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節!伯格曼!11部大片!不看後悔!

上影節!伯格曼!11部大片!不看後悔!

伯格曼百年:

11部教科書上才會有的片子

文|Yogen(上海)

編|parallel(北京)

韋斯·安德森覺得,伯格曼的片子是美國人眼中歐洲片子的巔峰,是教科書上才會有的片子。

01

不良少女莫妮卡

Sommaren med Monika

1953

伯格曼以的確每年一部的速度上映發行著他的片子,如此驚人且高質量的發現力讓人咋舌。

伯格曼初期的片子作品在瑞典褒貶不一,比如關於伯格曼以導演身份拍攝的第一部片子《危機》 (1945),一些評論覺得:

“伯格曼自由安閒乃至肆無顧忌的想象力,有時辰讓人覺得不不安。他彷彿沒法對峙正常的精力狀況。 此刻,瑞典片子需要的不是嘗試前鋒,是聰明而理性的人......”

多麼的評論貫穿了伯格曼的生平,在他的創作餬口中,不時收到瑞典的片子評論家關於他不合常例的想象力的褒貶。這也暗示了在瑞典的片子文明中,伯格曼遭到高度理性主義的壓抑。

《不良少女莫妮卡》(1953)恰是這個期間的作品。

上影節!伯格曼!11部大片!不看後悔!

最早被伯格曼的作品吸引的是法國評論家們,從1947年末尾,安德烈·巴贊對伯格曼暗示出高度的存眷,法國評論家的影響力讓20世紀50年代的伯格曼在國際上獲得了成功。據戈達爾回想,1958年, 一場伯格曼作品回想展在巴黎進行,箇中一部於53年拍攝的片子惹起了複雜年夜大年夜的轟動——《不良少女莫妮卡》。

戈達爾獎飾這部片子是巴黎的一場“年度片子事宜”。片子關於愛情的第一次臉紅,關於持久愛情的漫長歲月,關於人們若何呈現又若何從餬口中消掉落。它最惹人諦視標場景是莫妮卡臉部無聲的特寫: 在一個髒亂的咖啡館裡,莫妮卡垂垂回身,透過攝像機鏡頭毫無保管得盯著不雅不雅眾,還有她復甦地寫在臉上的“No”。

在伯格曼往後更多的作品中,我們很容易發現他偏向於經過過程女性臉部的特寫來揭示⻆色的感情與魂靈。

為甚麼是特寫?這是片子的優勢之一,因為片子比其他任何藝術情勢都能更拉進臉部細節。是演員的思惟和臉部神氣在推動情節擱淺,而非佈景、建築或開麥拉。伯格曼或許是片子院裡的心思學家, 他深諳這一切。

上影節!伯格曼!11部大片!不看後悔!

《不良少女莫妮卡》以後,伯格曼又陸續拍攝了多部片子,箇中,《夏夜的含笑》進入主比賽單位, 並獲得最好詩意滑稽出格獎(Best Poetic Humor)。這部喜劇片子在國際上熱銷,伯格曼地址的高雅斯克(Svensk)片子公司對此萬分滿足。隨後,伯格曼將他迄今為止最私家化的腳本放到了製片人的桌上。或許是戛納加冕的名譽過於刺眼,或許是那年夏天的酒特別醉人......關於這部片子的拍攝被同意了。

誰能預感呢,它即將成為片子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並在將來多年以“藝術片子”被不同國度的影迷反覆不雅不雅看、珍而藏之。

是《第七封印》。

02

第七封印

Det sjunde inseglet

1957

《第七封印》(1957)影響了浩大導演,比如伯格曼的粉絲伍迪·艾倫,和導演大年夜大年夜衛·芬奇。伍迪· 艾倫覺得伯格曼在《第七封印》找到了一種終究的、戲劇性的編制來映照去世亡,而他本身“在去世亡這一話題上永久沒法超出伯格曼”。大年夜大年夜衛·芬奇的《穆赫蘭道》(2001)中有一個牛仔的⻆色,也參考了《第七封印》。

就像在它之前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羅伯託·羅西里尼,1945)和《羅生門》(黑澤明, 1950)一樣,《第七封印》是專業褒貶家和深切不雅不雅眾之間的分水嶺,也為60年代初期費里尼、安東尼奧尼的作品在美國、英國的發行翻開了市場。

上影節!伯格曼!11部大片!不看後悔!

正如一切具有初創性的作品一樣,既有的不雅不雅影經歷不再合用於這部片子,大年夜大年夜屏幕上嚴厲的哲學結果或許讓不雅不雅眾莫衷一是。“在空闊的蒼穹下,存在著人類、神靈和世界,這些都以殘暴無情而又毫成心義的編制運轉。”《第七封印》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伯格曼在20世紀60年代內心世界面對的結果:驚駭、消極、薄弱衰弱——現代社會之下誰將它們能擺脫呢?

03

野草莓

Smultronstället

1957

《野草莓》(1957)是伯格曼在國際上的另外一部熱點影片。

伯格曼曾通知麗芙·烏爾曼,“當我看著我的兄弟,彷彿我們赤腳在花圃裡跑步只是昨天產生的任務......工夫的流逝讓我覺得驚駭。”1975年春季,伯格曼末尾著手寫《野草莓》的腳本——一部關於這類“驚駭”的片子。《野草莓》的中間在於,跟著一小我老去,童年的記憶愈來愈清楚,與此同時,美好的生命卻逐步磨滅於荒涼中

在《野草莓》的結束,曾從醫50年,年近80的主人公伊薩(維克多·舍斯特勒姆扮演)做了一個惡夢:他發現本身身處斯德哥爾摩的老城街頭,被驕陽灼傷。他急促躲進路邊的暗影之下,獨自一人面對繼續不時的災害般的震動:沒有指針的時鐘、路旁磨滅的人(或許不如說是人形)、一口躺在裡面的是他本身的棺材。抱負上,這個結束是對維克多·舍斯特勒姆(瑞典演員,同時也是一名導演)的《鬼魂馬車》的致敬。

上影節!伯格曼!11部大片!不看後悔!

《鬼魂馬車》於1921年上映,是庫布里克和伯格曼最愛的片子之一。伯格曼曾說,假定舍斯特勒姆回絕採取伊薩克這個⻆色,那麼將不會有《野草莓》。

《野草莓》在拍攝期間資金充裕——在此之前,《第七封印》大年夜大年夜獲成功,伯格曼的片子在海外有著優勝的發賣記錄。沒有籌資的艱辛,《野草莓》艱辛反而來自演員:若何勝過曾身為導演、編劇、 演員的維克多·舍斯特勒姆出演主人公伊薩克這個⻆色?舍斯特勒姆曾78歲,老婆去世了,他是一個孤傲的老人,有時辰喋喋不休。他的安康狀況很差,在拍攝期間常常遺忘臺詞,這類狀況只會加重他本身的掉落望。攝影師Gunnar Fischer回想,為了顧及舍斯特勒姆,有幾個場景不得不改成室內拍攝。“我們必須做好新拍攝的預備,因為沒有人知道舍斯特勒姆第二天能不能活著呈現。”

上影節!伯格曼!11部大片!不看後悔!

可是,舍斯特勒姆天世界午5:15準時到家,“他每天都喝一杯威士忌,活得很好。拍攝一切順利。” 《野草莓》在1958年的柏林片子節上獲得了金熊獎,成為伯格曼職業餬口中一部被國際供認的片子;同時舍斯特勒姆在柏林片子節上獲得了費比西獎(國際影評人聯盟獎),他和緩而優雅的扮演襯著了伊薩克這個⻆色,使得伊薩克讓人同情,不雅不雅眾不知不覺站在了他的一邊,而沒法對他做出指摘。

影片上映幾個月後,伯格曼碰著了一名童年時的同夥,他通知伯格曼,當他在不雅不雅看片子《野草莓》 時,末尾“想起一貫獨自一人餬口在博倫厄市的貝塔阿姨。我沒法讓她分隔我的腦海,當我和老婆回到家中時,我對老婆說,讓我們聘請貝塔阿姨來家裡過復活節吧。” 伯格曼說,這是他聽過的關於這部片子最好的評論。

04

假面

Persona

1966

伯格曼記得餬口中最藐小的細節:玩具、聲響、氣味、燈光,關於餬口敏感的感知或許是他源源賡續的發現力的來歷。他曾在本身的腳本集(英譯本)的序文中刻畫,一部影片末尾時都是“一些異常恍惚的器械——一句有時說出來的話或許一段對話,一個同任何景象都沒有聯繫的、朦昏黃朧的, 然則令人愜心悅意的事宜。它可所以幾末節音樂,橫過街頭的一束光”。恰是從這些最後令人衝動的器械裡產生了“每部影片獨有的和共同的顫音和節拍”。

有一次,伯格曼有時看到劇組的兩位女演員伸出各自的手在陽光下對比(她們或許只是出於獵奇,比一比誰的手長得更美不雅)。這一場景深深迷住了伯格曼,他覺得兩個女人在陽光下比手,確切是太富有詩意了。他的確急速決定將為這一場景寫一個片子腳本,並把它搬上熒幕——1966年,《假面》公映。

上影節!伯格曼!11部大片!不看後悔!

在2002年《視與聽》的一篇評論中,作者Peter Matthews覺得伯格曼是一名共同的作者導演,他一切成熟的片子作品都揭示了

最吸惹人、也最令人不安的局部,當片子曾成為大年夜大年夜範圍製造的工業化媒體的時辰,沒有導演能比伯格曼收回更清楚而私密的作者的聲響。

伯格曼的作品常常收到諸如“小我片子”的評論。他在片子中常年累月的評論辯論宗教、魂靈、黑甜鄉,去世亡、精力症狀、漢子和女之間的戰爭——這些元素的稠濁在伯格曼的大年夜大年夜局部片子中都能找到。他曾說過:“我們每次拍攝的實際上是同一部片子,獨一的不合在於我們的年紀在變大年夜大年夜。”固然他供認本身驚駭去世亡,但卻常常讓本身片子中的角色用最殘暴的編制對話。在《呼喚呼喊與細雨》中,他讓角色說“你知道我有多恨你嗎?”

05

呼喚呼喊與細語

Viskningar och rop

1972

把伯格曼歸為藝術片/學院派導演,該當不會受質疑;藝術片和活躍劃等號,可以或許一半以上的人也會同意。

作家格非提到,他在大年夜大年夜學的片子專業開了一門《伯格曼與歐洲片子》的選修課,首要引見伯格曼、 布努埃爾、安東尼奧尼、費里尼的片子。選修課師長教師本來就不多,往往一場片子放上去,逃課的師長教師常有三分之二。再後來,關於伯格曼活躍的影片,一些師長教師向系裡提出了抗議......最後這門課也就稀里懵懂地停掉落落了。格非在講述這件任務的時辰,內心的掉落落不問可知。而那五六個跟著他“去世心塌地”地一遍遍不雅不雅摩伯格曼影片的師長教師,成為了為數不多的安撫。

上影節!伯格曼!11部大片!不看後悔!

伯格曼是影迷之間的切口,或許他仍然是在教室上會讓人醒覺的導演,仍然是不被大年夜大年夜多人人知道乃至知道的導演......然則這些都不要了,要的是他終究成為了被採取、被記念、被愈來愈多的人致敬的導演。 2018年上海海國際片子節,一口氣展映了伯格曼的11部片子,工夫跨度將近30年,從讓他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的《不良少女莫妮卡》,到收官之作《芬妮和亞歷山大年夜大年夜》,這些影片的確在開售幾分鐘後就被一搶而空。

它們是韋斯·安德森眼中“教科書上才會有的片子”,讓人甘願沉湎在片子院的黑陰霾。

06

六十年代的伯格曼

工夫退回1960年。1960年2月,伯格曼剛才交出了不良少女莫妮卡、第七封印、野草莓這幾部佳作 (相較於他此後的確每年一部的創作速度和部部優良的創作質量,這些片子的重量並不算重)。這一年,還沒有假面、處女泉、猶在鏡中、沉默、豺狼時辰、呼喚呼喊與細語、秋季奏鳴曲、芬妮和亞歷山大年夜大年夜......這些讓他一步步在國際上封神的影片還沒有呈現。而這一年,他收到了斯坦利·庫布里克的一封信。

上影節!伯格曼!11部大片!不看後悔!

△信件原文

親愛的伯格曼師長教員:

想必你曾獲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讚譽,對比之下,我的這封信也就眇乎小哉了。但不管它有沒有價值,以導演的身份,我照樣要反覆一遍我的讚美與感激——為您的片子和片子中的不測與超卓 (我從未去過瑞典,是以未能有幸看到您在劇院的所做的任務)。

您對餬口的觀點讓我深受衝動,在此之前,我也被其他片子衝動過,但從未有一部像您的片子那麼多。我信賴您是當今最複雜年夜大年夜的片子製造人。除此以外,您在修建感情與氛圍、奧妙的扮演、避免清楚的暗示、闡述的真實性與完全性方⾯面,都是任何人沒法超出的。為了達到您的片子中多麼的成果, 其他導演在措置時不得不添加更多情節,而您做得如此繁複奧妙。

我信賴是上帝讓這些很棒的演員參與了你的片子。馬克斯·馮·敘多(事前的代表作,《第七封印》、 《臉孔面孔》)和英格里德·圖林(事前的代表作,《野草莓》)活潑的扮演還刻在我的記憶裡,還有更多我臨時沒法叫知名字的演員們。我祝賀您和他們。我熱切等待著您接上去的每部片子。

斯坦利·庫布里克

07

1926年的小伯格曼

(後排左)

工夫退回伯格曼的童年。在童年期間,伯格曼對移動的圖象異常痴迷,9歲時他獲得了一個魔燈(他後來寫的自傳名字就是《魔燈》),這是一臺17世紀制構成的簡單純真片子投影儀,應用兩張玻璃幻燈片便可以製造移動的圖象。他無休無止的研究這部投影儀,發現了很多戲劇成果。 與對片子的美好神馳相反,伯格曼的實踐餬口佈滿了冷酷:一家人彼此仇恨,父親是牧師,在教堂講基督的愛,回到家卻鉗口不言;母親婚外戀;18歲那年哥哥自殺,mm墮胎,伯格曼離家出走......

多年此後他在自傳《魔燈》中寫,“我向上帝禱告,卻曾掉落去決定信念。或許人該當竭盡所能去獨自處理好一切。”

08

青年伯格曼

工夫退回1918年夏天,一個男孩在瑞典烏普薩拉的病院出身。他的身體狀況異常蹩腳,家庭大年夜夫不雅不雅察後說:“這個孩子會去世於營養不良。”

09

永久的伯格曼

1918年夏天活上去的男孩,成為了導演。

那我們,影院見

附:上海片子節,向大年夜大年夜師致敬單位,伯格曼片單

不良少女莫妮卡Summer with Monica (1953)

野草莓 Wild Strawberries (1957)

第七封印 The Seventh Seal (1957)

處女泉 Jungfrukällan (1960)

猶在鏡中 Såsom i en spegel (1961)

沉默 Tystnaden (1963)

假面 Persona (1966)

豺狼時辰 Vargtimmen (1968)

呼喚呼喊與細語 Viskningar och rop (1972)

秋季奏鳴曲 Höstsonaten (1978)

芬妮與亞歷山大年夜大年夜 Fanny och Alexander (1982)

REF:

by Peter Cowie, https://www.criterion.com/current/posts/186-wild-strawberries

Ingmar Bergman, by Hamish Ford http://sensesofcinema.com/2002/great-directors/bergman/

—F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