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中國汽車世界最便宜,你信嗎?

中國會成為世界上汽車最便宜的國家?不知道有多少人相信。反正我是相信的。因為如今的汽車就像幾年前的智能手機。剛開始蘋果,三星霸佔中國市場,市場佔有率一度高達90%以上,售價從四五千到七八千元。後來國產智能手機極大的降低了成本,如今一兩千元就可以買到一款性能不錯的手機了。並且國產智能手機已經進入了印度,歐洲甚至美國市場,曾經的諾基亞,摩托羅拉,夏普,索尼愛立信都沒有了當年的光環。那麼汽車會不會像智能手機一樣,越來越便宜,並且中國成為世界的主導呢?

今後中國汽車世界最便宜,你信嗎?

其實我的猜測並不是沒有任何證據的,從這次中美的貿易摩擦就能夠看出來,國家之間的貿易只會越來越透明,越來越公平。在我們的強勢領域,政府減少干預其實更有利於發展。頒佈減少干預的政策。如果完全放任市場自由發展的話,相信會有很多民營企業站出來,去與合資甚至是進口車拼一把。

今後中國汽車世界最便宜,你信嗎?

為什麼汽車價格高?

1994年,國家政策設置了汽車行業外資股比不能超50%的限制,並規定了一個外資品牌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規定。按個時候,國企佔了這一政策下的大便宜,因為從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方方面面考慮,它們首選的也是與國企合資。

最初的合資政策應當是對起點較低的中國汽車產業有了很好的保護作用,但民營汽車企業在這方面幾乎沒有什麼沾光。早期由於自主品牌比較弱,記得當時桑塔納,捷達也賣過30萬,還不是什麼人都能買的。後來很多合資企業進入中國也都是類似的模式,總之是賺的盆滿缽滿。

自主品牌一開始就沒有公平的競爭,也沒有資格爭。在合資汽車夾縫中生存就已經不錯了。但是合資的國企也沒有得到什麼好處,技術還是外資的,我們只是組裝,合資這麼多年了,合資的國有企業也沒有學到什麼關鍵的技術。因此在合資強,自主弱的市場大環境下,合資汽車的價格一直是比較高的,甚至國產合資汽車的價格,比它在原國家的價格還高。

今後中國汽車世界最便宜,你信嗎?

合資汽車貴,進口汽車更貴。一是因為稅高。二是因為不可替代性。關稅其實也是為了保護本國的汽車產業不受衝擊。而不可替代性歸根到底還是自主品牌太弱了。消費者有時候不得不選擇進口車。

今後中國汽車世界最便宜,你信嗎?

新能源汽車中國品牌和國外品牌站在了一條起跑線上

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道路上,自主品牌與國外品牌其實是處在一條起跑線上。藉助國家政策的扶持,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生產新能源汽車最多,銷售新能源汽車最多。新能源汽車品牌最多的國家。

目前中國市場合資車型中,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是遠不如自主品牌的。而且一些強調性能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也誕生了。比如蔚來汽車。如果蔚來純電動汽車是發展趨勢的話,那麼中國將會在世界汽車市場擁有很大的話語權。

今後中國汽車世界最便宜,你信嗎?

政策改變給了自主品牌機會

因為2018年將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放開合資股比,背後實際上是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放開。放開合資股比,隨著各種資本的進入,競爭在所難免,從長遠來看,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帶來品質更高的汽車產品,同時也是更低的市場價格。

今後中國汽車世界最便宜,你信嗎?

自主品牌一直在努力,製造便宜的好車。

尹明善曾經是重慶力帆汽車集團董事長,他的汽車要“按斤來賣”的理論也一直被拿來當做談資。他當時的原話是這樣的:“125毫升排量的摩托車在1997年是1.6萬元,現在只有3000元,合14元/斤。捷達,桑塔納大概是50元/斤,我預測今後這些車會降到20元/斤左右。”尹明善想告訴人們,目前轎車利潤很高,有很大降價空間。

今後中國汽車世界最便宜,你信嗎?

汽車論斤賣,不是對自主品牌的否定。

其實很多人把尹明善的話理解偏了,認為這是在否定自主品牌,否定品牌的價值。其實尹明善的話裡透露著一種哀嘆和憤慨。在一次採訪中,尹明善說,一輛力帆轎車平均只賺2000塊錢,一輛力帆摩托平均是賺200塊錢,可是開發商建一個房子也不止賺2000,它的技術含量多少,一輛汽車幾千個零部件,還要包它用10年,還要讓它舒適、節能減排,好多好多指標。自主品牌與合資,進口品牌的差距不僅僅是車本身,還有質量,服務,管理等等。如果這些都上來了,就是賣的貴,消費者也是認可的。

有意思的是,幾天前上面的圖在互聯網上火了,各大汽車品牌紛紛拿自己和88元一斤的小龍蝦比較。雖然是一次廣告營銷,但豪華品牌也沒有否認汽車論斤賣的事實。

今後中國汽車世界最便宜,你信嗎?

合資車比國外貴說明合資沒給中國人帶來利益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兩會上的提案是關於合資車企股權比例開放的。他說合資車企50:50的股比結構應打破,要真正形成中國企業和外國企業的競爭,而不應保護現有幾大合資車企的既有利益。他同時認為,當前合資車企生產的車比國外價格高,這說明合資並沒有給中國人民帶來利益。

今後中國汽車世界最便宜,你信嗎?

自主硬了,合資才能便宜

如今,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已擁有沃爾沃汽車、Polestar、領克汽車、吉利汽車、倫敦電動汽車、遠程商用車等多個知名品牌,並對戴姆勒,寶騰汽車、路特斯、太力飛行汽車進行了投資。其中領克,吉利汽車已經使用了不少沃爾沃技術,通過這種方式,吉利生產的汽車質量越來越好,價格越來越低。也只有越來越多類似吉利汽車這樣的企業出現,才能倒逼合資降價。

今後中國汽車世界最便宜,你信嗎?

總結:

拿普拉多2700來說,這款車在國內國產後賣到30幾萬,而在日本只賣十幾萬,之間相差了2倍。合資之後整車關稅沒有了,但消費稅還在,增值稅還在,零部件進口關稅還在,技術轉讓費還在,中外合資利潤分成還在。這種情況隨著合資汽車股權比例的放開,由外方獨資或者由外方絕對主導的話技術轉讓費就不存在了,零部件也有可能不需要再進口了,這兩項確實能起到拉低車價的作用。

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中外站在一條起跑線;隨著自主品牌走出去參與全球收購,自主品牌汽車的水平整體提升。合資汽車與自主品牌汽車的價格都會越來越低,中國成為世界上汽車最便宜的國家,似乎不太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