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古代悲壯的十大名將,項羽排第二,白起排第五

自古名將難善終,能做到郭子儀那般功高震主卻能仍享富貴的寥寥無幾,能做到王翦那般功成身退的也是少之又少;絕大部分都是戰死沙場,也有一小部分是“狡兔死,走狗烹”;現在來盤點下古代悲壯的十大名將。

TOP、10 郭崇韜

盤點古代悲壯的十大名將,項羽排第二,白起排第五

郭崇韜是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宰相、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歷仕兩代三主,奇襲滅梁以某議佐命之臣功居第一,賜鐵券,恕十死。及平巴蜀,宣暢軍威幾至極盡。可是就在郭崇韜平定巴蜀之後,末日也就到來了,宦官李從襲拉攏李繼岌將郭崇韜用錘打死,郭崇韜的五個兒子也被殺,其中兩個死在蜀地,另外三個被殺於其他地方,家產被全部沒收。

TOP、9 魚俱羅

盤點古代悲壯的十大名將,項羽排第二,白起排第五

魚俱羅是隋朝名將,身高八尺,體力過人,聲音極其洪亮,平時說話聲音可傳出數百步之遠。曾先後隨軍平定南陳、沈玄懀、高智慧等;後又隨楊素擊討突厥,因功升任柱國。魚俱羅相貌異於常人,眼睛裡各有兩個瞳孔,在古代被認為是帝王之像,被隋煬帝暗中猜忌。梁敬真揣摩聖旨,上告魚俱羅的部隊白白地打敗仗,於是在東都街市斬首魚俱羅,其家財被登記沒收。

TOP、8 史萬歲

盤點古代悲壯的十大名將,項羽排第二,白起排第五

史萬歲也是隋朝名將;長於騎射,好讀兵書15歲隨父從軍,史萬歲在隋朝統一天下的戰爭中,立下了不朽的功績。以一己之力大破突厥,使突厥軍不敢再戰而退;後又在平定江南的途中立下汗馬功勞。但楊素妒忌其功,每每在隋文帝楊堅面前誣陷史萬歲,加上史萬歲個人又很耿直,最終被暴怒的隋文帝暴殺於朝堂(金瓜擊頂)。

TOP、7 李存孝

盤點古代悲壯的十大名將,項羽排第二,白起排第五

李存孝是是唐末第一猛將,史書載“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從李克用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李存孝因力大無比,英勇善戰,天下無敵,幾與西楚霸王項羽比肩,被譽為“將不過李、王不過項”,後來卻在義兄李存信的汙衊之下,被李克用下令處以車裂之刑,李克用深感有負於存孝,羞愧多天不朝政,兵事衰弱,朱溫趁勢而起。

TOP、6 韓信

盤點古代悲壯的十大名將,項羽排第二,白起排第五

韓信是西漢開國功臣,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發揮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平定了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之後,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於是,劉邦立韓信為齊王,次年十月,又命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漢朝建立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被人告發謀反,貶為淮陰侯。後呂后與相國蕭何合謀,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夷其三族。

TOP、5 白起

盤點古代悲壯的十大名將,項羽排第二,白起排第五

白起是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白起善於用兵,與來自楚國的秦宣太后異父同母的長弟-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白起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卻因與范雎結仇,後被秦昭襄王賜死杜郵。

TOP、4 吳起

盤點古代悲壯的十大名將,項羽排第二,白起排第五

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魏國期間擔任將軍與秦國戰鬥,期間魏國全部佔有原本屬於秦國的河西地區,並在此設立西河郡。經翟璜推薦,由吳起擔任首任郡守。之後吳起訓練出名震天下的魏武卒,有一次秦惠公出兵五十萬攻打魏國的陰晉。吳起親自率領其中沒有立過軍功的五萬人,外加戰車五百輛、騎兵三千大敗秦軍。後投奔楚國主持變法,楚國變得極其強大,在楚悼王去世後,吳起被楚國舊貴族亂箭射殺,死後屍身還被楚肅王處以車裂肢解之刑。

TOP、3 藍玉

盤點古代悲壯的十大名將,項羽排第二,白起排第五

藍玉是常遇春妻弟,明朝開國將領。有膽有謀,勇敢善戰,屢立戰功。於捕魚兒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毀其職官體系而名震天下。但是在朱標太子死後,朱元璋為了皇太孫坐穩帝位,將朱標太子的武人集團班底全部屠戮乾淨;藍玉被以謀反罪被殺,剝皮實草,傳示各地。究其黨羽,牽連致死者達一萬五千餘人,史稱“藍玉案”。

TOP、2 項羽

盤點古代悲壯的十大名將,項羽排第二,白起排第五

楚國名將項燕之孫,軍事家,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的代表人物,也是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曾在鉅鹿之戰中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但後來卻被劉邦所敗,項羽兵敗垓下,突圍至烏江邊自刎而死。

TOP、1 袁崇煥

盤點古代悲壯的十大名將,項羽排第二,白起排第五

袁崇煥是萬曆年間的進士,後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在抗擊清軍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明思宗朱由檢即位後袁崇煥得以重新啟用,於1629年擊退皇太極,解了京師之圍後,魏忠賢餘黨以“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皇太極又趁機實施反間計,袁崇煥最終被朱由檢以通敵叛國罪處以凌遲,當時北京人人爭食其肉。家人被流徙三千里,並抄沒家產。

盤點古代悲壯的十大名將,項羽排第二,白起排第五

這個悲壯,並不是說死得有多麼慘,而是從後世的名氣綜合考慮的,可以說每個人都死得很可惜,如果袁崇煥不死,清兵休想過關;如果藍玉不死,明成祖朱棣也不敢反;吳起不死,或許楚國就有一統天下的實力了;如果白起不死,秦朝統一天下的時間將大大縮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