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phone,你還記得嗎?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微軟和蘋果從骨子裡那就不一樣,一個是軟件,一個是硬件,而PC時代之後的移動互聯網則成了微軟和蘋果真正的分水嶺,理解了這一點,對於WindowsPhone的失敗可能你會更多些寬容,而做硬件,本來就不是微軟的長項。至於失敗的原因,主要可以歸納為兩點。第一,我們從產品的角度出發,Windows Phone存在明顯的策略失誤。


windowsphone,你还记得吗?​在黑莓那一期我們講過2010年是整個智能手機市場的拐點,是移動計算平臺成為中低強度計算和網絡內容消費的主要交割點。也是在這一年,微軟也推出了旗下新一代移動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 7,極簡的設計當時確實收穫了一票粉絲。但作為新玩家,WindowsPhone的第一要務應該是迅速打開市場,藉著成熟的硬件平臺,積累對於整個生態系統構建十分關鍵的用戶,就像當年MS-DOS藉著IBM PC是一個套路,下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但這次,缺乏舉一反三的微軟只完成了創造和改進兩個環節,並沒有在普及上大下功夫。相比於iOS 和Andorid,傲嬌微軟直接“東施效顰”蘋果,嘗試掌控Windows Phone生態鏈的每一環節,Windows Phone價格也並不算親民,而相比於已經擁有先發優勢的iOS和Android缺乏核心是競爭力。反倒是出現了一個怪事,因為高中低機型沒有明顯的體驗差異,低端機型Lumia 500系列賣的相當不錯,完美詮釋用20%的價格買到80%的體驗,2015年底的調查數據顯示,在Windows Phone用戶中,高端機型Lumia 950和Lumia 950 XL的佔有率依然不到1%,20%都是低端機,跑偏嚴重。另外,就是向下兼容極差,生態系統惡性循環。

windowsphone,你还记得吗?​微軟本來也不是沒有後來居上的希望,當時與諾基亞雙劍合璧,再借助Windows本身在桌面平臺上得天獨厚的優勢,Windows Phone 曾被認為是未來有機會挑戰iOS和Android的第三大操作系統,但Windows Phone把本來就不夠豐富的用戶群體浪費殆盡,而罪魁禍首就出在向下兼容。我們之所以這麼多年都能對Windows忠心耿耿,除了新特性的加入以外,不可忽視的是,Windows擁有出色的向下兼容性,就算當初你PC預裝的還是Window XP,用上最新的Windows 10也不成問題,但在Window Phone上,這卻成了用戶們的奢望。2012年夏天,微軟發佈 Windows Phone 8 時確認由於內核的更換,所有的搭載 Windows Phone 7 系統的手機均無法升級到 Windows Phone 8,剛圈粉的用戶這下真是極其寒心,直接導致用戶大量流失,就算是Windows Phone 8 到 Windows 10 Mobile 的升級,微軟說好的向下兼容,又一次食言了。而用戶數量的流失直接導致開發者數量的銳減,最終使得Windows Phone平臺陷入無應用可用的尷尬境地,國內微信都沒得用,這也反應出WindowsPhone在初期軟硬件結合過緊的策略失誤,而像蘋果那樣的模式,設計出直面消費者又讓消費者心跳的產品,從來都不是微軟的強項。第二,從企業本身的角度出發,微軟自身的企業規模巨大,船大掉頭難,面對新機遇新挑戰,反應太慢。保羅離開微軟後曾與多位微軟高管交流,在2009年左右,政治內鬥的大環境、急於求成的心態已經使微軟成為科技界低效率的反面教材,在此環境下誕生的Windows Vista匆匆忙忙推向市場,成為微軟歷史上最為失敗的操作系統。

windowsphone,你还记得吗?​而微軟之所以失去了活力,和掌舵人不無關係。我在採訪摩托羅拉CEO時,他說道大部分科技公司在巔峰時期往往都不會超過七年。有這樣一個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消費電子科技企業難以長青,這理論叫估值理論。有人將微軟的衰敗歸結於鮑爾默的無能,其實不管是鮑爾默在任期間還是庫克在任期間,微軟和蘋果股票都呈現出穩定的增長,這和金融市場對於公司的估值不無關係。簡單來說,股價本質上反應的應該是金融市場對於公司未來的預期,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當時可以預見的未來。舉個例子,如果微軟現在的股價是1塊錢,經營情況現在就比較確定,未來1年內會翻一翻,那麼這種樂觀的估計就會及時而直接反應在股價上,所以股價應該是2塊錢,而不是1塊錢,很顯然這對於大部分股東來說是利好消息,而鮑爾默這樣的穩健型CEO會提供相對可預期的企業未來,其首要目標往往便是當前的股東利益最大化,股東會也會優先考慮這類穩健型的CEO。如果CEO和蓋茨以及喬老爺一樣固執己見,追求個人價值和產品價值最大化,往往未來是很難預期的,別站著說話不腰疼,你要是手持幾千萬幾億的股東你敢上嗎?願意拿自己的錢擔風險麼?除非董事會成員都是瘋子。所以,我有個不太客觀的結論,只要資本市場運作一天,我們就很難避免大型科技公司落到穩健型CEO的手裡,產品只是在“例行迭代”而非“革命”,畢竟技術革命是有風險的。哎,突然想想Zealer這家小公司也挺好的,現在還沒有資本市場那麼多是是非非,不忘初心,我們暫時還是能做一群不信邪的人,以後可說不準了啊!我們要放正心態,巔峰之後的下滑期對於科技企業來說是再正常不過了,何況微軟整整牛逼了40年。而我們更加關心的是,跌下神壇以後,還能不能重新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