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王凌翀,內蒙古赤峰的一枚城管,macondo跑步裝備代言人之一。因無節制的生活讓身體難以負荷,導致“三高”和中度脂肪肝,所以2015年開始跑步。上上週的吉林馬拉松,他跑出了2:56:56的成績,成功破3。

從“三高”人群到全馬破3的跑步高手,這3年,他到底經歷了什麼?今天我們來看看他的故事。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6月10日,吉林國際馬拉松,衝過終點線,2小時57分00秒(淨成績2小時56分56秒)!我終於破3了,我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一時間,內心的激動再也抑制不住,我的眼淚奪眶而出,“多麼不容易呀,首次跑進了3小時。”短短一個月,將最好成績提高了7分鐘,這背後我付出的不只是體力。

其實,全馬破3,只要訓練得當,誰都可以做到。看看我的跑步經歷,你就知道了。

1、為了身體健康,開始跑步

在講訓練方法之前,我先簡單聊聊我的跑步故事。

2012年退伍後,我脫離了軍隊那種規律的生活,所以在生活上不再那麼嚴格要求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讓我的身體情況不是很樂觀:體重超重,失眠也一直在困擾我。每當深夜睡不著的時候,我便會出去跑幾公里,直到大汗淋漓,氣喘吁吁,精疲力盡的回來倒頭便睡。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2015年初,體重80公斤的我)

2015年初單位的體檢中,我被檢查出了高血脂和中度脂肪肝。看著體檢報告單,我覺得自己不能再這麼放縱下去,於是決定每天早起跑步。雖然在部隊的時候每天都跑步,但是已經中斷了3年,重新恢復跑步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3月末的內蒙,早晨的氣溫還是比較低,穿上簡單的保暖衣物,我就出門了。大概跑了10分鐘,就感覺自己跑不動,最後咬牙堅持跑了30分鐘,距離5.7公里。雖然跑的時間不長,但是跑完感覺特別舒服。第二天早晨,我跑了8公里,第三天早晨,我跑了10公里....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就這樣每天早起堅持跑步,兩個月過去了,不僅體重下降,而且我的身體各項指標也恢復了正常。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後來,我無意間得知馬拉松居然有半程這個項目。為了挑戰一下自己,5月1日,我跑完人生第一個二十公里之後,當即決定報名參加一次半馬比賽。於是,我盯上了5月31日的丹東馬拉松。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到了比賽現場,一下子被熱烈的氛圍給感染了,平時不會跑這麼快的我,居然最後跑了1小時45分的成績,排名第143名,這給了我極大的自信,畢竟那時的體重接近80公斤。

通過這次比賽,我結識了一些熱愛馬拉松的朋友。而我的心中也有一個夢想,一定要跑一場全程馬拉松。

這個夢想在2015年9月27日首屆沈馬實現了。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2、月跑量300km,首馬331

為了完成首次全馬,增加跑量是必須的。我和跑友們交流得知,當時流行一個說法,月跑量300km,完成馬拉松不會那麼辛苦。由於之前都是隨便跑跑,沒有太具體的規劃,丹馬之後我把自己的跑量提高到了300km以上(7、8、9這三月的月跑量分別是331公里,325公里和353公里),每週末都有一個半馬的訓練,每個月有一次25公里以上的LSD訓練。

7月28日,我自己跑了一個42.2公里的距離,用時3小時46分,之前計劃首馬跑進4小時,這之後就將目標提高到跑進3個半小時。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雖然我對自己首馬跑進3個半小是非常有信心的,但是由於首次跑全馬,沒有什麼經驗,前半程緊隨孫英傑老師,用時1小時33分鐘,直接導致在28公里處抽筋了。經過簡單的救治,咬牙堅持完剩下的比賽,最後用時3小時31分!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沒能完成跑進330的目標,我有些不甘心,但我也知道自己短短半年時間的跑量累計還不足以完成目標。針對自己的後半程嚴重掉速的情況,我開始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LSD的距離,每個月至少跑一次30公里以上距離的LSD,並且將月跑量提高到400公里。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艱苦的付出終於得到回報,2016年5月份的大連馬拉松,我將個人PB提高了4分鐘,跑了3小時27分,也是第一次跑進330。9月份的盤錦紅海灘馬拉松,成績是3小時17分,將個人PB提高了10分鐘。

3、月跑量超500公里,卻PW了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盤錦馬拉松之後,我將自己的全馬目標定在了跑進310,隨後的半年時間裡我把每個月的跑量提高到500公里,2017年2月份的跑量達到了570公里,可以說冬訓訓練得非常不錯。5月份的鮁魚圈馬拉松我信心滿滿,一心以為能夠完成目標。

由於LSD跑得比較多,我知道我的優勢就是耐力,缺點就是速度能力上的欠缺。去年看過楊定宏那篇《得冬訓者得pb》專欄 | 上馬冠軍楊定宏:得冬訓者,得PB,對我影響很大,所以冬訓練得比較到位。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一個冬訓下來耐寒能力很強,但沒有專門針對熱天進行訓練,導致缺乏對高溫的思想準備。再加上賽前對PB太看重了,導致失眠,第二天影響了狀態,過了32公里頭暈眼花,走了三公里,我也第一次嚐到了徹底跑崩的滋味....最後成績是3小時46分,創個人最差成績。

鮁魚圈馬拉松也給了我一個教訓,一味的堆積跑量並不能使進一步提高成績。通過向高手們請教,我在平時的訓練中加入了混氧跑、變速跑、間歇跑。針對後半程掉速的情況,每週末的21km加到了30-35公里。並且加強對跑步核心肌群的鍛鍊。

針對耐熱性差的問題,鮁魚圈馬拉松之後,我專門增加了耐熱訓練,之前為了跑起來涼爽都是在早上5點開始訓練,鮁魚圈之後長距離訓練放在了上午8、9點鐘。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經歷了一個夏天的黑練,原本信心滿滿,想在9月份的北馬突破310大關。但由於氣溫高,日照強烈,最後幾公里還是抽筋了,只跑了316的成績,不過仍PB了1分鐘。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4、秦皇島304,離破3又近一步

唐山馬拉松跑完之後,我的目標瞄準到破3,並計劃在秦皇島馬拉松上實現,如果沒有完成的話,後面還有吉林馬拉松。

去年冬天,我認真冬訓,開始了對2018年秦皇島馬拉松的備戰。這期間我有幸得到了我師父——前遼寧省隊運動員肖浩然及師父的教練李指導的親自指點。其中,李教練針對我跑步入門較晚、運動基礎差、速度能力薄弱的特點,對我的訓練計劃做出了調整:

  • 在周跑量維持100-120公里不變的基礎上,每週訓練6天改為每週訓練5天;
  • 週末30km長距離不變的情況下,平時訓練日的距離由15km增加到20km左右;
  • 每週進行一次間歇訓練(5000*2、2000*5,速度在3'50~4'00);
  • 根據身體狀況及時進行調整,一切的訓練,都以不受傷為前提。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在跑秦馬前,我參加了一個一場10公里的比賽,跑了38分鐘。所以對於秦馬破三還是有一些信心的。

遺憾的,我再一次倒在了高溫這個門檻下,雖然沒有跑進3小時,但是也成功PB了3分鐘。而且這也給我增加了一些經驗。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秦馬是我“破三”的第一次嘗試,冬訓的成果也基本顯現,最終304的成績也在預料之內。前35公里保持住了4'15左右的配速,後面因為天氣炎熱出現了掉速,但沒有出現跑崩的感覺。這次比賽雖然沒能實現願望,但使我對破三信心大增。

2017年2月份到現在,我每個月的月跑量:2017年2月——490公里;2017年3月——570公里;2017年4月——499公里;2017年5月——444公里;2017年6月——507公里;2017年7月——498公里;2017年8月——450公里;2017年9月——325公里;2017年10月——386公里;2017年11月——484公里;2017年12月——445公里;2018年1月——505公里;2018年2月——433公里;2018年3月——500公里;2018年4月——372公里;2018年5月——385公里

在堅持跑步的三年多時間裡,初期,我的訓練方法就是單純的堆積跑量,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進行有氧慢跑。經過兩年一萬公里跑量的堆積,我的體能和耐力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強,按照運動手錶上的心率區間提示,我的有氧跑的速度也提高了很多,早期我的有氧閥門大概是在5'15左右,經過這兩年持續的訓練,有氧閥門提到了4'45左右。

5、吉林馬拉松,全馬終破3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秦馬結束後距離吉林馬拉松只有四周時間,這一個月的備戰對於我破三幫助很大,我願意與大家分享、交流:

  • 第一週:休息恢復為主,跑了幾次6'00~6'30配速的十公里。
  • 第二週:身體逐漸恢復,進行了一次5000*2的間歇,一次變速跑,兩次慢跑,週末4'35配速跑了30km長距離。
  • 第三週:一次2000*5間歇,四次慢跑,週末模擬比賽配速完成半馬。
  • 第四周:也就是最後一週,減量減速充分放鬆,週五慢跑結束後,跑了幾組20秒加速。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比賽周來臨。6月9日,週六,抵達吉林市。領號碼布,熟悉起點,準備第二天比賽的裝備。這是首次身披macondo/馬孔多戰袍參賽,感謝跑步新銳公司馬孔多提供的優質裝備。

6月10日,比賽日,早晨4:30起床,按照慣例吃了八寶粥、麵包。看了眼天氣預報,陰,15-23℃,簡直完美。6:30 從住處出發,慢跑3公里熱身到達賽場,檢錄,等待發槍。7:30發槍起跑,由於位置比較靠前,我很快衝出起點,調整速度,跟隨在一群女子專業隊員的後面。其間不斷有人加入,也不斷有人掉隊。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20公里過後,這一小隊的人越來越少,我心裡產生了動搖,在想要不要降速的時候,遇見了一位同樣在進行思想鬥爭的姑娘(後來知道她是遼寧隊的長跑名將李鑫行)。在得知她也計劃在3小時之內完賽時,我便緊隨其後。

不得不佩服專業運動員的速度控制能力非常強。我們輪流領跑,計算著每公里的時間。最後幾公里我的速度下降比較明顯,前30公里速度控制在4'10之內,35 km之後下降到了4'20左右。最後兩公里我已經跟不上節奏了,被她甩開越來越遠,咬牙堅持到了42公里的指示牌。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終點門的計時器清晰可見,2:56:00!本想笑著衝過終點,卻在最後難掩激動之情,一時間百感交集,淚水奪眶而出。最後衝過終點,回頭看一眼計時器,2:57:00。終於,圓夢江城!

能夠破三圓夢,從一個業餘跑友的角度,我總結了幾條經驗與教訓,與和我一樣起步較晚、想要有所突破的跑友們分享和討論,不足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1. 天時地利人和:比賽當天的天氣涼爽,賽道平直、起伏小,觀眾熱情,都有助於提高成績;

2. 兩年多的大量有氧慢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很少受傷的情況下自身的能力得到了增強,但缺少系統的力量訓練是短板,上強度容易受傷,日後應加強;

3. 有幸得到李指導和師父這樣專業人士的指導,事半功倍;平時閱讀“馬拉松助手”的乾貨文章,儲備了一些跑步知識;

4. 賽前休息充分,比賽當天狀態好,賽中遇到有靠譜兔子領跑,配速合理,跟跑消耗會小很多;

5. 裝備也至關重要,“欲善工其事,必先利其器”。平時訓練習慣穿macondo/馬孔多的跑步背心、短褲、襪子等,性價比超高,同時輕薄、透氣、排汗、舒適,不會擦傷皮膚,尤其是馬孔多的襪子減震功能很強,彌補了競速跑鞋減震不足的缺點。

可能是中國跑得最快的城管:從胖子到全馬256,他咋練的?

在這裡拋磚引玉,跟跑友們分享經歷和經驗,希望大家能夠給予指導與幫助,不足之處煩請補充。也希望自己能夠在與跑友們的交流中,不斷學習,變得更加強大,我會一次、再一次向著自己的PB衝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