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78歲老太求職背後:求職信系他人所寫,老人已放棄求職

四川78歲老太求職背後:求職信系他人所寫,老人已放棄求職

丁玉瓊

一封求職信,讓四川三臺縣78歲老太丁玉瓊受到廣泛關注。

丁玉瓊在求職信中寫道,為維持生計和養老,不給政府添麻煩,不讓領導煩心,決定自救,尋找相應工作。

四川78歲老太求職背後:求職信系他人所寫,老人已放棄求職

丁玉瓊原來的工作單位

寫信“求職”引來關注

幾天前,丁玉瓊舉著求職信找工作的照片被傳到網上,迅速引來媒體和網友的關注。

找工作不稀奇,稀奇的是這事發生在一個已78歲高齡的患病老太身上。

四川78歲老太求職背後:求職信系他人所寫,老人已放棄求職

丁玉瓊在家中熬中藥

怕用人單位不敢要她,丁玉瓊還特意在信中提及“造成的後果,由本人自負責任,與用人單位無關”。

有網友瞭解到丁玉瓊求職的事情後,“心裡很酸”,希望丁玉瓊提供銀行卡賬號,給她打點錢。

丁玉瓊說,凡是想幫助她的好心人,她都拒絕了。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人給她打電話說想錄用她。

跟兒媳孫女住一起,生活並非窘迫

房間很乾淨,每間臥室的被子都被疊放得整整齊齊。客廳的牆上掛著一幅裱起的十字繡《八駿圖》,那是丁玉瓊從2009年9月繡到2011年國慶節才完成的作品。

“那個時候沒啥事,眼睛也好,有時候能繡到半夜一兩點。”丁玉瓊說,那是她最好的十字繡作品,現在想繡身體也不允許了。

四川78歲老太求職背後:求職信系他人所寫,老人已放棄求職

丁玉瓊的幹部退休證

培訓後,丁玉瓊回到三臺縣任公社幹部,1970年轉到丈夫唐尊三所在的三臺絲織廠,管計生、工會和婦女工作,一直工作到1993年退休。

丁玉瓊有四個子女,除了二女兒唐艾在三臺縣氮肥廠工作外,大兒子唐宏、三女兒唐暉、小兒子唐泉都在三臺絲織廠工作。絲織廠破產後,幾個子女均下崗並另謀出路。

如今,55歲的唐宏已經抱上外孫女;50歲的唐艾,其兒子也走上工作崗位;唐暉的兒子即將參加中考;唐泉的女兒正在讀初一,獲得的獎狀貼滿了一面櫃子。

唐宏說,四兄弟姊妹除了唐泉在西藏打工外,其餘子女都住在三臺縣城,離得不遠,有啥事都能照應到。母親跟著小兒媳和孫女一起住,孫女週末才回來,小兒媳在藥店上班,每天都能回家。

丁玉瓊現在每個月可以領到2800元的退休工資,除去每個月看病買藥花掉一千元左右,還能剩下一千多元生活費。

“你說她這種情況,有必要出去找工作嗎?馬上要80(歲)的人了,簡直是出洋相。”唐宏說,他是看到網上的消息才知道母親要找工作,這幾天接了不少朋友打來的電話,詢問他是不是幾個兄弟姊妹都不管母親了,唐宏只有一遍遍解釋。

唐宏告訴澎湃新聞,子女絕非不孝,父親生病臥床時,唐泉專門辭掉工作在家照顧;逢年過節、母親生日,一家人都要聚到一起慶祝。前幾個月,母親還跟幾個朋友一起報團去越南旅遊,“團費2000多(元),她自己出了一些,我們幾個子女也給了一些”。

求職信非本人所寫

丁玉瓊和她的同事、好友蒲躍紅坦承,這封求職信不是出自丁玉瓊之手,而是老鄉孟先生寫的。

蒲躍紅今年59歲,和丁玉瓊都是三臺絲織廠的員工。2015年,她們得知,絲織廠於1996年宣告破產後,包括她倆在內的1846名職工有一筆2179.43萬元的安置費,加上養老金和失業保險費,總計3231萬餘元。但將近20年過去了,她們才知道有這筆錢的存在。

孟先生5月11日告訴澎湃新聞,他當時只是隨口一說,他料定這些老人沒有勇氣去找工作。後來,蒲躍紅找到他們那群人中年齡最大的丁玉瓊,讓丁玉瓊去求職,以此引起大家關注。丁玉瓊不知道怎麼寫,蒲躍紅找到孟先生,讓他幫忙整理一下。

“我是春節前幫丁奶奶弄的,她把大概的情況跟我說了,我整理的文字。”孟先生回憶,求職信寫好後,他們張貼到縣城的信息欄裡,但沒有引起關注。後來,他們才拍了照片,上傳到網上。

澎湃新聞注意到,網上流傳的那張丁玉瓊舉著求職信的照片,正是在三臺絲織廠大門口拍攝的。

三臺工信局:不予支付安置費符合政策規定

四川78歲老太求職背後:求職信系他人所寫,老人已放棄求職

三臺縣工信局作出的《關於原縣絲廠職工信訪問題的答覆意見》(部分)

澎湃新聞獲取的一份蓋有三臺工信局公章的《關於原縣絲廠職工信訪問題的答覆意見》(以下簡稱:《答覆》)顯示,該局曾於2015年11月10日送達《關於原縣絲厂部分職工反映企業破產改制有關問題的信訪事項處理意見書》,但信訪職工對處理意見不服。2016年1月7日,三臺縣工信局及有關部門進一步核實後,作出《答覆》。

《答覆》載明,三臺絲織廠破產後,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破產清算組按綿陽市1995年企業職工平均工資的3倍給1695名在職職工核定安置費2179.43萬元。但在破產清算期間,三臺絲織廠在職職工由重組成立的四川三臺絲織印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三臺絲織印染公司)接收安排工作,職工仍然保留國有企業職工身份。確有提出申請自謀職業的,由破產清算組按規定計發一次性安置費。因此,破產清算組對三臺絲織印染公司接收的原廠職工不予支付安置費的處理,是符合政策規定的。

對於職工安置費去向問題,《答覆》稱,三臺絲織廠破產清算按政策規定測算但實際未支付的職工安置費,進入新公司作為三臺絲織印染公司的註冊資金(股本金)。

2003年4月,三臺縣政府與成都市天友絲綢有限公司簽訂《整合發展三臺蠶繭絲綢產業協議書》,將三臺絲織印染公司整體轉讓歸成都市天友絲綢有限公司成立的新公司所有。

同年9月,三臺縣政府作出《議事紀要》(三府紀要【2003】43號),將三臺絲織印染公司的財產權益過戶給新公司名下。

去年年初,蒲躍紅和丁玉瓊等10名員工代表將三臺縣政府起訴至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要求三臺縣政府返還並賠償3231萬餘元投資及給職工們造成的損失。

2017年3月2日,綿陽市中院作出(2017)川07行初8號行政裁定書,對蒲躍紅等10人的起訴不予立案。該裁定書載明:“經審查,本院認為,起訴人針對原國有企業破產改制中職工安置費主張權利,所訴事項為企業改制遺留問題,其起訴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範圍。”

四川78歲老太求職背後:求職信系他人所寫,老人已放棄求職

四川省高院作出(2017)川行終398號行政裁定書(部分)

蒲躍紅等人不服判決,上訴至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2017年9月4日,四川省高院作出(2017)川行終398號行政裁定書,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