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踏血寻梅》,比死亡更绝望的绝望

香港电影《踏血寻梅》,比死亡更绝望的绝望

日子

爱默生 (美国)

时间的女儿,伪善的日子,

裹着头巾,沉默如赤足的舞僧*。

她们排成一列,无穷无尽,

手里拿着王冠和柴捆,

按人们的意愿把礼物馈赠:

面包,王国,星辰和挂满繁星的天穹。

我在枝叶交错的花园里,看见她们的队列,

我忘记了早晨许下的心愿,仓促间

摘了一些香草和几个苹果,日子

转过身,沉默地离开了。太迟了——

在她阴郁的束发带下,我看到了蔑视。

香港电影《踏血寻梅》,比死亡更绝望的绝望

香港电影《踏血寻梅》,比死亡更绝望的绝望


这个真实事件,迥异于大多数现世安稳的生活。所不知晓的,有多少人被日子磨砺役使,并无新意地温饱抑或趋向于温饱。

2008年4月27日,16岁的王嘉梅失踪,4月29日王嘉梅家人报案,警方通过王嘉梅生前拨出的最后一个电话锁定怀疑目标,24岁男子丁启泰,并在案发地点找到与王嘉梅吻合的DNA信息。丁启泰也承认杀死了王嘉梅。

王嘉梅原籍湖南,13岁随母亲改嫁来港,中学三年级辍学养家。案件于2009年7月27日在高等法院审结,被告丁启泰被裁定一项谋杀罪名成立,依例判处被告终身监禁。

“死者王嘉梅相信被人杀害后被残忍肢解,并流传着部分人骨被混入街市的肉档出售的说法。事件在香港引起很大轰动。”

《踏血寻梅》便是取材自此,这个多年后的解读用四个章节展开,“寻梅”、“孤独的人”、“踏血”、“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片子开始没多久,遇害的和凶手便昭然若揭了,剩下的,只有坐在闷闷雨中的午后,寻访着贯穿始终的孤独。

香港电影《踏血寻梅》,比死亡更绝望的绝望

上阙“寻梅”就是最让人迷惘、可悲的王佳梅,遭人排斥辍学,转而模特助理,想摆脱清凉无助的生活,走到援交这条路,第一次的钱就被用来买耳环,爱上的男人不过玩弄她的感情身体。

她以为爱就是被爱,她以为做爱就是被爱,可有一天爱了,爱了就伤了,微光刚刚乍现,然后又没了。正如她所说,“因为活著会痛,活著会恨,活著就要每天想著怎样活得更好,我很想坚强,但是会累,特别是一个人的时候。

这灯火通明的城市,黑暗之中,不断袭来令人窒息的寂寞,谁也不比谁少一点。生活问题,比死还绝望的绝望,生而为人,除了死亡,能重新选择抑或永远结束,里面的王佳梅如此,遇上丁子聪是王佳梅轨道里的命定之事。

“我不恨女人,恨的是人。所以我杀了她。”下阙的杀人者丁子聪是一名货车司机,面貌丑陋平和,混匿在生活最底层。他毕恭毕敬地把死于车祸的母亲遗照挂在墙上,温和地照顾邻居婆婆和一只小猫。

可这样貌似平静的男人,也有一个把他当作备胎短暂性爱的菇凉,一出场便与老板大吵一架。在香港这座人人孤独挣扎的城市,他和王佳梅相遇了,从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到暧昧,见面,吸毒,做爱,两颗孤苦伶仃心的叠加到底能有多悲伤吗?从孤独到绝望又有多远?

香港电影《踏血寻梅》,比死亡更绝望的绝望

丁子聪喜欢佳梅,所以不想让她做人。所以他悲悯的撕掉了她的面皮,扯开了她的肚肠,砍掉了她的脑袋,因他不想做人,她自然活着也无望。唯一让丁子聪始料未及的,是佳梅肚子里孕育的孩子,痛苦不堪的以头撞墙,然而没有后悔。

穷则穷,与富则富,都是带着原罪。结果便是穷的深渊,基本无跳出来的希望,蛊惑着更多更穷的穷,此起彼伏的坠入。无望的恶之花,蔓延在深渊的边缘。就像王佳梅赴死的微笑,以及丁子聪杀人的从容。

记得贫穷时,特别渴望有件的确良白衬衫,这样可以参加学校安排的街头执勤,如此等待着,某天终于穿着补丁裤白衬衫时,希望并没有变成现实,只有自己在那看不见风景的房间里,煎熬化蛹为蝶。世俗的看法,一早就已出发。

人声鼎沸,街市喧闹,陌生的熟悉的擦肩而过,人生如戏,也不要入戏太深,谁也救不了别人的愚蠢和善良,长夜无光,究竟怎样的绝望,毁灭青春,让佳梅从容赴死,与杀人者惺惺相惜。

木然想起杨德昌《麻将》里某句:世上没一个人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全都是别人告诉你该做什么。

愿逝者往生。

香港电影《踏血寻梅》,比死亡更绝望的绝望

【绘画:胡峻涤(中 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