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營商環境包括影響企業活動的社會要素、經濟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是一項涉及經濟社會改革和對外開放眾多領域的系統工程。一個地區營商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招商引資的多寡,同時也直接影響著區域內的經營企業,最終對經濟發展狀況、財稅收入、社會就業情況等產生重要影響。概括地說,包括影響企業活動的法律要素、政治要素、經濟要素和社會要素等。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方面。

從今年發佈的“中國排行榜·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榜單分析,上榜的30個城市中(其中省會城市10個、中心城市20個),其中廣東共有4個城市榮譽上榜。廣東當數中國經濟的“翹楚”

排在省會城市榜首的杭州市,是近年來發展最迅猛的城市之一,是新一線城市的領軍城市。改革開放後,杭州陸續湧現了宗慶後、魯冠球等實業家神話,以馬雲為代表的新時代企業家,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互聯網奇蹟,杭州市的經濟增長率在江浙滬,甚至全國拔得頭籌。作為中國電子商務發源地,一個阿里巴巴已讓多少城市望塵莫及;一場G20峰會,令杭州成為了全球矚目的焦點,優越的創業氛圍、良好的營商環境,使得杭州直逼京津滬。

2018年6月22日,在廣州舉行的“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與城市商會投資交流會”上,隆重發布了“2018中國排行榜·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榜單。本著“秉承客觀、公正、公開”的原則,經過行業推薦、大數據分析、媒體正、負面影響指數調查及專家綜合評定,以中國600多個城市近兩年的GDP增長率、投資企業數量、投資企業納稅額、投資環境評估、就業人數、開辦企業方便度、創新指數、政府廉潔度等細分指標為依據,綜合評定出“2018中國排行榜·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榜單結果。“2018中國排行榜·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行榜單如下: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省會城市”排行榜單:

1、杭州市

上榜理由: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杭州依託阿里巴巴、“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已經開闢了新的路徑。在日常生活方面,因為支付寶,杭州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之城。過去十年間,杭州市第三產業增長速度明顯超過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G20峰會之後,未來國內將形成“北上廣深杭”城市格局的說法愈發深入人心,杭州成為新一線城市當中,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之一。G20不僅成為杭州的新名片,對杭州的城市地位和經濟影響力的提升都起了明顯作用。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2、廣州市

上榜理由: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國家中心城市。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緣,瀕臨南中國海,珠江入海口,毗鄰港澳,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國務院定位的國際大都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州被全球最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之一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五次被福布斯評為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第一位。廣州總部經濟發展能力居中國前三,在廣州投資的外資企業達2.7萬家;世界500強企業288家,其中120家把總部或地區總部設在廣州。廣州互聯網企業超過3000家。享譽全球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一直在廣州舉行,隨著2017年《財富》全球論壇的成功舉辦,廣州一躍成為全球政經界最具“話語影響力”的城市。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3、上海市

上榜理由:上海是中國大陸國家中心城市和直轄市之一,位於中國東部弧形海岸線的正中間,地處長江入海口,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上海是中國重要的的經濟、交通、科技、工業、金融、會展和航運中心,是世界上規模和麵積最大的都會區之一。上海是中國金融中心,幾乎囊括了全中國所有的金融市場要素,上海的金融業經濟總量居全國第一;上海的私人銀行總部數居全國第一;上海金融市場直接融資總額佔全國四分之一以上;金融要素市場完備度居全國第一,作為曾經的世界第五大時尚之都和全球三大商都,上海的商業環境、氛圍和底蘊在國內更是無人能出其右。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4、北京市

上榜理由:北京是中國的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雄踞華北大平原北端。北京的西、北和東北,群山環繞,東南是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大平原。境內貫穿五大河。北京是中國的政治、文化與國際交往中心,是綜合性產業城市。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首都經濟”的概念。循著北京經濟發展要立足北京、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思路,對經濟結構和佈局進行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綜合經濟實力保持在全國前列。第三產業規模居中國大陸第一。北京被全球最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之一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至2017年,北京市連續三年位居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榜首。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5、武漢市

上榜理由: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四大洲的城市。“十二五”期間,武漢的高鐵網已經形成通達多個國家中心城市的8小時交通圈,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後的全國鐵路四大路網主樞紐之一。2017年武漢工商全面創建“三大格局”、“三大環境”,全面打造國內一流營商環境。隨著“中部崛起”“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世界設計之都、國際化大都市的宏偉藍圖徐徐展開,武漢的戰略地位越來越凸顯,武漢的復興越來越可期。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6、海口市

上榜理由:海口是海南省省會,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城市,北部灣城市群中心城市,地處海南島北部,北瀕瓊州海峽,是海南省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樞紐,2016年獲評“最具創新力國際會展城市”。2017年首屆島嶼經濟發展國際研討會在海口舉行,國內外專家共商島嶼經濟體發展,推動海南與“一帶一路”沿線島嶼經濟體合作。海口瞄準世界500強、全球行業領軍企業和知名品牌企業,開展“敲門”招商、代理招商、網上招商、以商引商、“飛地”合作招商,強化督查考評和結果運用,推進產業發展形成倍增效應。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7、鄭州市

上榜理由:鄭州位於中國地理中心,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鄭州地處中華腹地,史謂“天地之中”,古稱商都,今為綠城。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覆函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由於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成為中部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而且每年都會舉辦具有全國性的、區域性的大型商貿活動。鄭州商品交易所是三大全國性商品交易所之一,“鄭州價格”一直是世界糧食生產和流通的指導價格。鄭州在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中的地位、作用和影響力明顯提升,強力推進大樞紐建設。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8、南京市

上榜理由:南京地處中國東部,是江蘇省會、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是長三角及華東唯一的特大城市。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2014年中國區域中心城市競爭力評估,南京僅次於深圳廣州。2015年,南京經濟總量超過無錫。2016年,南京經濟總量實現過萬億,扭轉過去多年來南京在長三角地區發展的頹勢,用長江經濟帶、國家級江北新區等重大國家戰略,使得“寧鎮揚泰”快速成為了帶動江蘇整體經濟的增長極,並與“蘇錫常通”一起,成為支持整個蘇南現代化示範區建設中的“啞鈴型結構”。2017年南京地稅簡政放權,全力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9、成都市

上榜理由: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是四川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最佳旅遊城市”,成都具有區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全市金融機構金融業務交易量居中國西部各城市首位,一帶一路產業佈局和天府新區全力建設,不少人看好城南未來的發展。2017年成都正式成為“世界文化名城論壇成員城市”的第34個成員,說明“成都已經是世界的成都”。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10、西安市

上榜理由:西安市是陝西省省會,是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門戶城市與重要交通樞紐,是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業基地,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7年歐亞經濟論壇在西安開幕,論壇在促進歐亞地區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互瞭解以及各領域務實合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立足服務“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奮鬥目標,各項分會活動均與西安優勢產業和特色板塊緊密結合,必將帶動一批大項目落地西安,為大西安建設提供更多的新動力、新活力。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中心城市排行榜單:

1、深圳市

上榜理由:深圳位於珠江三角洲東岸,毗鄰香港,是中國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國際重要的空海樞紐和外貿口岸。作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個經濟特區,已發展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其經濟總量長期位列中國大陸城市第四位,是中國大陸經濟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也是我國“最互聯網”城市和互聯網產業強市。2017年以來深圳以創新強、結構優、速度穩、質量高的發展特徵將繼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圳經濟將繼續保持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趨勢,未來產業成為深圳經濟新引擎。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2、青島市

上榜理由: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沿海,膠東半島東部,瀕臨黃海,隔海與朝鮮半島相望,地處中日韓自貿區的前沿地帶。青島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新一線城市、經濟中心城市、幸福宜居城市, 被譽為“東方瑞士”。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於6月9日至10日在中國青島舉行。作為古絲綢之路重要樞紐、今天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支點城市,青島成為峰會舉辦地,展現出新的活力。青島將成為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上合組織國家之間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平臺。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3、三亞市

上榜理由:三亞別稱鹿城,又被稱為“東方夏威夷”,位居中國四大一線旅遊城市“三威杭廈”之首,擁有全島最美麗的海濱風光。 三亞是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樞紐,也是中國東南沿海對外開放黃金海岸線上最南端的對外貿易重要口岸之一。今年三亞召開七屆市委常委會第74次(擴大)會議提出,先行啟動規劃三亞CBD方案工作,為三亞發展總部經濟、推進大型消費商圈建設等做足準備。堅持用最好的資源吸引最好的投資者,瞄準世界企業500強、中國企業500強、在行業排名前五的企業、有外資背景或對外業務的大型企業,開展“一對一”“點對點”的精準招商、上門招商,吸引更多大企業的區域總部、板塊總部或獨立核算的分支機構落戶三亞,打一場高水平、高質量的招商工作主動仗。日前,三亞入選國家第二批營商環境試評價城市。三亞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對標一流,營造更具吸引力的營商環境,培育提升發展新優勢。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4、寧波市

上榜理由:寧波地處東南沿海,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中段,長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經濟中心,有制訂地方性法規權限的較大的市,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長江三角洲南翼經濟中心,是“海上絲綢之路”東方始發港,其中最具寧波代表性的寧波港被國際港航界權威雜誌——英國《集裝箱國際》評為“世界五佳港口”。國務院通過長三角城市群規劃,明確推進寧波等都市圈同城化發展,凸顯了寧波在長三角發展中的重要戰略位置,給寧波留下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最近寧波出臺的“19條意見”,為寧波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最優營商環境。作為全省經濟發展的龍頭之一,在開放型經濟發展之路上,寧波始終緊隨時代步伐,勇立發展潮頭。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5、佛山市

上榜理由:佛山位於中國最具經濟實力和發展活力地區之一的珠江三角洲腹地,與廣州共同構成“廣佛都市圈”,是“廣佛肇經濟圈”、“珠江-西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版圖中處於領先地位。如今發展為中國先進製造業基地、廣東重要的製造業中心並創造其獨特的佛山模式 使佛山製造響譽海內外,在廣東省經濟發展中處於領先地位。佛山敢為人先、求真務實、開放包容,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全國、全省的改革先鋒,成為廣東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市和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試點城市。近年來推進的區級大部門制改革、簡政強鎮事權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在全國引起較大反響。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6、廈門市

上榜理由:廈門是中國海濱城市,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西接漳州臺商投資區,北鄰南安,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之一,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2017年廈門市營商環境相當於全球經濟體排名第38位的水平,營商環境的優化大大激發了經營主體的活力。近年來,廈門市發改委“以評促改”,連續三年委託第三方評估機構參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立足於“找差距”“補短板”,著力推進廈門營商環境改善提升工作。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廈門勝利舉行, 使得這座花園般的城市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7、孝感市

上榜理由:孝感是中國唯一一座以孝命名的地級城市,中國孝文化之鄉。是距離中部地區中心城市武漢市最近的城市,是武漢城市圈成員城市之一,也是中部地區最具潛力和競爭力的城市之一,其綜合競爭力在省內排名前六位。隨著漢孝一體化的推進,孝感市與武漢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區域經濟和企業發展提供新動能。2016年,孝感主要經濟指標居全省第4至第6位,經濟總量正以每年新增百億元速度踏上臺階。目前孝感25個優勢特色產業集聚區實力彰顯,七大產業集群規模過百億元,進入省重點集群行列。孝感將進一步推動新型工業、現代農業、新興服務業融合發展,形成食品飲料、紡織服裝、鹽磷化工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4個千億工業支柱。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8、大連市

上榜理由:大連別稱濱城,位於遼寧省遼東半島南端,地處黃渤海之濱,背依中國東北腹地,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是中國東部沿海重要的經濟、貿易、港口、工業、旅遊城市,也是新一線城市,是中國東北對外開放的窗口和最大的港口城市。大連是世界經濟論壇(WEF)夏季達沃斯的常駐舉辦城市,擁有中國最大的農產品期貨交易所,全球第二大大豆期貨市場:大連商品交易所。2015年,大連市委提出“四個中心”: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東北亞國際貿易中心,成為支撐大連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新優勢。大連是東北對外開放的核心城市之一,利用外資規模一直保持全省領先。大連市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東北振興戰略,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指導性文件,將有利於通過加強政策引導,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推動大連開放型經濟向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發展。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9、寧德市

上榜理由:寧德位於福建省東北翼沿海、福建閩東地區,東臨東海,與臺灣隔海相望,西鄰南平,南接省會福州市,北接浙江,是福建離“長三角”和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是海峽西岸經濟區東北翼正在崛起的一座新興濱海城市。當前,國家和福建省為寧德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寧德打造成為福建新的增長極,並配套一系列政策措施給予培育和扶持,為各方投資者在寧德創業開闢綠色通道、營造良好環境。如今,寧德實施項目考察、簽約落地、聯審聯批、幫包責任、建設審核、建成評估等招商引資服務機制,對重點項目實行“一站式”“定製式”服務;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提高政務服務效能;從項目前期洽談到投產,為企業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務,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10、汕頭市

上榜理由:汕頭位於廣東省東部,是全中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海西經濟區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東南沿海開放港口城市。緊鄰香港、澳門、臺灣,瀕臨西太平洋國際黃金巷道。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衝”、“海濱鄒魯、美食之鄉”美稱,享有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中國品牌經濟城市。提升營商環境是汕頭2018年的重頭戲,2017年以來,汕頭實現了信心迴歸、潮商迴歸、形象迴歸、特區精神和特區效率迴歸。市委書記陳良賢提出汕頭要找準突破口和切入點,按照“馬上辦、馬上就辦、馬上辦好”的理念,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推動流程再造、環境再造,為市場主體減負擔,為創新創業降門檻;落實系列惠企暖企護企扶持政策,做到有求必應、善於監管、樂於服務,加快構建更強競爭力、更大吸引力的營商環境,把汕頭打造成投資熱土、創業高地。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11、宜昌市

上榜理由:宜昌市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長江上游與中游的結合部,鄂西山區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上控巴蜀,下引荊襄”地理位置優越,戰略位置突出。宜昌依長江而建,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綜合實力僅次於武漢,位居湖北省第二位,是中國中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宜昌是舉世矚目的世界水電之都,三峽大壩的建設為宜昌的經濟發展起了強大的推動作用。其旅遊、水電、礦產等資源富集,文化底蘊深厚。宜昌全力推進現代化特大城市建設,投資發展環境優良,行政服務優質高效,宜昌的發展可謂是無人不知,從宜昌縣小縣城到現在的百萬城區面積,增長力驚人。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12、畢節市

上榜理由:畢節位於貴州西北部,貴州金三角之一,扼滇楚之咽喉,控巴蜀之門戶,長江珠江之屏障,是一個多民族聚居、歷史文化燦爛、資源富集、神奇秀美、三省通衢、紅星閃耀的地方。畢節是國家“西電東送”的重要能源基地,國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國家新能源汽車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現代山地高效生態農業、新能源、新型建材、以大數據為核心的服務外包和呼叫中心等多種新興產業的集聚地。也是珠三角連接西南地區、長三角連接東盟地區的重要通道。畢節市繼續加大“引進來”力度、加快“走出去”步伐,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推進招商引資工作。充分用好用足發達地區對口援助資源,幫助特色產業、優勢產業加快發展。同時,積極與客商對接、洽談,深入廣州企業考察,成功引進中國500強企業,不斷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不斷升級。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13、株洲市

上榜理由:株洲是湖南省轄地級市,位於湖南省東部偏北,湘江下游。株洲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批重點建設的八個工業城市之一,是中國老工業基地。株洲是長株潭城市群三大核心之一,是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一部分。株洲市外資企業數量居湖南省第二,綜合實力排名中部地區非省會城市第一,是全國城市綜合競爭力百強城市。“憑藉便利的交通、雄厚的產業基礎、宜居宜業的生態文明以及多重疊加的政策優勢,株洲投資環境得到了評選專家的一致肯定。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14、常州市

上榜理由:常州位居長江之南、太湖之濱,處於長三角中心地帶,與上海、南京兩大都市等距相望,與蘇州、無錫聯袂成片,構成蘇錫常都市圈。營商環境是改革發展的關鍵點,也是新時代常州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前提條件。常州市財政部門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著力在提高效能、支持發展、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做文章,積極打造最優政府服務環境和營商環境。常州既要弘揚企業家精神,更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把各項舉措落細落小落實,堅決做到“馬上就辦、辦就辦好”,切實把環境營造得讓百姓舒心、讓企業安心。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15、宿遷市

上榜理由:宿遷地處長江三角洲輻射區。宿遷是江蘇省最年輕的地級市,宿遷經過二十年的建設與發展,經濟社會發生了顯著的變化。2014年國民生產總值(GDP)達到1930.68億,成功躋身全國地級市百強,成為江蘇乃至長三角地區發展速度最快、綜合實力提升最明顯的地級市之一。日前宿遷市召開營商環境補短板強優勢工作交辦會,通過找準差距、補齊短板,提升強項、做強優勢,推動宿遷市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優勢項目要做成特色品牌,要加強營商環境品牌建設工作的研究、謀劃、宣傳地區,是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也是淮海經濟圈、沿海經濟帶、沿江經濟帶的交叉和推介,把營商環境打造成宿遷又一塊“金字招牌”。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16、黃山市

上榜理由:黃山市地處皖浙贛三省交界處,被稱為“三省通衢”,黃山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市長孔曉宏在全市招商引資工作推進會上指出推動招商引資規模質量效益同步提升,加快把黃山打造成為內陸開放新高地的橋頭堡,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黃山各地各部門要聚焦項目謀劃爭取、招商推介、前期工作、推進實施等環節,大力實施“互聯網+政務服務”,著力優化“四最”營商環境,為全市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17、桂林市

上榜理由: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城市,千百年來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是廣西最大空港,桂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2017年桂林市招商引資工作成績顯著,特別是在桂林市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嚴峻形勢下,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712.16億元,同比增長15.01%。今年,桂林市招商引資工作要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著眼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有效投資、建設現代經濟體系等謀劃招商項目,實現“數量招商”向“質量招商”轉變。要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發力推動投資促進工作;要大力優化創新發展營商環境,強化招商引資,全力推進招商引資項目落地;要強化項目服務,讓企業家真正感受到家的溫暖。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18、臨沂市

上榜理由:臨沂是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地處長三角經濟圈與環渤海經濟圈結合點,位於魯南臨港產業帶、海洋產業聯動發展示範基地、東隴海國家級重點開發區域和山東西部經濟隆起帶的疊加區域。曾獲“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十大城市”、“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等榮譽稱號。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是發展的生態圈,是合作的金招牌,更是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強力支撐。為全力保障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在今後的工作中,臨沂市招商局將不斷強化創新思維,大力推進專業化、市場化、企業化招商,增強針對性、提高成功率。招商部門還將堅持招大引強、招商選資,緊緊圍繞產業中高端和中高端產業,招大商、引強企,聚焦央企、500強企業以及行業龍頭、隱形冠軍企業,主動出擊,精準對接洽談,促進戰略合作。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19、新餘市

上榜理由:新餘是江西重要工業城市,位於江西中部,地處南昌、長沙兩座省會城市之間,是江西最年輕的一座工業城市。新餘市聚集了一大批新能源企業,形成高技術人才與太陽能光伏產業之間的良性互動,並朝著建設國家新能源科技城的目標不斷邁進,成為遠近聞名的“經濟小巨人”。新餘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投資環境優越,構建了新餘與“長珠閩”對接的5小時經濟圈。新餘立足四大支柱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圍繞大企業緊盯大項目,實行產業鏈精準招商、配套招商,組織參加23場招商推介活動,推動招大引強實現再突破。鼓勵園區龍頭企業圍繞產業鏈、產業群自主招商,吸引投資商集聚發展。深入推進贛企入餘、“渝郎回鄉”,發揮商會招商、鄉賢招商更大作用,以感情待人,以事業留人。出臺全市統一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抓好政策兌現落實,打造透明、可預期的投資環境。

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市排名,杭州、深圳分列省會、中心城市第一

20、丹東市

上榜理由:丹東市位於東北亞經濟圈與環渤海、環黃海經濟圈的交匯處,是一座以工業、商貿、港口、物流、旅遊為主的沿江沿海沿邊城市。是亞洲唯一一個同時擁有邊境口岸、機場、高鐵、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城市,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目前,丹東已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經貿往來,尤其是對朝貿易進出口總額佔全國對朝進出口總額的近70%。今年丹東強調要主動“走出去”招商引資,在定向招商上花更大功夫,重點引進國內500強企業、中央大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的大項目、大投資,加快推進“遼寧—深圳招商引資推介會”重點洽談的重點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