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甄嬛傳》因為開機時拜過哪座寺廟而大火?

如果您愛看電視劇,曾經熱播熒屏的古裝劇《後宮甄繯傳》一定不會錯過。劇中心灰意冷的廢妃甄嬛,選擇出宮至甘露寺修行,皇后攜敬妃等一干嬪妃赴甘露寺進香,進而繼續欺凌甄嬛,可您知道嗎,其實這段戲,是在北京京西門頭溝的千年古剎戒臺寺裡拍攝的。並且,當年在拍攝這部電視劇的時候,總導演鄭曉龍攜編劇及主演孫儷、陳建斌、蔡少芬等人,還曾經在戒臺寺的大雄寶殿前上香祈福,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開機儀式呢。其實,戒臺寺早在明清時期就已成為歷代皇帝踏青賞春的佳境。

《後宮甄嬛傳》因為開機時拜過哪座寺廟而大火?

《後宮甄嬛傳》因為開機時拜過哪座寺廟而大火?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而位於北京京西門頭溝的千年古剎戒臺寺早在明清時期就已成為歷代皇帝踏青賞春的佳境。

戒臺寺每年的4月至6月名花競相開放,香溢滿園。那從2016年4月15日起,戒臺寺“第二十屆丁香節”已經拉開序幕。作為2016年山地旅遊文化節的重要活動,本屆丁香節改變了傳統的單一賞花活動形式,融入了書畫筆會、古琴表演、茶藝表演、攝影等文化內容的眾多活動形式,打造為期一個月的踏青季系列活動。您有沒有興趣一遊呢?

《後宮甄嬛傳》因為開機時拜過哪座寺廟而大火?

戒臺寺的丁香,以華北小葉丁香為主,有白色和紫色。近年來,還引進了名貴的四季丁香和朝鮮丁香等。

《後宮甄嬛傳》因為開機時拜過哪座寺廟而大火?

4月中旬開始,園內芳香襲人,花繁色麗,紛紜可愛。除了丁香外,戒臺寺的錦帶、牡丹、太平花、芍藥、連翹、珍珠梅、紫薇等花卉也會相繼盛開,真是奼紫嫣紅,爭芳鬥豔。遊人步入後花園,給人一種賞心悅目、心神怡、如痴如醉、美不勝收的感覺,如同到了瑤池仙境一般。

其實,自古以來,和戒臺寺有關的歷史文化名人可真是不少,從乾隆皇帝、恭親王奕訢、再到大畫家溥心畬,京劇泰斗譚鑫培,京劇大師梅蘭芳、馬連良等,都和戒臺寺有著很深的淵源,那他們和戒臺寺都有著什麼故事呢?

戒臺寺的活動松

《後宮甄嬛傳》因為開機時拜過哪座寺廟而大火?

《後宮甄嬛傳》因為開機時拜過哪座寺廟而大火?

清高宗乾隆,也就是愛新覺羅·弘曆,是清朝第六任皇帝。他曾多次來戒臺寺賞玩,並留下多處墨寶真跡。大雄寶殿的“蓮界香林”、戒臺殿內的“樹精進幢”兩塊匾額都是出自乾隆皇帝之手。

寺內最為聞名的古丁香,就是當年乾隆帝初遊戒臺寺時為了給古剎增輝,特命人從圓明園中移植而來。而且乾隆帝對於“活動松”更是情有獨鍾,且數次為這棵松樹題詩,刻於活動松一側石碑上。這首《題活動松》是這樣寫的:

(清)乾隆帝

老幹稜稜挺百尺,緣何枝搖本身隨?

咄哉誰為挈其領,牽動萬絲因一絲

乾隆在世的時候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在北京的戒臺寺中更留下了他很多的印跡。比如寺內的活動松就與乾隆有著很大的緣分。“活動松”是一棵高達25米的油松,相傳是元代時的住持月泉高僧手植。活動松的特點是,用手牽動這棵樹的任何一枝,它全身的枝幹都會搖動起來,“引一枝而全身發”。傳說清乾隆皇帝每次到戒臺寺,都要搖動活動松,以此取樂遊戲,淘氣一番。乾隆為這棵奇鬆起名“活動松”,並先後三次為它題詩,還刻碑立在松旁,至今詩碑仍在。只是石碑由於風化的作用,有的字已經不好辨認了,但通過這石碑我們不難發現乾隆爺對這棵松的喜愛,同時這也告訴世人:千古帝王跟你和我一樣,也具有一顆童心。

另外,乾隆皇帝還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初至戒臺六韻 》

(清)乾隆帝

名剎近千載,渡河斯偶尋。

自來幽勝地,蚤結憩遊心。

吉馬遵山棧,寒禽亂柏林。

兩峰豁開戶,一水宛垂襟。

我足憂勤畏,佛無來去今。

便教促歸蹕,餘興寄高嶺。

由此可見,乾隆皇帝對戒臺寺是多麼喜愛!

《後宮甄嬛傳》因為開機時拜過哪座寺廟而大火?

說到戒臺寺,不能不提京劇泰斗譚鑫培老先生和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

陳凱歌導演的電影《梅蘭芳》一開始有一段情節,說得是清末民初的京劇老生泰斗十三燕,,與梅蘭芳打對臺,輸了被砸了場子,氣鬱而死。這個情節,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而且那位演十三燕的演員,演得相當不錯。雖然化了名字叫十三燕,但這說的是譚鑫培,他是京劇史上的重要人物。電影中所說的打對臺的事兒是有,在東安市場內的吉祥戲院和丹桂茶園。東安市場裡頭有好幾個園子,還有中華舞臺,那些戲園子都不大。打對臺戲是戲班老闆搞的,這個老闆叫俞振庭,是俞菊笙的兒子。而俞振庭本人與楊小樓、尚和玉並稱為三大武生,梅蘭芳是他班裡重要的角色。打對臺戲這個事情梅蘭芳不知道,譚鑫培在丹桂唱,梅蘭芳在吉祥唱。“梅黨”朋友也不知道,並不像電影裡所說的經過了朋友們的事先策劃。

《後宮甄嬛傳》因為開機時拜過哪座寺廟而大火?

這無意為之和有意為之,是大不一樣的,有意為之表現出了梅蘭芳及梅黨的狹隘——欺負一位70歲的京劇界的老前輩。況且,梅蘭芳以《一縷麻》這樣的傳統老戲來打臺,賣座率略好於譚鑫培,但是《一縷麻》並不等於是革新的代表作。所以電影裡邊說,咱們今天唱戲沒錯呀,咱們怎麼會不上座呢,以至發生砸了園子。那陣北京的治安情況很好,京師警察廳很厲害,每個劇團戲院後頭有個團壓席。發生砸園子的事兒,在上海、天津有過,北京沒有。所以就這個十三燕悶鬱而死,且死在後臺,這是電影表現的,實際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這次造成了對臺情況以後,梅蘭芳後來知道,非常後悔,因為譚鑫培是他的爺爺輩。開春了,幾個朋友一起去戒臺寺玩,譚鑫培在戒臺寺有長期的包房。譚梅祖孫二人見面了,譚鑫培就開了句玩笑,怎麼著小子,你又追到我這兒來了?梅蘭芳非常恭敬地向爺爺道歉。這個事情在梅蘭芳上世紀50年代初出版的《舞臺生活四十年》第一輯當中說得非常具體。但是編劇把它改了,改成了把譚作為守舊的典型,打了三場,欺負並氣死這個老頭子。如果這個事情是屬實的話,按照當時梨園工會規矩,梅蘭芳便犯了欺師滅祖之罪,最輕的是罰在京中廟跪香,最重的可能被驅逐出梨園,就跟運動員似的終生禁賽,不許你再唱戲。

《後宮甄嬛傳》因為開機時拜過哪座寺廟而大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