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大屋,一座古橋,就能揭開惠州這座古村的祕密……

一間大屋,一座古橋,就能揭開惠州這座古村的秘密……

在惠州橫瀝鎮潭頭村

有這麼一間大屋

一座古橋

見證著這裡的歷史

經過時間的浸潤

每一片磚瓦、每一寸花崗岩

都在訴說從前的故事

一間大屋,一座古橋,就能揭開惠州這座古村的秘密……

一間大屋,一座古橋,就能揭開惠州這座古村的秘密……

其源大屋

一間大屋,一座古橋,就能揭開惠州這座古村的秘密……

位於橫瀝鎮潭頭村東清小組的其源大屋

由東清鍾氏族人建於清代

是一座二層磚木結構的客家圍屋

屋簷的木雕以花鳥圖案裝飾

牆上灰塑有麒麟,蝙蝠等祥瑞圖案

一間大屋,一座古橋,就能揭開惠州這座古村的秘密……

門皆為青石框邊

堂橫屋隔牆上開磚雕花窗

刻有迴文、蝴蝶、花卉等,造型精美

院落左右各開一門,正門廳設屏門

橫匾上書“世德發祥”

屏門柱礎之間以石板相連成門檻

石板上陽刻銅錢等寓意招財進寶的吉祥圖案

一間大屋,一座古橋,就能揭開惠州這座古村的秘密……

左院門廳內設屏門

屏門雕繪合一,用彩漆塗飾

上部為鏤空隔斷窗

橫屏與門上的鏤空樣式有所區別

木雕部分為花鳥圖案,採用漆金工藝

屏門後為木板隔間房

一間大屋,一座古橋,就能揭開惠州這座古村的秘密……

史載鍾氏來源有三種:一是源自子姓,以邑為氏;二是以職業為姓;三是出自嬴姓,為鍾離氏改鍾氏。

目前鍾氏流傳下來的主要有兩支,一是鍾烈為得姓始祖,二是鍾接為得姓始祖。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為了避免戰亂,鍾烈後人“五齡兄弟”(即鍾提齡、鍾遐齡、鍾禎齡、鍾祥齡和鍾瑞齡五兄弟)入粵。“五齡公”從中原(今河南穎川)長途跋涉到南安(今江西省大餘縣),後又分遷廣東各地。其中鍾遐齡後代,鍾應禎支系鍾子智最後遷至惠州市橫瀝鎮的潭頭村開基。

鍾氏一族於潭頭村落地生根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建於清代的其源大屋現為鍾氏祠堂,整座建築有翻新修繕的痕跡,地上堆落的成色尚新的紅色炮紙和“佳偶天成”的聯婚喜聯給這座老屋增添了喜慶氣息。

一間大屋,一座古橋,就能揭開惠州這座古村的秘密……

歲月退去了老屋的居住功能

然而老屋沒有破落,而是作為迎新納喜

舉辦家族盛事的聚集地

從屋內各處裝飾都可以看出

鍾氏族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寄願子孫後代金玉滿堂

一間大屋,一座古橋,就能揭開惠州這座古村的秘密……

鍾興橋

俗話說:“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惠州自古多水道

因此古橋自然也不少

但如今保留比較完好的古橋

多是因為改道鮮行被人遺忘

一間大屋,一座古橋,就能揭開惠州這座古村的秘密……

前往鍾興橋的小路兩旁有著茂密竹叢

地上枯黃凋落的竹葉鋪了厚厚一層

與雨後溼漉漉的泥土混在一起

可見此路鮮有人行

穿越叢林,終於看到石牌

一間大屋,一座古橋,就能揭開惠州這座古村的秘密……

古橋由三根花崗岩石條並排鋪設而成

旁邊碑上刻著“惠城區不可移動文物”

看起來平淡無奇

但它卻有著兩百多年歷史

一間大屋,一座古橋,就能揭開惠州這座古村的秘密……

鍾興橋簡介:鍾興橋位於潭頭村五星村小組,為潭頭村鍾姓於清嘉慶七年(1802年)以二世祖的“圍內嘗銀”所建,是一座空腹式石橋樑。橋為東北、西南走向,橋面寬1.07米,橋長4.9米,橋身為成條花崗岩石樑,由巨石直接鑿取,中間無接縫。三根石樑並排鋪設於兩頭橋墩上,石樑截面尺餘見方,三條略有大小之分。橋墩用當地山石交互累疊,結構穩固。現橋面石樑保存完好,三梁併合處積灰累塵,填滿縫隙,石面也被磨得光溜,可見年代之久。

據資料記載,鍾興橋還有一座橋碑亭立於橋東北向約15米的塘角嶺坡下,記錄了建橋的時間、建橋人和建橋款項的由來。亭周邊為紅砂岩,仿硬山建築。左右刻對聯,現左邊刻字損缺,右為“長命富貴”。亭中鑲嵌青石碑,陰刻楷書;上從右至左橫排“鍾興橋”三字,其下分兩排豎刻,上款“嘉慶七年歲次壬戌孟冬”,中刻“二世祖諱鼎富公圍內嘗銀造”,無下款。碑下為紅砂石岩基座,亭前置一方約一平方米半圓形花崗岩祭臺。與祭拜有關,多是祈保平安、風調雨順的願景,可見當年此橋在村民心中的地位。

古村古蹟裡蘊藏著許多古人的智慧

隨著時間的變遷,顯得越發珍貴

有時間去看看那些頹垣斷壁

回望前人的故事

也是不錯的散心之行呢

一間大屋,一座古橋,就能揭開惠州這座古村的秘密……

- End -


圖文 | @惠城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