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急剎車:控指標、限補貼,或引發休克式調整

光伏急刹车:控指标、限补贴,或引发休克式调整

【無所不能 文|豌豆】嚴控指標、降低度電補貼,自發自用也難以倖免……三部委聯合下發的光伏新政讓整個行業措手不及。光伏板塊股票全線下跌,行業內也充斥著很多情緒。

有業內專家致函,稱新政將使光伏製造業崩潰,損失超萬億,250餘萬人就業將受影響。也有業內人士預計今年新增裝機將下滑至25GW。最新消息是,存量地面電站仍執行630,那麼對於大家關心的戶用光伏是否會有新的細則來區別對待?

行業應對:行業或休克,等待政策細節

光伏急刹车:控指标、限补贴,或引发休克式调整

高歌猛進的光伏行業突然被澆了個透心涼。

6月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能源局三部委下發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因簽署日期為5月31日,被業內稱為光伏“531”新政(以下簡稱新政)。

受新政衝擊,6月4日開盤,光伏板塊全線下挫,通威股份、隆基股份、陽光電源等幾大龍頭封住跌停,正泰電器、晶盛機電、福斯特、林洋能源、中環股份排在跌幅榜前列。

中金報告認為,新政下發後,2018年全國新增光伏需求預期可能下降至約35GW至45GW,相比該行之前40-45GW有所下降。由於平價上網項目不受規模控制,其新增量將會是影響實際和預期差別的主要變量。

不過,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王淑娟認為,從現在到年底,國內光伏市場大致還有9GW的指標可以預期,其中領跑者5GW、村級扶貧4GW,她預計,2018年國內新增裝機預期將下降至25GW

新政的出臺,將使得光伏製造業迎來洗牌。就在6月2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研究員王斯成致函光伏專委會,稱光伏“531”調整新政,

將使光伏製造業崩潰,損失超萬億,250餘萬人就業將受影響

王斯成表示,如果2018年真要這樣執行,國內外光伏市場總和不會超過65GW,光伏製造業將會有56%的產能限制,繼而會造成大量產品滯銷,工廠停產或倒閉以及失業大潮,其後果遠遠不是區區1000多億補貼資金拖欠給政府造成的壓力能夠比擬的,光伏產業多年取得的輝煌成績將毀於一旦。

中金表示,價格下跌將是大趨勢,該行認為政策出臺後,需求下滑將對全產業鏈的價格造成較大沖擊,並且下游觀望的態度會加速製造業價格走低。中金分析稱,具備海外佈局能力的企業則會加大出口彌補過國內出貨壓力。該行敏感性分析顯示,晶科對價格的敏感度最高,組件價格若下降0.5%,會帶來淨利潤下滑34%至48%,但其海外佈局和硅料成本下降或減輕部分影響。此外,硅料和硅片價格的價格每下降5%,也會導致大全新能源淨利潤下降17%-31%,以及保利協鑫淨利潤下降28%至30%。短期經營難度增加,可能引發公司現金流風險。

2016以來,中國戶用光伏進入大規模快速發展時期,數據統計顯示,去年中國新增戶用光伏46.5萬戶,這一數字是2016年的3.1倍。另一業內關心的問題是對戶用光伏的界定,

新政提到的今年分佈式僅安排10GW是否包含了戶用光伏?戶用光伏和其他分佈式會不會區別對待?湖北省太陽能光伏協會對新政提出意見和建議,稱50kw以下的戶用電站應該是國家大力支持發展的,建議50kw以下戶用電站及工商業屋面分佈式電站(自發自用比例在50%以上的)取消指標規模限制。

不過北京君陽投資有限公司總裁彭立斌認為,新政將導致戶用電站的斷崖式休克,沒有補貼支撐的戶用光伏無論哪種商業模式都是賠錢貨。選擇退出市場的企業會加快甩賣電站項目,行業進入併購重組的最佳時期。

光伏新政突變:控指標、限補貼

新政明確,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而針對分佈式今年僅安排10GW。那麼也就是意味著分佈式光伏項目今年的補貼規模只有10GW。截至2018年4月底,今年分佈式裝機已達8.75GW,如果加上5月份,難以想象下半年還會有什麼空間,新建電站只能排隊等明年指標?

另外,通知還提出降低光伏度電補貼,自發文之日起,新投運的光伏電站標杆上網電價每千瓦時統一降低0.05元,I類、II類、III類資源區標杆上網電價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5元、0.6元、0.7元(含稅)。

分佈式項目,“自發自用、餘電上網”模式在去年每千瓦時0.37元的基礎上再降5分,“全額上網”模式的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按所在資源區光伏電站價格執行。

不過,經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再次向行業相關主管部門瞭解,已取得2017年普通地面光伏電站指標的項目且在今年6月30號前併網的,仍執行2017年標杆電價,也就是意味著,普通地面光伏電站,仍執行630政策,享受0.85、0.75、0.65元/千瓦時的電價

既限指標又降補貼,自發自用也未能倖免,此次新政利空大幅超於預期

對於上述政策調整,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在6月2日接受央視採訪時解釋稱,“今年這個安排,不是說是在控制光伏發展,對於先進技術的、高質量的、不需要(國家)財政補貼的這些項目,我們是留了口子的,是不限規模的。這個地方可以根據市場消納的情況和地方財力情況,自行安排。”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53GW,同比增長53.6%,連續5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分佈式光伏異軍突起,當年新增裝機19.44GW,同比增長370%。新政出臺實則反映的是新能源補貼缺口日益擴大的問題。據財政部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已達1000億元,相比2016年底增長300億元。

光伏新政將給行業帶來哪些毀滅性打擊?你們企業都是怎麼應對的(不是裁員…)大家對光伏新政有哪些建言,希望來個緩衝?戶用能區別對待?或者撤銷新政??(too naive……)歡迎文末留言一起探討!

光伏急刹车:控指标、限补贴,或引发休克式调整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