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園專訪中日醫院張凌教授:這位腎病科醫生為何要研究甲狀旁腺?

丁香园专访中日医院张凌教授:这位肾病科医生为何要研究甲状旁腺?

丁香园专访中日医院张凌教授:这位肾病科医生为何要研究甲状旁腺?

「能有今天,這一家太不容易了!」這張照片的背後是 2200 多公里、十多年透析路、兩胎落空的失望。

「死磕」人類最小內分泌腺體

25 歲不幸患上尿毒症,到第十個年頭,小英出現了尿毒症常見併發症之一——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全身骨痛,身高在幾年內迅速縮小十幾公分。

丁香园专访中日医院张凌教授:这位肾病科医生为何要研究甲状旁腺?

甲狀旁腺(圖中下部 4 個鮮紅色的粒體)位於甲狀腺後面

甲狀旁腺位置非常隱蔽,位於甲狀腺後,「約為 0.3 釐米,若長到 1 釐米左右就相當於增大了 2 倍以上,這時就需要進行甲狀旁腺切除術,否則會演變成毒腺瘤。」張凌用指甲蓋在大拇指上勉強比劃。


繼發性甲旁亢早期無症狀,晚期患者會出現因嚴重的鈣、磷代謝紊亂而帶來的骨質疏鬆、骨骼畸形、轉移性鈣化,最終心血管鈣化。

「醫生,我要做手術!」多年過去了,急診室那位 50 多歲出頭的患者聲嘶力竭、痛苦得蜷縮成一團的場景依然印在張凌腦海中:「(他)已經嚴重到心臟衰竭,沒辦法,家屬再哭天搶地,醫生也迴天乏力。」

當時因為經濟、社會等原因,這病的技術和理念並未得到很好的推廣。相比之下的現在,小英從入院到出院,時間不到一週。

丁香园专访中日医院张凌教授:这位肾病科医生为何要研究甲状旁腺?

以「甲狀旁腺切除術」關鍵字搜索相關文獻數量

排名第一的便是張凌醫生

做科普,求協作

這些患者也驚嚇到了日本同行。

2006 年,張凌到日本做訪問學者,向來沉穩冷靜的她這次「受到刺激」:

當時我國繼發性甲旁亢患者總量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全國僅有不到 10 家能開展繼發性甲旁亢切除術,但這在日本已是常規手術,臨床上絕少有疾病發展到面目全非,甚至迴天乏力的患者。

「儘管我只是一名普通醫生,但有責任盡一己之力把這部分知識補充上去。」

曾有天津一位女患者坐著輪椅來看病,術後一年,患者竟能遛狗,而且一路跟著小狗慢跑。「當時外科醫生激動告訴我:『張醫生,你不知道,她當時來看病痛苦無比,現在居然能恢復得這麼好,我激動得都落淚了,這個手術太值了!』」

經過十多年的鑽研,這一技術已經成熟,在患者小英身上,有了更好的效果:術後一年半,她懷孕了。

高齡、透析者,這是一個讓人喜憂參半,進退兩難的意外,畢竟,尿毒症、透析,再加甲旁亢的影響,女性透析者能夠正常懷孕並順利生產算得上鳳毛麟角,像雲南玉溪的小英夫妻如此幸運的還是少數。

有問題衝在第一線

小英夫婦的故事是可遇不可求的,並非所有人對醫生的信任和配合度都如他們,因為甲狀旁腺切除術難度大,若醫患沒有充分的彼此信任,可能會出現尷尬事件。

「既然選擇了一起探索,那有問題,就和外科醫生共同去承擔責任。」所以,有問題需要處理時,張凌都會第一時間衝在最前面。

丁香园专访中日医院张凌教授:这位肾病科医生为何要研究甲状旁腺?

在張凌醫生周圍,還有另一隻隊伍——鐵桿粉絲。他們有的是長期透析結下的友情,也有僅因一次手術而結緣的。一位患者說「張醫生不僅醫術好,更重要的是她特別理解我們腎友。」

雖然工作極其繁忙,但只有時間允許,張醫生會經常參加腎友們的健走聚會等活動,曾經一位包頭勵志哥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

那是一位從小失去父母的孤兒,19 歲開始透析,透析室鄰床的病友——一位企業家鼓勵了他,並支持他創業,現在這位當年的透析孤兒不僅成為企業家,還組織當地中小企業建立慈善基金,專門支持困難透析家庭孩子的教育。

每次講到這些故事,張凌醫生總是說:「醫生應該給患者身心的幫助,但畢竟精力有限,如果能在患者中喚起更多正能量,可能更有意義,更有力量。」

賦能更多同行

「這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中國有至少 50 萬透析者,這麼龐大的群體,單靠幾個人是不夠的。」

我問她,你不怕學會徒弟餓死師傅?「患者越多,只要你努力,就會不斷進步,就能不斷地開展新的技術,解決別人不能解決的問題,而且這個手術對患者非常有價值,能讓患者從坐輪椅到自由行走,這在我看來是,這就是醫生職業賦予的快樂。」

後記

去年夏天,她邀我一起參加腎友聚會,四五十人,一路歡聲笑語。

在回來路上,我感慨:「若非胳膊上血管通路的臥龍疤和脖子上甲旁亢術後的項鍊疤,很難分清誰是醫生,誰是家屬,誰是患者?」

丁香园专访中日医院张凌教授:这位肾病科医生为何要研究甲状旁腺?丁香园专访中日医院张凌教授:这位肾病科医生为何要研究甲状旁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