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如何改?提前早知道(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權威解讀)

隨著十九大代表對於個稅的提案,我們開始關注起早已熟悉略顯“過時”的3500個稅起徵點。個稅調整對於大家來說都是關係到“荷包”的大事,究竟怎麼調?什麼時間調?一時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本月,財政部公佈了2018年立法工作安排,個人所得稅法(修訂)、資源稅法、消費稅法等多項法律法規將在年內完成起草工作。

個稅如何改?提前早知道(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權威解讀)

一、個稅怎麼改?

二、什麼是個稅起徵點?

目前執行標準是每月3500元,超過3500元以上根據超額累進的稅率安排進行徵稅。

舉例:小王月薪5000元,他需要繳稅的金額=5000元-個人社保、公積金等(扣除項)-3500元(起徵點)

三、什麼是專項扣除項目?

目前如:基本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和在一定的限額以內的比如說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商業健康保險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在稅前扣除的。

舉例中小王從工資收入中減掉的個人社保、公積金就屬於專項扣除項目,說白了就是不需要繳納個稅的項目。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信息,史耀斌表示,財政部會根據實際情況適時推出商業養老保險的稅前扣除政策

四、個稅徵稅模式將發生重大變化

史耀斌透露,個人所得稅改革還要改革完善個人所得稅徵稅的模式,這次改革

將分類稅制轉化為建立起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稅制

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制是指:財政部將一些勞動性的所得,比如說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等這些勞動性的所得,首先把它作為綜合所得合併起來,然後再確定一個基本減除費用(起徵點),再進行徵稅。

個稅如何改?提前早知道(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權威解讀)

個稅如何改?提前早知道(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權威解讀)

個稅如何改?提前早知道(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權威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