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0校招“1+3”培養試驗項目 初二生可免中考升高中

北京市40所學校今年繼續實施“1+3”培養試驗項目。學生在初二年級結束後可進入試驗學校,在試驗學校連續完成初三及高中共4年學習。學生報名市級統籌類學校時間為6月9日至24日,報名區級普通類學校時間為7月11至12日。

參與學校分兩類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旨在形成多種形式的一貫制培養試點,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進一步深化促進“資源優質”與“機會優質”組合分配,使學生獲得更實在的“優質均衡”和“機會公平”,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

參與“1+3”培養試驗的學校分為兩類。一類是市級統籌類學校,計劃主要面向城六區一般公辦初中,分配到校(工美附中、徐悲鴻中學、張家灣中學計劃不分配);另一類是區級普通類學校,計劃面向本區。

“1+3”項目在2016年首次實施,當年共有22所學校參與招生,2017年迅速增至36所,同時計劃增加1165人。最新發布的2018年“1+3”項目學校名單繼續擴容,參與學校達到40所,總計劃增加150餘人,其中區級普通類學校計劃漲幅明顯。

2018年參加1+3培養試驗的學校中,市級統籌類學校仍為7所優質高中新校區和特色高中,總計劃1000人,但成員名單有所變化,其中北師大實驗華夏女中、首師大附中(首師大二附中校區)不再參加招生,新增人大附中豐臺學校、通州區張家灣中學2所。區級普通類學校計劃大幅擴容,包括34所城六區特色高中及郊區優質高中,總計劃為2271人,其中包括新增5所學校的396人,即首師大附中(首師大二附中校區)36人、人大附中豐臺學校140人、首師大附中永定分校80人、昌平二中60人和懷柔一中80人。

此外,人大附中豐臺學校是唯一同時參加市級統籌類學校計劃和區級普通類學校計劃的新成員,除了豐臺本區,還可面向城五區的一般初中校招生,總計劃達到220人,堪稱今年的計劃“大戶”。

面試突出寬與活

具有普通高中升學資格且在同一學校具有連續2年學籍等條件的初二學生可報名參加本試驗。

市級統籌類學校錄取流程為學生自願報名。學生選擇一所試驗學校,在“1+3”培養試驗報名系統報名,系統網址為yjrx.bjedu.cn。考生可使用教育統一認證登錄(用戶名和密碼與初中開放科學實踐活動相同)。試驗學校結合學生初中綜合素質評價信息,按1:3比例確定面試名單,在學校網站公佈。試驗學校組織面試,在學校網站公佈面試結果。

區級普通類學校錄取流程為學生自願選擇一所試驗學校報名(已通過市級統籌類學校面試的學生不能報名)。試驗學校組織面試並在學校網站公佈結果。

面試內容突出素質教育導向,突出寬與活,避免學生參加各種培訓班增加學習負擔。嚴禁試驗學校進行文化課筆試,嚴禁與社會其他教育機構合作選拔學生。進入本試驗的學生不需參加中考,直升本校高中。允許進入本試驗的學生在初三中考報名前退出試驗,退出的學生轉回原初中校,可參加當年中考,但不能參加校額到校、市級統籌、統招定向招生錄取。

學生選擇多樣化

參與試驗的學校在“1”中重點突出夯實基礎和初高中銜接。試驗學校通過初高中銜接的主要學科知識體系的校本化調整、多樣化選擇性課程提供及豐富的實踐活動體驗,讓學生從中考複習中解放出來,更好地適應未來高中學習生活。“3”是高中3年全面對接即將到來的新高考,讓學生全面個性發展。

如清華附中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合作,形成“堅持全面發展,彰顯美育特色”的辦學特色。由清華美院設計課程並提供師資,開展“手動、眼動、心動”相結合的美術特色課程,同時利用中考複習階段增加綜合實踐課程、生涯規劃課程,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首師大附中為學生打造“四修課程體系”,還專門為“1+3”學生打造特色博識課程及生涯規劃與發展指導課程。北師大實驗華夏女子中學是北京市唯一一所女子中學,“1+3”培養模式改革試驗班的培養目標是全面發展、獨立自信、氣質優雅、具有積極的參與態度和強烈責任感的女中學生,在校可參加學校與北京舞蹈學院的聯合培養項目。中央工美附中“1+3”項目與清華美院聯合培養,專門設置4年貫通課程。

清華附中將臺路校區“1+3”培養試驗項目的初三生秦尚說,學校的社會實踐課程讓他更多地接觸社會,瞭解自我,學到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秦尚的副班主任史老師說,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清華附中“1+3”培養試驗項目招收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向上、積極性強。初高中貫通培養模式下,學生有更多經歷參加社會實踐課程,在社會歷練中不斷開闊視野,瞭解自我,增強自信,甚至做好人生、職業規劃。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附中校長姜源說,“1+3”培養試驗有利於高中特色化發展和課程改革,增強學校辦學活力。學校關注美術直升班考入相應藝術類高校或專業的高考考試科目和大學專業發展要求,著眼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積極開展活動體驗式教學實驗,開設了校內外寫生課程及名家進校園等活動,拓展學生思維,開拓學生視野。

北師大教育管理學院院長餘凱表示,“1+3”培養試驗項目為學校和學生提供了更多選擇的機會,學校可根據辦學優勢、定位等選擇特色發展道路,而項目也給普通學生增加更多優質教育的選擇機會。另外,初高中貫通培養有效增加了更多學段銜接。“1+3”培養試驗項目很好地解決了學生日後生涯、職業規劃的問題,讓學生明確自身定位與發展方向。

一、1+3項目2018年工作時間表

北京40校招“1+3”培養試驗項目 初二生可免中考升高中

二、1+3項目市級統籌類學校

北京40校招“1+3”培養試驗項目 初二生可免中考升高中

小輕老師說:

1、市級統籌類招生計劃共計1000人;

2、2018年依舊是7所市級統籌類優質高中新校區和特色高中,但成員變化不小,新增人大附中豐臺學校、通州區張家灣中學兩所學校,北師大實驗華夏女中、首師大附中(首師大二附中校區)不再參加。

三、1+3項目區級普通類學校

北京40校招“1+3”培養試驗項目 初二生可免中考升高中

小輕老師說:

1、2018年1+3項目區級普通類共計招生2281人。

2、區級普通類學校新增5所學校,首師大附中(首師大二附中校區)(36人)、人大附中豐臺學校(140人)、首師大附中永定分校(80人)、昌平二中(60人)、懷柔一中(80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