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代有很多人都喜歡曹操而不喜歡仁義無雙的劉備?

秦嶺客1

人們對三國最早的瞭解大多基於《三國演義》,其中抑曹擁劉的態度是非常明顯的,到處充斥了對劉的喜愛。曹操在其中充當了負面的代言人。集陰險、詭詐、暴力,悖逆於一身。光看這幾個詞想必很多人都很難有好感吧。是的,這就是初讀《三國演義》人大多持有的心理狀態。

《三國》形成的年代是封建時代,正統和忠君思想深入人心,這種抑曹的態度是可以理解的,這種態度也很大程度的影響了很多代人。

隨著相關研究者對這段的分析,再加上人們對正史的重視。對曹操有一定程度上的翻案,但是這沒有因此而全盤否認劉備的能力。有些人在這種解讀的基礎上再融入了現代的思想觀念,所以對曹操的尊敬油然而生,認為曹操才是磊落的人,劉備才是虛偽的人。

其實政治家本來就是真真假假,沒有定論,一個完全的暴君和完全的仁君都不可能成為一代梟雄。劉備其實也不可能是哭哭啼啼的角色,假仁假義的代名詞。

從大局上看,曹操在歷史上對中國文明起到了三國時期中最重要的作用,他是再次統一的基礎,抵禦外族方面也功勞卓越,文學上也有造詣,是個不可多得的全才,也給他加了分。

現代社會是快速發展的社會,節奏快,更重利而少重情,因此曹操的那種白臉形象則相對更符合一些人的價值觀和個人喜好、或許在以後極其富足的共產主義社會中,人們的價值觀念又會傾向於劉備的“仁義”。


大眼大世界

《三國演義》是中國權術的大全,機謀、權謀、陰謀的集大成者,是指它展示了中國權術的各種形態。

《三國演義》表面上看,魏、蜀、吳三國是力量的較量,實際上是詭術的較量,即騙術與偽裝術的較量。

論個體的力量,呂布力量最大,劉、關、張三人聯手也打不過他,但是,他是大失敗者,敗在曹操手下,也敗在劉備手下。臨死之前,他才看透劉備的偽裝(假朋友),可惜太晚了。

論群體的力量,曹營大勝劉備集團與孫權集團,但是,在赤壁之戰中,曹操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狽逃竄,差些喪命,曹操不是輸於力量,而是輸於詭計,他完全沒有識破劉、孫聯軍的那麼多詭計,不斷上當。曹操雖然也“詭”,但還是上了更“詭”者劉備的當。可見,詭術詭計之高明,也是山外有山,強中更有強中手。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劉備有一句經典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意思就是說,兄弟如手足一樣,是不能代替的;而妻子就像衣服一樣,隨時都可以以舊換新。可見,劉備善於交朋友。劉備與關、張二人,無論出身、志向還是學識、性格,都有很大的差距。但劉備遇到他倆焚香盟誓,結為兄弟。後來,關、張為劉備出生入死。可見,朋友幫他成就事業功不可沒。

劉備的裝早在“煮酒論英雄”的情節中就顯露出來了。劉備的一裝再裝,曹全然不覺。這段故事表明劉備的偽裝術非同一般,可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他能成功地建立蜀國。

劉備在打江山的過程中用的也是“愛民如子”、“兄弟仁義”一套儒術,結果呂布、劉表、劉璋一個一個都上了當,或丟頭顱或丟城池。   

劉備滿口仁義,可是,吃掉劉璋卻大背同宗之仁、兄弟之義,這種不仁不義的背叛行為偏偏被自己的軍師說破,這哪能受得了。他除了把自己比作武王伐紂的仁義之師以自慰之外,就是一反溫柔敦厚的脾氣,竟把龐統趕出宴席。龐統在酒後無意中撕下劉備的“仁義”面具,不能不使劉備作出強烈反應。   

整個徵西殲滅劉璋的過程,劉備的仁義,也只是以仁義之名謀取霸業之實。莊子所說的“無誠”二字,放到劉備身上極為貼切。劉璋把無誠當有誠,上的正是劉備柔術、仁術的大當。說曹操是不仁不義之“賊”,而劉備徵西的仁義何在?

說是“賊天下”太重了些,但說他的仁義不過是一種詭術,一種掩蓋霸業野心的權謀,絕不過分。我們說《三國演義》是一部權術的大全,正是它不僅包括剛性的露骨的曹操式的法術,也包括柔性的偽善的劉備式的儒術。

所以,大家喜歡真實的曹操而不喜歡假仁義的劉備是有原因的。


書房記


Hugh86701457

歷史演義小說,也是與現實緊密聯繫的。從心理的根本點而言,幾乎所有人都會欣賞仁義之人,尤其是在落難的情形之下。過往的文學作品裡,大家也都能看到一些所謂“正義得勝,邪惡失利”的故事。

但,拋下書本,大家看到的又是什麼呢?現實之中,大家所見的那些得勢之人,很大程度上都不是劉備這種類型,甚至也不是諸葛亮關羽張飛這種,相反,蔣幹許攸袁術袁紹才是輕易便能獲得高收入高職位的人群,自然也包括司馬懿和曹操這兩款。

所以,人們常常會想:為什麼袁紹、袁術、蔣幹、夏侯楙、司馬懿和曹操這幾款人在現實中會如此得勢?為什麼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這幾款人格在現實中會如此不堪?賣草鞋的劉備想當皇帝自然是個夢,無業閒散人員諸葛亮想走出隆中施展抱負更是個夢,更不消說買豆腐的關羽和買豬下水的張飛,都毫無懸念地被邊緣化。

相反,高幹子弟袁紹袁術這些人,前程是燦爛的,很多人哪怕什麼都不用幹都能有很好的職位等待著他,即便是蔣幹這種低智商的人,也能混個不錯的位置。

大家都明白這其中的緣由,可誰也改變不了這一切。於是大家便去觀望司馬懿和曹操,因為至少他們是有真本事的。大家都幻想,自己會像曹操一樣足智多謀能算計,就算扳不倒別人,至少也能保全自己。於是,落魄的老爸對兒子說,去看看曹操,看看人是怎麼算計的;覺得吃虧的老婆對老公說,去看看曹操,看看人是怎麼穩賺不賠的;就連失業青年也忍不住要看看曹操,看看人究竟是怎麼找到工作的。

結果,便是曹操火了、司馬懿火了。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劉備一生行仁義之名,一生抗曹,無論身處何等境遇,其志向從未改過。

那些說劉備偽君子說劉備假惺惺的,還記得你們小時候許的那些理想嗎?

一介白衣,以販鞋織草蓆為生,24歲,應徵入伍,討伐黃巾起義軍

二十四年過去了,四十八歲那年,

孫權掌權江東了,他這輩子最大的敵人,曹操統一北方了,攜數十萬雄師揮師南下。

而他劉備,茫茫天下,竟然沒有一塊是他們三兄弟安身立命之所。

48歲,接近知天命的年紀,奮鬥了20多年,一事無成。

劉備在與曹操作戰中失敗後,喪失了地盤,只得投奔漢皇族劉表。一天,劉表請劉備喝酒聊天。劉備這樣說道:

「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坐起至廁,見髀裡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劉備長嘆道:“我以前一直南征北戰,長期身子不離馬鞍,大腿上肥肉消散,精壯結實;到這裡來後,很久沒有騎馬作戰,閒居安逸,髀肉復生。一想起時光如水,日月蹉跎,人轉眼就老了,而功名大業尚未建成,因此悲從中來。”

這樣的人,能不成大業嗎?

無論經受過多少次打擊,無論經受過多少敗仗,無論身處何等境遇,從來都不會忘記自己的畢業理想。

他堅持了二十餘年,不改其志。

他四十八歲了,依舊抗曹,並且把抗曹興漢這四個字堅持了一輩子。

這樣的人,最後得天下三分,過分嗎?

不經歷坎坷,不經歷世事,不遇到幾次打擊,是不明白劉皇叔這個人有多麼的堅韌不拔。

劉備一輩子,唯一一次正面戰場打敗曹操是在漢中之戰,當時他已經58歲了。

而後,關羽死於東吳之手,張飛亦死於東吳之手,劉備不顧諸葛亮勸阻悍然發動夷陵之戰,慘敗,白底託孤。

劉備這一輩子,對其民,不曾屠城,愛民如子,還記得在徐州的時候嗎?

對其兄弟,劉關張三兄弟誓同共死。

甚至對其叛變投降了曹丕的黃權,但劉備很給他面子,體念他的難為之處,不曾為難他的家人。

而曹操呢?

一個為曹家赴湯蹈火三十年的于禁,因為水淹七軍連累軍士迫而投降,都忍不了。

太祖聞之,哀嘆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

於是曹丕就懂了,就故意讓于禁羞愧死。

更何況其他?

一生行仁義之名,居然在你們眼裡成了假仁假義,三國亂世,英雄輩出的年代,一個販鞋織草蓆出生的人,一介白衣,最後能從一個士族子弟和一個富三代三分天下。

一個假仁假義的人,能讓曹操佩服?

不能。

最後,劉備平生視曹操為當世之敵,一生抗曹,就那點兵都能打的曹操左支右絀。

可孫權,坐擁江東二十萬精銳,偏安一偶割據自保。

不得不說,人真的是各有其志。


木劍溫不勝

大概是受《三國演義》和易中天的影響吧,三國演義貶曹尊劉太過嚴重,而大多數人小時候讀的都是《三國演義》,大了讀了些歷史,聽了些斷論就以為撥亂反正了....

我覺得劉備並不差,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創業者,一次次破產又一次次創業,很多人一次破產就要死要活,而劉備卻如此堅韌,他前半生顛沛流離,一直到48歲才靠赤壁之戰扳回一城,而59歲那年在漢中他第一次擊敗了曹操。而且這過程中他所到之處無不受人歡迎,有人不遠千里生死相隨,有人對他交口稱讚。

曹操,歷史記載他哭了10次,劉備6次,曹操還有多次屠城記錄,劉備沒有。曹操早期還是心向漢室的,他也算一位創業者,只是他的家底更雄厚,經歷的挫折不少,他的內心也夠堅韌。曹操有識人之明,知人善用,就是把軍權握得死死的。曹操還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原則稍稍給了寒門機會,採用了屯田制度也限制了士族對土地的兼併。而曹操這輩子南征北戰,也是雄才大略,從兗州開始漸漸鯨吞天下,可惜止步赤壁之役。他文采肆意,引領建安風骨,更值得提的是曹操對外戰爭的強硬態度,匈奴烏桓遭到他反覆打擊,敢反叛曹操就敢打。

喜歡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秉筆春秋呂書生

別人我不知道,我自己也不太喜歡劉備,也許因為咱是小人物,所以對能夠任用賢能的人有好感,小時候是對劉備和諸葛亮都很佩服的,看三國上說蜀中無大將,廖華做先鋒,嘆息劉備手下無人能用。可是後來我不這麼認為了,現實中見多了能人被人罵,無能的人被吹成聰明,再加上看古代歷史書,明白了,這個世界根本不缺少能人,關鍵在於你是否會用,會用的沒有能人也會調成能人,不會用的能人他也不會認為你行。看曹操手下能人無數,劉備手下能人沒幾個,就覺得劉備確實不行。諸葛亮也是在看了孫子兵法後,產生了懷疑,孫子兵法上說上兵伐謀,最後才伐兵,又說兵力少就要避其鋒芒,再看諸葛亮用兵好像與孫子兵法衝突,尤其是幾次失敗後還一而再的做,其不聞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嗎?出師表諸葛亮自愧不如曹操,也說明諸葛亮心裡是承認自己比不上曹操的。還有諸葛亮死後,一個謀士一直認為諸葛亮伐魏不對,給姜維寫了一封信,說不敢再伐魏了,否則就要亡國,三國演義裡面專門把信的內容,都寫了出來,這也說明諸葛亮在時是否該伐魏,爭議就很大,都讓諸葛亮給壓住了。後來姜維把信撕了,那個謀士(我忘記名字了)嘆氣說蜀國完了,然後辭官歸隱了,很快蜀國也滅亡了。所以我感覺劉備、諸葛亮是很有才能,但確實被誇大了,這也是小說的特徵,作者雖然這樣寫,但是把那封信的內容和前因後果都列出來,就表示作者也在懷疑,所以寫出來讓後人評判對錯。劉備確實比曹操差得遠,諸葛亮也不如曹操。


董豔臨

首先這個命題本身就有問題,比如,劉備為何叫仁義無雙?劉備打一開始就對這個詞沾不上邊!在劉備一生中,一直打著劉皇叔的名號在招搖撞騙。架空了劉琦奪得了江夏地區的兵權(最後毒死),騙了孫權荊州,又假意幫劉璋,反而奪取了蜀漢根據地。作為局外人,我們看了劉備一生,知道劉備的真實樣子,所以根本不會去喜歡這麼一個人。至於喜歡曹操則也有問題!歷史的不斷被髮掘會讓更多的人走向騎牆。


優己

我覺得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魯迅先生的評價

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這是魯迅先生對於《三國演義》的評價。這裡對諸葛亮的多妖評價可能跟道教有關,因為魯迅先生非常厭惡道教,所以講中國文化大致可歸入於道教,而道教在後世的形象中確實存在不少法術。至於劉備,《三國演義》有個特點,就是劉備在不少地方顯得頗為狡詐,我高中讀《三國》時就發現了這個問題,當時心裡雖然懷疑,但很快就擱置了,總之,覺得《三國演義》裡的劉備不像仁義之人。相比於曹操,可能因為自己是現代人,所以他是否挾天子以令諸侯對我而言倒沒什麼差別,所以覺得奸臣與否也無所謂。

《三國志》中的劉備與曹操

後來因為看了日本動畫《三國志》,便找到白話版的《三國志》讀了一下,發現《三國志》中的劉備倒是更符合仁義的特點,曹操倒是頗有奸雄的氣質,這讓我覺得很有趣。

很多人說劉備以哭博同情,其實是指《演義》,《三國志》裡的劉備倒是比較果決,為人謙和,頗有些至情至性,後來他能忍住自己在德行上對某些人的厭惡而用其名聲或才能,反倒出乎我的意料,包括晚年對於《商君書》和《韓非子》、《申子》、《六韜》等書的推薦(這些書屬於閒暇時的後補書籍),很有趣。

而頒佈《求賢令》唯才是舉的曹操,反而因為孔融在玄學清談上倡言不孝而殺掉了對方(其實這也是魏晉玄學中的一個辯題),在《三國志》中,曹操竟然愛聽仁德教化這樣的話,曹丕只是遵行大哭的計策,就能讓曹操心中對於曹植才、德兼備的看法有所動搖,顯然這個曹操嘴上說不行,身體卻很誠實啊。

現實中的人吹捧曹操,其實很多隻是人云亦云,我去年參加婚宴就遇到個老哥在酒桌上吹曹操,不外乎曹操如何雄才大略,鄙視仁義道德,又如何鐵腕政策,殺伐果決,給員工(手下將領謀士)開工資不吝嗇——其實這幾句簡直就是萬靈膏,很多人都能符合這種標籤,從他說的話裡面,我知道他沒讀過史書,對《三國演義》記得也不怎麼清楚。很快就有人跟他槓上了,而且還好幾個人,最後也沒爭出個所以然來。


肥嘟嘟的小不理

喜歡曹操和劉備之分 肯定又有人拿當前社會背景說事

曹操和劉備 單純的講 曹操不養閒人 我的目標就是皇帝這個位置 你們做官的做好本職就好。本職都做不好 屁顛屁顛作的 你看看有幾個好下場。其次曹操善取 不管郭嘉還是司馬懿這些重臣 都體現一個字取。

劉備那營 關羽 張飛 諸葛亮 一個比一個能搶戲 ,善打人情牌。本身不夠硬

一個是我做皇帝 天下太平

一個是我是仁君 跟我有飯吃

一個是君令臣死 臣不得不死

一個是天下太平 需仁君

一個讓別人賣命

一個等著別人給自己賣命

兩者從開始就註定結局 沒啥好說的 。

有人感覺不服,有人覺的好人沒有好下場,有人感嘆要是劉備做皇帝 肯定天下太平。只能說幼稚 ,放在古代這種人就是那種 嗷嗷叫衝在最前排的大頭炮灰 信念讓 他們捱上一刀後站起來為了光輝未來再挨一刀 死前還想著我多挨一刀 別人就少挨一刀的想法。

戰爭單純一點的講法 就是拼人 拼物 誰能拼的過誰贏

想做仁君 你有本事讓天下人衣足飯飽 哪個二愣子會去打仗 就怕一個廢物打著仁義二字 敗壞孔老夫子不談 把人往戰場上丟 。又想做仁君 又想打仗贏 又想百姓愛戴 典型的穿越男一腦子不切實際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