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若崩,我必扶棺”?大學老師:求你不要在論文裡致謝我了

“老師若崩,我必扶棺”?大學老師:求你不要在論文裡致謝我了

近日,湖北武漢工程大學一學生在畢業論文致謝詞寫著“老師若崩,我必扶棺”,引發網友熱議。拍客聯繫上當事老師,其稱這是學生在開玩笑,不願過多回應。

文字版如下:

在論文付梓之際,我要萬分感謝我的指導老師——**老師。她嚴謹細緻、一絲不苟的作風將會是我往後工作、學習中的榜樣;她天使的臉蛋,魔鬼的身材,循循善誘的教導,不拘一格的思路給予了我無盡的啟迪。未遇到她之前,我猶如輕塵棲弱草;遇到她之後,我猶如賤妾逢良人。每思老師對於我的恩情,如山高如海深,我生當銜珠,死當結草,老師若病,我侍藥;老師若崩,我當扶棺。來世必作生作馬作狗作豬,以報答老師對我的浩蕩師恩。

據學校回應稱,導師比較年輕,可能是第一次帶畢業論文,學生跟老師的關係也很好,玩笑成分比較大。但校方也表示,這種調侃的網絡段子出現在論文中可能不太合適,希望大家用寬容的心態看待這件事。

事實上,畫風清奇的畢業論文可不止此一例,“感謝室友同窗某某人的陪伴,感謝父母家人在背後支持自己,感謝導師某某對自己的悉心指導云云……”這樣的論文早就過時了,現在的學生都愛在致謝裡把戲精的精神發揚到底,至於老師在審閱論文時的心情,那就請自行揣摩一下咯。

感謝老師

1.

“老師若崩,我必扶棺”?大學老師:求你不要在論文裡致謝我了

(導師:你這輩子都別想畢業了,呵呵)

2.

感謝我的導師。他放下神聖的尊嚴,以朋友的身份告訴我怎樣完成這篇論文。他告訴我如何蒐集資料,如何快捷地找到相關論文;他告訴我哪個學校的網站有本專業的碩士、博士論文;他指導我如何利用手頭上的論文取捨、嫁接、整合。本論文的完成,離不開他悉心的教誨。

(導師:論被學生出賣是一種什麼感受......)

3.

感謝負責答辯的老師。在我也不明白所寫為何物的情況下,他們只問了我兩個問題:

“都知道寫得什麼嗎?”“知道。”

“參考文獻都看了嗎?”“看了。”

然後便讓我通過了答辯。他們是如此和藹可親的老師,他們是如此善解人意的老師,他們是如此平易近人而又偉大的老師。

給偶像打電話

“老師若崩,我必扶棺”?大學老師:求你不要在論文裡致謝我了

衚衕學表示,導師俞一波教授也支持這一致謝。衚衕學說:“作為一個勤勤懇懇的醫學科研學生,只能通過人生的第一篇SCI論文致謝,來感謝偶像對自己的影響和鼓勵。”

“老師若崩,我必扶棺”?大學老師:求你不要在論文裡致謝我了

撒狗糧、感謝前任

那非追星族一定想問,除了在論文最末感謝自己的愛豆,還有什麼能“出道”的機會呢?

華中科技大學工學博士隆瑞給大家打個樣——

原文:In addition, Rui Long wants to thank, in particular, the patience, care and support from Panpan Mao over the passed years. Will you marry me?

這還不是首位在論文致謝里求婚的同學,據搜狐教育報道,早在2016年,南京中醫藥大學的包同學在其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論文致謝中,寫道:“I love you. Will you spend the rest of your life with me?”向其女友求婚,兩人目前已經結婚。

“老師若崩,我必扶棺”?大學老師:求你不要在論文裡致謝我了

科研路漫漫,能找到一個與你一路相伴的人固然是好!當然,如果那個人沒有陪你到最後,這也並不妨礙她出現在你的論文致謝里。戀愛後又分手,能給你帶來的不止是傷痛,還有發憤圖強找到新的學術天地的機會啊!華中師範大學的一位同學在碩士畢業論文的致謝部分中是這麼寫的:

“老師若崩,我必扶棺”?大學老師:求你不要在論文裡致謝我了

感謝國家

“老師若崩,我必扶棺”?大學老師:求你不要在論文裡致謝我了

導師:不謝我就拉倒

強行給自己加戲型

還有一些戲精學生,打著不出道不死心的決心,一定要在致謝裡強行給自己加戲,居然感謝比爾·蓋茨團隊,編寫了word這款軟件方便廣大學子寫論文。這戲份蹭的。

“老師若崩,我必扶棺”?大學老師:求你不要在論文裡致謝我了

更有甚者,繼續發散思維,感謝“計算機之父”、桌椅檯燈、鍵盤鼠標,實乃“沒什麼好謝的”之典範——

“老師若崩,我必扶棺”?大學老師:求你不要在論文裡致謝我了

“老師若崩,我必扶棺”?大學老師:求你不要在論文裡致謝我了

不過,話說回來,再怎麼抖機靈、給自己加戲,致謝還是得認真寫、自己寫,不能抄!要像寫論文正文那樣。否則,就會鬧出如下笑話——

“老師若崩,我必扶棺”?大學老師:求你不要在論文裡致謝我了

如果說,以上這些致謝都是搞笑界、娛樂界的明星,下面這個要算“學術界的明星”了。

@小走獸

一枚師兄在致謝裡寫:

希望這篇論文不會是學術思考的終點,希望前面這句話不只是希望。

這一句被好多網友默默記在小本本上,紛紛表示想加在自己的論文裡。優秀!

也有一些很有“自知之明”的學生在致謝寫“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他們覺得,用這句曹雪芹先生對《紅樓夢》的自我評價來形容自己的論文和自己的創作過程,再“貼切”不過。

無獨有偶,出鏡率較高的還有《出師表》裡的這句——“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老師看著都百感交集,離愁別緒一下湧起……

老師們,你們有看到過什麼奇葩致謝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哦。

注:本文綜合自有間大學(ID:youjian-university,作者 劉穎)、募格學術(ID:mugexueshu)、Mita學堂、知乎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