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藥,如何才能降低血脂?

Henry4591

你好!


血脂異常是很多患者關心並易糾結的問題,患者是否該吃降血脂藥?血脂正常了能停降脂藥嗎?降脂藥副作用大嗎?血脂化驗單正常為啥醫生開吃降血脂藥?等等問題一頭霧水......


治療疾病,先明白我們的目的目標!
一,降血脂的目的?

1,降血脂的主要目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及心肌梗死、腦梗死、腦栓塞、周圍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等)。



二,降血脂的目標?

另外,血清TG的理想水平是<1.70mmol/L,HDL-C的理想水平為≥1.04mmol/L。

從上表來看,太專業,作為患者來說,聽醫生的診療安排,不要自己主張購藥以免弊大於利。患者可以記住最重要的一個血脂指標:HDL-C<2.6mmol/L(高血壓、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吸菸、男性45歲以上、女性55歲以上、高膽固醇血癥等患者),HDL-C<1.8mmol/L(已發生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病、慢性腎病、糖尿病)。


三,如何才能降低血脂?




3,若沒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高血脂患者,也不是遺傳性的,血脂只是偏高,醫生也沒有要求用降血脂藥物,建議不要亂吃藥。


5,不管血脂指標是否正常,一般絕大多數降血脂治療(包括降血脂藥物)是長期的,甚至是終生的。不同個體對同一治療措施或藥物的療效和副作用差異很大。藥物治療過程中,應監測血脂水平以指導治療,必須監測不良反應,定期檢查肌酶、肝功能、腎功能和血常規等。

餘千蘭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吃的多卻運動的少,體重直線飆升。這種生活習慣直接導致了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其中高血脂症就是其中危害較大的一種。因為血脂高的人,動脈血管更容易發生粥樣硬化,導致腦中風和冠心病的患病風險增加。

因為對藥物的天然牴觸,很多人希望通過不吃藥的方式降低血脂。在這一點上,大多數人很容易走入誤區。因為血脂高本身就是一個大概念,總體上又可以分為甘油三酯升高、膽固醇升高和兩者都升高等三種情況。


現代醫學證實,只有單純的甘油三酯升高,才可以通過不吃藥的方式降低;而後兩種情況,特別是膽固醇升高的情況,不吃藥是不會降低的。我們可以通過少吃油脂類食品、油炸食品、動物內臟、肥肉,少吃甜食和少喝酒,來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如果是膽固醇升高的患者,還是需要通過服用他汀類降脂藥,才能顯著降低血脂指標的。因為我們體內的膽固醇,大部分是通過肝臟合成的。只有抑制了這個合成的過程,膽固醇水平可能才能降低。

降低膽固醇水平與防止膽固醇水平升高其實是兩回事,只有他汀類降脂藥才能真正降低膽固醇水平;而非藥物手段,只能防止膽固醇水平的進一步升高。不管怎麼說,兩者都是同等重要的。

所以對高血脂的人來說,最好不要排斥任何一種被證實有效的血脂管理手段。因為血脂管理本身就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方法,那就是:

1、控制飲食、加強運動,將體重和腰圍控制在正常範圍;

2、戒菸戒酒、保持健康的心態,儘量舒緩工作和生活壓力;


藥療君

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產生意外、高血壓症形成的主要原因,降低血脂為防止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下面一起來了解有關降低血脂的方法。

注重飲食,減少膽固醇的攝入

注重飲食,提高植物蛋白的攝入,注重減少脂肪、膽固醇攝取。多食用可降血脂東西,如燕麥、玉米、洋蔥、紅棗,山楂、蘋果、山藥等食物長期食用都可以有效降低血脂。


雞蛋的大功效

雞蛋中的卵磷脂,可有效防止膽固醇、脂肪沉積,從而達到降血脂的作用。每天可食用一個為宜。


控制體重,適當運動

肥胖,是高血脂的重要原因,堅持鍛鍊,控制飲食,合理的控制體重,是保持血脂正常的關鍵。適合長期堅持的鍛鍊項目如快走、慢跑、太極、廣場舞等。


如果說不用藥,不能馬上就控制住的,從飲食習慣開始嚴格控制膽固醇高血脂,尤其是高膽固醇食物,不吃或少吃甜食,多吃穀物,薯類,蔬菜,豆類及纖維素多的食物蔬菜,控制高熱食物,可適當做一些鍛鍊,保證血液流通順暢,常期合裡安排善食就能降低血脂的。


高血壓管家

段醫生講科普☞帶你一起漲知識!



一、控制飲食

①主食:粗糧、細糧、雜糧的量一視同仁,每天約7兩。

②蔬菜:多吃蔬菜,蔬菜中土豆、山藥、蓮藕、薯類因含澱粉多,需減少主食的量。

③水果:多吃水果,儘量選擇水分多、新鮮的水果。

④優質蛋白質:每天1杯牛奶,適量的大豆或製品,肉類每天不超過4兩,但不低於1兩,以魚蝦類、禽肉、蛋類等優質蛋白為主,減少豬肉的量。


⑤每天鹽不超過6g,油不超過25g。注意調味料中的鹽。

⑥每日飲水至少1200ml。

⑦每天飲用酒的酒精量,男性不超過25g,女性不超過15g。

⑧三餐分配合理,早餐要吃、午餐吃好、晚餐適量。

另外,根據自己的活動量、勞動輕重、工作環境適當增減飲食量和飲水量。

二、堅持運動

①減少靜坐的時間;②每日除了工作的體力勞動外,還需要體育鍛煉,天天堅持,如每天6000步以上的活動量,如果身體條件允許,最好進行3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如慢跑、快走、游泳等。

三、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息規律、情緒良好、勞逸結合、戒菸。




如果真正能做到以上的情況,不僅血脂能降低,體重得到控制,糖尿病、高血壓的發病率和控制效果也能大大改善,冠心病和腦卒中的發病風險也降低。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講科普

高血脂症是血液中酯類含量超過正常水平,分為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混合型高脂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較低。

高血脂的危險主要是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另外與糖尿病、脂肪肝、腎病等也有密切關係。



高血脂症不管是輕症還是較嚴重的都要以生活方式調節為基礎措施。對於輕症的高血脂症,大多數不使用藥物,經過生活方式調節就可以降低血脂。

生活方式調節主要有一下措施:

1.控制飲食中膽固醇的攝入,每日膽固醇小於300mg,飽和脂肪酸攝入量小於總熱量的10%,高膽固醇血癥飽和脂肪酸攝入小於總能量7%(動物性食物如牛、羊、豬等肉類含脂肪最豐富,且多為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不超過總熱量的1%,(含有反式脂肪酸較多的有油炸食品、人造黃油等)。


高甘油三酯血癥減少每日攝入總脂肪量,烹調油少於30g。

多吃蔬菜、水果、富含有粗纖維的食物、富含n-3脂肪酸的魚類。每日食鹽攝入量控制在<6g。

2.控制體重。肥胖患者發生血脂異常明顯高於體重正常人。通過控制飲食總熱量攝入以及增加運動量,將體質量指數維持在BMI:20-23.9kg/m2。超重或者肥胖者減重的初步目標為體重較基線降低10%。



3.運動 每日堅持3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週至少5天。

4.戒菸限酒 完全戒菸並且儘量避免二手菸,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利於控制血脂,降低心血管危險水平。限制飲酒(酒精攝入量男性<25g/d,女性<15g/d)。


如果覺得本文有用,請分享給更多的人。點擊右上角關注,我會與您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識。

無名藥師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受到各種不健康生活習慣影響,高脂血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甚至有的病人的血液抽出來已是乳白色,想想這樣的血液阻塞血管會是怎樣的後果?血管動脈粥樣硬化、腦中風(腦卒中)、心肌梗死隨之而來。預防高血脂、降血脂已迫在眉睫!!!


怎樣做到不吃藥降血脂呢?

血脂高主要是指TG(高甘油三脂)和TC(高膽固醇血癥),今天就針對甘油三酯給大家分享一下!空腹(禁食12h)正常值TG<1.70 mmol/L;1.70 mmol/L~2.25 mmol/L為邊緣升高;≥2.26 mmol/L為升高。非空腹TG<2.26 mmol/L與空腹TG<1.70 mmol/L相對。

1、控制體重:超重或肥胖的患者體重降低5%~10%,TG可降低20%左右。體質量指數BMI(體重除升高的平方)≥24 kg/m2為超重,BMI≥28 kg/m2為肥胖,應力爭達到BMI正常化,或1年內使體重降低至少10%以上。

2、合理飲食:通過控制飲食總熱量、限制碳水化合物與脂肪攝入(動物內臟、肥肉、豬蹄)、增加蔬菜和優質蛋白攝入,可使TG降低20%~50%;

3、限制飲酒:酗酒是導致TG升高的常見原因。無飲酒習慣者不建議飲酒,有飲酒習慣者建議飲用紅酒,男性<30g/天,女性<20g/天;

4、加強運動:規律運動有助於減輕體重,同時能直接降低TG。建議每日進行至少30_60min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跑步、爬山、跳舞、騎車),每週至少5次(運動次數過少達不到效果,還會增加食量,導致長胖),超重/肥胖者應進一步增加運動量;



5、戒菸:吸菸對於心腦血管損害極大,明顯增加高脂血症患者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所以戒菸是特別重要的。

什麼情況下需要藥物降脂?


1、通過改善生活方式1年,血脂水平仍未達標者;2、空腹12h測量TG≥5.65mmol/L的患者;3、TG<5.65mmol/L但是合併有頸動脈斑塊形成、房顫等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

以上患者需要儘早口服降脂藥物,現在常用的降脂藥物主要有兩類:他汀內類(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等)、貝特類(非諾貝特等)。降脂藥物不僅能有效降脂,同時能穩定血管中的斑塊,大大降低了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


醫學健康守門員

高脂血症是各種原因導致的血漿中膽固醇和/或甘油三脂水平升高的一種疾病。高脂血症的診斷標準為:近期2次(相隔2周以上)空腹血清總膽固醇(TC)≥ 5.70mmol/L,甘油三酯(TG)≥1.70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0.90mmol/L。

高脂血症是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臟猝死獨立而主要的危險因素。此外,高脂血症還可導致脂肪肝、肝硬變、膽石症、胰腺炎、周圍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癥等。



影響高血脂的因素

一、影響高血脂病的飲食因素有:

(1)碳水化合物。血清的甘油三酯水平主要取決於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高血脂病人應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否則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大於總熱量的60%時,就有可能由於“糖變脂”而導致血液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水平升高,同時造成對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

(2)脂肪食物。應適量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減少動物膽固醇的攝入。

(3)蛋白質。要控制高脂血症病人的血脂,必須供給充足的蛋白質,其中植物蛋白質的攝入量要維持在50%以上。在植物蛋白質中,大豆蛋白質是一種優質的植物蛋白質,國外很多學者發現它可以有效控制血脂。

(4)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包括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纖維兩大類,水果,蔬菜和穀類中的含量都很豐富,其中可溶性纖維素對心血管壁具有保護作用,不可溶性纖維可以延緩葡萄糖和脂肪的吸收,並且可以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發生。

5)茶類。茶葉中含有茶葉素(茶褐素、茶紅 素和茶黃素),茶色素具有影響脂質代謝、抑制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作用。

二、健康相關行為

(1)吸菸。吸菸可增加血漿甘油三酯水平。吸菸者冠心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是不吸菸者的2~6倍,且與每日吸菸支數呈正比。

(2)喝酒。乙醇可使甘油三酯合成增加。酒精還可降低脂蛋白酯酶的活性,使甘油三酯分解代謝減慢。

(3)運動。運動可降低血漿中的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水平,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



(4)肥胖。肥胖是高脂血症的危險因素,肥胖者的機體組織對遊離脂及酸的動員和利用減少,血中的遊離脂肪酸積聚,血脂容量增高。

三、心理因素

高脂血症與心理因素也有關係,過度緊張及疲勞會使血膽固醇增加。情緒緊張、過度興奮,還可以引起血甘油三酯含量增高。

四、其它影響因素

有些高脂血症是其他疾病或藥物所致,如甲狀腺機能過低、慢性腎病、糖尿病、服用某些藥物(如雙氫克尿塞、強的松或地塞米松等)等,稱為繼發性膽固醇血癥。糖尿病、膽道阻塞等疾患也可促使“繼發性甘油三酯血癥”的產生。



高血脂的非藥物控制

一、進行心理健康干預。正確面對這些慢性疾病,要用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定期檢查。避免過度緊張及疲勞。

二、飲食習慣控制。

研究表明:1.增加豆類及其製品、水果(特別是橙及芒果類水果)和蔬菜(特別是綠色葉菜及綠色蔬菜)的攝入量、減少蛋類和“紅肉”的攝入量及紅白肉之比,可顯著改善高血脂病人血清總膽固醇水平。

2.增加豆類及其製品、綠色蔬菜特別是綠色葉菜、“白肉”、魚類攝入量,有利於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

3.由於豆類及其製品、綠色蔬菜(特別是綠色葉菜)對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均有利,故增加豆類及其製品、綠色葉菜和綠色蔬菜的攝入量是社區高血脂病人膳食干預的理想選擇。

4.三餐應該規律,每餐應該定量,鹽應該保證合理的攝入量,少食豬油、油炸、油膩、含糖量高、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三、合理運動。運動量對血脂的影響較大而非運動強度,有研究發現即使每週2次的運動共3個月也能使HDL上升19.3%,LDL下降12.8%。



四、正確的生活方式。禁菸禁酒,控制體重,保持良好的體能。

高血脂的藥物控制


王成大夫

前五年,我做完支架手術,吃了一年的藥,檢查結果還是有三高,我1米70的身高體重82公斤,肚大腰圓,而且藥物負作用相當明顯。從此以後下定決心邁開自己的腿,管住自己的嘴。

我從來就沒有運動過,剛開始跑十八層大樓,每天跑一趟,後來每天跑三.四趟,一個星期不少於四天,堅持跑了三年,後來聽說上了年紀的人跑大樓不利於腿關節,就開始慢跑做有氧運動,連續跑了四年,除了天氣原因每星期不少於六天,跑的時間不少五十分鐘。最近有改為快走,不少於一小時,去年體檢身體基本達標。

平常飲食以清淡為主,很少吃肉,多吃素菜還注意多吃膳食纖維的食物,同時還用生薑一大塊蒜頭四隻檸檬兩隻蘋果🍎兩隻,再用白醋一瓶,分別打泥取汁,白醋一起瓷器鍋裡燒開在放適量的蜂蜜調和即可,冷卻後放進冰箱,每天早上空腹一口。五.六年從不間斷,這起到了預防三高,保護心脹的作用。

其次儘量保持開心樂觀的心態,開心自己快樂他人。

各人體質不一樣,病因不一樣,不說所有的三高都不吃藥是單靠做做動就好的,我看不見得,也許我是個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要想身體好,走起來,動起來,管住自己的嘴,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


阿陳141992894

運動是最有效的方法。先控制飲食,每天慢跑半小時,三個月血脂完全恢復正常。之後就再也不需要控制飲食,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只要堅持運動。

不運動,只能吃藥,光控制飲食只能改善惡化程度,不能恢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