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0,我對北京失望了

我是积分落户1/200000,我对北京失望了

我是积分落户1/200000,我对北京失望了

至今仍能想起一個月前剛剛看到積分落戶新政策的情景:就像暗戀已久的對象突然深情地回望,電流通過全身,一點希望和各種情緒都在體內發酵。

6月14日24時,北京首次積分落戶申報截止。14日當天,90度從東城區人力社保局瞭解到,北京市及各區社保局已經開始進行積分落戶申請的收尾工作。

按照5月底媒體數據,截至當時共有12萬人申報,4萬人通過單位審核。而業內人士判斷,截至14日24點,申報人數預計會在20萬人上下。這個數據與800萬北漂的基數相比,顯得有點微不足道。

一眼萬年的感情只在歌詞裡有,落戶政策讓我們內心燃起的那點微弱希望很快就平復了。

從4月16日細則發佈到6月14日申報截止,近兩個月的時間內,北京首批積分落戶申報被沒有預想中激起熱浪,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媒體上搜索與北京積分落戶相關字眼,竟然討論寥寥。對於這不足20萬的申報者來說,這種平靜背後,也許是不抱希望,也許是還在觀望。

我是积分落户1/200000,我对北京失望了

這是城市能給我多年漂泊的最大認同

作為諸多的申請者中的一員,儘管不抱希望,但我還是把網上湧現的各種積分計算器試了個遍。

按照我目前的情況,來京十年,最終最理想的成績仍不超過67分。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歷經無數考試,我原來相信,只要肯努力刷題,總有量變達到質變的一天。但積分落戶這場考試不同,在各種指標比拼中,無論我現在怎麼絞盡腦汁,恐怕還跟不上平均值。

北京積分落戶共設置9個積分指標。其中職住區域指標、創新創業指標以及納稅指標跟我統統無關,我也就是在合法穩定就業指標、合法穩定住所指標、教育背景指標以及年齡上勉強得分。

從2008年夏天來北京到現在整整十年,房子和戶口,留住了多少年輕人,又讓多少人無奈離開。

2008年夏天,聽著北京歡迎你,我只身一人揣著幾百塊來到北京。在去單位報到後,我就租住在中關村蘇州街一個以北漂聚居地著稱的小區。80年代小區內五十平出頭的一居室,比大學宿舍更簡陋陳舊,住了11個姑娘,上下鋪的鐵床擠在一起,就連狹窄的廚房都拆了櫥櫃放了單人床。晚上排隊洗澡,早晨排隊洗漱。

儘管身在北京,但其實卻一直遊離在北京之外,也許這就是北漂的真正意思。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那晚是週五,十幾個女生擠在29寸的大塊頭電視跟前,看一場盛世表演。當時我們關了燈,看著電視屏幕上的幽藍裡閃爍著亮光,發出驚歎。

我們身處的北四環,距離鳥巢不到十公里,也就是七八站公交之外,但當時,十公里外的那個世界距離我們的生活似乎遠在天涯之外。

當時一起租住床位房的姑娘們,後來有不少離開北京。她們離開的動靜實在太小,就像是大海水面上落了極輕微的一滴水。但在幾年時間後,離開北京的年輕人動靜似乎大了。

201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均出現減少趨勢:2017年,北京全市常住人口比上年末減少2.2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比上年減少13.2萬人,北京市戶籍人口比上年末減少3.7萬人。而上次有據可查的下滑年份則要回溯到上世紀70年代末。

十年間,收入的漲幅遠遠跟不上房價的增速。以2008年9月東四環開盤的華業玫瑰郡為例,當時媒體報道其均價尚不到每平米一萬四。十年後的當下,這一樓盤二手房在售價格也早已超5萬/平米。而2008年初到北京時的“房租”是290元/月,經過十年後,如今位於蘇州街這一小區同戶型的一居室租金已經達到6300元/月。

在這個城市漂泊十年後,已經再也回不到有張床睡就能很滿足的23歲心態。我的戶口仍在老家,成為我與故鄉之間說不清道不明的關聯,似乎我的戶口在哪,我就永遠只是暫時漂泊,總有回家的一天。

但如果真能落戶北京,這可能真的是這個城市能給我的多年漂泊生活的最大認同。

我是积分落户1/200000,我对北京失望了

一場沒有誠意的留人

湖南妹子Y跟我不一樣。在十餘年前來北京之前,她就已經漂在深圳,並且將戶口落在深圳。但當北京積分落戶政策出來後,她還是毫不猶豫選擇了申請。

對於目前在一家已經宣佈IPO的互聯網企業上班的Y來說,選擇在北京生活,純粹是因為相比深圳北京的工作機會更多些。

“深戶其實有很多優點,甚至在開放性上,比北京戶口更好。其實如果只考慮工作,不考慮未來生活在哪兒,是深圳戶口還是北京戶口,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Y說。

在她看來,申請北京落戶這個過程只是一個經歷。

“當然申請成功更好,但要是不成功也是個回憶。”她舉例說,為了填報租賃住所信息,她去國土局做租房備案,如果是往常,放在任何一個場景下,這樣的問題都會讓她覺得冒犯,比如房子有多大,朝向如何,以及跟誰一起住等等隱私問題。但因為要積分落戶,這一層嚴格的審查反倒讓她覺得有一絲絲好玩。

在申請積分落戶這兩個月時間裡,她將自己在北京約十年的經歷翻了個底兒朝天。“真是重新在心裡捋了一遍。其實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少有這樣的時刻和機會,能讓我回看在這個城市的過往種種。”她說。

對於是否能落戶,她並不抱什麼希望。當我提及截止到5月底只有12萬人申請,她大笑著說,你是在暗示我中籤還是有幾率的嗎?確實,與800萬的常住人口數據相比,12萬的申請數量似乎出人意料。

其實,北京積分落戶門檻設定較高。僅僅以社保繳納年限這一項來看,北京的7年設置最為嚴苛。Y提及,自己的一個朋友由於中間換工作斷繳社保一個月,但由於沒有及時補繳,就沒有通過初審。

按照官方說法,在今年9月5日後,北京市將根據實際申請人員積分情況,統籌考慮城市承載能力和人口調控目標要求,合理劃定落戶分值,確定落戶規模,並在今年第四季度公佈落戶分值和擬落戶人員信息。而按照目前的積分政策,申請者的分數每年都會不同程度有所提升。

對於北京積分落戶沒有固定分數線的操作,她認為這是這個城市“沒有誠意的留人策略”,只不過給了漂泊在這裡的年輕人一些念想而已。況且,對於這份念想,似乎很大一部分人都沒有當真。

“都知道是餡餅,但也都知道自己是吃不到的。”Y笑著說。

我是积分落户1/200000,我对北京失望了

你的路還很遠,我只剩了三年機會

講真,我與Y在積分落戶這件事上如此淡定與僥倖,根本原因是都還沒有孩子。畢竟無京戶不耽誤買車買房,也不耽誤基本的醫保等社會資源的享用。

但這一切,在孩子上學面前,都是浮雲。儘管租房也能唸書,但高考呢?在北京接受小學、初中教育,再被放回山東、河南這樣的高考大省廝殺,還會有競爭力嗎?——對W來說,這就是每天都要考慮的問題。

W是我的一個老朋友。四十歲時拼了二胎,兒女雙全。丈夫在中關村一互聯網企業任中層,薪資完全夠的上北京9大積分落戶標準中“連續三年納稅額超10萬可積6分”這條。

“我的月薪,都還不夠他每個月納稅的數。”W感慨。儘管夫妻倆收入加起來早已過百萬,還有公司獎勵的股票可以套現,甚至在兩套房子之外仍有餘錢考慮投資,但這些錢在孩子唸書事兒上,根本是打在一團棉花上。

在任何外人看來,這對夫婦算的上是北京中產家庭,似乎生活無憂。但如果一直沒有北京戶口,已經上初中的女兒將來就必須回到原籍參加高考,這對於他們而言,是扯不掉的焦慮。

“之前有一個孩子時候,還想著大不了將來可以讓孩子出國唸書,但有了倆,就覺得這條路負擔太重。可是讓倆孩子都回老家高考,到底什麼時候送回去、送回去了怎麼教育都是煩心事兒。”W感慨。

在針對積分落戶的討論中,W直言不諱地說,雖然她也申請了,但並不指望自己能過,目前全家的希望都在她老公身上。而對於他來說,最大的優勢除了有碩士學歷外,還在於已經在自有住房居住近十年,累計起來也是大的加分大項。

“九大積分指標中,除了沒有見義勇為這種榮譽指標外,其他能加分的項目,肯定都排在前面了。”W說,她按照網上各種計算器初步算了下,怎麼也超過100分。

但儘管如此,她並不能完全放下焦慮。因為對他們而言,能參與積分落戶的機會已經不多了。她指的是,在北京9條積分落戶指標中,年齡指標其實也是隱形門檻。這項指標明確,截止到積分落戶申報工作啟動的上一年度12月31日,申請人年齡不超過45週歲(含45週歲)的可加20分。而一旦超過45歲,在總分數上失去無疑會落下一大步。

“你的路還很遠,我們只剩了三次機會”。W說,我們的青春給了這個城市,它給不給那張紙我們其實無能為力。我是積分落戶1/200000,我對北京失望了

我是积分落户1/200000,我对北京失望了

本期話題:

如果能拿到北京戶口,

你願意付出怎樣的代價?

------------------

歡迎大家進入評論區留言

可分別獲得90度地產發放的隨機現金紅包一個!

我是积分落户1/200000,我对北京失望了我是积分落户1/200000,我对北京失望了
我是积分落户1/200000,我对北京失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