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什麼這麼猖狂?

綜合格鬥希望之星

關於印度為什麼猖狂,這個問題應該從二個方面來看。曾經的南亞次大陸,在大英帝國來到之前,存在著眾多的小邦國,互不隸屬,各自獨立。而且教派林立,人們所熟知的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以及錫克教等 ,互相嚴重對立。實際上在南亞次大陸地區,完全是亂七八糟的景象。

由於英國人的到來,利用歐洲工業革命之後的堅船利炮,很快很輕鬆的佔領了,包括現在印度在內的南亞次大陸地區。使之成為英國海外的殖民地,可以說是英國人幫助印度統一了南亞次大陸。而作為印度地區的民眾來說,凡是有外來勢力的入侵,印度是侵略者最容易對付的地區,很快的就會成為新帝國的子民。反正只要能夠軍事攻入印度的,基本上都能征服印度人。

比如歷史上的突厥人和蒙古人,以及希臘人和馬其頓人等等,都曾經輕鬆的拿下印度,或者是部分佔領印度。在印度的歷史上,好像沒有反侵略鬥爭的歷史大戰役,入侵者幾乎都是失敗在南亞次大陸炎熱的氣候上。

英國不僅幫助印度人實現了國土統一,而且還教會了印度人英語,作為印度各邦國的統一語言。至今為止,雖然印度從1757年到1947年,被英國人殖民了190年,可是印度人並不對英國的殖民歷史憎恨。反過來印度人還比較感激英國人,一是英國人幫助印度統一成為一個國家,這是印度人自己永遠也辦不到的。二是認為英國是一個還算好的殖民者,比起歷史上其它的外族帝國,要文明得多。三是由於長達近200年殖民史,英國人也留下了一些現代建築。

所以印度人很奇葩,其實英國人在印度殖民時期裡,殘酷鎮壓當地民眾做的壞事並不少,與其它地區的殖民地一樣多。當然這並不是說印度人不想獨立,永遠做英國人的奴才。使人感到不同的是,印度人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來反對英國殖民者的統治。由甘地聖雄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從一戰前就開始了,英國殖民者以為印度人在搞笑,並沒有當回事。

但是印度人就是這種性格,雖然趕不走英國人,但加入甘地領導的國大黨的人越來越多。誰知這個世界的變化太大,英國經過了一戰和二戰,因為戰爭大傷元氣。英國再也沒有能力霸佔海外的大部分殖民地,1947年印度得以一個整體國家的面貌獨立。既沒有與英國殖民當局浴血奮戰,也沒有付出巨大犧牲,印度就這樣獨立了。

印度雖然沒有國王,效仿的也是英國的議會內閣制。印度第一任開國總理尼赫魯,也是緊跟甘地的助手,竟然聲稱印度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什麼都不是。尼赫魯深知印度人口結構的複雜性,這是一句具有民族主義的口號。尼赫魯開始是為了凝聚人心,有利於各教派民眾之間的融合。

但是印度在英國人離開以後,發現自己成為了南亞次大陸的最大國家,而且幾乎沒有天敵。印度搖身一變從逆來順受,變態的成為欺凌弱小的霸主。除了北方鄰國實力強於印度之外,其它的鄰國都受到了印度的欺負和打壓。有的鄰國被印度肢解,有的直接被印度吞併“如錫金”,其它的弱小鄰國,對印度也是比較恐懼。至於印度為什麼這麼猖狂,可能是由於這幾個原因:

一、自從尼赫魯提出了要做有聲有色的大國以後,為印度人樹立了一個大國目標。印度不滿足於現狀,利用地區大國地位,向原來的大英帝國學習,領土面積要達到與英國原來在印度地區的殖民地一樣大。現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以及錫金和不丹等,過去都屬於英國的印度殖民地,印度對鄰國有領土野心。印度完全忘記了自己過去的被殖民歷史,對待弱小鄰國非常的霸道。

二、印度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南面就是印度洋,東面是緬甸和孟加拉國,西面是巴基斯坦,在體量上都沒有辦法與印度相比。而在北面則橫亙著喜馬拉雅山,縱有強國,也鞭長莫及。

三、印度在國際上過去是交好蘇聯,現在是俄羅斯。而美歐等國家認為,印度雖然獨立,但是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還微不足道。美國與俄羅斯雙方竟相與印度示好,希望把印度拉攏到自己的一方來。

四、國家地緣政治的因素,七十年代美國為了對付蘇聯,1972年訪華。尼克松和基辛格成為亞洲大國的座上賓,目的就是為了針對蘇聯。現在的印度身份幾乎與七十年代的亞洲大國一樣,奧巴馬政府時美國戰略就已經東移,現在特朗普更是提出了印太戰略,印度的戰略地位和身價一時高了起來。所以,印度在全世界的政治環境非常好,有恃無恐。

結束語:印度2017年的經濟總量有2.54萬億美元,是世界的第七位,但只及我們的五分之一。不過印度因為進行了農業“綠色革命”,解決了糧食問題,每年還有大量的大米出口。印度的工業以及軍事工業都比較落後,目前還是超級大國的利用對象。印度自己也經常借題發揮,以彰顯所謂的大國強勢。

不過有一點應該承認,印度這個國家雖然看上去,教派民族矛盾紛爭很厲害。但是經過獨立之後70多年的民族教化,民族之間的融合工作做得不錯。真正的要鬧獨立的民族和教派很少,而且印度有一點也了不起。印度獨立後,沒有發生過第三世界國家,常見的軍事政變事件,目前印度還沒有分裂的可能。




亦新湖

印度直到現在還有種姓制度,而這種種姓制度是由征服印度的雅利安人建立起來的統治秩序,在印度頑強生存了4000多年。作為較少人口的征服者,雅利安人可以塑造成具有神性的物種,通過特定的階層劃分,在印度的社會里佔據絕大多數的資源,使得印度社會形成了恃強凌弱的國民性。

低種姓的賤民特別看重宗教,期待在宗教的氛圍裡找到解脫生命苦難的藥方,因此印度有6萬多神祇。社會的暴戾形成的壓力都在宗教的麻醉下得到了釋放,這些低種姓的賤民失去了反抗的意識,變得逆來順受,樂天知命。

這些高種姓的人對於低種姓的人享有的種種特權以及由此產生的優越感,使得這些佔印度人口1%左右的人口在印度社會中顯示了統治階級的猖狂特性。

(印度美女基本都是高種姓)

印度獨立時本來可以發動底層人們武裝鬥爭,然而甘地和尼赫魯這些留學西方的印度精英對印度傳統社會的各種陋習非常牴觸。印度的革命如果是全民起義,不可避免要有宗教的色彩。民族主義和宗教結合在一起,就會形成民粹主義,盲目排外,目空一切。因此,尼赫魯他們放棄了發動群眾的做法,而是選擇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這樣印度雖然平穩獲得了獨立,西方殖民300年的成果也得到了保留,然而僅僅只保留在那些高種姓的人群當中。現代文明的成果,在逐漸往佔印度多數人口的較低種姓的人口滲透。隨著社會的發展,印度底層社會也逐漸開化,這樣的覺醒通常意味著對改變現狀的革命,因此即使有宗教作為麻醉劑,印度社會的壓力也在逐漸增大,動輒爆發的群體性事件和反政府武裝的死灰復燃即是例證。

由於印度的社會的特性,印度對這樣的社會狀況缺少解決的辦法,只能把問題丟給經濟的發展,希望經濟發展讓更多的人的生活得到改善,來降低可能發生革命的風險。不過,托克維爾早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中就介紹過,在似明非明,似暗非暗的狀態下更容易發生社會的崩盤。

(印度種姓矛盾升級)

印度社會的複雜性,使得印度政府對於處理和解決這樣的問題,缺乏必要的手段。萬般無奈之下,印度只要祭起了民族主義的大旗,希望以“大印度”的概念,來團結多數的人在傾向政府而非反政府武裝。印度政府小心培育著印度民族主義的成長和發展(印度可是有900多個民族),將概念化、抽象化的“大印度”的榮譽通過宣傳機器灌輸給普通國民。經過多年宣傳教育,印度社會終於再次形成了尼赫魯們曾一直希望避免的“民粹主義”。

印度政府對“民粹主義”分子既愛又恨,這些人對“大印度”的忠誠比起印度政府都要虔誠,卻也因此經常對政府對外關係的軟弱表示不滿,甚至還多次發起過針對政府高官的刺殺行動。這種情緒在印度社會肆意生長,歷屆印度政府的選票都不得不迎合這幫人的利益和情感訴求,而使得印度對外政策越來越過激。

(依靠極端民族主義上位的莫迪政府)

印度政府的很多舉措,在全世界看來都是典型的盲動,不理智,但是印度政府為了國內的團結,必須要維持“大印度”不可戰勝的虛假表象,並將之塑造成一個神祇,供這些印度的民粹分子膜拜,從而穩固印度政府執政的基本盤。

印度政府此舉實際是飲鴆止渴,過激的外交行為將弱化印度此前一直標榜的第三世界領袖國家的國際形象,在南亞印度的大國沙文主義也使得印度眾叛親離。印度枉顧四周國家的反對聲音,我行我素,將印度洋視為自家的禁臠,容不得其他國家染指。

對外關係和對內政治,印度在標榜自己能打贏2.5線戰爭,頻頻炫耀自己的肌肉。有人說,越是缺什麼,就越會顯擺什麼。印度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強者的形象,本來是印度現實政治情形無解下的權宜之計,“大印度”的迷夢欺瞞了印度國民的同時,斷絕了這個民族的內省自省的能力,也讓印度政府在猖狂的道路上走的越來越遠。

(印度選舉要迎合民粹分子拉到選票)

印度政府畢竟是有精英存在的,對印度的國力和國情有著深刻的認識,他們也心知印度猖狂背後的政治邏輯,因此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走鋼絲,對周邊國家維持著鬥而不破的狀態,同時積極尋求其他大國的支援(美俄等國)。

印度未來政治困境只能在經濟領域才能得到解決,印度必須要確保經濟的高速增長來沖淡人們的不滿。一旦印度的經濟發生狀況,印度周邊的國家就要留意了,印度極有可能在爭議地區,再次利用“大印度”主義的神祇給國民打宗教麻醉劑。只是這樣的“跳大神”次數多了,也沒有幾個國家願意配合印度這樣去表演,早晚會玩砸。

所以,印度的猖狂,是印度虛弱本質的外在表象,看起來張牙舞爪,實則色厲內荏。


而知而行

印度是個奇葩的國度,它是自卑與自大同時並存且十分明顯的國家。儘管印度有強姦之國稱號,又有種姓制度、宗教信仰、基礎設施落後等等內政問題,但印度十分自大猖獗,原因如下:



其一、印度以大英帝國南亞繼承者身份自居!儘管印度自身不行,但是英國殖民期間的印度面積十分廣大,包括目前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緬甸五國!印度也一直在為大印度目標而奮鬥!


其二、印度認為自己的軍事力量很強大,亞洲他第一!印度軍隊脫胎與英國殖民時期的治安軍,印度軍隊跟著大英帝國南征北戰,鮮有敗績!印度立國後又打敗了巴基斯坦,控制了不丹、尼泊爾等周邊小國,除了被中國打敗過一次外,印度真是亞洲一霸!

其三、印度的經濟總量與人口數量很大。印度人說英語,用英文,因此他的軟件行業發達。目前印度的GDP居全球第六,人口13億以上,居全球第二!印度一直想超越中國成為亞洲第一,但是他的路還十分漫長!



其四、印度的政治地位在不斷提高。印度是英聯邦成員國之一,又是南亞一霸,很多國家都給他面子。印度又通過軍火採購,與俄羅斯關係很好,普京都答應幫助印度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印度又與東南亞國家勾結,共同對抗我國,因此他在東南亞國家中也有地位!


大秦鐵鷹劍士

印度人的狂,倒不如說是印度高種姓人的狂,畢竟絕大多數中低種姓的印度人終日為生計奔波,在政治、經濟、社會、生活、資源等各方面飽受歧視,尤其是接近五分之一的賤民階層,壓根就被死死地壓在社會底層,而上億的婆羅門、剎帝利高種姓,從小都是養尊處優的,從小就看不起那些低種姓的人,從小養成了狂傲自信的性格。日子過得太好了,看世界的眼光也不一樣了。

以上是人的因素,從國家因素來講,印度真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不像很多國家獨立解放建國要經歷血雨腥風。印度沒費什麼勁就獨立了,英國人還順手把一套南亞的“宗藩體系”傳給了印度,印度除了和比他弱得多的巴基斯坦死磕死磕,其他幾個南亞小國基本就被印度壓的死死的,一派南亞霸主、印度洋領主的風采,這幾十年基本上順風順水,美蘇搶著巴結,不結盟運動的領袖,那印度得多狂。

印度一開國就左右逢源,體制是英國人給的,西方看的很順眼,官方語言是英語,那西方也覺得不錯。周圍也沒什麼對手,每當印度要採購武器了,比如要買飛機,哎呀,那蘇聯美國英國法國瑞典等國都爭先恐後開著樣機來了,這種萬國來朝的霸氣,印度人也很享受,樂呵呵地坐著喝著茶,就看這些西方的飛機在自己面前輪番上陣表演。印度能不狂麼?除了美蘇,我老三。

初生牛犢不怕虎,印度的政壇,說白了就是一些政治世家輪流坐莊,比如那個甘地家族,動不動說狠話、搞動作,從小就養成了任性的脾氣,成了國家領導人也喜歡到處伸手,干涉周圍幾個小國的內政外交,不聽話就打,甚至吞併,南亞那地方美蘇也看不上,任由它胡鬧,就這麼的,被寵壞了,越來越狂。

印度很自信,買了萬國牌的武器裝備,自己也搞這搞那,搗鼓一些印度自造武器,2款明星產品阿瓊坦克和光輝戰機,研究了30年,硬生生都殘廢了,花了上多美金修好的潛艇剛開回印度就自己炸沉了,首艘自建航母竟然被上百噸不可描述物炸傷了……

印度人做事不靠譜,但又喜歡吹噓,謎一般的印度自信,就讓他們繼續自信下去吧,反正你永遠叫不醒一個真的裝睡的人。


雲中史記

印度之所以猖狂既有一定的實力作為支撐,又有其自命不凡的性格使然:

印度是世界第七國土面積大國,世界第二人口大國,是金磚國家之一,二十國集團的重要成員。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印度是當今世界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經濟增長速度引人矚目。若以同等購買力來衡量:印度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4.457兆美元,與日本並列世界排行第三,僅次於美國、中國。印度在IT產業、航空航天等領域都是足以自豪的世界大國。印度陸、海、空三軍總兵力為127萬,居世界第四位,是全世界九大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之一,全世界擁有航母的十三個國家之一。文化軟實力方面近年來的印度一直試圖以寶萊塢電影擴展自己的國際文化影響力。反觀印度周邊的鄰國除中國和巴基斯坦具備一定實力外,幾乎清一色都是小國——事實上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馬爾代夫等國都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受到印度的巨大影響,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印度的確擁有在印度洋地區笑傲江湖的實力。

然而我們也應當看到印度這個所謂的大國其實是一個嚴重失衡的大國——一方面這是全世界GDP總量發展迅猛的國家;另一方面也幾乎是全世界貧困人口最多的國家。與此同時這個國家還飽受種姓制、女權問題和宗教衝突的困擾。不過在印度自己看來:這都不是事。長期以來印度始終以大英帝國的繼承人自居,冷戰時期甚至自我標榜為僅次於美、蘇的世界第三大國。如今的印度號稱是世界上最大民主國家並以此受到西方發達國家的熱捧支持。那麼印度為什麼會如此自命不凡呢?事實上這和印度國內的政治體制有很大的關聯——印度雖然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但其國內政治一直飽受種姓制的困擾,以致於高種姓人始終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命不凡。然而另一方面印度至少在形式上又繼承了源自英國的選舉制度,所以這些高種姓人又不得不千方百計去爭取他們眼中的低賤之人的選票,於是他們就要千方百計打造一種國強民富的盛世景象——客觀而言:就像上文所說印度政府也的確做出了一些成績,不過他們吹噓出來的成績似乎更大。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印度之所以表現的這樣,只不過是因為他虛弱到了極致的一種反向表現罷了。

所謂物極必反,當一個人真正缺少什麼東西的時候,往往會經常對身邊的人說他不在意這個東西,比如缺錢的時候窮大方,學歷低的時候貶低別人高分低能等等等等,以此類推。

在世界上像這種案例有很多,比如韓國,本身就是收到漢文化圈影響最深的國家,為了證明自己是一個獨立文化民族,所以就特意搞出來一個“訓民正音”,以顯示自己的文化是自我獨立發展的,沒有受到漢文化圈的影響。

結果呢?離開漢字,連正常的交流都做不了。然後為了填補自己空虛的歷史,一邊是吹噓歷史有8000年,一邊瘋狂的把中華文化裡的民俗傳統拿去申遺。這種瘋狂不自信的行為,既無聊又可笑。

印度與之相比,也同樣如此。

今天我們看到的印度統治階層,並不是印度原生土著,而是征服了印度大陸的蒙古人後裔,所以印度對外宣稱的印度是古文明國家,擁有幾千年的文明歷史,這其實是完全不對的。

因為衍生出印度古文明的古印度人,早就和古埃及人一樣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現在的印度人只不過是生活在這片大陸上的新印度人罷了。在這一點上,和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是截然不同的。

印度人為什麼會這麼虛弱。

在二戰之後,印度人也開始像其他國家那樣追求國家獨立,印度人搞獨立運動很奇葩,他們不敢搞武裝暴動,然後就開始搞“不合作運動”,最後英國人被搞得沒辦法,然後允許印度人獨立,所以印度這個國家,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嚴重的欠缺。

1、政治上不能做到政令有效傳達,政府法令在很多地方形同虛設。

印度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沒有通過戰爭進行暴力反抗而獲得獨立的國家,所以這個國家的國家並沒有經過血與火的洗煉,自然就沒有什麼凝聚力。

同時印度國內舊有的土邦不管是英國人殖民,還是印度政府執政,一直都沒有進行較大的變革。表面上看印度政府統御著整個印度次大陸,但是實際上,印度政府出臺的政策往往只能在首都周邊的省份推行,其他邦根本就不鳥政府的法令,所以在印度想要搞一個什麼國家政策的推行,無比艱難,在這樣的一個國家裡,經濟發展的難度可想而知。

2、軍事上既虛弱又瘋狂,目光短淺。

印度軍隊在軍事上,就是一個奇葩。他們在1947年獨立以後,由於接受了英國人在印度留下的遺產,就開始變得狂妄無比,以為憑藉這些東西就可以在亞洲為所欲為。所以印度在很早的時期就曾經提出,要在亞洲成為一個“有作為”的強國。

結果印度從50年代開始就不斷的侵犯其周邊的國家,當然了,印度人沒事欺負欺負尼泊爾、錫金這樣的小國倒也還行。後來他們遇見了我兔,結果就......呵呵了。

3、印度的科學技術研究就是個笑話。

到了七十年代,印度軍方看到中國自主研發武器裝備取得了較大的成果,也開始提出軍隊武器國產化的概念,然後不斷的提出自主研發製造主戰坦克、戰鬥機、航空母艦的目標。

結果大家都看到了,號稱世界第一的阿瓊主戰坦克研發了三十多年,都沒有研製成功,被軍方拒絕接受,最終被放棄,製造出來的三十多輛原型均價一億美元/輛,比飛機還要貴。

研製飛機就更是個笑話,印度的光輝戰鬥機研製,從1983年開始,直到2018年的今天,35年過去了,花費十幾億美金,還處在驗證機狀態,而此時中國的五代機都已經列裝了。

還有航母,更是搞笑,建造的航母15年間下水三次,打破了航母下水次數的世界紀錄。至今還只是一個空殼,沒有完成舾裝。而中國已經完成了首艘航母的列裝,第二條航母的舾裝正在加緊進行中。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印度之所以會這樣,除了迷之自信以外,就是內心極度的虛弱表現出來的逆向強硬,這也正常,在自然界裡也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個很弱的小動物為了避免被天敵捕殺,不得不進化出看起來極為強大的外表,我想印度差不多也是這樣的吧。


落下m


印度進入21世紀以來,風生水起,左右逢源,無論印度國內還是西方與論,將今天印度描繪成亞洲的巨象,明天印度將是世界巨星,GDP第三強(僅次美中)。“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路人甲如何理性思考印度呢?


一、難以否認印度有猖狂理由,看一看國際大舞臺,發展中國家能擺譜的“金磚五國”的金名片,印度就是其中一張。



1、印度猖狂還是有資本,經濟是亮點,財大氣粗,印度2017年GDP2.6074萬億美元,超過法國位居第6,連續7%以上增幅。


再看一下圖,特朗普總統“就服你!”。



考慮英國脫歐等因素,印度將在2020年超越英國,“超法趕英”印度夢即將提前實現,正如印度媒體《印度時報》報道自豪地宣稱“近150年來,印度經濟將首次超越了殖民時期的宗主國英國。”


2、印度猖狂在於民主、英語、人口。西方輿論導向特別看好印度,一是講英語,融入西方社會:二是講民主,國家穩定:三是講人口,超級紅利。西方這三條都是捧殺印度,印度1947年建國以後,此三條就是印度國情,怎么長期混跡於發展中國家。


印度有點不敢說,西方輿論不會說,印度私下拉著美國自傲說“美國大哥,二百年前咱們一起是英國打工仔”,咱與美國大哥穿褲檔就在一起,美國大哥認可印度是“全球最大民主國家”,印度名片“印度是英聯邦國家”,這是印度走上世界、融入西方的“護身符”。加上英語是印度融入西方的敲門磚,印度在“英聯邦”朋友圈的確有超級職場範,充分利用朋友圈謀求自身利害。


3、印度猖狂在於地緣政治與地區霸權。



大家看一下地圖,印度洋最大國家,印度洋是聯繫亞洲、非洲、大洋洲的交通要道,向西通往非洲、西歐,向東經馬六甲海峽進入東南亞、東亞,擁有中東石油等大宗商品及中日韓等運銷歐洲、非洲的工業品,全球1/4貿易在印度洋“飄洋過海”,21世紀是太平洋時代,也是印度洋輝煌年代。



印度洋並非“印度之洋”,但擁有7516公里海岸線地理優勢,一是加強“藍水海軍”建設,擁有亞洲最多航母,地球上最大“萬國牌”軍火庫,有效控制印度洋海上貿易及運輸,二是陸上霸權決稱霸南亞,特殊地緣決定印度強勢,印度成為印度洋、南亞唯一大國,操縱內陸尼泊爾吞併鄰國等。

美國總統特朗普2017版“亞印”戰略與日本安倍“民主之弧”,看重就是印度在印度洋“不可缺少一環”特殊戰略地緣政治,將印度納入西方政治、民主、軍事戰略之中。在未來聯合國改革中美英法不惜開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候選人”支票,企圖納入西方政治地緣版圖。


印度是國際舞臺新明星,東西方通吃的“萬金油”,看一看印度新名片“G2O集團”、“金磚五國”、“上海合作組織”。積極參與聯合國改革,“日德巴印”抱團入群,中印等發展中國家積極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全球經濟協調和改革。


客觀講印度幾年來成績是有目共睹的,聯合國安理會、世界銀行等要尊重發展中國家發展成果與增加發展中國家話語權,充分調動發展中國家全球治理、經濟發展區域協作、危機管控的積極性。西方應尊重並加以讓步,讓印度擁有更多國際空間與舞臺。


印度發展並非數學模型,巴西、阿根廷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憑藉資源優勢,企圖跨入發達國家俱樂部,至今仍在大門徘徊不定。菲律賓上世紀60年代曾經亞洲僅次日本的富裕國家,閉關自守、政治腐敗等淪落到三流國家,未來之路將是困難重重。





工業化是國家綜合競爭力核心,傳統農業和資源國家向現代化國家轉型必經之路。


印度有所發展,仍是傳統農業和資源國家,工業多停留粗放型代加工的低端工業,全球工業即將進入新工業革命,以超級計算機為例,中美領導全球,量子計算機、5G網絡通信將是未來競爭重中之重,看一看2000一2015年全球主要經濟體研發支出投入數據曲線圖,找一找印度在哪?



印度能擠進此表數據,說明印度還是有一點點。印度與發達經濟體差距不是十年而是一、二代,德國工業4.0、中國工業2025,轉型升級與彎道超車。而印度除lT行業、航天技術等高新技術外還有什么?與世界發達經濟體差距更遠,邊緣化是必定的!

其他種姓制度、基礎設施、統一市場等大家或多或少知道,不一一細說。印度國情中12億人口基數與1800美元人均GDP,印度能否笑傲江湖,猖狂還有理由?


如果將今天印度比喻一隻高飛的幼鳥,未來印度出現在萬里長空,是鷹擊長空,還是斷雁孤鴻?


浮雲悠思

印度是個大國

印度位於南亞,國土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了13億。國土面積是世界第七,人口僅次於中國,位列世界第二,極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人口數量趕超中國。而且同樣也是數千年文明古國,悠久的歷史和大國的土地人口是印度自豪的底氣所在。

也許有人會想,有的國家這方面比印度還強,為何印度卻更猖狂呢?那是因為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周邊除了北方外都是小國,印度經常欺負這些小國,有南亞土霸王的派頭。反觀有的國家,雖然比印度大,但周邊強國林立,爭端頗多,牽制的因素很多。大家看看海洋地圖就可知道,印度周邊的印度洋非常寬廣,沒有制衡印度的力量,太平洋那邊是一連串的島鏈,有日本這樣的比較強的國家,也有印尼這種比較大的國家,還有美國艦隊駐紮。

西方的縱容

西方國家認為印度的實力還沒有到威脅其霸權的地步,而且需要用印度制衡旁邊的大國,因此對於印度一些在南亞的霸道行為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印度吞併錫金,蠶食周邊國家土地,西方才不在乎。與之對比,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西方就集體制裁俄羅斯。印度進行核試驗,西方象徵性的制裁一下也就過去了,伊朗、朝鮮這種國家則是緊盯不放,制裁多年不斷。

西方的縱容,印度也心知肚明,知道列強們不會把他怎樣,需要他制衡北方大國,自然在南亞地區有恃無恐了。

認為是大英帝國的繼承者

印度雖然早年反對英國統治,但是英國人撤離後,印度卻繼承英國殖民者的衣缽,認為當年大英帝國在南亞佔領的地方都屬於印度的領土,1950年代對周邊的入侵也是以英國劃定的非法邊界線為依據,雖然一度被反擊打退,但仍然不甘心,總是希望繼續蠶食和佔據有爭議的土地。

也有無知無畏的因素

相比於中國人喜歡批評自己,誇大國外的情況,印度往往則是相反。這就好比兩個人看哈哈鏡,一個人看鏡子中的自己是小的,一個人看鏡子中的自己是大的,印度就是屬於後者,所以印度才有這種認為孟買比上海強的觀點。國內的人有10萬年收入還會嫌少,認為不夠中產,印度人則是很自信的認為自己屬於中產階級行列。

此外,國際上有些人出於意識形態的需要,有意無意的抬高印度,誇大印度的成就,這些話也無形中增加了印度的自我優越感


喜者寡言

全世界都瞄著老二,這可能就是中國面臨的局面。

印度是瞄著中國的國家裡注意力最集中的一個,很可能帶著深深的敵意,至少是非常強的戒心。

不挑釁強者,是一般道理,更何況是差距巨大的情況下。試著解釋一下印度的奇怪行為。

對於中國,印度有受害妄想症,1962年打過,它慘敗。當時中國不過一支偏師…中國還是印度死敵巴鐵強援。

英國殖民印度二三百年,捏合了今天的印度,也是今天印度性格嚴重扭曲的原因。性格扭曲行為就癲狂,說具體一點就像是惡奴,英國人王大,印度就是王二,表現就是霸道、無賴、胡攪蠻纏。

印度教是今天印度的粘合劑,目前執政的人民黨很深的印度教背景,人民黨目前的黨員很可能已過億是世界第一大黨,這在選舉政治中是很可怕的力量。印度教粘合起來的人民黨,揉進了民粹等一些很對庸眾胃口的東西,印度左派把他們看成法西斯政黨,基本就是這麼回事。

現在的印度就是這麼個大怪胎,傳統文化除了宗教別無它物,現行的國家運行的一套全是繼承英國人的。這就造成了表面上看著是個現代國家,實際上就是個講神話故事的


tfm5

近年來印度在國際事務上可謂是越來越強勢,那麼其為什麼這麼猖狂呢?我個人覺得有以下三方面



1 優越的地理位置

印度毫無疑問是一個幸運的國家,其地理位置真的十分優越。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有著非常豐富的人力資源和廉價勞動力。再加上印度有著漫長的海岸線以及各種各樣的礦業資源,潛力無窮的印度經濟是印度的一大區位優勢。



2 在印度洋和南亞的影響力

無可否認的是,印度對於印度洋沿岸和南亞的眾小國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力。所以這也讓印度的政治精英階層有著極強的優越感,而且印度一直渴望成為一個世界性大國,所以其一直也希望增強自己的國際影響力。



3 左右逢源的外交環境

由於印度突出的戰略地位以及潛力無窮的經濟實力和國家實力,印度一直被各大國視為極具戰略價值的棋子。從美蘇爭霸時美蘇的競相爭奪再到如今美國為遏制中國對印度的大力扶持,印度的外交環境完全可以用左右逢源來形容,這也是印度“目中無人”的另一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