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當年“餐”字沒被簡化?

大美人小智慧




答:的確,現在有些地方會把“餐廳”寫成“歺廳”,“餐飲業”寫成“歺飲業”。

這麼寫,肯定是錯誤的。

出現這樣的錯誤,是有歷史原因的。

不瞭解漢字簡化歷史的人,會誤以為寫“餐”為“歺”的人單純是圖省事,只寫了“餐”字左上角的一部分,以零充整,屬於懶人作風,對之強加指責。

其實,把“餐”寫成“歺”,那是“餐”字曾經一度被簡化為“歺”!

——即“餐”字被簡化過,但是不成功。

為什麼不成功?

有些對漢字簡化史一知半解的人通過查詞典,發現“歺”字古代就有,其在隸書變正書過程中,被寫成了“歹”,讀音dai。《說文•歺部》:也注為“歹,刻骨之殘也。”

這些人,於是恍然大悟,放聲歡呼:“餐”字沒能成功簡化為“歺”字,是因為“歺”字本來就有了!

這麼想,似乎很有道理。

但這只是自作聰明式的理解,並非“餐”簡化“歺”失敗的原因。

在漢字簡化過程中,將含義不同、甚至讀音不同的字合併成了一個字的例子,其實比比皆是。

比如:“吃”原來只有口吃和吃吃笑之意,與“吃”合併簡化為了“吃”;還有藥(yào)與藥(yuè)都簡成了藥;葉yè)與葉(xié)都簡成了葉;沖、衝都簡成了衝;醜、醜都簡成了醜;鬥(dǒu)和鬥(dòu)都簡成了鬥;幹、乾、幹、榦都簡成了幹;後與後都簡成了後,幾和幾都簡成了幾;姜、薑都簡成了姜;臘(là)和臘(xi)都簡成了臘;僕(pú)和僕(pū)都簡成了僕;壞(huai)和壞(pei)都簡成了壞等等。

所以,“餐”沒能簡化成“歺”,絕非因為“歺”字本來就有。

話說,“五•四”之後,很多文化界的學者認為中國漢字難寫難認,力主改革。

以錢玄同為例,此人先是主張用世界語替代漢字,後來又主張用羅馬字母拼寫漢字,人稱 “廢除漢字的急先鋒”。

這位“廢除漢字的急先鋒”公開宣稱:“漢字不革命,則教育決不能普及,國語決不能統一”,“漢字的罪惡,如難認、難寫、妨礙教育的普及、知識的傳播,這是有新思想的人們都知道的。”

言論雖然極端,但“漢字難寫難認”的殘酷事實就擺在眼前: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共有5.5億人,其中超過4億人不識字,文盲率超過80%,是世界上文盲人口最多的國家!

所以,要提高國民文化,提高工作生產效率,化繁為簡,就成了一項不容忽視的大工程。

1956年1月28日,《漢字簡化方案》經漢字簡化方案審訂委員會審訂,由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次會議通過,31日在《人民日報》正式公佈,在全國推行。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簡化字總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個可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是經過偏旁類推而成的1754個簡化字;共2238字,被稱為“第一批簡化字”,也是今天簡化用字標準。

“第一批簡化字”的推行,得到了廣大群眾特別是少年兒童的熱烈歡迎。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短短二十多年時間,中國的文盲率已經下降到20%左右,大多數人已經學會了漢字。

所以,漢字簡化,是一項偉大的工程,造福當代,福澤後世!

今天我們能享用這些易記易寫的簡化字,應該感謝這一偉大工程。

特別要說明,“第一批簡化字”從籌備到最終公佈是一個複雜而細緻的過程。最終發佈的簡化字,並非憑空捏造。絕大部分可在宋元以來民間使用的俗字譜中找到,生造字比例很小。

舉個例子:“學”字簡化成“學”字,是草書書法中的“學”字形就是“學”。

根據這個邏輯,草書書法中,偏旁“言”被寫成“訁”,那麼,有“言”偏旁的漢字一下子就簡化了14個!

同理,“見”簡化成“見”,也多了29個“簡化字”。

則“第一批簡化字”方案中,通過簡化偏旁類推的“簡化字”達153個。

象這種簡化方案,是伴隨著漢字的書寫發展而來,可以說有上千年曆史,所以說,“第一批簡化字”的推行是非常成功的。

在成功喜悅的激勵下,中央關於推廣注音識字的指示中說:“為了加速掃盲和減輕兒童學習 負擔,現有的漢字還必須再簡化一批”,“使難寫難認難記、容寫錯認錯記錯的字逐漸淘汰。”

這樣,1977年就出臺和公佈了《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

不得不說,“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是失敗的。

參與簡化工作的傅永和回憶,第一批簡化字已經是“經過反覆挑選的群眾已經在用的字,再增加就只能生造了,文改會反覆斟酌,始終認為不能再增加新字”,但是為了完成任務,只能是增加偏旁內推,如“面”簡化成“靣”,所有“靣”字邊的字,也都同時簡化。

另外,就是將一部分漢字的偏旁和筆畫結構變成了常用字。如“私”字簡化為“厶”;“雄”簡化為“厷”;“病”簡化為“疒”——注意,本文著重要說的“餐”字,也在這時候簡化成了“歺”。

這顯然破壞了漢字原有的構字規律。

當時學者普遍認為,這一方案的字被簡化得過於簡單,沒有道理。

於是,1986年6月,國務院批准了國家語委《關於廢止

可見,“歺”字和“厶”、“厷”、“疒”等等是同一批簡化失敗的例子,不應該再用了,但因為一段時間的推行,還是留下了一點尾巴,出現在了不該出現的“歺廳”上。


覃仕勇說史

【麓風軒】賞書法,解漢字,說故事——

這個問題說來還有點話長。“餐”字曾經列入“全國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當中,以“歺”字試用,稱為“二簡字”。


01

“餐”字曾經被簡化成“歺”字

“二簡字”方案是由文改委於上世紀50年代開始醞釀,1960年向全國徵集意見,1966年中斷制訂,1972年恢復制訂,1975年報請國務院審閱,1977年正式公佈的漢字簡化方案。


02

國務院於1986年宣佈廢除二簡字,但廢而不止,影響深遠

早一向有網友發佈過一幅書法作品,應該是一位老書家寫的岳飛《滿江紅》,我看過以後覺得筆跡老辣,氣象渾厚,唯一遺憾的就是“壯志飢餐胡虜肉”一句的“餐”字寫成“歺”字。既然已經廢止二簡字,那麼現在來看就是錯字了,況且書法中其他通篇都是繁體,用二簡字也不倫不類了。


03

從“餐”字本身的造字法來看,這個字真不適合再簡化了

形聲字,上面部分表讀音( cán)聲,下半部分“食”字表意。本義:吃,吞。《說文解字》中解釋:餐,吞也。《廣雅》認為:餐,食也。所以這麼一個音、形、義俱全的漢字,體現了古人造字的智慧。


04

“二簡字”方案中的“歺”字,其實是古代另外一個字,很容易混淆

可以說,二簡方案中的“歺”字簡化得有點離譜,連“食”都去掉了,上半部分右邊的“手”也沒有了,說句玩笑話,是不是人人都等著飯來張口啊!?


05

1986年國務院廢止“二簡字”時指出:“今後對漢字的改革要持謹慎態度,使漢字形體在一個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以利社會應用。”

更多書法技巧與精彩內容,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麓風軒

關於漢字簡化的問題,應該從歷史和現實兩個方面去考慮,評判其人文價值。

《康熙字典》中,收錄了47035個字。此時應該強調的是,在中國境內,同屬中華文化的不僅只有漢字,還有滿、蒙、回、藏、彝等數十種文字。但漢字及漢語是官方語言,可以代表中國在世界上亮相。

漢字的字形字體,並不是一開始就象《康熙字典》裡一樣,而是一個由圖畫形象,向標準符號系統演變,由少到多累積的漫長的,複雜的過程。東漢時許慎的《說文解字》僅僅收錄了9345個字,比《康熙字典》1/4都不到。

當我們把商代的甲骨文與周代的篆體字進行比較時,不難發現,篆體字比甲骨文複雜了許多。這是文字由象形符碼向抽象符碼演變的一個有趣現象。這是有原因的,因為孔子之前的時代,“學在官府“,只有皇室貴族,才有受教育讀書識字的專利,皇室辦的學校叫作“大學“,諸侯貴族辦的學校叫作“小學“。奴隸、黔首及平民百姓是沒有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的。先秦時的“民“字,形狀筆劃作芒刺戳目狀,民字指沒有人身自由的奴隸,為了防止逃跑,有刺瞎了目睛的。《易》或《大傳》中,多有追捕尋找逃亡奴隸的文字記錄。孔子也說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說:讓奴隸幹活就行了,不能讓他們懂得知識。篆體字的出現,增加了讀書識字的難度,強化了統治階級受教育的專利壟斷性。從美學上看,篆體字更加方正,有勻整、均齊、對稱、平衡等視覺筆劃元素。後世帝王玉璽的九疊篆,會將一個簡單的筆劃彎九個彎,弄得很複雜,於是就有了加密的功能。

先秦時各國文字不盡相同,各行其是,秦滅六國後,統一了文字。李斯認為篆體字太繁,於是刪繁就簡,製成簡化了的篆體字,稱為“小篆“,而將原來的字稱作“大篆“。又有個叫程邈的知識分子官員,因獲罪坐牢,在牢裡沒事幹,處心積慮,搞出來一種筆劃更簡的字體,呈報給祖龍。當時秦行郡縣制,有大量公文往來,寫篆體字很繁難。於是,祖龍頒令,政府部門的公文必須用程邈發明的字,這就是隸(吏)書了。吏字的意思就是官府中的文案之類的角色,是史字上面加了一橫。隸書的筆劃結構確立了現代漢字的基本構形,有點、橫、豎、鉤、挑、撇、捺等標準筆劃,與現代漢字沒有大的筆劃和結構區別。小學生也能認得。這就是漢字歷史上的第一次簡化過程。

1949年時,中國90%以上的人是文盲,扁擔倒下來是個一字都不知道。沒上過學的聰明人也大多剽學,斗大的字認不到一籮筐。當時大學在校學生不到10萬人,讀小學的人也不過百萬。在1950年代,有一個全國上下掃盲的全民運動,要求每個成年的工人農民認字,工廠農村開辦夜校,教老百姓識字。這個時候,迫切需要一種筆劃更省簡,易認易寫的字體。於是。漢字簡化方案就歷史地出現了。1955年1月7日,文字改革委員會會同教育部頒佈了《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廢除了一批異體字,公佈了2238個簡化漢字。樹木的樹,簡化成了樹,工廠的廠,成了廠,學校的學,成了學,軍隊成了軍隊,農民成了農民,飛機成了飛機,輪船成了輪船,鬍鬚成了鬍鬚,屍體成了屍體,靈隱寺成了靈隱寺,歸元寺成了歸元寺,龍龜成了龍龜,書成了書,畫成了畫,紅樓夢成了紅樓夢,水滸傳成了水滸傳,三國演義成了三國演義,三顧茅蘆成了三顧茅蘆,關公成了關公,趙雲成了趙雲,張飛成了張飛,孫權成了孫權,奮鬥成了奮鬥,勞動成了勞動,學習成了學習,寫劃成了寫劃,吃飯成了吃飯,睡覺成了睡覺……這不挺好嗎?沒幾年時間,全國人民至少都初小學曆,會讀會冩了,功莫大焉!善莫大焉!幾千年該做而沒做的事,共產黨幾年就做好了。人民在文化學和社會學意義上,開始有了人權、自由和民主。

事實上,民眾也有自覺簡化漢字的意願和才能,餐舘的餐字,雖然在第一次簡化方案中沒有,在1975年的第二次簡化方案中,簡化為歺字。但在很多地方,很多時候,人們都簡化寫作“歺“。第二次簡化方案試行幾年之後,非議頗多,終宣佈作廢,我想在此寫幾個字給大家看,但電腦字庫不支持,寫不出來。例如,道字是走之底上是個刀字,家字是寶蓋頭下邊是個下字。看來,過份簡化,傷筋動骨,也是不行的。但“歺“字顯然是電腦字庫支持的,能寫出來就是證明。

但是,參加高考的同學可要留心了,餐字務必寫作餐,寫成歺字,會被扣分的。別橫扯歪理!道理很簡單,你必須按國家標準書寫。至於你以後當了董事長,想怎麼寫都行,沒人扣分。


華中小隱

“餐”字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非常的常用,我們都少不了一日三餐,中國的餐飲行業和很發到,我們隨處可以用到這個字。

“餐”字在說文解字裡的意思是“吞也”,就是吃飯的意思。它的寫法其實還是很複雜的,由三個部分組成。

這位網友問這個字當年為什麼沒有簡化?

其實早在1934年,為了推廣漢子,而這個字比較複雜,就已經簡化過了,到了1977年,全國第二字漢字簡化運動的時候,這個字的簡化字又一次被確立下來。

就是我們平時見到的“歺”字,這個字其實在1934年就已經有了。我小時候是經常看到這個字的,馬路邊上的很多汽車餐館都用的這個歺字。

雖然現在見的比較少了,但是還是能夠偶爾看到,直到上大學,餐廳門口用紅紙寫的通知還用這個“歺”字。

到1986年的時候,“二簡字”被廢除使用,又重新開始使用現在的“餐”字。

現在的這個餐字雖然寫法複雜了一點,但是這個字更有意味,也更好識別,因為下面是一個“食”字,吃飯當然是少不了食物的,後來的選擇其實還是很明智的。

這個字其實也不好簡化,歷史上這個字的寫法無論是行書還是草書,寫法都不是很簡單。

另外,這個字和歹徒的歹字太相近了,一不小心寫成了歹,吃飯也吃不出好歹來。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不二齋

當年的簡化字是歷史的產物,首先為什麼要簡化,有的人認為是為了方便,確實簡化後方便了,但這只是結果,原因是為了文化的迅速普及,當時中國處於半文盲社會,我們常常在影視劇中看到這樣的情節,寧可幹什麼什麼,也不願學一個字,因為繁體字太難了,我們現在幾乎所有人能看懂,卻不一定會寫,何況當時的人們甚至連名字都不會寫,所以才有了簡化字的出現

那麼怎麼簡化,我想當時的文字學家也不是腦袋一熱,想怎麼來就怎麼來,第一,常用字進行簡化,那麼一些不常用字會保留,比如題主的餐字,明顯帶有文言性,老百姓會說吃飯,很少人說用餐,所以被保留了下來,第二,大部分簡化字古以有之,很多人不明白這一點,認為簡化字字解放後才有的,其實不然,很多簡化字古時候就有,學習草書的朋友知道,很多草書的寫法就是現在的簡化字,所以簡化字已經儘量傳承了文化,正因為如此,第二批簡化字才沒有發佈!


了無痕高價二手車1392

大家心目中“餐”的簡化字“歺”,其實古已有之,是“歹”的異體字。這樣的“簡化”是在人為製造混亂,沒啥意思!


bratskid

餐之所以最終沒有被簡化是因為餐另外含有人字、又字和食字。本義是說人又要吃了。引申義人每天都需要吃,而且都要吃幾次。另外食的引申義是:從事餐飲行業的人要有良心,顧客才能放心吃。人+良=食


海軍仲夏夜

簡化字並非是生造出來的,基本上都是千百年來特別是晉代以來,文人在漢字書寫中逐漸形成併為社會廣泛接受的簡化寫法。解放後為了普及教育和掃盲,把這些常用的漢字簡化寫法用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就是大陸現行使用的簡化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