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成果曾填补国内空白 一技术世界第一!今又获新进展 可喜可贺

强国必须强军,强军方可安国!我们知道中国在近代,确实吃了太多因国家大而军备科技弱的苦头。如今经过多年的卧薪尝胆,努力追赶,中国军工科技终迎来复兴时刻,甚至在一些领域还实现了领先。


他的成果曾填补国内空白 一技术世界第一!今又获新进展 可喜可贺

比如量子技术领域,就频获突破:世界上第一个研发出量子通信卫星,制造出量子计算机,研制出高性能量子雷达,完成量子反通信试验,实现千公里量子纠缠,实现量子水下通信,完成量子成像(鬼成像)技术的国家。

他的成果曾填补国内空白 一技术世界第一!今又获新进展 可喜可贺

而现在,我们在这一领域又迎来了一大突破。据新华社1月2日消息,日前中科大郭光灿院士所领导的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计算芯片的研究领域再次取得了新的进展。

他的成果曾填补国内空白 一技术世界第一!今又获新进展 可喜可贺

据报道,实验室创新性地引入第三个量子点作为控制参数,极大地增强了杂化量子比特的可控性。同时也为半导体的量子计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日前已在国际著名期刊《应用物理评论》上发表了相关成果。

他的成果曾填补国内空白 一技术世界第一!今又获新进展 可喜可贺

而说到郭光灿院士可能很多人听说过,他是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物理教授。国家973项目“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技术”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方向性项目的首席专家。上世纪70年代,郭老发现了氮分子气体激光器,这个成果在当时填补了国内一大空白领域,用途广泛。

他的成果曾填补国内空白 一技术世界第一!今又获新进展 可喜可贺

后郭光灿转战到一大“冷门学科”——量子光学。这个方向在当时更是不被看好。但是在他的努力坚持下,于1997年,首次完成了量子技术领域的第一项重要工作——量子编码。同时郭光灿团队所做出的量子避错码技术,在世界上还是第一个,相关成果一度引起国际范围内的热议。

他的成果曾填补国内空白 一技术世界第一!今又获新进展 可喜可贺

此后,1999年中科院为郭光灿提供了5万元研究经费,自此,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实验室筹划并成立。

一年后的实验室评估时,郭光灿的实验室排名第一,终于拿到了每年380万元的实验室经费。他的实验室团队终于大胆的运转起来。

他的成果曾填补国内空白 一技术世界第一!今又获新进展 可喜可贺

如今,十来年的时间过去了,郭老的队伍里已经诞生了4位院士。在国际量子信息技术领域,中国科学家的成果更是掷地有声,而郭老看到这一幕真是倍感欣慰。同时他也感叹自己的追求,不过只是“激扬人生,品味科学”。

他的成果曾填补国内空白 一技术世界第一!今又获新进展 可喜可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