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不能梦多多 但也不能只有拼多多

处于舆论风口浪尖之上的拼多多,一方面是它在商业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功,成立仅三年,月活超过了3亿,估值接近150亿美金。另一方面,卖假货劣质货的争议一直不断,最近拼多多重金处罚了一部分售假商家,引发了商家集体维权。

领现金红包以及拼团的玩法有效地刺激了用户分享,这种社交玩法,是从人找商品变为商品找人,在商业模式上来说是一种创新和颠覆,虽然拼多多不是发明者,但是它把电商的社交属性发挥到了极致。

商业不能梦多多 但也不能只有拼多多

作为一个千亿级的超级平台,拼多多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玩家了,它是规则的制定者。一个坐拥3亿用户、百万商家的平台制定什么样的规则,倡导什么样的商业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疑似的山寨货,不合理的超低价,拼多多上能刷出很多这样的商品。我觉得底线是,可以便宜,不能劣质。平台掌握着流量,如果价格是商家获取流量的核心指标,那么商家所有的力气就会花在如何降低成本上,原料怎么省一省,做工怎么减一减,哪里可以抠一抠,商家这方面的“小聪明”多了去了,很难不钻空子。

商业不能梦多多 但也不能只有拼多多

香水的外观是山寨的,连名字都山寨了,虽然细究起来,可以说是不一样的东西。3块3一瓶的香水,如果说是库存商品,那么库存了多久,香水是有保质期的,是不是已经临近过期?如果说是以3块3的成本生产的,即便不赚钱,也很难不让人认为是劣质货。另外,法国香水能否拿出相应的报关单,如果没有就是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了。

我再举个我从事的家纺行业的例子,都是乳胶枕,原料用的是天然乳胶还是合成乳胶,差别巨大,国家现在对乳胶枕的成分标识没有规定,消费者根本看不出来,一个低价的劣质乳胶枕可以堂而皇之地售卖,宣传语一模一样地好。

商业不能梦多多 但也不能只有拼多多

19块8不要说是成品,连泰国天然乳胶的原液都买不到,是如何做出天然乳胶枕的?如果平台扶持的都是这样的商家,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价廉物美”是好事,但它也可能会成为劣质商品的伪装,让平台逃避了它应该承担的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我们去讨论拼多多上有多少是真正价廉物美的,有多少是劣质货,那是舍本逐末了。

作为一个用户,我在意的是平台怎么保证商品的质量,处罚商家是一种手段,但不应该是唯一的手段。作为一个商家,我关心的是平台的生态和规则,商家的乱象不全是商家的责任,平台从价值导向到审核机制都存在问题。

中国制造了用了那么多年逐步摆脱假冒伪劣的标签,国家用了强有力的手段引导制造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低端产能。如果千亿级的公司力推劣质产品,让这些工厂重新找到生存的沃土,不去思考如何提高产品品质和竞争力,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是一种倒退。

商业不能梦多多 但也不能只有拼多多

好产品是需要合理的价格支撑的,做大朴品牌这么多年,我能感受到消费升级带来的变化。对消费者来说,最大的浪费不是买贵,而是买错。因为低价而诱发的购买狂潮未必是真正的需求。一旦发现劣质甚至引发安全问题,那不是低价就能说的过去的。

从结果上看,拼多多无疑获得了商业上极大的成功。但作为一个超级电商平台,它有没有负责任的商业伦理和价值导向?它为整个社会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这是拼多多在野蛮生长的过程中必须要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