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人工智能可以使工業設備製造商市值增加多達25%!

埃森哲發佈了一份新的研究報告,絕大多數製造商正在轉向人工智能(AI)來增強他們的產品和服務。

根據對歐洲,北美和亞洲六個行業中500家制造企業的調查,報告指出,人工智能的能力 - 特別是與移動計算和大數據分析相結合時 - 不僅能夠改變核心業務,還能改變員工和客戶體驗,甚至最終甚至是商業模式,並實現“行業X.0”戰略。

然而,研究發現,只有一小部分人已經在利用人工智能,這種方式被埃森哲稱為應用智能 - 智能技術和人的獨創性,結合分析和行業專業知識,大規模應用在核心業務。例如,雖然98%的被調查組織已經開始通過人工智能提高他們的產品,但只有16%的人已經為其業務建立了全面的人工智能願景,而只有5%的人將資源投入到由AI驅動的產品計劃中,而只有2%表示他們已經開始大規模地利用AI解決方案。

該研究還強調了企業在嘗試使用該技術時面臨的挑戰:引用的關注點通常是數據質量(由51%的受訪者確定);數據和網絡安全(45%);決定‘購買還是製造’的AI嵌入式解決方案(45%);和數據共享和保護知識產權(40%)。

埃森哲高級董事總經理兼工業實踐全球主管Eric Schaeffer表示:“人工智能工業產品的重新發明仍處於初期階段,要做到這一點非常簡單。”“然而,我們樣本中AI帶來的成功清楚地表明,它可以做到,AI在工業領域的商業案例非常強大。”

該報告提到,通過將AI與其他數字技術相結合來重新開發產品的公司可以獲得巨大回報。例如,埃森哲的其他研究表明,掌握人工智能可以使工業設備製造商的市值增加多達25%。

AI領頭羊如何成功

根據埃森哲報告,為了獲得這些成果,公司必須經歷一個旅程,該旅程包括四個階段:

(1)洩露對人工智能的信仰及其對數字化重塑產品的能力;

(2)構建利用現有產品與人工智能的願景;

(3)為AI驅動的產品再造提供資源;

(4)執行他們的願景和計劃的舉措,以數字化的方式重新規模化產品。

通過將行業調查公司和“AI行程階段”進行聚類,報告顯示,AI成熟度似乎因行業而異:汽車公司似乎更有可能致力於實施AI計劃,其中9%達到第三階段,5%達到第四階段。然而,僅有7%和3%的耐用消費品公司,工業和重型設備製造商分別到達第三階段,這兩個行業中每一個行業中只有1%的公司達到第四階段。

掌握人工智能可以使工業設備製造商市值增加多達25%!

其他的結果表明,16%的公司至少設想了採用AI重塑他們產品的方法:達到“願景”階段的公司開發投資和生態系統策略,以獲取、處理和保護驅動所需的數據AI的最大值。

此外,他們仔細分析了他們需要關注的內容:82%的這些“夢想家”提到“客戶忠誠度”和“對產品和服務使用情況的更深入瞭解”,是他們自身的關鍵價值驅動因素。同樣的比例還表示,“更大的安全性”和“更智能的解決方案和服務”將是人工智能用於其客戶的關鍵好處。

在為AI計劃投入大量資源的被調查公司中,大部分都集中在建立大規模人工智能所需的IT能力和技能上:其中91%的公司將分析和系統集成技能列為必要條件,64%表示他們將改變其業務模式的元素,作為嵌入AI的結果。

達到第四階段的2% —— 大規模執行 —— 通過與生態系統合作伙伴密切合作,確定他們自己的區別,以便細化他們想要與其他數字技術現在和未來結合的AI組件,作為其一部分的客戶價值主張。這些公司計劃使用的主要AI解決方案包括計算機視覺(73%),深度學習(64%)和機器人過程自動化(64%)。

“我們的發現表明,整體的、精心策劃的戰略與人工智能的成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相關性。”埃森哲公司的工業X.0研究主管Raghav Narsalay說, “然而,我們調查的四分之三的公司仍在嘗試使用可能被稱為‘漫無目標’的方法。但是這一點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發生變化,屆時我們真的會看到人工智能在改進產品方面的增長。”

研究結果還表明,AI產品的再創造率可能因行業而異。例如,改變可盈利收入來源是汽車行業65%的優先事項,而報告中的“工業設備製造”集群的分組則各有不同:大多數重型設備製造商(57%)稱該產品生命週期銷售和營銷策略是他們的關鍵優先事項,而工業和電氣設備行業中42%的人認為嵌入式人工智能將導致他們的創新架構發生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