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
看完後寫的一些東西。
“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說實話,我對餘華瞭解不多。之前也僅是知道中國有這樣一個作家,甚至他是多少年代的作家也不知道。中國優秀的作家太多了嘛。巴金、魯迅、錢鍾書、老舍……記住一堆人的名字本身來說就是一件難事。
“
“你回來什麼就好了。”
“話不能這麼說,
人老了也是人,是人就得乾淨一些。”
”
接觸了《活著》的原著,我才知道他其實更苦。動盪的年代裡,一開始風光過幾年,因為家裡有錢,討了家珍做老婆。討了老婆後又好賭,賭的個傾家蕩產。又住回了祖上發跡留下來的破房子,一家子人擁沓地擠著。福貴的爹,也死了(死法很荒誕卻又現實)。然後便是一家子熬著,熬到了福貴出了事兒,上城裡時被拉到軍隊裡當炮灰。不知下一秒是死是活、忍飢挨餓,這樣過了幾年,總算戰爭結束。
“我兒子呢?”
“我怎麼知道你兒子?”
“你兒子叫什麼名字?”
“叫有慶。”
“你到那裡去問問。”
“醫生,我兒子還活著嗎?”
“你是說徐有慶?”
……
“你有幾個兒子?”
“我只有一個兒子,求你行行好,救活他吧。”
“你為什麼只生一個兒子?”
“我兒子還活著嗎?”
“死了。”
——《活著》片段
死了,一條人命,在那個年代就那麼不值錢。給軍隊當炮灰時的戰友—劉春生,就是縣長,他欠了福貴一個兒子、一條人命。兒子沒了,還有家珍、鳳霞,還是有家人。還是要過日子,浸透了苦難,也是要過活。鳳霞也到了一個好人家,二喜。眼看著日子好起來了,鳳霞生孩子難產死了。過了幾個月家珍也死了。然後剩了福貴、二喜和苦根。福貴偶爾給二喜帶帶苦根。然後到了苦根四歲那年,二喜被水泥板夾死了。最後就剩了爺孫倆。而苦根也死了,吃豆子撐死的。
最後,剩兩個福貴,一個人、一頭牛。
電視劇和小說還是有些出入的,較之小說的殘忍,電視劇顯得更溫情。
我從前也讀小說,讀的總體是偏明快,且背景設定都是現代(或者是虛構)。對不遠的過去的瞭解更是無從談起,僅在歷史課本里的隻言片語裡接觸。新中國成立、大躍進、人民公社、文革、改革開放……這麼寫實的,一個人的一生啊……一幕幕走馬觀花,通過餘華的《活著》近距離走進了距我不遠的那個年代。硝煙、戰爭、飢飽、鄰里、人情……小人物視角看到的東西很真實。
“活著”的意義在於什麼呢?
“
人活著不為什麼,
只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
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
(悄悄話系列)
相比小說,還是更喜歡電視劇裡改編後的結尾,至少有那麼一丁點兒希望。孫子沒死,福貴和孫子倆人相依為命。果然還是電視劇系列更溫情,雖然看完後也溼了眼眶。
閱讀更多 胖兔電臺echo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