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師的自我修養

培训师的自我修养

✎ 編 者 按

韓愈的《師說》寫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一位培訓師,應當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是“為師”,而不是做簡單的講師,把那些機械化的動作和程序完成就行了。

這是我恢復「日更」的第六十二篇文章,聊一聊“培訓師的自我修養”。

周星馳的代表作《喜劇之王》裡有這麼一個橋段,跑龍套的尹天仇把毛票、硬幣、紅包甚至把唯一能拿出手的一塊手錶都拿出來做“過夜費”交給柳飄飄,但是惟獨留下一本《演員的自我修養》。這本書不僅是尹天仇作為一個演員的職業態度和不懈堅持,也是一個人修養的底線。

培训师的自我修养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培訓師的自我修養。起因非常簡單,在最近的兩天培訓中,我們碰上了一位培訓師,用了整整兩天的時間帶領全班30多位青年經理完成了公司戰略地圖以及關鍵舉措梳理。聽上去是不是還挺有成就感,事實上卻是大家普遍覺得被白白浪費了兩天時間,幾乎沒學到什麼東西。

課程安排大概可以分為三個套路:

  • 第一部分:鋪墊篇。通常是長篇大論的開場白(含N個Title看上去很牛的自我介紹)+喋喋不休的舉例子(看看人家,再看看你們!趕緊醒醒吧!)”

  • 第二部分:互動篇。通常是組織小組討論或者分配任務,共同完成某項“重大議題”討論並形成文字成果或PPT。

  • 第三部分:評比篇。通常是組織小組對抗、組間互評等方式對所有參與者進行刺激。

最後一看,課堂時間大部分都用於小組成員完成課堂作業了,培訓師講授的內容少之又少。

無論是方法論還是知識點,“信息密度”都相當有限。當我們將意見和建議反饋給培訓公司時,他們卻對我們這樣解釋:“公司之所以要對你們進行這麼久的系統培訓,就是希望你們可以建立更高層面的全局視野……這並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知識講授……”

What?!畫了幾張所謂戰略地圖就培養全局視野了?沒有知識講授那是要講什麼?純忽悠?(論不著調的純尬聊,舅服你!)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逼迫自己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通過“教學相長”的方式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但由於工作忙碌,準備課件以及相關素材只能放在業餘時間完成,常常是熬更守夜辛苦不已。不過我知道,每講授一門課程就是自己的認知再上新臺階的過程,其實相當過癮。

在我看來,一名合格的培訓師至少應當具備以下5點能力:

1. 獲取新認知的認知能力

人最可怕的能力是什麼?就是獲取能力的能力。作為一名培訓師,如果想要保持輸出能力,就應當不斷獲取新認知來補充和完善自己的認知體系,而這本身就意味著一種能力。向書本學、向同事學、向同行學都是不錯的方式,關鍵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2. 總結概括和體系化的能力

今天是一個信息高度發達且碎片化的時代,知識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如何能夠讓學員有足夠的“獲得感”,一個不可或缺的能力就是將零散的知識點進行體系化地總結概括,讓知識與知識發生“化學反應”催生出全新的觀點或方法。

3. 信息適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光會傳授信息和知識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將合適的知識推送給合適的人。同時,培訓師還應當具備一定的問題識別能力,要通過培訓讓學員找到“破題點”,用恰當的方式幫助學員解決他們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4. 溝通表達和觀點交換的能力

評價一位培訓師的課程好不好,我們通常要看他的內容夠不夠好看四點:有料、有趣、有理、有啟發。這樣的內容才不空洞、不枯燥、不混亂,並且是對學員真正有所幫助和提升。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現在有些培訓師一開講就沒完沒了地舉案例,但是閉口不談自己的觀點和對策,這樣的信息也是相對低效甚至無效的。

5. 自省自查以及自我精進的能力

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培訓師的工作常常會讓人容易“膨脹”,這就需要培訓師擁有自省的品德。自發自覺地來省察自己的言行和認識,不斷地自我評價、自我反省、自我調控和自我教育。通過覆盤總結自己的不足,發現自己的認知盲區,不斷積累工作、閱讀、思考的成果,並做好整理、分類、完善,讓自己的認知保持開放的狀態。

師者,要對教學內容負責,更應當對自己代表的職業負責。這,大概是培訓師最基本的自我修養。

以上就是今天要分享的日更內容,祝你每日精進。

管理層最容易犯的兩個錯誤是:戰略問題被執行化,執行問題被戰略化。戰略問題被執行化的意思是,明明是老大的戰略想得不清楚,還抱怨說團隊的執行力太差了。執行問題被戰略化的意思是,明明是公司的執行力不行,卻以為是公司戰略出現了問題。

——劉芹

故事書入駐平臺

一點資訊 | 第一觀點 | 智能幫 | 砍柴網

移動Labs | C114 | 通信世界網

……

2016年度通信行業最具影響力自媒體

2015年度騰訊科技新銳自媒體

2014年度最佳作者

有態度 有深度 有溫度

GFM1983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故事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