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世宗大王”驅逐艦為什麼叫“失蹤大王”?

反戰君

失蹤大王其實沒什麼梗,其實純粹就是世宗和失蹤同音,在輸入法中容易被打成失蹤而已。硬要說就是導彈發射找不到、發射單元填不滿而已。

關於失蹤大王,不對,是世宗大王號,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宙斯盾艦。滿載排水量11200噸,裝備美國通用LM2500燃氣輪機,總功率10.8萬馬力。裝備美國SPY1D相控陣雷達和128單元垂直髮射裝置。表面上看確實很強大,但是為什麼世宗大王排水量達到11200噸,下面我們就說道說道這個事情。

其實美國賣給韓國的宙斯盾並不是完整版的,將陸攻能力刪除也就無法發射戰斧巡航導彈,實際上配備美國MK41垂髮裝置只有80單元,而且這80單元只能用於發射美國標準2防空導彈。但是韓國方面又要求世宗大王具備陸攻能力,所以將韓國自己研製的天龍導彈安裝在世宗大王號上。但是由於天龍無法與宙斯盾和MK41垂髮裝置相匹配,只能加裝32單元韓國自己研製的K-VLS垂髮系統。而剩下的16單元用來發射紅鯊反潛導彈,所以就形成了3種導彈必須用3種垂直髮射裝置來發射,相互無法兼容和導彈共架發射,從而造成了發射單元數量巨大且排水量很大的局面。而海星反艦導彈則由第4中發射裝置進行發射,共16個發射筒

其次,有證據表明,世宗大王沒有配備警戒雷達,所以高度依賴宙斯盾系統。這樣世宗大王就無法同時監控高軌道和低軌道的目標,而相控陣同時跟蹤的目標數量也無法與美國自用的宙斯盾相當。

所以,世宗大王其實作戰能力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強大,而且韓國軍隊一向疏於管理,所以在作戰方面其實是大打折扣。至於失蹤大王的稱號,其實完全是因為輸入法的問題,不過歷史上世宗大王確實有紅鯊反潛導彈發射後失蹤的記錄。


雛菊西瓜Peterpan

“世宗大王”號驅逐艦,是韓國版的所謂“宙斯盾”驅逐艦,長166米,寬21米,高49.6米,排量達11000噸。該艦2007年下水服役,號稱韓國最先進的軍艦,韓國人也宣稱他們是繼美國、日本、西班牙、挪威之後,第五個擁有“宙斯盾”驅逐艦的國家,是引領韓海軍走向“大洋海軍”時代的首艦。

(“世宗大王”號驅逐艦,韓海軍邁向“大洋海軍”的標誌)

“世宗大王”號驅逐艦的特點,與它的名字一樣,就是“大”,11000噸的排量,居然比美國的伯克級驅逐艦大了好幾千個噸位。不過,“世宗大王”雖然大,卻有給人虛胖的印象。原因是設計建造時,模仿版本是美國的伯克級驅逐艦,但韓國人為超越美國伯克級驅逐艦,將“世宗大王”垂髮裝置數加到了128個(伯克級90個),再加上要安裝龐大的“宙斯盾”系統,硬生生把“世宗大王”加大了許多,將原本7000餘噸位的“世宗大王”搞到了萬多噸。

至於軍迷們為何會稱“世宗大王”為“失蹤大王”,我想,有兩個原因吧。一是對於韓國這樣一個國土有限、海外軍事行動不多的小國家,讓“世宗大王”全世界的巡弋的機會不多,頂多就朝鮮半島附近遊蕩一下,自然曝光率不高。二是“世宗大王”許多技術、裝置系統還是美國貨居多,比如“宙斯盾”系統這種高科技的核心技術,美國還是沒全給韓國的,韓國人整合這些東西還真時不時遇到問題的。據報道,一次與美海軍一起軍演時,演習都開始了還聯繫不到它,就連韓軍演導演指揮部都弄不清楚它去哪了,結果被韓國網友自己戲稱它是“失蹤大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