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2號公告:2017年第四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結果

2017年第四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

跟蹤審計結果

(2018年 4 月 18 日公告)

2017年第四季度,審計署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繼續組織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統稱省)和30箇中央部門、10戶中央企業進行跟蹤審計,抽查了1952個單位、3813個項目,涉及資金4916.51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320.61億元。這一階段的審計,著眼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聚焦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相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以資金、項目、政策和重大改革任務推進情況為重點,持續關注“三去一降一補”任務落實、“放管服”改革深化等方面情況,同時對本年度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

一、2017年度跟蹤審計總體情況

2017年以來,全國各級審計機關共審計各類項目7.53萬個,累計抽查相關單位7.66萬個。其中,審計署直接審計項目9252個,抽查單位5420個,反映問題3446個,涉及問題金額4634.83億元。審計機關堅持邊審計、邊督促整改,對查出的問題及時通報,督促各地區、各部門加強整改;按季度出具審計報告並向社會公告審計結果。相關地區和部門對2514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追責問責,並舉一反三,加強制度建設,完善體制機制,健全整改長效機制,推動相關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一)促進加強財政金融風險防範,推動統籌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審計重點揭示反映了地方財政收支和政府性債務、銀行信貸和資本市場運行等方面的風險隱患及財政資金統籌盤活等方面的問題,針對部分地方政府違規舉債、違規擔保、財政資金統籌整合不到位等問題積極提出建議,促進出臺配套政策措施79項,糾正違規舉債、違規擔保等問題金額606.28億元;促進8家重點商業銀行制定完善制度43項,通過收回違規發放的貸款等方式整改問題金額175.37億元;促進及時下達和落實資金330.38億元,收回沉澱資金和統籌安排使用財政資金176.21億元。

(二)促進脫貧攻堅政策落實,推動民生領域補短板。審計持續關注並反映了脫貧攻堅、城鄉低保、保障性住房建設等重點民生領域政策落實和重大項目推進情況,針對相關政策落實不到位、工程推進不力等問題提出建議,促進相關地區和部門出臺配套政策389項,推動5037個扶貧項目加快實施,推動8.18萬套保障性住房及時分配使用。

(三)促進加強汙染防治,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審計持續關注環保專項資金分配管理使用、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重大修復工程項目進展情況,揭示並促進解決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752個汙染防治和重要生態系統保護、重大修復工程項目加快實施,督促糾正違規生產、排放等行為1379起,促進出臺、完善配套政策制度173項。

(四)促進“三去一降一補”任務落實,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審計重點關注了鋼鐵和煤炭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房地產去庫存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完成情況,針對部分地區化解過剩產能工作進展緩慢、違規新增產能、房地產去庫存不到位等問題提出建議,促進相關地區和部門出臺配套政策及改革措施149項,推動15.53億元中央專項財政獎補資金髮揮效益。

(五)促進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審計持續關注了各地區各部門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清理規範涉企收費等政策落實情況,針對行政審批事項取消下放及職業資格取消不及時、清理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和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提出建議,促進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減少審批前置條件等294項,取消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企業資質認定等46項,停止或取消收費230項,減少或清退收費金額122.08億元,出臺配套政策措施243項,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

二、第四季度政策措施落實的好做法好經驗

從第四季度審計情況看,有關地區和部門積極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和政策措施,一些方式方法富有成效,一些經驗值得研究推廣。

(一)多方持續發力,推進精準扶貧。商務部利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平臺加大對貧困地區企業支持力度,助力貧困地區企業發展;原衛生計生委積極推進四川省涼山州艾滋病防治和健康扶貧攻堅行動;遼寧省葫蘆島市積極構建認養扶貧模式,促進貧困戶增收;吉林省和龍市大力發展電商扶貧和旅遊扶貧;黑龍江省、四川省樂山市關注貧困家庭病患及失能群體,為貧困人口構築健康“保障網”;河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創新金融扶貧舉措,加快金融助推脫貧攻堅步伐。

(二)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加大汙染防治力度。水利部全面推行河長制,推進水資源保護和水汙染防治工作;能源局加大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力度,推進大氣汙染防治;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加大力度整治黑臭水體,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山東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進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

(三)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原保監會強化監管,加大治理保險行業亂象力度;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助力防範風險;河北省財政部門推進標準化績效管理改革,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山東省實施省直部門預算管理績效綜合評價,促進提升預算管理水平;上海市強化土地市場監管,推進租售並舉住房供給體系建設。

(四)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原環境保護部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備案改革,提高建設項目環評效率;山西、浙江、河南、湖南4省進一步降低通行成本,促進降本增效;山西省試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縮減備案制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廣東省採取措施調整企業用電價格,降低企業製造成本。

(五)著力改革創新,持續推進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科技部加大對發展中國家技術培訓力度,促進科技合作,助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民航局發力民航供給側改革,服務“一帶一路”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市將疏解整治與便民商業網點建設相結合,超計劃完成市場和物流中心疏解提升任務;天津市出臺成建制企業引進落戶政策,助力京津冀產業轉移接續。

同時,有關地區和部門積極採取措施,進一步整改跟蹤審計發現的問題。河北、江西、陝西、甘肅等9個省和能源局等有關部門加強財政資金整合使用,妥善處理政府性債務,積極化解財政風險;黑龍江、廣西、四川等9省的相關地區積極規範扶貧資金使用,加強扶貧項目建設管理,推動扶貧政策落實;北京、安徽、湖北等6省的相關部門加快推進汙染防治等項目建設,推動生態環保政策落實;交通運輸部、天津等8個部門和地方以及中國鐵路總公司及時清退違規收費,推進增值稅發票開具等,降低企業成本,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三、第四季度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部分地區違規舉債或虛增財力,個別銀行不良貸款統計存在風險隱患。一是5個省的6個市縣通過違規出具承諾函、融資租賃、簽訂工程類政府購買服務協議等方式變相舉債,形成政府隱性債務154.22億元。二是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虛增財政收入5.5億元。三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將逾期91天以上的33.84億元貸款仍劃分為正常類。四是陝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虛減不良貸款120.4億元。

(二)一些地區扶貧政策落實不到位,項目管理不規範,甚至違規使用扶貧資金。一是16個省的18個市縣落實易地扶貧搬遷、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等政策不到位。二是7個省的7個縣有115個扶貧項目管理不規範。三是8個省的9個縣因資金統籌盤活不到位、項目推進緩慢等,8985.25萬元資金閒置1年以上。四是4個省的4個縣有106個項目未實現預期效果,涉及資金4046.8萬元。五是6個省的7個市縣有53個單位或個人套取、違規使用資金1390.01萬元。

(三)部分地區汙染防治目標任務未完成或未嚴格落實汙染物減排政策,有的環保項目建設緩慢或建成後閒置。一是7個省的部分地區未完成國家大氣、水汙染防治方面目標任務。二是9個省的24個生態環境保護項目推進緩慢或建成後閒置,涉及投資9.43億元。三是浙江省排汙權交易中心未嚴格落實建設項目主要汙染物排放減量替代政策。

(四)個別地區違規新增產能或未按規定用途使用獎補資金。一是雲南省違規新增水泥熟料產能450萬噸。二是湖北省陽新縣和赤壁市未按規定用途使用化解過剩產能獎補資金3474.02萬元。

(五)部分部門和地區“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實不到位,有的仍違規收費。一是13個部門和地區17項“放管服”改革事項落實不到位。二是10個部門和地區的57家單位依託行政資源或行業影響力通過指定服務、強制培訓、壟斷經營等違規收費2.38億元。三是11個部門和地區的28家單位違規收取或未及時清退各類保證金6.74億元。四是3家單位違規開展評比等活動並收費490.02萬元。

(六)一些項目推進緩慢或建成後未發揮效益,部分施工單位拖欠農民工工資。一是11個省及中國鐵路總公司的20個基礎設施建設、鐵路建設、保障性住房等項目未按期開工完工、建設管理不規範或建成後使用效益低等,涉及投資467.45億元。二是11個省的21個施工單位拖欠農民工工資1.56億元,相關單位正在積極整改中。

(七)未及時統籌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部分專項資金分配使用不規範。一是5個省4.32億元財政資金結存2年以上。二是5個省部分單位向不符合使用條件的單位或個人安排財政專項資金6667.86萬元。

附件:1.有關部門和地區推進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的具體舉措

2.整改效果較好的事例

3.2017年第四季度跟蹤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附件1

有關部門和地區推進國家重大政策

措施落實的具體舉措

一、多方持續發力、推進精準扶貧方面

(一)商務部利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平臺加大對貧困地區企業支持力度,助力貧困地區企業發展。商務部規定,自2017年第122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起至2020年,對貧困地區參展的企業免收展位費。其中,2017年第122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期間,共為572家貧困地區企業減免展位費1569萬元,同時增設貧困地區特色產品展位197個,促成成交額2536萬美元。

(二)原衛生計生委積極推進四川省涼山州艾滋病防治和健康扶貧攻堅行動。2017年9月,原衛生計生委聯合四川省啟動了涼山州艾滋病防治和健康扶貧攻堅行動,在4個疫情重點縣全面開展健康教育、重點人群干預等工作,在保障各項艾滋病防治工作正常開展的基礎上,每年還安排1100萬元中央專項轉移支付資金,並積極爭取450萬美元國際項目經費,加強技術支持和對口幫扶。截至2017年11月底,4縣已完成健康體檢47580人。

(三)遼寧省葫蘆島市積極構建認養扶貧模式,促進貧困戶增收。2017年4月以來,葫蘆島市積極構建政府、社會、貧困戶共同參與的認養扶貧模式,組織政府機關以及社會力量對果樹、家禽(畜)等農產品實行“一對一”幫扶認養認購。截至2017年底,累計幫扶認養果樹3637株、家禽(畜)25682只(頭),受助貧困戶增收347.08萬元。

(四)吉林省和龍市大力發展電商扶貧和旅遊扶貧。2017年,和龍市通過建立市、鎮、村三級扶貧攻堅信息網絡平臺,積極打造“金達萊絲路”電商平臺,惠及全市40個貧困村;通過新增護林員等實施生態扶貧,全力推進民宿旅遊、邊境旅遊和紅色旅遊,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貧旅遊路線。

(六)河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創新金融扶貧工作機制,加快金融助推脫貧攻堅步伐。河南省總結盧氏縣扶貧小額信貸試點經驗,2017年8月出臺了《河南省扶貧小額信貸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暫行)》等6個一攬子工作方案,推動構建“金融服務、信用評價、風險防控、產業支撐”四位一體的金融扶貧整體框架。截至2017年底,盧氏縣發放扶貧小額信貸3.26億元,幫助1045戶貧困家庭實現脫貧。寧夏回族自治區通過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建立電子信用檔案,實行10萬元以下貸款免擔保、免抵押、基準利率放貸、政府按基準利率貼息等措施,分解落實貧困村金融扶貧任務,為貧困人口購買補充醫療保險、優勢特色產業保險等,加快金融助推脫貧攻堅步伐。

二、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加大汙染防治力度方面

(一)水利部全面推行河長制,推進水資源保護和水汙染防治工作。自推行河長制以來,水利部先後組織33個督導組對各地區推進河長制情況進行督導檢查。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明確省、市、縣、鄉四級河長32萬名,提前半年完成中央有關要求,促進河湖管護責任更加清晰,推動了水資源防護和汙染防治工作。

(二)能源局加大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力度,推進大氣汙染防治。能源局會同相關部門通過嚴控新建燃煤機組,對相關地區暫緩核准、暫緩新開工煤電項目,合理安排在建煤電項目投產時序等方式,推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2017年,煤電行業累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88億千瓦、節能改造超過1.41億千瓦,淘汰關停落後產能超600萬千瓦。

(三)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加大力度整治黑臭水體,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哈爾濱市加大對建成區內3條黑臭水體整治修復力度,通過對水體周邊企業排汙整治和專項督查,關停取締違法排汙企業、畜牧養殖戶300餘家。同時,從截汙納管、清淤疏浚、垃圾清理、河道護砌等方面疏堵結合,清理垃圾底泥49.38萬立方米、敷設截汙管線24公里。截至2017年底,沿線河面、河岸已無明顯漂浮物和垃圾,違法排汙口均已封堵,公眾滿意度提高。

(四)山東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進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山東省通過出臺保護修復海島海洋生態、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財稅金融保障力度等15項措施,積極推進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為創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旅遊度假區、軍民融合發展示範區奠定基礎。

三、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方面

(一)原保監會強化監管,加大治理保險行業亂象力度。2017年4月以來,原保監會組織對“公司治理”、“保險資金運用”、“大病保險”等重點領域安排8次全國性專項自查,開展9項監管檢查,全面清查保險公司資金違規運用、股東虛假注資、公司治理失效、信息披露不實等問題,給予306家保險機構、447名責任人行政處罰。

(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助力防範風險。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利用已建立的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資信渠道,重點研究國別風險和海外買家風險,定期發佈《國家風險分析報告》、《全球投資風險分析報告》,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治風險報告和行業研究報告等,為相關部門、金融機構及企業提供風險管控參考和指引。

(三)河北省財政部門推進標準化績效管理改革,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河北省財政部門在標準化績效管理改革中,通過設立績效目標和分級指標,將目標任務逐級分解量化,切實做到週記月結,每項工作過程留痕,實現預算編制、資金撥付、資金使用、資金監管、跟蹤問效全過程覆蓋,推動地方財政管理機制轉型。同時將績效結果作為幹部選任、年度考核、評先評優、獎勵懲戒的重要依據,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

(四)山東省實施省直部門預算管理績效綜合評價,促進提升預算管理水平。山東省推動實施省直部門預算管理績效綜合評價,將績效評價結果與年度預算安排掛鉤,為以後年度安排預算、加強和改進預算管理提供依據,促進省直部門預算管理水平整體提升。

(五)上海市強化土地市場監管,推進租售並舉住房供給體系建設。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上海市探索建立了商品住房用地交易資金來源監管制度,將對土地交易資金來源的實質性審查由事後申報核查前移至競買申請環節,並在現場競價、後續核查等各環節持續跟蹤交易資金流向,取消違規者的競拍資格。同時,通過優化租賃住房建設規劃、加強租賃住房用地受讓人管理等,有序推進住房租賃市場建設。

四、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方面

(一)原環境保護部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備案改革,提高建設項目環評效率。原環境保護部研究出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管理辦法》,統一佈設網上備案系統,建設單位自行填報、在線提交登記表,環保部門公開備案信息並開展監督檢查,用戶辦理時間從改革前最長的15天縮短到不超過10分鐘。系統運行11個月以來,全國已有69.70萬個環境影響登記表完成了網上備案,平均每天備案2989個項目,提高了建設項目環評效率。

(二)山西、浙江、河南、湖南4省進一步降低通行成本,促進降本增效。2017年7月,交通運輸部指導山西、浙江、河南、湖南4省開展高速公路分時段、分路段、分區域、分車型差異化收費試點工作,進一步提升路網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湖南省從2016年10月起,對使用“湘通儲值卡”和外省ETC卡結算的合法裝載貨運車輛分別給予通行費9折和9.8折優惠,至2017年底累計為1026.54萬次貨運車輛減免通行費9635萬元。

(三)山西省試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縮減備案制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時間。2017年5月,山西省選定10個試點開發區,對省級備案類企業投資項目試行承諾制管理模式,將原有的12項強制性技術標準改為企業承諾事項,改先批後建為先建後驗,壓縮項目審批時間。

(四)廣東省採取措施調整企業用電價格,降低企業製造成本。2017年8月起,廣東省政府將電網企業向用戶收取的高可靠性供電費用標準及臨時接電費用標準降低30%,將天然氣發電的上網電價每千瓦時降低3分,使全省工商業企業的用電價格每千瓦時平均降低2.33分,據測算累計可減少企業年電費支出276億元。

五、著力改革創新、推進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方面

(一)科技部加大對發展中國家技術培訓力度,促進科技合作,助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科技部採取修訂培訓管理辦法、優化培訓項目結構、改進管理和服務機制、舉辦境外培訓等舉措,充分發揮技術資源優勢,加大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2014年以來培訓57個國家的學員3080人。

(二)民航局發力民航供給側改革,服務“一帶一路”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民航局通過擴大航空市場準入、試點開放航權等措施鼓勵航空公司開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航線,2017/2018冬春航季通航我國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達43個;出臺統籌京津冀區域機場運行管理、推動空鐵聯程聯運等措施,成立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研究中心,全面提升區域航空保障能力和運輸服務水平。

(三)北京市將疏解整治與便民商業網點建設相結合,超計劃完成市場和物流中心疏解提升任務。北京市按照“升級為導向、建關相結合”的原則,建立市區兩級疏解提升工作協調和司法服務保障工作機制,與津冀兩地聯動出臺《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圖規劃》等配套政策,積極推進疏解提升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市疏解提升市場235個、物流中心55個,分別完成全年計劃數的196%、145%。

(四)天津市出臺成建制企業引進落戶政策,助力京津冀產業轉移接續。為便利京津冀產業轉移,天津市通過放寬戶籍准入條件、優化審核流程、建立上門服務和實地直查聯審機制等措施,為成建制落戶天津的京冀企業解決職工落戶、社保接續和子女就學問題。政策自2017年7月推出4個月內為5家京冀企業或研發機構175名職工解決了異地繳納社保問題,為28名家屬辦理了在津落戶。

附件2

整改效果較好的事例

一、防範化解財政風險,加強財政資金管理

(一)關於陝西省韓城市、甘肅省蘭州新區的6家單位違規舉借政府性債務5.78億元問題。韓城市和蘭州新區召開專題會議,抓緊研究清理方案。截至2017年底,韓城市安排財政償債準備金償還了違規舉借的政府性債務;甘肅省對負有領導責任的5名相關人員進行誡勉談話等,新區農林水務局向新區管委會作出深刻檢查。

(二)關於吉林省白山市及所屬6個區縣虛增財政收入2.79億元問題。白山市迅速組織市本級有關單位及各區縣舉一反三開展自查自糾,2017年11月底前虛增的財政收入已全部完成退庫。

(三)關於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評估工作失誤導致多發放成品油質量升級貼息2388萬元問題。能源局立即開展追查核實,函告財政部及時追回多下達的財政貼息補助資金2388萬元,並對貼息情況開展專項檢查,杜絕此類問題再次發生。

(四)關於財政資金長期結存問題。河北省沙河市、江西省贛州市等11個市縣及時組織對結存資金進行清理,截至2017年底,統籌盤活財政存量資金9.18億元。

二、規範扶貧資金管理,推動扶貧政策落實

(一)關於1.37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未享受教育資助問題。廣東省、江西省修水縣和餘干縣、重慶市武隆區及時制定補發方案,籌措資金向上述貧困家庭學生補發教育資助資金3569.34萬元。

(二)關於13個單位違規使用扶貧資金1.03億元問題。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縣、四川省涼山州扶貧和移民工作局、昭覺縣現代農業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及時歸還違規用於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等非扶貧用途的1.02億元資金,黑龍江省樺南縣等4個縣(區)及時追回套取挪用的資金107.88萬元。各地區修訂完善扶貧資金管理制度,確保扶貧資金安全使用。

(三)關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部分安置住房面積超標,貧困戶舉債搬遷問題。原州區收回了78戶超標準預選但尚未裝修入住移民的預選房屋,並安排其重新選擇符合標準的住房。同時,還通過為247名負擔過重的貧困搬遷移民安排公益性崗位、引導部分移民到地方企業就業等方式,增加移民收入。

(四)關於四川省甘洛縣、廣西壯族自治區靖西市扶貧項目招投標不規範或違規轉包問題。兩市縣嚴肅處理扶貧項目建設管理不規範問題,將不符合建築資質的施工單位清理出場,禁止違規分包公司進入當地建築市場,並出臺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及採購管理辦法,對3名相關人員給予黨內警告等處分。

(五)關於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四川省丹巴縣的4個扶貧項目進展緩慢問題。3縣及時分解落實整改責任,優化資金審批撥付機制,倒排工期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截至2017年底,清原滿族自治縣筐子溝村滿族特色村寨已竣工,改造完成的45座滿族特色民居已投入使用;長白朝鮮族自治縣2個興邊富民道路建設項目已竣工並通車;丹巴縣涉及的學生宿舍樓、教學綜合樓等項目已建設完工。

(六)關於黑龍江省青岡縣523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未享受優惠利率貸款問題。2017年9月,青岡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將貸款未到期的518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貸款利率全部調整為規定的優惠利率,為貧困戶節約利息81.58萬元;對5名貸款已結清貧困戶的差額利息全額返還。

三、加快項目建設,推動生態環保政策落實

(一)關於北京華能熱電廠燃氣熱電中心建設未按時完工問題。北京市抓緊項目鍋爐化學清洗,積極開展系統調試和試運行工作,2017年11月華能熱電廠燃氣熱電中心已投產運行,為北京市清潔能源發電和城市供熱提供保障。

(二)關於安徽省淮南市、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18座垃圾處理設施等未按期完工問題。淮南市和九臺區加強項目調度,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梗阻,至2017年底各項目已全部建成。

(三)關於湖北省20個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未按計劃開工問題。湖北省發展改革委要求相關市縣搶抓季節開展植樹造林、坡改梯等工程建設,推進項目儘快實施。截至2017年底,房縣、鄖西縣、利川市的3個治理工程已實施完畢,巴東縣、丹江口市等11個項目進度已超過60%。

(四)關於湖南省株洲市霞灣港重金屬汙染治理二期工程進展緩慢問題。株洲市責成項目實施單位及時落實資金,並協調環保、水利等部門加快推進工程驗收,截至2017年底霞灣港重金屬汙染治理二期工程已建設完工。

(五)關於深圳市部分港口岸電設施使用效率不高問題。深圳市修訂綠色低碳港口建設補貼辦法,降低岸電設施使用費。截至2017年底,深圳港累計連接岸電設施船舶57艘次,供電量152.47萬千瓦時,有效減少船舶柴油發電產生的汙染排放。

四、取消清退違規收費,降低企業成本

(一)關於中國鐵路總公司和7個省的15家單位未按規定清退違規收取或應予返還的保證金3.7億元問題。相關地區和單位積極與項目招標人、代理人、投標人取得聯繫,抓緊開展清退工作。截至2017年12月,已全部退還保證金。

(二)關於2個省7家單位依託行政權力或影響力違規收費問題。天津市財政局印發文件,明確自2017年5月起取消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配套費,並責成6家單位及時清退1.31億元違規收取的配套費。湖南省長沙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約談技術提供商,對接入食品藥品遠程視頻監管系統的醫藥企業不再收取後續服務費。

(三)關於收費公路通行費收費系統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問題。財政部、交通運輸部、稅務總局聯合發佈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發票開具工作實施方案及運營與服務規則等文件,通過統籌部署、重點督導、專項培訓等措施,推進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清分結算中心繫統和發票服務平臺建設,至2017年底已實現向納稅人開具發票。

附件3

2017年第四季度跟蹤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方面

(一)5個省的6個市縣通過違規出具承諾函、融資租賃、簽訂工程類政府購買服務協議等方式變相舉債,形成政府隱性債務154.22億元。

序號

涉及

地區

舉借債務時間

具體問題

截至2017年末債務餘額(億元)

1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

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

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包頭市4家融資平臺公司通過貸款、融資租賃或設立基金等方式,借款81億元用於市政道路建設、棚戶區改造項目等,包頭市政府出具承諾函承諾上述借款本息或基金由財政資金償還、回購。截至2017年底,債務餘額52.36億元形成政府隱性債務。

52.36

2

湖南省邵陽市

2017年8月至2017年11月

2017年8月至11月,邵陽市融資平臺公司邵陽市城市建設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利用政府道路管網等公益性資產開展融資租賃、發行中期票據等方式,從銀行、信託投資公司和融資租賃公司等機構舉債72.33億元,主要用於償還到期債務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

72.33

3

湖南省雙峰縣

2012年至2016年

2012年至2016年,經雙峰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府同意並經政府承諾由財政資金兜底後,雙峰縣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等3家融資平臺公司以10%至12%的利率向全縣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及部分單位集資6.68億元,主要用於婁雙大道等公益性項目建設。截至2017年底,債務餘額4.05億元。

4.05

4

四川省樂山市高新區

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

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經樂山市政府同意,樂山市高新區以樂山市高新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名義,取得樂山市商業銀行流動資金貸款3.89億元,用於徵地拆遷等支出,樂山市高新區財政局出具承諾函承諾以本級財政收入作為還款來源。截至2017年底,債務餘額3.83億元形成政府隱性債務。

3.83

5

甘肅省白銀市

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

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經白銀市政府同意借款本息由市財政負責償還後,白銀市白銀區財政局、白銀市動遷安置補償辦公室通過白銀市政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從白銀市城市綜合管廊管理有限公司借款2億元,用於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沿線廠房和居民的搬遷安置。截至2017年底,債務餘額2億元。

2

6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

2017年6月

2017年6月,在財政部發文明確要求不得將建築物新建、改建、擴建及其相關建設工程作為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的情況下,西夏區違規與項目承建企業簽署興涇鎮回鄉風情特色小鎮城鎮化工程項目政府購買服務協議,並承諾將19.65億元購買服務價款納入銀川市財政預算,形成政府隱性債務。

19.65

合計

154.22

(二)2個省的2個市區虛增財政收入5.5億元。

序號

地區

時間

具體情況

問題金額

(億元)

1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

2017年11月

2017年11月,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財政局通過先徵後返、資金“空轉”的方式將拆遷補償款等1.5億元列入非稅收入。

1.5

2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2017年3月

2017年3月,在相關資產未履行國有資產處置程序、轉讓雙方未簽訂轉讓合同、未辦理資產過戶手續的情況下,銀川市財政局將銀川通聯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繳納的4億元預付款作為“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上繳國庫,虛增財政收入4億元。

4

合計

5.5

(三)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將逾期91天以上的33.84億元貸款仍劃分為正常類。

截至2017年10月底,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有33.84億元自營性貸款逾期超過91天,但分類仍劃分為“正常”或“關注”。

(四)陝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不良貸款率不實。

截至2017年11月底,陝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賬面不良貸款中,未包含所屬26家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村商業銀行2012年至2016年與26家縣(區)國有林場的林權標的進行不實置換的120.4億元,不良貸款率實際應為12.02%,賬面僅為8.28%。

二、脫貧攻堅方面

(一)16個省的18個市縣落實易地扶貧搬遷、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等政策不到位。

序號

政策措施

具體問題

涉及地區

涉及

人(戶/人次)

涉及

項目數

涉及資金(萬元)

1

易地

扶貧

搬遷

截至2017年底,由於未完成道路、生活用水用電配套設施建設等,4個縣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已完工1年以上,349戶貧困家庭未能及時入住。

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中旗;四川省屏山縣;甘肅省靖遠縣、華亭縣

349

4

-

環江縣將已於2015年、2016年完成危房改造的30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又在2017年重新納入“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涉及資金687.12萬元。

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縣

307

-

687.12

屏山縣在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未完工、部分2017年項目未開工、2億多元項目資金未使用的情況下,於2017年5月貸款13245萬元用於實施2018年和2019年易地扶貧搬遷相關項目。截至2017年底,2017年部分項目仍未開工,2018年、2019年項目未實施,貸款閒置6個月。

四川省屏山縣

-

-

13245

2016年、2017年華亭縣將應由地方政府承擔的易地扶貧搬遷徵地費用轉嫁給搬遷戶,增加496戶搬遷戶負擔422.4萬元。

甘肅省華亭縣

496

-

422.4

2

教育扶貧

2016年至2017年,2個縣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未享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或中職教育階段的費用減免、助學金等教育扶貧資助政策,涉及1401人次,金額123.84萬元。

河北省靈壽縣、重慶市彭水縣

1401

-

123.84

因項目前期地質勘測工作不到位等原因,永仁縣民族小學運動場建設項目建設進展緩慢,逾期1年多未完工。

雲南省永仁縣

-

1

268.5

3

健康扶貧

由於信息不共享、宣傳不到位、未能實現依託醫保網絡的“一站式”自助結算等原因,寧夏回族自治區以及河北省、重慶市、湖北省的3個縣的貧困人口未及時享受醫療費用報銷、先診療後付費等醫療救助政策,涉及43103人次,金額3895.38萬元。

寧夏回族自治區、河北省靈壽縣、湖北省蘄春縣、重慶市彭水縣

43103

-

3895.38

截至2017年底,靖宇縣、和龍市和安圖縣的304個村級衛生室中有87個未實現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聯網報銷,影響農民在衛生室就醫報銷門診藥費。

吉林省靖宇縣、和龍市、安圖縣

-

87

-

4

金融扶貧

2016年至2017年10月,安順市相關區縣在對24785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貸款時,要求貧困戶購買與扶貧小額貸款無關的個人人身保險,保費699.22萬元由貧困戶自行承擔。

貴州省安順市

24785

-

699.22

3個縣660筆扶貧小額貸款未享受基準利率、免抵押免擔保及貼息政策,涉及貸款1413.15萬元。

河北省靈壽縣、山西省興縣、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中旗

660

-

1413.15

5

對口幫扶

3個對口幫扶項目未實施,造成757萬元對口支援與合作交流專項資金閒置,其中463萬元閒置兩年以上。

上海市;貴州省安順市

-

3

463

6

交通扶貧

因前期工作不到位、施工管理不善等,2個縣有5個應於2016年底前完工的農村公路、橋樑建設等交通扶貧項目至2017年底尚未完工驗收,涉及項目投資21492.8萬元。

河南省淅川縣、四川省屏山縣

-

5

21492.8

7

光伏扶貧

由於相關單位協調不力,榆中縣219個2016年已併網發電的村級電站未獲得售電收入38.97萬元。

甘肅省榆中縣

-

1

38.97

靖宇縣2017年6月竣工的10兆千瓦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因併網線路改造緩慢僅併網1.1兆千瓦。

吉林省靖宇縣

400

1

-

8

未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3個縣在實施產業扶貧項目時沒有明確實施單位與貧困戶的收益分配方案、未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貧困戶權益無保障。

山西省興縣、黑龍江省富裕縣、海南省瓊中縣

691

144

2590.5

合計

-

246

45339.88

(二)7個省的7個縣有115個扶貧項目管理不規範。

序號

具體問題

涉及地區

涉及

項目數

涉及金額

(萬元)

1

5個縣的45個光伏產業扶貧、農村公路建設等扶貧項目存在未按規定執行政府採購或招投標程序、違規轉包分包問題,涉及合同金額36382.32萬元。

黑龍江省富裕縣、湖南省龍山縣、江西省永新縣、重慶市彭水縣、四川省屏山縣

45

36382.32

2

3個縣的11個產業扶貧、農村公路建設等扶貧項目存在虛假招標、圍標串標等問題,涉及合同金額4310.57萬元。

黑龍江省富裕縣、吉林省靖宇縣、重慶市彭水縣

11

4310.57

3

3個縣的59個農村飲水建設、產業扶貧等項目存在未嚴格履行竣工驗收、項目監理不合規等問題,涉及項目投資7267.51萬元。

湖南省龍山縣、陝西省扶風縣、吉林省靖宇縣

59

7267.51

合計

115

47960.4

(三)8個省的9個縣因資金統籌盤活不到位、項目推進緩慢等,8985.25萬元資金閒置1年以上,其中2305.54萬元閒置2年以上,包括易地扶貧搬遷、發展資金等。

序號

涉及

地區

具體問題

閒置1年以上(萬元)

其中閒置

2年以上

(萬元)

1

遼寧省康平縣

截至2017年底,康平縣財政局2015年12月收到的中央財政少數民族發展資金70萬元和2016年6月收到的少數民族鄉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補助資金184萬元仍未使用。

254

70

2

黑龍江省富裕縣

2014年,富裕縣民政局未對富路鎮興隆村等4個貧困村受災情況進行核實,下撥災後重建資金32.63萬元。截至2017年底,上述資金仍閒置未用。

32.63

32.63

3

山東省單縣

因單縣扶貧辦等相關部門未及時制訂使用方案,2016年9月到位的現代農業發展資金及農業技術推廣資金700萬元,截至2017年底仍未下撥。

700

-

4

河南省寧陵縣

2016年,寧陵縣收到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項目財政資金482.4萬元。截至2017年底,由於部分試點項目仍處於招投標和前期施工階段,126.35萬元財政資金在寧陵縣財政局滯留1年以上,用此項資金購買的門面房也處於閒置狀態。

126.35

-

5

湖北省英山縣

截至2017年底,英山縣各鄉鎮2015年度財政扶貧資金結轉結餘資金110.5萬元尚未統籌盤活,閒置1年以上;英山縣茶葉產業化辦公室2016年1月收到的扶貧資金仍有8.96萬元未支出,閒置1年以上。

119.46

-

6

湖南省龍山縣

截至2017年底,龍山縣2015年收到的對口幫扶資金中尚有437.77萬元未使用,閒置2年以上;2016年度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資金1569.24萬元尚未使用,閒置1年以上。

2007.01

437.77

7

重慶市彭水縣

截至2017年底,彭水縣民政局、龍射鎮等單位結存財政扶貧資金700.34萬元超過1年,其中685.34萬元結存超過2年。

700.34

685.34

8

貴州省關嶺縣、紫雲縣

截至2017年底,關嶺縣共有1770.93萬元財政扶貧等資金閒置在縣財政局、縣扶貧辦和各鄉鎮1年以上。截至2017年11月底,紫雲縣共有3274.53萬元財政扶貧等資金閒置在縣財政局和12個鄉鎮,其中1079.8萬元閒置2年以上。

5045.46

1079.8

合計

8985.25

2305.54

(四)4個省的4個縣有106個項目未實現預期效果,涉及資金4046.8萬元。

序號

涉及

地區

具體問題

涉及項目數量

涉及資金

(萬元)

1

吉林省

靖宇縣

2016年至2017年,靖宇縣為提高產業項目覆蓋率,未考慮貧困戶實際情況,靖宇縣投入扶貧資金2213.34萬元向4634戶家庭成員均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安排需要通過體力勞動開展的種植、養殖項目102個。

102

2213.34

2

湖南省

龍山縣

2016年4月,龍山縣交通運輸局、龍潭河水庫建設領導小組在明知龍潭河道路項目未進行線路勘察的情況下仍通過了行業審查並組織施工。截至2017年底,施工現場多次塌方、出現山體滑坡裂縫導致項目停建。2017年6月,縣發展改革局上報工程進度時,虛報該工程於2017年5月竣工並交付使用。

1

1720

3

江西省

橫峰縣

2017年,因項目選址不當,橫峰縣蓮荷鄉蓮荷村部分黃桃樹苗種植在被汙染的土壤上未能存活,涉及扶貧資金13.2萬元。

1

13.2

4

重慶市

彭水縣

2017年,彭水縣投入31.58萬元新建的29個羊肚菌種植大棚因設計不合理被大雪壓塌,棚內種植的羊肚菌全部凍死;2016年,彭水縣投入68.68萬元建設的新家村飲水安全精準扶貧工程,因建設單位自行變更建設地點,當年4月完工後無法使用,閒置至今。

2

100.26

合計

106

4046.8

(五)6個省的7個市縣有53個單位或個人套取、違規使用扶貧資金1390.01萬元。

一是3個省的3個縣有24個單位或個人通過虛報資料等方式套取資金42.20萬元。

序號

涉及

地區

具體問題

涉及單位或個人數量

涉及

資金

(萬元)

1

河北省靈壽縣

2017年9月,靈壽縣南營鄉團泊口村幹部在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中,利用職務之便將本人及親屬等不符合貧困戶標準的4戶、21人列入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違規申請扶貧資金14.70萬元。

21

14.70

2

黑龍江省樺南縣

2017年1月,樺南縣扶貧開發工作辦公室審核把關不嚴,批准並支付了樺南縣培黎學校虛報的扶貧培訓費用4.8萬元。

1

4.80

3

江西省橫峰縣

2015年至2016年,橫峰縣人社局未按規定對培訓學校資格進行審查,導致不具備辦學條件的橫峰縣飛翔電腦培訓學校和橫峰縣樹人職業學校通過虛假培訓及考試方式培訓人員227人,套取“雨露計劃”資金22.7萬元。

2

22.70

合計

24

42.20

二是3個省的4個市縣有29個單位違規將扶貧資金1347.81萬元用於景區、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等支出。

序號

涉及

地區

具體問題

涉及單位或個人

數量

涉及資金

(萬元)

1

貴州省

關嶺縣

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關嶺縣花江鎮以支付核桃種植項目管護費名義將149.31萬元財政資金出借給企業。

1

149.31

2

重慶市彭水縣

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彭水縣26個貧困村村委會違規對外出借78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資金,用於景區、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

26

780

3

四川省樂山市、屏山縣

2013年至2017年,樂山市扶貧開發協會、屏山縣扶貧開發協會將社會扶貧資金418.5萬元違規出借給企業和個人。

2

418.5

合計

29

1347.81

三、汙染防治方面

(一)7個省的部分地區未完成國家大氣、水汙染防治方面目標任務。

序號

文件名稱

任務目標

涉及

地區

具體問題

1

《國務院關於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號)

到2017年,除必要保留的以外,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淘汰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的燃煤鍋爐,禁止新建每小時2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其他地區原則上不再新建每小時1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

山西省太原市、晉城市、晉中市

2014年至2017年,山西省太原市、晉城市和晉中市仍違規新建663臺1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截至2017年12月,上述違規新建的燃煤鍋爐仍有125臺未淘汰。

2

到2015年,淘汰2005年底前註冊營運的黃標車……到2017年,基本淘汰全國範圍的黃標車。

黑龍江省

截至2017年底,黑龍江省仍有1573輛2005年底前註冊營運的黃標車未淘汰。

3

《國務院關於印發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5〕17號)

加油站地下油罐應於2017年底前全部更新為雙層罐或完成防滲池設置。

天津市、黑龍江省

截至2017年底,天津市應完成改造加油站地下油罐4109個,實際完成改造1351個,仍有68%未完成;黑龍江省應完成改造地下油罐9388個,實際完成4363個,仍有53.5%未完成。

4

敏感區域(重點湖泊、重點水庫、近岸海域匯水區域)城鎮汙水處理設施應於2017年底前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江西省九江市

截至2017年底,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廬山市等6個縣的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還未完成。

5

2017年底前,工業集聚區應按規定建成汙水集中處理設施,並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

青海省、湖南省

截至2017年底,青海省有3個工業園、湖南省有12個工業園未建成汙水集中處理設施。

6

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要於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吉林省長春市

截至2017年底,吉林省長春市有5處黑臭水體因清淤工程未完工、配套汙水管網建設不到位等原因尚未完成治理。

(二)9個省的24個生態環境保護項目推進緩慢或建成後閒置,涉及投資9.43億元。

序號

項目

類型

涉及

地區

問題

類型

項目個數

涉及總投資(萬元)

具體問題

1

土壤汙染防治項目

湖北省黃石市、四川省犍為縣

未開工

14

44500

湖北省黃石市作為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由於土壤汙染治理底數不清、治理技術標準和方向不明等,截至2017年底13個示範項目未開工。四川省犍為縣農用地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試點示範項目應於2017年完工,由於前期準備工作不充分,截至2017年底項目尚未開工。

2

重金屬汙染治理項目

湖南省永興縣、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河南省孟州市

未完工

3

14731.09

湖南省永興縣太和工業園周邊土壤治理工程、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大廠班塘歷史遺留重金屬汙染綜合治理工程、河南省孟州老蟒河河道底泥無害化綜合治理項目等3箇中央重金屬汙染防治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應於2016年底前完工。由於相關單位推動不力、前期工作緩慢等,截至2017年底仍未完工。

3

汙水處理項目

遼寧省康平縣、甘肅省蘭州市

未開工

3

10112.61

遼寧省康平縣城北汙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甘肅省蘭州市西固汙水處理廠和雁兒灣汙水處理廠惡臭治理工程等3個項目,由於前期工作進展緩慢、主管部門推進不力等,截至2017年底項目逾期1年仍未開工。

四川省樂山市、吉林省四平市

未完工

3

14476

四川省樂山市第三汙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工程、吉林省四平市葉赫鎮汙水處理工程、四平市循環經濟示範區汙水管網建設工程3個項目,應於2015年或之前完工。因前期規劃和設計方案變更等,截至2017年底項目仍未完工。

江蘇省7個縣

閒置

1

10449.77

江蘇省7個縣(市、區)在覆蓋拉網式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中建設的195個汙水處理設施有146個閒置,涉及投資10449.77萬元。

合計

24

94269.47

(三)浙江省排汙權交易中心未嚴格落實建設項目主要汙染物排放減量替代政策,2016年至2017年少收取7家企業排汙權有償使用費115.48萬元。

四、去產能方面

(一)雲南省違規新增水泥熟料產能450萬噸。按照規定,未經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或已經認定的水泥產能違規在建項目未按規定完善相關手續前,不得繼續建設,建成項目不得投產。截至2017年11月,未經認定的昆明東山水泥生產有限公司年產75萬噸水泥熟料項目、已認定但未完善相關手續的文山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等3家公司年產375萬噸水泥熟料項目建成投產,共計新增產能450萬噸。

(二)湖北省陽新縣和赤壁市未按規定用途使用化解過剩產能獎補資金3474.02萬元。截至2017年11月,陽新縣財政局向相關企業撥付的2016年專項獎補資金中有950.4萬元未按規定用途使用,而是用於股東償還債務。赤壁市財政局向相關企業撥付的2016年專項獎補資金中有2523.62萬元未按規定用途使用,其中用於8名股東退股減資款1805萬元、償還貸款本息602.74萬元、償還貨款51.95萬元、補繳稅款63.93萬元。

五、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方面

(一)13個部門和地區17項“放管服”改革事項落實不到位。

序號

涉及單位

涉及事項

具體問題

1

山西省人社廳

山西省城鄉居民醫保信息系統與原新農合信息系統尚未有效整合,影響醫保報銷效率

2016年1月,國務院要求各地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醫療保險進行整合。但截至2017年底,山西省有10個地市仍未移交歷史數據,部分地區新農合信息系統關停;二是運城、臨汾、長治3個市新農閤家庭賬戶收支無法及時導入城鄉居民醫保系統,人社部門難以及時準確掌握新農閤家庭賬戶情況;三是7個地市的1300個鄉鎮衛生院、鄉鎮醫保定點機構尚未開發好軟件接口,報銷時需再次人工錄入,影響醫保報銷效率。

2

福建省國土資源廳、福建省發展改革委

用地預審與後續審批事項部分報批材料重複

福建省國土資源廳實施用地預審,要求項目單位提交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後續發展改革部門實施企業投資項目核准審批,也需要項目單位提供第三方中介機構出具的維護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

3

甘肅省相關縣(區)民政部門

城鄉低保戶和農村五保戶免費用電政策沒有得到全面落實,減免電費未返還

由於民政部門提供的“兩保戶”信息與供電公司登記的居民用戶信息不一致,且民政部門未主動推進解決,2015年1月至2017年底,全省86個縣(區)中仍有49個縣(區)的“兩保戶”免費用電政策未落實到位,未返還“兩保戶”減免電費共17118.83萬元。

4

甘肅省林業廳

未按規定受理審批,造成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和建設進度緩慢

甘肅省林業廳未按規定受理應由其審批的黃河蘭州段溼地修復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造成項目前期手續辦理時間長達1年,影響預期年吸收二氧化硫16.4噸、粉塵49.2噸典型示範項目的建設進度。

5

雲南省衛生計生委、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物價局等聯席會議成員單位

雲南省藥品集中採購平臺信息長期未更新

自2011年以來,雲南省藥品集中採購平臺信息長達7年未更新,原中標藥品品規、價格等信息更新滯後,導致部分藥品在平臺採購中出現經常缺藥、部分醫療機構自行線下采購未入圍藥品等問題。

6

吉林省長春市、公主嶺市、樺甸市

食品藥品便民服務站發揮效果不佳

截至2017年底,吉林省建設並升級改造食品藥品便民服務站1300個。抽查發現長春市、公主嶺市、樺甸市等358個便民服務站基本未開展面向群眾的食品檢測相關服務,其中87個已停止使用。

7

河北省邯鄲市環境保護局、湖北省襄陽市發展改革委、四川省樂山市發展改革委、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廣西憑祥市、百色市右江區、岑溪市、昭平縣4縣(市、區)的國土部門、黑龍江省水利廳

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違規由申請單位負擔費用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北省邯鄲市環境保護局等9個地方行政審批部門在審批過程中委託開展的環評文件技術評估、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等8項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仍由申請單位負擔中介服務費用702萬元。

8

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

教育部高等教育學位、學歷管理信息系統及認證業務未整合,增加高校及認證人負擔

全國高校學歷、學位2個信息系統管理以及認證業務分別由教育部2個事業單位開展,信息採集和認證流程未整合,增加高校及認證人負擔。2017年1月至9月,有40678人(佔同期申請學位認證人數的21.49%)同時申請同一學校的學歷和學位認證,重複交納認證費、郵寄費2477.66萬元。

9

文物局

對第三方評估諮詢機構監督檢查不到位,其出具的評審意見書編制質量較差

文物局對其委託的第三方評估機構監督檢查不到位,2016年至2017年,負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全防護工程設計方案”評審的北京中安質環技術評價中心有限公司所出具的885件評審意見書中,有68件由於編制質量較差被退回,影響項目評審進展。

10

原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藥品審評中心

已上市藥品轉換為上市許可持有人審批進展緩慢

2017年3月至12月,藥品審評中心共受理27份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申請,涉及27家企業或集團、290種取得上市許可及批准文號的藥品。截至2017年底,完成審評審批166個品種,其餘124個品種仍在審評審批過程中,其中116個已超過審評審批時限。

(二)10個部門或地區的57家單位依託行政資源、行政職權及影響力通過指定服務、強制培訓、壟斷經營等違規收費2.38億元。

序號

涉及

單位

收費

事項

收費

時間

具體問題

相關規定

資金

(萬元)

1

北京技術市場管理辦公室

技術交易獎酬金領取單辦理手續費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

北京技術市場管理辦公室為企業辦理《技術交易獎酬金領取單》時,按每項每次30元收取手續費。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清理規範工作的通知》(財稅〔2015〕45號):嚴禁藉助行政權力壟斷經營、強制服務、強行收費。

279.52

2

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

地下管網信息查詢費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

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以“技術服務費”名義向建設單位收取地下管網信息查詢費,主要用於日常經費開支。

2355.35

3

浙江省環保產業協會

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費

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

浙江省環保產業協會在開展2項服務能力評價業務中,強制要求申請單位付費參加相關技術人員培訓。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清理規範工作的通知》(財稅〔2015〕45號):堅決制止行業協會商會……強制企業付費參加各類會議、培訓……等行為。

416.04

4

浙江浙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汙染治理設施運行服務能力評價業務評審費

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

浙江省環保產業協會通過下屬浙江浙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違規向申請單位收取汙染治理設施運行服務能力評價業務評審費。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汙染治理設施運行服務能力評價指南(試行)》(中環協〔2014〕61號):能力評價工作不向申請單位收取評價費。

74.4

5

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

在用機動車排氣汙染物檢測人員持證上崗培訓費

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

2016年7月,環境保護部發文取消了對在用機動車排放汙染物定期檢測機構的相關檢測人員的准入限制。但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仍以“持證上崗”名義,通過下屬企業發文組織開展檢測人員培訓。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清理規範各類職業資格相關活動的通知》(國辦發〔2007〕73號):嚴禁強制開展考前培訓以及以考試為名推行培訓。

187.39

6

湖北中楚建設工程諮詢有限公司等35家平臺招標代理機構

採購文件費

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

通過黃石市公共資源交易信息網下載電子標書的投標單位,需向招標代理機構繳納200元至300元的“採購文件費”。

《湖北省物價局、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關於規範招標領域投標保證金和收費行為等有關事項的通知》(鄂價工服〔2016〕134號):規範招標領域有關收費行為(一)招標人提供的電子版資格預審文件、招標文件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98.1

7

湖北省襄陽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

平臺交易使用費

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

襄陽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要求,投標單位每次通過襄陽市公共資源交易網上交易系統下載電子標書時,需向交易平臺的軟件開發公司繳納“平臺交易使用費”100元。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規範電子政務平臺收費管理的通知》(財綜函〔2011〕14號):各級行政機關、代行政府職能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通過電子政務平臺提供政府公開信息和辦理有關業務……不得以技術維護費、服務費、電子介質成本費等名義向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收取任何經營服務性費用。

181.5

8

湖北省黃石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

平臺交易使用費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

黃石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要求,投標單位每次使用黃石市公共資源交易網投標時,需向交易平臺的軟件開發公司繳納“平臺交易使用費”40元。

140.98

9

吉林省合格評定管理協會、吉林省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行業協會

機動車檢驗機構等企業相關人員培訓費

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

吉林省合格評定管理協會和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行業協會利用吉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等行政機關的影響,開展面向機動車檢驗機構等企業相關人員的培訓、考試和證件發放等經營性活動。收入除用於培訓業務成本等支出外,2017年還支出33.2萬元用於海南等地考察、餐費以及發放津補貼等。

《財政部、民政部關於加強社會組織反腐倡廉工作的意見》(民發〔2014〕227號):社會組織不得利用業務主管部門影響或者行政資源牟利。

33.2

10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城規地理信息技術中心

規劃公示牌製作費

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

南寧市城規地理信息技術中心依託南寧市規劃局行政權力及影響,對基本建設項目高價收取規劃公示牌製作費463.44萬元,增加企業負擔。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涉企收費管理減輕企業負擔的通知》(國辦發〔2014〕30號):嚴禁以各種方式強制企業贊助捐贈、訂購報刊、參加培訓、加入社團、指定服務。

463.44

11

重慶市北碚區建築業協會

上崗證補考費、補(換)證費

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

北碚區建協依靠代行重慶市北碚區城鄉建委負責的北碚區建設行業專業管理人員崗位證書考務等工作職能,自行提高收費標準,將上崗證補考費從50元/人•科提高到100元/人•科,補(換)證費從5元/本提高到150元/本。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清理規範工作的通知》(財稅〔2015〕45號):整頓規範行業協會商會收費。嚴禁行業協會商會依靠代行政府職能或利用行政資源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

14.55

12

重慶蔡家路易安機動車檢驗檢測有限公司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測

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

重慶市公安局所屬重慶蔡家路易安機動車檢驗檢測有限公司違規開展與本部門行政審批相關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測”等中介服務。

公安部、質檢總局《關於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機動車檢驗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公交管〔2014〕138號):嚴禁公安、質量監督等政府部門及下屬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舉辦檢驗機構,已舉辦的要立即清理。

985.8

13

重慶市都安工程勘察技術諮詢有限公司

勘察文件設計

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

重慶市城鄉建委直屬企業重慶北域建設有限公司控股的重慶市都安工程勘察技術諮詢有限公司,違規開展本部門行政審批相關的“勘察文件設計”等中介服務。

《重慶市人民政府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規範行政審批行為改進行政審批有關工作通知的通知》(渝府發〔2015〕28號):加快推進中介機構與行政機關職能、人員、資產、財務、住所等“五脫鉤”,堅決清除與部門捆綁的其他中介機構。

3425.38

14

中國老齡協會所屬老年人才信息中心

諮詢服務費

2016年11月至12月

2016年11月至12月,老年人才信息中心利用作為中國老齡協會直屬事業單位的影響力,以承諾協助爭取全國養老大數據應用平臺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爭取地方政府養老信息平臺建設項目等為由,預收華錄健康養老發展有限公司10年諮詢服務費400萬元。同時,在未實際出資的情況下,通過股權代持的方式取得企業乾股400萬元,且未將該股權納入賬內核算。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涉企收費管理減輕企業負擔的通知》(國辦發〔2014〕30號):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同配合,堅決制止各類針對企業的亂收費、亂罰款和攤派等行為。

800

15

全國金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等7個指導委員會

工作經費、公共活動費

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

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全國金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等7個教育指導委員會以工作經費、公共活動費等名義,向開設相關專業學位教育的高校等單位收費2085.2萬元。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財政部〈關於治理亂收費的規定〉的通知》(中辦發〔1993〕18號):以下幾種亂收費行為必須立即停止,堅決糾正:......(五)利用職權和行業壟斷地位,以保證金、抵押金、儲蓄金、集資、贊助等形式變相收費。

2085.2

16

北京中強認產品標誌技術服務中心

標誌費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違規將職責範圍內的標誌管理職能交由所屬北京中強認產品標誌技術服務中心實施並收費。

《國務院關於印發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29號):深入推進收費清理改革。不得將政府職責範圍內的事項交由事業單位或中介組織承擔並收費。

12226

合計

23766.85

(三)11個部門和地區的28家單位違規收取或未及時清退各類保證金6.74億元。

序號

涉及單位

涉及事項

具體問題

金額

(萬元)

1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公路管理站、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溪河鎮人民政府、江蘇省高速公路交通運輸執法總隊京滬及寧連支隊

道路修復保證金、安全保證金等

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公路管理站、淮安市淮安區溪河鎮人民政府、江蘇省高速公路交通運輸執法總隊京滬及寧連支隊違規收取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徐鹽鐵路工程指揮部道路修復保證金、安全保證金等共計245萬元。

245

2

江西省公路路政管理總隊下屬11個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支隊

高速公路清障施救履約保證金

自2011年起,江西省公路路政管理總隊下屬11個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支隊共向32家單位收取高速公路清障施救履約保證金889.7萬元,截至2017年底仍有849.2萬元未及時清理退還。

849.20

3

湖北省大冶市水利建設資金管理辦公室

項目承諾金

2014年12月,湖北省大冶市水利建設資金管理辦公室向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武九客專湖北段一標段項目經理部收取大冶湖大橋項目承諾金200萬元,截至2017年底尚未清理退回。

200

4

青海大學科技園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質量保證金

截至2017年底,青海大學科技園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未及時清退青海大學科技園孵化器綜合樓項目中超額預留的工程質量保證金1450.9萬元。

1450.90

5

山東省章丘市國土資源局、山東省莒南縣國土資源局、青榮城際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

土地復墾保證金、工程質量保證金

一是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章丘市國土資源局、莒南縣國土資源局等單位在辦理新建濟青高速鐵路和魯南高速鐵路項目臨時用地使用手續時,向施工企業收取土地復墾保證金7177萬元,截至2017年底仍未清退。 二是截至2017年12月20日,青島至榮成城際鐵路的缺陷責任期已超過2年,但青榮城際鐵路有限責任公司仍未及時向符合條件的施工企業返還16751.34萬元工程質量保證金。

23928.34

6

貴州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

資格審查保證金、安全保證金、廉政保證金

貴州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在扎佐至南北貴遵複線(扎南)高速公路等項目中累計向施工單位收取資格審查保證金2118.79萬元、安全保證金1575.42萬元、廉政保證金922.39萬元。截至2017年底仍未按規定退還企業。

4616.60

7

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設開發總公司、湖南省各級環保部門

企業投標保證金、環保“三同時”保證金等

一是截至2017年底,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設開發總公司仍有1991.52萬元在衡桂高速、炎汝高速等項目中向施工企業收取的企業投標保證金等未按時返還。

二是截至2017年底,湖南省各級環保部門仍有以前年度收取的環保“三同時”保證金31346.18萬元未及時清退返還。

33337.70

8

浙江省輻射環境監測站

預付款保證金、政府採購履約保證金

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輻射環境監測站仍有555.05萬元自2016年以來向中標單位違規收取的保證金未及時清理退回,其中違規收取的預付款保證金530.53萬元,超額收取政府採購履約保證金24.52萬元。

555.05

9

太原鐵路局、呼和浩特鐵路局

施工安全風險抵押金

2004年12月至2017年4月,太原鐵路局和呼和浩特鐵路局累計向施工單位收取施工安全風險抵押金5987.24萬元,截至2017年底仍有966.33萬元未按規定退還。

966.33

10

四川省樂山城投公司

履約保證金、投標保證金等

截至2017年底,樂山城投公司有1200.73萬元保證金應退未退,其中履約保證金1172.73萬元,投標保證金28萬元。

1200.73

11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

預收違約金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在企業並未違約的情況下,違規向17家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預收違約金,截至2017年底有5萬元未及時清退。

5

合計

67354.85

(四)3家單位違規開展評比等活動並收費490.02萬元。

序號

涉及 單位

收費

事項

收費

時間

具體問題

相關規定

資金 (萬元)

1

貴州省企業聯合會

資料費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

貴州省企業聯合會組織審定“省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向獲評企業收取資料費25.2萬元。

《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關於印發〈關於社會組織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國評組發〔2012〕2號):未經批准保留的社會組織評比達標表彰項目應當一律停止。不得在評選前後收取各種相關費用或者通過其他方式變相收費。

25.2

2

貴州省質量協會

交流活動費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

貴州省質量協會組織評選全省“優秀質量驗證小組”和“質量信得過班組”,並以交流活動費名義向參評獲優企業收費20.11萬元。

20.11

3

中國烹飪協會

認定評估費

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

中國烹飪協會開展“中國菜系之鄉”等3個項目的認定工作並對每項認定收取單價20000元至200000元不等的評估費。

444.71

合計

490.02

六、重大項目建設方面

(一)11個省及中國鐵路總公司的20個項目未按期開工完工、違規建設或建成後使用效益低等,涉及投資467.45億元。

一是浙江省、重慶市和中國鐵路總公司的4個項目因前期工作進展滯後等逾期1年以上未開工,涉及投資198.2億元。

序號

地區或部門

項目名稱

具體問題

涉及投資(億元)

1

浙江省

杭甬高速複線寧波段一期工程項目

2016年5月,杭甬高速複線寧波段一期工程列入浙江省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重點交通建設項目,並明確於2016年內開工,估算總投資183.9億元。由於項目前期準備工作不充分等,截至2017年底項目尚未開工。

183.9

2

重慶市南岸區

南岸區奧源晶典安置房項目

2010年9月,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委託所屬融資平臺公司與重慶市奧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協議,約定由其修建“奧源晶典”安置房,項目涉及投資3.5億元,計劃於2011年10月22日前開工。截至2017年10月底,重慶市奧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一直未與南岸區就安置房項目回購價款達成一致,也未辦理安置房項目施工許可證,項目僅完成部分場地平整等工程,基礎及主體工程未正式開工建設。

3.5

3

中國鐵路總公司

薛店、南陽2個鐵路二級物流基地項目

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項目建設計劃和實施方案,薛店、南陽2個鐵路二級物流基地應於2016年底前建成投產,其中,薛店物流基地項目估算總投資5.8億元,計劃工期12個月;南陽鐵路物流基地項目估算總投資5億元,計劃工期18個月。截至2017年底,上述2個項目均處於前期工作階段,尚未開工。

10.8

合計

198.2

二是5個省的10個項目因項目單位推進不力、施工進度緩慢等逾期1年以上未完工,涉及投資61.63億元。

序號

地區或部門

項目名稱

具體問題

涉及投資(萬元)

1

安徽省六安市

S366公路新建駱家庵至葉集段工程等3個項目

安徽省六安市S366公路新建駱家庵至葉集段工程等3個項目應於2015年完工,由於項目建設資金不足、建設單位推進不力、用地指標未落實等,截至2017年底仍未完工,涉及投資43.82億元。

438200

2

青海省循化縣

循化縣2015年新增公租房建設項目

2015年3月,海東市城鄉規劃和建設局下達循化縣當年新增公租房建設任務1118套,建設年限為2015年至2016年。截至2017年11月,循化縣仍有9個公租房項目394套公租房未完工。

2096.08

3

雲南省陸良縣、魯甸縣、景東縣、普洱市

陸良縣大壩沖水庫擴建工程等4個項目

陸良縣大壩沖水庫擴建工程、魯甸縣月亮灣水庫和景東縣青龍水庫項目應於2014年底前建成,計劃投資11.91億元,普洱市五里河水庫項目應於2016年底前建成,計劃投資2.61億元,但由於地方政府組織項目用地徵地拆遷不到位、項目實施單位工作推進不力等,截至2017年底上述項目均未完工。

145200

4

吉林省吉林市

吉林市經開區糖廠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

2014年6月,吉林市經開區糖廠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計劃總投資24841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1952.6萬元,計劃改造國有工礦棚戶區1502套、於2015年建成。截至2017年11月底,該項目尚未完工,實際完成投資14300萬元、建成安置住宅999戶。

24841

5

廣東省陽山縣

陽山縣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

陽山縣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規劃於2012年至2014年實施,項目總投資6000萬元,由於項目前期工作耗時長、項目配套資金未落實等,造成項目進展緩慢。截至2017年11月底,項目僅完成投資4133萬元(佔比69%)。

6000

合計

616337.08

三是3個省的3個項目由於配套工程未實施、設計標準偏低等,建成後閒置未用或使用效益低,涉及投資191.26億元。

序號

地區或部門

項目名稱

具體問題

涉及投資(萬元)

1

湖北省襄陽市

襄陽市樊城區胥營供水改擴建工程

樊城區胥營供水改擴建工程於2016年11月完工,工程概算投資1998.61萬元,因項目配套管網沒有鋪設到位,該工程建成至今仍未投入使用。

1998.61

2

山東省

德龍煙鐵路

德龍煙鐵路由德大、大萊龍和龍煙3段組成,於2017年9月全部通車,涉及投資188.37億元。處於中段的大萊龍鐵路與兩端鐵路技術標準不統一,且因項目法人與沿線政府存在股權爭議等,其擴能改造工程無法立項,實際運行速度僅為每小時50至60公里,鐵路的能力利用率僅為35%,制約德龍煙鐵路整體效能發揮。

1883700

3

陝西省榆林市

榆林市米脂縣“溫馨家園”保障性住房項目

2011年3月,米脂縣人民政府違規批覆同意在陝西金泰氯鹼化工有限公司二期20萬噸/年聚氯乙烯擴建項目1000米衛生防護距離之內建設“溫馨家園”保障性住房,截至2017年底已建成1490套。由於不符合衛生防護距離要求,上述房屋無法交付使用。

26936.73

合計

1912635.34

四是張家口寧遠機場改擴建工程綜合樓、鄭州至阜陽鐵路、鄭州至濟南鐵路3個項目未按規定招標、監理工作不到位等,涉及投資16.35億元。

序號

地區或部門

項目名稱

具體問題

涉及投資(萬元)

1

河北省張家口市

張家口寧遠機場改擴建工程綜合樓項目

2017年10月,張家口機場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在未進行公開招標和簽訂正式合同的情況下,先行確定了寧遠機場改擴建工程綜合樓項目的施工單位、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截至2017年底已完成基坑土方開挖工程10118立方米。

1000

2

中國鐵路總公司

鄭州至阜陽鐵路5標段項目、鄭濟鐵路5標段項目

鄭州至阜陽鐵路5標段項目中,天津新亞太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監理人員配備不足,且存在未經業主單位批准而擅自變更監理人員的情況;鄭濟鐵路5標段項目中,成都西南交大工程建設諮詢監理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建設單位批准自行變更進場監理人員。

162539

合計

163539

(二)11個省的21個單位拖欠農民工工資1.56億元。11個省的15個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等項目由於政府投資項目手續不完備或自身財力緊張未及時撥付財政資金,以及部分單位之間相互拖欠工程款,21個施工單位未及時取得工程款,拖欠農民工工資1.56億元。相關單位正在積極整改中。

七、財政資金統籌盤活及分配使用方面

(一)截至2017年底,5個省4.32億元財政資金結存2年以上,涉及城市重點工程建設資金、服務業發展資金等。

序號

涉及地區

具體問題

資金金額

(萬元)

1

江西省

截至2017年底,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等5個省本級預算單位或省屬企業3167.53萬元財政資金結存超過2年,涉及花卉良種繁育中心項目建設款、省級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和省級節能專項資金等。

上饒市財政局違規將保障房資金、國債基建資金等13項結存時間超過2年以上的存量資金在預算列支後轉入非稅收入財政專戶,涉及資金29324.6萬元。

32492.13

2

湖北省

截至2017年底,湖北省殘疾人康復中心260.19萬元資金結存超過3年未統籌使用;襄陽市財政局往來資金財政專戶中1567.45萬元結存超過3年未收回統籌使用;襄陽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倉庫和初檢室遷建項目長期未開工建設,304.43萬元資金閒置3年以上。

2132.07

3

貴州省

貴州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項目“第二批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項目”等16個項目的121.36萬元資金結存超過3年。

121.36

4

河南省平頂山市、洛陽市、商丘市、周口市

截至2017年底,平頂山市等4市的5個項目因前期工作進展滯後、施工進度緩慢等應完工未完工,4470.82萬元資金結存2年以上。

4470.82

5

遼寧省瀋陽市

2015年3月,瀋陽市財政局撥付一市屬單位機構用房經費4000萬元,截至2017年底,上述經費累計支出26.21萬元,其餘3973.79萬元閒置2年以上。

3973.79

合計

43190.17

(二)5個省部分單位向不符合使用條件的單位或個人安排國家工業轉型升級、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財政專項資金6667.86萬元。

序號

涉及地區

具體問題

資金金額

(萬元)

1

青海省

2014年11月,由於青海省科技廳審核把關不嚴,導致不符合專項資金申報條件的青海偉毅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獲得中央財政補助資金300萬元。

300

2

寧夏回族自治區

2011年至2017年9月,由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部分市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及婦女聯合會審核不嚴,導致不符合條件人員違規獲得創業擔保貸款和農村婦女創業擔保貸款3647.5萬元,為此財政支付貼息資金328.32萬元。

328.32

3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

2013年12月,柳州市城中區人民政府以課題名義,安排柳州市城市投資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科技專項經費1500萬元,用於建設城中區人民政府租賃辦公的河東管理大廈項目安保等系統。

1500

4

吉林省

2016年11月,在未按照規定組織專家評審且項目沒有明確可轉化成果的情況下,吉林省科技廳將吉林省經濟幹部管理學院食品加工技術項目列入中試中心,並撥付財政資金900萬元。截至2017年12月,上述資金結存在吉林省經濟幹部管理學院所屬項目公司。

900

5

安徽省蕪湖市

2014年以來,由於蕪湖市人民政府審核把關不嚴,26家企業虛假出口獲得出口獎勵資金3639.54萬元。

3639.54

合計

6667.8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