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其詩不知其人的唐詩名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何人之手?

翻開中國古典詩詞,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詩詞我們很熟悉,但是卻不知道作者是誰。比如那“可憐天下父母心”也是一句詩,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句詩的作者乃是慈禧太后。又如“山外青山樓外樓”也是一句古詩,作者林升可能更不為人所知。

只知其詩不知其人的唐詩名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何人之手?

如果說上述的詩句畢竟都是唐詩之後的作品,畢竟在當時詩歌的影響力較之宋詞、明清小說要弱了很多,才會導致詩句走紅而詩人不為人所知的現象,那麼值得說清楚的一點就是,即便是在唐詩當中,依然存在只知其詩不知其人的唐詩名句。

比如這句著名的“山雨欲來風滿樓”。

只知其詩不知其人的唐詩名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何人之手?

相對其他朝代詩詞的特徵,唐詩的華美是可以睥睨天下的。無論是寫景還是抒情,亦或是送別、相思,都自有一直華美之氣。這句“山雨欲來風滿樓”雖然產生於晚唐時期,但是其詩歌當中卻依然有最華美唐詩的風采韻味。

下面這首詩是這句詩歌的出處: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沉 通:沈)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只知其詩不知其人的唐詩名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何人之手?

這首詩歌的題目是《咸陽城東樓》(或名為《 咸陽城西樓晚眺》),作者名為許渾。雖然這個詩人在普通人中間的流傳度無法和李杜白相媲美,但是在文學史上,他可是可以和杜甫相提並論的詩人。

只知其詩不知其人的唐詩名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何人之手?

杜甫最擅長律詩創作,七律和五律都有非常經典的作品。許渾也是如此,也是對於律詩的創作很有心得。後人在評論中時常將兩位唐代詩人相提並論,更有“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之語。

許渾的這首《咸陽城東樓》所記述的是詩人登上咸陽古城樓觀賞風景的事情,尤其是“山雨欲來風滿樓”,更加直觀的寫出當時的雄渾場景,也更隱喻著搖搖欲墜的大唐王朝。

只知其詩不知其人的唐詩名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何人之手?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首聯表達出了作者的思鄉之情,許渾的故鄉在江南之地,在長安為官多年,登高望遠,看到遠處的水面,一切都好像家鄉的模樣。作者的思鄉之情,一句簡單的“

似汀洲”就反映了出來。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這一聯寫的是作者登高望遠所看到的遠景描寫,暮靄沉沉,日薄西山,太陽就好像落到了寺閣之外;眼看著就要下雨,但是山雨未到,一陣狂風就已經提前光臨。

只知其詩不知其人的唐詩名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何人之手?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這一聯寫的是近景,畢竟山風四起,山雨欲來,所以很多小鳥還有秋蟬悲鳴躲在黃葉高林。“秦苑夕”和“漢宮秋”顯然有所指代,說的就是秦漢王朝的覆滅。但是對於自然界中的“”和“”來說,不知世間王朝的興旺更替,只知道在自然界當中我行我素。

只知其詩不知其人的唐詩名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何人之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這兩句就是作者純粹的感慨了,從最開始的思鄉,到詩歌中間的懷古,再到詩篇末尾的水流悠悠,作者的情感基線我們也能夠感知。來往的過客不要打聽,以前王朝舊事,都已經如過眼雲煙一般,只剩下渭水一如既往的流。

只知其詩不知其人的唐詩名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何人之手?

對於當時的作者來說,大唐王朝面臨即將覆滅的命運,作者的內心不無擔憂,但卻又無可奈何。一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其實寓意的就是大唐的命運。雖然有過繁華,雖然有過盛唐氣象,但是在將來,還會和曾經秦漢王朝一樣,一切都將不復存在,只剩下渭水東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