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事日記︱一位“記者”看警營

警事日记︱一位“记者”看警营

6

15

星期五

警事日记︱一位“记者”看警营

初到土橋派出所,呆了幾天值班室,連續和值班民警熬了兩次夜後,我20多歲、自恃年輕強壯的身體就“盯不住”了,但“熬夜”這個活,對民警來說,卻是再平常不過的“基本功”。

土橋轄區高校、休閒場所、景區多,商業發達,夜生活豐富,治安環境相對複雜,尤其是夜間警情較多。印象中,凌晨一兩點的報警電話,非常刺耳,讓人心跳加快,血液加速,感覺很難受,但對民警來說,這就是催促他們不停“加速跑”的發令槍,忙得讓我只來得及拍到他們的背影。等忙完一看錶,常常就到了凌晨五六點,民警們連衣服都來不及脫,擠在沙發上稍稍躺一會、靠一下,接著開始第二天的“奔跑”。剛到所裡時,我第一印象是值班室的沙發質量太差,嗯,說“有礙觀瞻”也不算太過分。幾天後我就明白了,我“冤枉”了沙發,因為實在是使用得太不“正常”了。

警事日记︱一位“记者”看警营

進入病區前,這名精神病人記下了他的警號:“出來之後,我心裡悶,還能找你聊天不?”

“隨時歡迎,我們是朋友,不管是哪方面,都會盡力幫你。”任海卿這樣回答。對於那些尋求幫助的群眾,每一位民警都會不厭其煩。但對待犯罪嫌疑人,他們從不會網開一面、手下留情,依法處置,絕不放過。

來到派出所之前,我對警察的認識,主要來自影視作品和書本。近距離接觸之後,覺得之前的認識實在太過膚淺、片面。公安民警一面承擔著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穩定等重任,一面承受著來自職業、社會、家庭的種種壓力和誤解。面對這些,他們無法選擇,只能默默承受,負重前行。

警事日记︱一位“记者”看警营

“既然當了警察,就要對得住這身制服”。這是每位民警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這句話,無關文采,無關思想境界,樸實無華,我想,這是廣大人民警察最真實的心聲。

(文圖/雷 釗 恩施市公安局土橋派出所輔警)

警事日记︱一位“记者”看警营

審 核:萬方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