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一中“美育”的最新打開方式

吉林一中“美育”的最新打開方式

考試成績可能是功利的,學習又是一件枯燥的事——這樣的“經驗”,對吉林一中來說並不準確。

向“美育”要成績。得益於吉林一中的優勢和堅持,在美育方面,他們取得了業內的廣泛關注。

何為美育?字面上的意思是,知識和學習過程都是美的。舉個最現實的例子:難懂的英語課,除了教師的授課藝術和學生的學習習慣,還可以藉助審美情趣來幫忙。

這個聽上去時髦和前沿的概念,吉林一中已堅持20多年。

在這一領域,吉林市一中可謂標杆。

吉林一中“美育”的最新打開方式

美育在吉林一中有史可尋。

1994年,吉林一中作為全國唯一一所高中實驗點,參加西南師大趙伶俐教授主持的國家美育課題研究實驗,拉開了美育課程的研究與建設的序幕。

而後吉林一中美育研究經歷了從認知性研究、實踐性研究到美育課程的實體性建設,又到如今的10個學科的美育視點選擇和教學內容成型。吉林一中先後三代教師開展美育實驗研究,編寫了三本美育實驗教材,明細了可操作性。

2013年,在北京召開的首屆中國美育大會上,吉林一中所做的“高中學科美育課的探索與研究”發言被譽為“將美育研究到月球上的發言”,得到了200多位與會者的高度評價,美育終於在業界引發討論。

說起這些,吉林一中科研室主任趙靜宜仍然覺得驕傲。她是美育堅定的實踐者。

1997年,趙靜宜畢業後來到一中任英語老師。她第一次聽師傅將美育思想帶入英語課堂,第一次知道英語課堂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吉林一中“美育”的最新打開方式

吉林一中“美育”的最新打開方式

“雖然當時並沒有單獨的美育課,但是美育一直被學校裡的一些老師研究和應用著。帶入美育思想的英語教學,可以從語調、發音、形態等等方式展示給學生,這無論是從興趣還是創造力上都給學生推開了一扇窗。”趙靜宜說,當時的她剛剛任教,所以沒辦法自如的應用美育思想,但是無疑想要深入學習應用的種子已經埋下。

3年之後,通過更深入瞭解美育,趙靜宜終於實現了自己的想法,開始在課堂帶入美育思想。例如,一首加入音樂的英語文章;一首格式酷似葉子形狀的英語詩歌、還有一首形狀是聖誕樹的聖誕詩歌……

不過,這一切還沒有形成體系且不夠成熟,美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2011年下半年,學科美育課在吉林一中試開設運行,學科美育之花就此綻放。趙靜宜在英語教學之餘,兼任英語美育課教學。繼承著吉林一中美育研究的成果,同時肩負起接棒研究學科美育教學的重任。

2012年,學科美育課正式全部運行。時至今日,學科美育教學研究發展到10個學科,每個學科選擇學科內的一個審美視點,在高二下學期,為每個班開設每個學科的美育課。

當然,美育思想也會滲透在老師的日常授課中。

“因為高一學生的知識面和理解能力還不夠,所以學校決定在高二開設學科美育課。”趙靜宜說,現在所有學科美育課均由學科教師兼課,這些老師有足夠的教學經驗,相對年輕、有活力,比較愛思考,創造性強。

美育教學的能量不容忽視。雖然沒有具體的美育方面的競賽成績來說明美育的教學效果,但從每年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成果來看,美育教學影響著學生們。學生從學科美育課中獲得學習某一學科的邏輯認知能力,提升學習自信,增強學習興趣和創造性。“學科美育薰陶引導的價值無法估量”。

而在趙靜宜看來,美育教學的成果絕不僅僅只是有益於學生學習。更重要的是,美育傳輸給學生對於各種美的事務的內在邏輯探索,這份探索美的能力將深入學生的內心,成為學生終生受益的能力和素養。

在未來,面對社會,這份審美素養也將久久地陪伴學生,讓學生積極面對生活、樂觀開朗。

堅持必有所收穫,目前吉林一中的美育教學研究在全國範圍內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吉林一中依然不斷加大對美育教學研究的投入。

吉林一中“美育”的最新打開方式

“美育教學專用教室剛剛確定,即將裝修。而為豐富美育教學,每年派教師外出交流學習也仍在堅持。”趙靜宜說,下一步學校會考慮開發新的學科美育課教學內容。而她本人將整理前段時間對外開放的美育公開課的家長反饋材料,同時著手準備申報吉林市中小學藝術教育案例評選。

可以確定的是,即便全國範圍內加入美育教學研究的學校越來越多,但吉林一中早已推開了美育研究的這扇大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