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院514所院士專家工作站再發力 眾多基金項目推動產學研

6月1日~2日,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14所院士專家工作站舉行新聘專家進站儀式,為新進站專家頒發聘書並開展交流。會議期間,進行了2016年度院士基金項目驗收以及2018年度院士基金項目立項評審。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尚合,北京市科協副巡視員、科普部部長陳維成,五院副院長李明,進站專家、科研院所、高校、協會、團體及企業代表近90人次參加會議。

五院514所院士專家工作站再發力 眾多基金項目推動產學研

會上,514所所長徐思偉介紹了院士專家工作站情況。運行兩年來,院士專家工作站有力促進了靜電防護與應用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已經逐步發展成為靜電領域技術創新平臺與“產學研”結合發展平臺。

北京市科協領導充分肯定了514所院士專家工作站開展的一系列工作,並表示院士專家工作站是科協組織推動產學研結合的重要工作形式,希望其能夠成為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服務首都創新驅動發展的開放性工作平臺。

劉尚合院士是我國靜電研究領域唯一的院士,也是我國靜電安全工程學科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他在致辭中表示,514所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過程中,有效凝聚和串聯了眾多的研究機構和企業,加快了靜電課題研究進程以及研究成果在實際生產運營中的轉化,促進了靜電防護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在引領靜電領域發展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李明在致辭中表示,靜電防護是提升和確保宇航型號質量和可靠性的最關鍵、最基礎的保障工作之一,當前宇航型號任務密度大、複雜度高,對靜電技術的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院士專家工作站是一種非常高效的集聚專家資源的平臺,希望工作站能夠更好地發揮智力作用,不斷加快靜電技術研究進程,加強推進產學研一體化,為宇航型號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五院514所院士專家工作站再發力 眾多基金項目推動產學研

通過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514所充分藉助院士專家的領域技術優勢,有效發揮高端人才在重大項目研發、高層次人才培養、科技合作與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推動創新要素聚集,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另外,依託於院士專家工作站,514所還設立了“劉尚合院士專家工作站靜電研究基金”。2016年度院士基金經費由514所獨立出資啟動,合作開展的6項院士基金項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共享成果,完善了靜電技術體系,促進了514所及合作單位的人才培養,促進了技術研究、產品開發以及標準制修訂,為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奠定了重要基礎,有力推動了我國靜電技術發展。2018年度院士基金項目得到了國內靜電領域各研究機構、高校和企業的高度重視與積極響應,在需求對接、合作模式等方面取得更大更新突破,在基金經費方面給予極大支持。其中,東莞市景曜防靜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佰斯特電子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啟創遠景科技有限公司作為院士基金支持單位代表出席儀式與評審活動,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

在剛剛結束的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要充分認識創新是第一動力,提供高質量科技供給,著力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要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升創新體系效能,著力激發創新活力。

514所院士專家工作站在激發創新活力、提高創新效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做出有益探索。平臺的健康穩定運行,引領並推動了我國靜電行業發展,有力促進了國內靜電領域“產學研”結合,促進了靜電行業與其它行業的交流合作,促進了靜電應用與防護工程學科建設,有效聯動了我國靜電領域相關研究機構和專家,將為提高我國靜電事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作出更大貢獻。

五院514所院士專家工作站再發力 眾多基金項目推動產學研

攝影:宿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