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今晚8點可查!關於新高考志願填報,這些經驗與教訓一定要謹記!

高考成绩今晚8点可查!关于新高考志愿填报,这些经验与教训一定要谨记!

此時此刻,相信許多浙江高考生和家長都已收到短信提醒:預計今晚8點起,就可以查詢2018年高考成績。

對考生來說,查到分數後的第一要務,肯定是考慮如何填報志願。今年是新高考志願填報第二年,參與過去年新高考首次志願填報的“過來人”的經驗,顯然最有參考價值。

小布想和今年的考生分享幾個去年的案例,以便避開幾個填報誤區。

高考成绩今晚8点可查!关于新高考志愿填报,这些经验与教训一定要谨记!

案例一

考了高分646分 卻上了“三本”院校

眾所周知,獨立學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的進行本科層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機構。此前,獨立學院都在二本之後招生,所以被稱為“三本”院校。

去年,浙江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類平行投檔(一段)分數線發佈後,許多教育界人士都驚呆了: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南京師範大學中北學院、華北電力大學科技學院、南京師範大學泰州學院、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等獨立學院,某些專業在浙江的一段錄取分數,竟與眾多211、985高校旗鼓相當。

其中,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在浙江的最低投檔分數線為646分,甚至“碾壓”武大、華東師大等老牌名校,在網上引發熱議。

與此同時,溫醫大招生辦也遇到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該校的3年制專科專業“眼視光技術”,意外收穫4名一段高分考生,成績最好的為632分。

溫醫大第一時間做了人性化處理,讓這4位粗心的考生可以按正常程序,和二段考生一起重新填報志願。以他們的高考分數,選擇的餘地會非常大,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專業。

可是話說回來,為何新高考首次志願填報會發生烏龍事件呢?因為有些考生還沒弄清楚新高考錄取的一項重要規則——所有高校不分批次,專業平行投檔這意味著,上一段線的考生可以填報所有學校的任何專業,包括各獨立學院、甚至高職院校。

而傳統志願填報時,高校是分批次的,上了一批線的考生首先面對的是第一批院校,即省內外的重點院校和一些普通本科院校的重點專業,只有在沒被第一批院校錄取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填報第二批、第三批院校,包括普通本科院校、獨立學院、高職院校等。

打個比方,原來的第一批院校是第一桌菜,第二、三批院校是第二、三桌菜,提前都分好了。傳統高考志願填報,就是讓上一批線的考生先吃菜,一開始只能從第一桌的菜裡挑喜歡的;而新高考志願填報,就是三桌菜一起上,讓上一段線的考生先吃,吃哪一桌都行。

這就導致有些上一段線的考生確實是因為喜歡後面兩批院校的特色專業,而填報了該校該專業,而個別迷糊的考生,卻是把三桌菜都當成了原來的第一桌,造成誤報。

所以建議今年的高考生和家長,不僅要參考各高校去年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位次號,而且要了解下前年的情況,各高校及專業所在批次,避免類似遺憾發生。

此外,還要及時掌握今年各校的最新動向。

例如,浙大城市學院、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兩所民辦獨立學院,本來就有部分優勢專業在第一批招生,自2018年起,兩校將實行公費招生,全力推進轉公進程。學費門檻大大降低後,往年的錄取分數線將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參考價值。因此,浙大城院招生辦主任範老師建議:接近浙大線的考生,首選填報985、高水平211高校,城院可以用來保底;處於一段線中間位置的考生,建議在前10個志願中填報城院;剛過一段線的考生,建議第一志願填報。

案例二

填報順序很重要 千萬別低估專業選擇

在新高考規則下,80個志願每一個都是由“學校+專業”構成的去年,多數考生在填報志願的過程中,傾向於先選學校,再選專業。

但有個別考生沿用了傳統志願的填報思維,在填報順序上考慮欠周,認為a學校往年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比b學校高,就按a學校專業1、a學校專業2、a學校專業3,再是b學校專業1、b學校專業2……的順序填報,低估了專業選擇對投檔分數線的影響力。假如b學校專業2是該校的強勢學科,特別受高分考生歡迎,就有可能比a學校專業2的錄取分數線要高。

小布對比去年和前年的投檔分數線發現,單個學校的最高專業(類)投檔線和最低專業(類)投檔線的分差拉大,省內高校尤為明顯。

比如,浙江師範大學去年最高的初陽學院試驗班(師範)630分,與最低的交通運輸等專業577分,相差53分,而前年最高和最低的分差,只有30分。而去年新高考滿分為750分,前年傳統高考第一批考生的高考滿分為810分。滿分分值縮小,分差反而拉大,這跟新高考文理不分科、錄取不分批次都有關。像浙師大的交通運輸專業,前年就是第二批招生的。

同時也說明,各高校的優勢專業吸引力在增強,許多考生選擇專業有自己的想法,這是新高考不用再“服從專業調劑”帶來的必然結果,考生不用再為了選學校而遷就專業。

建議今年的考生在安排志願填報順序時,不僅要考慮學校之間的分數級差,更要考慮到“學校+專業”之間的差異性。

從去年各高校專業的投檔線看,綜合實驗班,以及醫學、財經等專業持續高熱。漢語言文學、歷史等一些文科類專業起伏不定,在部分學校是投檔線最高的專業,但在部分學校卻是最低的。相對來說,哲學、社會學類,以及一些中外合作辦學的專業,要清淡一點。

過來人的建議,看仔細

根據去年考生的填報情況,“過來人”給今年考生給出了5條建議。

1

---要重志願梯度

新高考規則下,考生最多有80個志願可填,這80個志願之間要有梯度。不僅要有衝的、有穩的,還要有保的。簡單說,就是將希望相對不大但自己非常想去的志願填在最前面,然後依次填寫把握較大的志願和完全有把握的志願。這樣既能最大限度滿足自身意願,而且能把分數用足。

2

---要重專業研究

考生要對自己想填的專業作深入研究,並結合自身特長、興趣做出選擇,要記住,適合自己的專業才是最好的專業。那些僅憑專業冷熱、道聽途說乃至專業名稱隨意填報的做法都是很冒險的。

3

---要重利弊權衡

“分到用時方恨少”,在考分受限的情況下,考生應就院校、專業、地域乃至學費等因素作綜合考慮,權衡利弊,多方比較後做出最有利的選擇。

4

---要重生涯規劃

建議考生以“此生如何度過”為原則確定專業選擇方向,不能胡亂填報。有的學生80個志願三教九流皆有,即是沒有方向的表現。

5

---

重自主選擇

考生要重視父母給的建議,但同時要聽從自己的內心。不能把志願填報交給父母,自己聽之任之,這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考生要預先做哪些功課?

答:

(1)仔細查閱省教育考試院公佈的2018年高校招生計劃。

(2)認真研讀報考院校當年招生章程,其中特別是各專業對考生的要求,如體檢、外語語種、單科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等是否符合報考條件。

(3)參考省教育考試院編寫的《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投檔及專業錄取情況》,認真分析前三年尤其是2017年(新高考招生首年)有關招生院校和專業的錄取信息。

(4)瞭解我省新高考招生錄取的相關辦法和規定,知曉自己所在類別的志願設置和相應投檔錄取規則。收集分析多種信息,結合自己的學習興趣、專業性向和未來發展規劃,綜合考慮,慎重抉擇。

考生如何參考位次和名次?

答:

新高考實行分段錄取,首段以外的第二段或第三段的分段比例是累計數據,所以位次是包含前面各段考生的。由於原高考各批投檔名次號不包含前批次已錄取的考生,在參考往年第二批或第三批名次號數據時,應結合當年前一批或前兩批錄取人數、控制分數線及相應的成績分段表分析。新高考實行以專業(類)為單位的平行志願(與原高考以院校為單位的平行志願不同),考生參考位次和名次號時要避免盲目對比。

一般要考慮哪些因素?

答:

(1)成績高低。這是考生被錄取的基礎因素,直接決定了可選擇的院校的層次和專業去向。包括總分或單科成績、位次等。考生還要注意院校對高中綜合素質評價提出的具體要求。

(2)院校綜合情況。院校是考生選擇志願的重要因素,是選擇與哪些人在一起學習、到哪裡去學習、學些什麼等問題。考生在選擇時,既要看院校的歷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綜合辦學實力。

(3)專業和就業。專業是考生志願選擇的核心因素,一般關係到大學學習的興趣和職業趨向。考生要選自己喜歡、符合個性特長及院校選考科目範圍的專業,否則院校檔次再高也不選報。專業選擇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有關,有的專業報考很熱門,但到了就業時卻成了冷門,需要理性判斷。

(4)身體等條件。有的專業受視力、色覺、器質性健康狀況的限制;部分院校按專業學習要求,會對單科成績和外語口語等方面提出規定;獨立學院、民辦院校和中外合作專業收費較高,其志願選報還應考慮家庭經濟狀況。

如何填報專業平行志願?

答:

填報高考志願方法很多,只要適合自己就好。這裡梳理了一種建議性思路供大家參考,可分三步考慮:

第一步,選擇不同梯次的院校。根據考生位次和選考科目一分一段表、各校往年投檔線等資料,選擇不同梯次的院校。原有的“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選擇院校的辦法依然可以使用。

第二步,篩選不同梯次的專業。從選定的院校中,根據往年專業錄取情況,將其中不喜歡的專業或是估計錄取可能性不大的專業刪除,篩選出擬報考的不同梯次的專業。

第三步,根據本人意願排序,正式確定志願。這裡要特別提醒,考生在填報志願時一定要特別重視院校的招生章程,確保符合報考條件。

來源|浙江在線

高考成绩今晚8点可查!关于新高考志愿填报,这些经验与教训一定要谨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