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隋唐兩朝皇室血脈的李恪,竟被長孫無忌誣陷致死

李恪(619-653年),唐太宗李世民與隋煬帝之女楊妃的兒子,排行第三,他擁有隋唐兩朝皇室的血脈,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擁有兩朝皇室血脈的人,在貞觀二年(628年),年僅十歲的李恪被封為蜀王,並被太宗授予益州大都督的要職。

擁有隋唐兩朝皇室血脈的李恪,竟被長孫無忌誣陷致死

貞觀十七年(643年),因齊王李佑謀反案,紇幹承基(李承乾的護衛)的反咬,揪出了太子李承乾謀反,太子因此被廢黜,太宗許諾魏王李泰立其為太子,但因長孫無忌反對,最終晉王李治被立為太子。不久之後,李世民覺得李治仁弱,便對長孫無忌說:“你勸我立稚奴為太子,稚奴懦弱,恐怕不能守的住國家,吳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為太子,怎麼樣?”由於長孫無忌堅持抗爭,太宗打消了立李恪為太子的想法。

擁有隋唐兩朝皇室血脈的李恪,竟被長孫無忌誣陷致死

公元649年,李世民駕崩,李治登基,是為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年初,李恪因牽涉房遺愛謀反一案,被長孫無忌誣告謀反,被縊殺在長安宮禁之內,年約三十四歲,其有四子,皆未成年,全部被流放嶺表。 李恪在臨死前,曾怒罵長孫無忌弄權,如果祖先宗廟有靈,他的家族離覆滅不遠。

擁有隋唐兩朝皇室血脈的李恪,竟被長孫無忌誣陷致死

顯慶四年(659年),武則天因長孫無忌接受了賞賜卻不肯支持自己當皇后,對他懷恨在心,便指示許敬宗誣構,長孫無忌因此被削爵流黔州(今重慶市彭水縣),後被逼自縊而死。長孫無忌死後,家產被抄沒,近支親屬都被流放嶺南為奴婢。正應驗了李恪死前說的話,長孫無忌是否該有此報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