而不能倒”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不低于50家银证保机构或参评,还有这些大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