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最先提出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武松,真相讓人很意外

招安,一直都是《水滸傳》表現的主旨之一,可以說,宋江是為招安而生,也是為招安而死 。“招安”這個詞,大家不陌生,那到底是怎麼意思呢?“招安”就是“招撫,招降”,一般指朝廷招撫其他小勢力。但是,朝廷一般不會招安,因為那代表了朝廷搞不定那些小勢力,是很丟人的事,就好比水滸中的招安。當然,梁山受招安也不是朝廷主動招的,而是宋江去求的。

《水滸傳》最先提出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武松,真相讓人很意外

在大家的印象中,似乎都覺得最早提出招安的就是宋江,綜觀108好漢,沒有哪個人招安之心比宋江更強烈,宋江為了招安可謂是費勁了心機,甚至還用陰謀除掉了他的大哥晁蓋,可以說,宋江為了招安簡直是不擇手段。但是,最早提出招安的卻不是宋江,而是他,這個人簡直讓你很意外,沒錯,就是行者武松。

《水滸傳》最先提出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武松,真相讓人很意外

你感到意外了嗎,最早提出招安的是武松?沒錯,就是宋江的結拜兄弟武松。或許大家都在想,當時,宋江召開菊花大會,表明他想受朝廷招安想法的時候,第一個拍案叫囂的,不就是武松嗎?那武松怎麼會是第一個提出招安的人呢,其實,這件事得倒回去看。

《水滸傳》最先提出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武松,真相讓人很意外

《水滸傳》最先提出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武松,真相讓人很意外

宋江跟武松在上梁山之前,就已經是結義兄弟了,武松對宋江說過這樣一句話:”只是由兄弟投二龍山去了罷,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看到沒,最早提出招安的就是武松,武松的意思是明確,如果有一天,受了招安,有了作為,再來找他的公明哥哥。可見,那個時候的武松,對朝廷是沒有敵意的,甚至希望自己能投身朝廷,有一番作為。

《水滸傳》最先提出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武松,真相讓人很意外

但奇怪的是,為什麼當宋老大提出招安的時候,武松的反應會如此反常呢?這樣的轉變實在是太出人意料了,大概原因可能就是武松看慣了官場的黑暗,朝廷的腐敗,想想,這麼多兄弟有多少都是被逼上梁山的,他對朝廷徹底失望了,所以,作為宋江結義兄弟的他,毅然而然地反對招安。

《水滸傳》最先提出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武松,真相讓人很意外

其實,我們可以試著揣摩,武松對招安前後態度,是一個非常鮮明的對比,這大概是施耐庵故意安排的,以此來突顯招安這條主線在水滸中的地位。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