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文化”逼死萬達女高管?職場女性:保命比成功更重要

“狼性文化”逼死萬達女高管?職場女性:保命比成功更重要

南京萬達茂女高管徐毓跳樓去世,成為這兩天很有爆炸性的一個新聞。我的朋友圈裡也有不少人在刷屏。圍繞她的死因,家屬和公司各有說法,目前警方正在調查。但不管怎樣,一個在南京商圈赫赫有名、項目老總級別女高管的死,已經無可挽回。查明原因,無非是給家人一個交待,及讓應該承擔責任的人能夠承擔責任。

更多人關注的,卻是徐毓這一跳背後,折射出的一種赤裸裸的職場生態:千萬不要將付出視為得到的必要條件,如果不瞭解職場規則,不能在人性和利益的博弈交換中游刃有餘,光是憑著一腔熱情、一顆赤忱之心,最後真的有可能會讓工作把自己壓垮。

1

沉重而灰色的商業文化

“狼性文化”逼死萬達女高管?職場女性:保命比成功更重要

由於工作的關係,我也接觸過一些商界人士,對商業文化比較熟悉。不管是老闆、高管或中層,他們都面臨一個不足為外人道的生態。就外部環境來說,現在的商業文化,不是最好的時候,而是最差的時候。當下競爭最激烈的行業,恐怕也不是什麼金融業、IT行業,而是商業。尤其近年來電子商務吸走了商圈人流,很多商場都在虧本經營,完成考核指標的壓力難於上青天,對經營者的壓力也在加碼。一個購物中心高管坦言:網上和對手、競爭壓力、招商壓力、銷售壓力、轉型壓力…..每天都如履薄冰,每天都要盤摸那幾個數字,因為自己的獎金、飯碗、職位,老闆的臉色,全都在那幾個數字裡。

事實上,現在的商場,沒有一家的數字不在往下走,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激烈競爭導致。就我所知的一個商業競爭達到白熱化的縣城,從往年一兩家商場一枝獨秀,發展到如今萬達、吾悅、印象城、不夜城等國內排得上號的巨頭全部雲集,彈丸之地,都是硝煙之氣。

早幾年,購物卡還能緩衝商業銷售的下滑,但八項規定實施以來,這唯一的一條通道也堵塞了。商業這個聽起來光鮮亮麗的行業,面對千變萬化的市場環境,漸漸變得沉重而灰色。

2

目標完不成,我們什麼都不是

“狼性文化”逼死萬達女高管?職場女性:保命比成功更重要

另一個體會是要警惕萬達這樣的“狼文化”公司。有人評價萬達:“這不是一個公司,而是一架機器。”而且這個評價在業內幾乎是共識。這個評價的背後,是對萬達企業文化的高度概括。一個朋友曾到萬達求職,印象最深的是牆上的標語橫幅:目標完不成,我們什麼都不是。

這幾年,萬達在江浙發展迅速,我接觸過不少萬達的員工、商戶及其他合作伙伴,對其經營模式有很深信刻的瞭解。對於這架龐大而駭人的機器,沒有一個個體能在博弈中求贏。因為公司太大了,管理層也擔心管理失控,所以設置了盤根錯節的管理架構:項目老總、區域老總、大區域老總……本義是想分權治之,但實際上卻把這些高管培養成了只想要權不願盡責的“狼”。

萬達高管跳槽之頻繁在業內是出了名的。很多項目一年換數個老總都不是沒有可能。走馬燈似的換人,有的是因為萬達的工作節奏之快、工作壓力之大無法勝任。有些本身就是來塗塗金的,“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再加上萬達為了防止他們在一個地方呆久了中飽私囊,一般一個老總的任職期限不會超過一年,就要“搓磨將”。這也導致項目高管不會真正對項目盡心盡職,都是“快閃”心理。

前面已經講到,像萬達這樣的商業公司,是不可能有人性也不可能有公平可言的。一是擴張太快管理失控,真正關心公司發展的人(譬如老闆)無法將管理理念傳遞到末梢,既然鞭長莫及,就只能任由那些高管為所欲為了。第二,萬達對高管也是不信任的,這既由陸續爆發的經濟問題引發,也因為企業沒有能力用文化將這些人納入到正確的軌道上來。所以就在這種控制與反控制之間,任由他們野蠻生長。第三,前面兩點讓萬達這樣的企業沒有“辦公室政治”幾乎是不可能的。而辦公室政治的規律,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3

職位和認可,不是靠“拼”就能得到的

“狼性文化”逼死萬達女高管?職場女性:保命比成功更重要

然而,這裡無論迴避一個事實——工作,全力以赴拼儘性命就一定會有一個好的結果嗎?或者說,職位和認可,是靠實力拼出來的嗎?這看似一個很幼稚的偽命題,但是還是有很多職場人士深受困擾,包括徐毓。

南京萬達茂處在一個相對偏僻的地段,招商難度不是一般大。但徐毓把它做起來了,開業以後,人氣很旺,應該說是成功的,按理說徐毓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她會得到公平對待嗎?未必。據報道,她跳樓當天下午開了一個會,區域總經理狠狠批評了她,她當場表示辭職並離開會場,隨後被人發現在屍體在一處建築工地上,系從高處墜落。

這裡傳遞的信號有好幾個。首先呢,徐毓是一個工作能力超強並且全情投入的人,對於她的能力和開朗等特點,幾乎沒有人質疑。但在萬達,她無疑也是一個外來者,在盤根錯節的“辦公室政治”之外。後來有人分析:會上的嚴厲批評,可能跟萬達前不久的一次遊樂場事故有關,也可能人氣旺盛但銷售目標並沒有完成的事實。甚至有人猜測,在她歷經千辛萬苦將萬達茂開出來後,有人覬覦勝利果實,瞄準了總經理這把交椅,準備要坐享其成了摘果子了,所以對她發起了刁難。而她,在得到不公平對待後萬念俱灰,一時沒有想開,選擇了跳樓。這些,儘管只是猜測,但是綜合徐毓跳樓的前前後後,也並不是沒有可能。

很多人覺得她太傻,還有什麼大得過家人和生命呢?但是我想,若沒有親身體會,可能無法理解那些兢兢業業實幹派的絕望。她在乎的可能並不是一個職位、一點利益,而是整個價值觀的徹底顛覆——不講奉獻、不講功勞,甚至連苦勞也不講,有的只是赤裸裸的利益輸送和不擇手段,劣幣驅逐良幣的“潛規則”。

我想,壓垮徐毓的最後一根稻草,不會僅僅只是壓力(這樣一個商海摸爬滾打多年,在南京聲名顯赫的女強人,只有工作壓力是無法壓垮的)。真正壓垮她的,應該是巨大身心透支後創出佳績,最後卻不被認可的委屈和絕望。當然,或許隨著她從高處墜落地面,她真正的內心世界,也會成為一個永遠也揭不開的謎。

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商業本身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柔軟和文化,如何無愛,贏得金山又如何?不由得想起了胖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