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頂個球” 行不行?德國坦克的進化史

今天軍事方面的大新聞一時想不起來,不過在網上看老外討論羅馬尼亞坦克(TR-85,採用豹1技術的底盤,裝了個類似T-55的炮塔)的時候,說起德國豹1的奇怪改型。其中有個型號讓我突然感到非常有趣,就給大家跑一跑德國火車。

“坦克頂個球” 行不行?德國坦克的進化史

“坦克頂個球”

“坦克頂個球” 行不行?德國坦克的進化史

炮塔正面,轉向車體後方位置,注意這個炮是個配重的假炮

話說這1966年,北約正在為手頭的主力坦克性能上不令人滿意而煩惱,美國和德國的新一代主戰坦克研製方案已經開始,也就是後來著名的“洋躍進”失敗產物,MBT-70。

然而這個時候,MBT-70尚且還是一個處於預研階段的新項目,而德國為了驗證關於“三軸穩定”技術的想法,開發了一款試驗車,其代號:Erprobungsträger mit 3-achs-stabilisiertem Turm,翻譯過來就是“三軸穩定炮塔試驗平臺”。

研製這輛車的目的,是嘗試解決在當時困擾坦克火控系統設計的難題:如何修正車體側傾對行進間射擊瞄準的影響。因為在實戰環境下,坦克不可能總是在水平地面上進行射擊,那麼這個時候如何讓火控系統去修正這個影響就成了個難題——韓國日本媒體都曾吹噓他們的K2、90式、10式坦克可以通過液壓懸掛系統來克服影響,但……不管這個吹噓靠譜不靠譜,至少別的國家沒這麼幹的——至於上世紀60年代,德國也沒有打算這麼幹,他們決定試試在坦克頭上“頂個球”。

“坦克頂個球” 行不行?德國坦克的進化史

博物館裡的三軸穩定試驗車

“坦克頂個球” 行不行?德國坦克的進化史

三軸試驗車內部結構示意圖

從示意圖可以看到,“三軸試驗平臺”的炮塔實際上下半部就是個球,105毫米火炮固定安裝在“球”上,旁邊還有一門同樣固定安裝的30毫米副炮。而“球”裡面,除了有兩個乘員的空間,其“左半球”裡面塞滿了炮彈,而“球”的頂上,則是火控觀瞄系統。

這個“球”是整體三軸穩定的,就是說不論坦克如何上下起伏前後左右搖擺,球都會保持自己的方向,指向需要的方向。

看起來這個設計是很好的了,似乎就像是對於那些手抖的直播主得到了手機雲臺一樣,簡直拯救世界啊。

然而……

“三軸試驗平臺”的實驗結果卻是失敗的,原因很簡單,要讓全重超過10噸以上的整個“球”實現穩定,太難了——別的不說,驅動整個“球”實現穩定的作動裝置,一方面又要足夠靈敏精準,一方面又要非常“強壯”,否則頂不住這10來噸的重量……其實直到21世紀的今天,這也不大可能實現。

因此,“三軸試驗平臺”最大的貢獻,就是證明了“坦克頂個球”是不行的……

“坦克頂個球” 行不行?德國坦克的進化史

正在進行行進間瞄準驗證試驗

經過此次驗證,德國不僅決定放棄整個射擊平臺的穩定, 甚至連對火炮進行精確穩定也放棄了——這就是大家今天所說的“穩像式火控系統”的由來。至於後來德國人喜歡錶演的“豹2炮管託酒杯”——我們得知道的是,這個穩定程度,對於火控瞄準來說其實還是遠遠不夠的……至於在表演這個項目的時候把酒杯掉地上的日本陸上自衛隊的10式坦克……

後來在豹1A4坦克的火控系統上,採用了“射擊門”概念,即乘員按下射擊按鈕後,系統將判斷火炮的狀態,在火炮運動中正好進入射擊需要的方向和高低角的瞬間,自動擊發火炮。

至於對於車體側傾的修正,隨著火控計算機技術的進步,今天也已經不再是困擾各國坦克火控系統設計的難題——當然日韓是不是真的像他們吹的那樣,通過遠不如德國“三軸試驗平臺”精密的懸掛系統來實現車體的“三軸穩定”——那……誰愛信就信唄。

啊,對了,順便,我是在一個國外的戰爭雷霆論壇上看到關於這玩意的消息的,據說這玩意會成為“戰雷”德系5級金幣車——擁有巨大的載彈量、相當不錯的機動性和“紙一樣薄”的裝甲,而且半個車都是彈藥架……不過戰雷裡我覺得這玩意說不定會意外的好玩呢,反正5級車你也是跟一幫二戰車對打,105炮誰穿不了啊,而且還帶自動裝彈呢——固定安裝105炮很方便實現自動裝填。

“坦克頂個球” 行不行?德國坦克的進化史

模型還挺好看的

“坦克頂個球” 行不行?德國坦克的進化史

德法為MBT-70坦克研製的多種驗證車

又順嘴提一句,昨天在歐洲薩託利展上,德國和法國展示了新型德法合作坦克概念車,在豹2A7的底盤上裝了個“勒克萊爾”的炮塔——然而這……大家都知道,豹2坦克的正面裝甲外形設計,導致無法安裝特別厚的裝甲,尤其首下更是坑——我們的96式在這方面和豹2頗為相似——而勒克萊爾的炮塔裝甲也是薄的出了名……

至於為啥不把豹2的炮塔裝到勒克萊爾的車體上呢——勒克萊爾車體太小……裝上去怕是跑不動——這是施老早上開玩笑說的。

“坦克頂個球” 行不行?德國坦克的進化史

勒克萊爾炮塔+豹2車體——弱弱結合

“坦克頂個球” 行不行?德國坦克的進化史

當年85IIAP坦克出現的時候,大家都驚豔得很,哎呀,這個底盤正面裝甲的造型,和豹2如出一轍啊……唉後來才知道……如今即使是96B,也需要做好“賣頭”的工作

當然,列車長感覺,德國人可能還是想試試自動裝填機的感覺,畢竟他們多年沒搞過,而萊茵金屬新的130毫米炮的炮彈……明顯已經是很難人力裝填啦……

萊茵金屬自己也表示,這個概念車僅僅是連試驗車都算不上的一種概念,就是用來展示的,用以表現德法坦克合作是“來真的”,未來的EMBT坦克將會比這個“豹2”車體+勒克萊爾炮塔的東西“像話”得多……

回顧一下當年的“三軸試驗車”和MBT-70的開發史——好吧,各國開發坦克中磕磕絆絆都多了,這真是個很複雜的事兒,不要取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