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白化病宣傳日,關注白化動物


6月13日是國家白化病宣傳日,和人類一樣,白化動物體內由於缺少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黑色素。白化動物還攜帶著對其自身不利的因素,如怕光、眼球震顫、皮癌等,另外在自然界中也容易為天敵所發現而受到攻擊,所以比正常個體難於存活。澳大利亞昆士蘭,一隻白化考拉幼崽棲息在樹上。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一隻白化低地大猩猩生前照片,此後它死於皮膚癌。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白虎是孟加拉虎的一個變種。由於基因突變,導致孟加拉虎原本橙黃色底黑色條紋的毛髮轉變成白底黑紋。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白孔雀是印度孔雀的變異。全身潔白,羽毛無雜色,眼睛呈淡紅色。圖片來源:

兩隻印尼豪豬,一隻正常,一隻患有白化病。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荷蘭,患白化病的長耳貓頭鷹。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白化鹿幼崽。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夏威夷,一隻白化的黑背信天翁。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一隻患有輕度白化病的美洲鱷魚,輕度白化病一般沒有紅眼睛。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南美,一隻白化的檸檬燈魚。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