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辨別出農藥是假農藥?

農小二來了

根據新的農藥管理條例的相關條例,以下幾種情況可以歸納為假農藥。

一、以非農藥冒充農藥來銷售

這就是民間所講的“掛羊頭賣狗肉”,例如很多製假者用低廉的化工溶劑之類冒充農藥來銷售,而這些化工溶劑是沒有殺蟲或殺菌作用的,也沒有被認定為農藥,這種情況就是假農藥之一。

二、用其他農藥來冒充某種農藥

這種情況一般是使用價格便宜的農藥來冒稱價格較高農藥,例如使用阿維菌素來冒充甲維鹽等,或者為了提高效果或者其他目的,農藥實際成分和登記成分不相符合。

三、農藥有效成分和標籤不符合

當前正規農藥都有電子標籤,可以在網上查詢,標籤上登記證在農藥信息網上查詢不到,或者查詢到的信息不符合,包括廠家和登記成分等,都可以認定為假農藥,要說明的是,現在已經放開農藥委託加工,這個是合法的,要與假農藥區別開來。

四、禁用農藥、未取得國內登記證農藥

國家已經禁止使用的農藥,例如百草枯水劑、甲胺磷、氟蟲氰等,都可以認定為假農藥,在國內沒有登記證的農藥,是不允許使用和銷售的,可以認定為假農藥。有些廠家聲稱在某些農藥在國外有正規登記,但只要沒有取得國內登記,就認定為假農藥。

五、沒有標籤的農藥

市場上有人銷售的沒有標籤農藥、白瓶子農藥,都可以認為是假農藥。


農業助手

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那些無生產農藥批號、無有效保質期等說明的農藥產品才能屬於假農藥。


而在當今社會,少數不法分子為了個人之私利,生產假冒不合格之農藥產品、冒用別人商標、以假亂真,以此牟取暴利。同時,也有極少數銷售商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進貨農藥渠道把關不嚴謹,假冒偽劣農藥才有可能流入市場。

因此,農民朋友在使用和購買農藥時,一定要到有資質和信譽的農資銷售經銷商購買農藥,並索取發票,這樣,一旦發生購買並使用假冒偽劣和過期失效的農藥給糧食減產的損失,才能有索賠打官司的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