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心計中的太平公主權傾朝野,鬥法唐玄宗,她卻為何無法陪葬乾陵

大家都知道武則天在做武昭儀期間,為了扳倒王皇后,讓她未滿週歲的女兒安定思公主做出了犧牲。現在的電視劇偏向於把武則天完美化,認為思公主非武則天親手殺害的。但是

《新唐書》《唐會要》裡面都清楚地記載著,是武則天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女兒。

宮心計中的太平公主權傾朝野,鬥法唐玄宗,她卻為何無法陪葬乾陵

武則天畫像

總之不管思公主過世的原因如何,武則天都是失去了她的女兒。直到後來,武則天生了她最後的一個孩子太平公主以後,她將之前對思公主所有的虧欠全部補償在太平公主的身上。武則天和唐高宗都非常疼愛這個小女兒,太平公主也成了武則天的掌上明珠。

太平公主的情路也是非常坎坷的。

宮心計中的太平公主權傾朝野,鬥法唐玄宗,她卻為何無法陪葬乾陵

太平公主影視形象

太平公主六歲的時候,去她的外祖母家小住,她的隨行宮女(也有就是太平本人的說法)遭到了她的表哥賀蘭敏之的強jian,這件事引起了武則天和唐高宗的大怒,之前賀蘭敏之也jianwu過太子妃,惡行不斷。武則天就取消了賀蘭敏之作為武家繼承人的權利,最後在流放的時候被處死。

宮心計中的太平公主權傾朝野,鬥法唐玄宗,她卻為何無法陪葬乾陵

周迅版本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雖然從小經歷了不平之事,但是由於父母的格外疼愛,她一直在相對有愛的環境中長大。為了不讓太平公主被吐蕃來的使者求婚,武則天名義上被出家成女道士,“太平”就是她的道號。以此為拒絕和親的藉口,武則天不願意讓女兒遠嫁,只想把心愛的女兒留在身邊。

宮心計中的太平公主權傾朝野,鬥法唐玄宗,她卻為何無法陪葬乾陵

太平公主和薛紹

武則天將16歲的太平公主嫁給了城陽公主的二兒子薛紹,但是又嫌棄薛紹的嫂嫂出身低微,還有想讓薛家休妻的打算。但是嫁給薛紹的太平公主在婚後是非常幸福的,和薛紹兩個人琴瑟相和。後來因為薛顗參與唐宗室李衝的謀反,牽連到薛紹,可是薛紹本人並未謀反。武則天卻也非常惱怒的,認為早知道就不應該把太平嫁去薛家的。

宮心計中的太平公主權傾朝野,鬥法唐玄宗,她卻為何無法陪葬乾陵

武攸暨

最後薛顗被處死,薛紹杖責一百,餓死在監獄中。為安慰太平公主和剛滿月的外孫,武則天下令將太平公主的封戶破格增加到一千二百戶。後來武則天又將太平公主嫁給武攸暨,還處死了武攸暨本來的妻子。太平公主又為武攸暨生了兩兒兩女。可是在這段婚姻中,太平公主不在恪守本分,開始包養男寵,出軌通姦,還把自己喜歡的男寵張昌宗介紹給武則天。

宮心計中的太平公主權傾朝野,鬥法唐玄宗,她卻為何無法陪葬乾陵

張昌宗

武則天經常說太平公主和自己年輕的時候很像。有《新唐書》記載:

“主方額廣頤,多陰謀,後常謂類我。”

宮心計中的太平公主權傾朝野,鬥法唐玄宗,她卻為何無法陪葬乾陵

李旦

後來中宗李顯繼位後,被韋皇后毒死,太平公主聯合相王李旦,誅滅了韋皇后一黨,李旦繼位,太平公主也被封為“鎮國太平公主”。在李旦坐皇帝期間,太平公主可以說在朝堂上呼風喚雨,有些國家大事都要去請教太平公主,問問公主的意思。

宮心計中的太平公主權傾朝野,鬥法唐玄宗,她卻為何無法陪葬乾陵

少年李隆基

後來李旦想把平王李隆基,太平公主認為李隆基頗有才能,不能受她的控制,她就想讓李旦立李成器為太子。姑侄二人開始在政治上鬥法。太平公主多次想謀害李隆基都未成功,於是她就有了造反作亂的想法。

宮心計中的太平公主權傾朝野,鬥法唐玄宗,她卻為何無法陪葬乾陵

宮心計太平公主

魏知古告發太平公主發動叛亂,指使常元楷、李慈率領羽林軍突入武德殿,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人定計率先下手誅除太平公主集團。薛稷被賜死在萬年縣獄中。太平公主被李隆基刺死,她的兒子出了薛崇簡,其他的全部刺死,太平公主被抄家。權傾一時的太平公主集團,飛灰湮滅。

宮心計中的太平公主權傾朝野,鬥法唐玄宗,她卻為何無法陪葬乾陵

宮心計太平公主

《資治通鑑》中是這樣敘述太平公主的:

“太平公主沉敏多權略,武后以為類己,故於諸子中獨愛幸,頗得預密謀,然尚畏武后之嚴,未敢招權勢;及誅張易之,公主有力焉。中宗之世,韋后、安樂公主皆畏之,又與太子共誅韋氏。既屢立大功,益尊重,上常與之圖議大政,每入奏事,坐語移時;或時不朝謁,則宰相就第諮之。

宮心計中的太平公主權傾朝野,鬥法唐玄宗,她卻為何無法陪葬乾陵

宮心計太平公主

雖然太平公主是因謀反作亂而死,但是他畢竟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親姑姑。據說死後是以貴族的身份下葬的,至少李隆基還給他姑姑留了一個全屍。但是至今在乾陵的陪葬墓中,找不到太平公主的陵墓,歷史上也沒有記載具體太平公主最後葬身何處。估計李隆基覺得作亂的姑姑沒有資格入葬乾陵的陪葬墓吧。權傾一時的太平公主,終於隨著歷史硝煙,讓人們忘記她身歸何處。

宮心計中的太平公主權傾朝野,鬥法唐玄宗,她卻為何無法陪葬乾陵

乾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