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卒到底有多厲害,為何後期不能重建一支魏武卒呢?

55162337069

魏武卒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重裝步兵,為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霸主立下顯赫戰功,但重裝步兵始終存在時代性,最終會被騎兵所淘汰。

正所謂“兵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吳起在魏國進行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軍改,創建“武卒制”,實現兵農分開,更重要的是強化對精兵的選拔與訓練,由此形成了後來的“魏武卒”。

一旦成為魏武卒,全家則可免除徭役,這一點極大提高了人們的參軍積極性。而且參軍之人都是事先無軍功者,日後建下軍功可晉升為將軍,這一點又極大提高士兵的上陣殺敵的積極性。同樣,商鞅日後在秦國變法,也是以軍功授爵取代爵位的世襲制。

魏武卒的裝備堪稱精良,魏國是最早將鐵器取代青銅的國家之一,另一個便是韓國。另外,魏武卒身披三層重型鎧甲,配有弓弩、戈、劍等等,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戰國時期的“特種兵”。

魏武卒成軍後,兵力大約五萬,數量不多,但主義以一當十。創下“戰72,勝64,其餘為不分勝負”的成績。尤其是陰晉之戰,打敗秦國50萬。魏國能成為戰國初期的霸主,和魏武卒有著極大關聯。

當然魏武卒之所以如此強悍,和改革者吳起有著緊密聯繫,日後吳起逃離魏國,來到楚國,也同樣的方式改革楚國兵制,楚國有弱轉強。而留在魏國的魏武卒因為統治者的輕敵和昏庸無能,最終損失殆盡。

除了一些內在的因素,外在因素也是存在的,重裝步兵不僅成本極高,而且有時代性,後來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視為中國歷史上第二次軍改,輕騎兵由此誕生,其靈活性,重創各國步兵。


五味社

最早的


“魏武卒”是軍事改革家吳起在擔任河西守將時訓練出來的一支精銳重裝步兵。吳起在與秦國人的長期作戰中,發現兵不在多而在於精,他便有了建立一支精兵隊伍的想法,於是他建議魏文侯用他的新標準考選士兵,組建一支精銳部隊,名叫武卒,魏文侯同意了吳起的建議。

吳起對武卒的選拔要求是非常高的,入選的士兵必須能身披上三重甲,手執一支長達兩米重達25斤的鐵槍,腰懸銅劍,後背一面重達十斤的銅盾,一筒五十支長箭和一張需鐵胎硬弓,同時攜帶三天軍糧,半天內連續急行軍一百里後還能立即投入激戰的士兵,才可以成為武卒。

武卒的選拔條件雖然苛刻,但他們的福利待遇在當時是最好的。國家免除了他們全家的徭役和田宅稅。還可以憑軍功獲取更高的爵位,並且能領到固定的工資。當時各國採用的是義務兵制,士兵是打仗時臨時組建的,沒有任何的福利待遇。還要自帶乾糧,戰死或者傷殘國家也不管,可想而知他們能有什麼戰鬥力。

入選武卒的士兵,工資高,待遇高,反過來,國家對他們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一切行動必須堅決聽從指揮,否則嚴懲不貸。吳起率領魏武卒大大小小歷經64戰,奪取了秦國黃河西岸的500多里土地。

公元前389年的“陰晉之戰”,吳起以5萬魏武卒戰勝了50萬的秦國大軍,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公元前405年,吳起率魏武卒在龍澤大敗齊軍,殺死齊軍3萬。

魏惠王時期,龐涓率魏武卒攻破趙都邯鄲,雖為齊敗於桂陵但卻于于次年敗齊於襄陵,敗秦於定陽。但後來的馬陵之戰,魏武卒遭齊軍伏擊,主將龐涓戰死,魏武卒元氣大傷。公元前293年,秦將白起於伊闕大敗魏韓聯軍,斬首24萬,魏武卒損失殆盡。

戰國後期的魏國已經是元氣大傷了,沒有足夠的財力、物力再裝備一支同樣的魏武卒;其次作為中堅力量的大批精銳老兵已經損失殆盡,重新訓練、在短期內是做不到的。如果魏國要重新打造一支魏武卒,周邊國家是不會答應的。


sdqst聖殿騎士團

魏武卒是一支脫產常備軍,從史書記載他們的考核標準來說,是典型的職業軍人。

不過這種脫產常備軍,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儘管戰鬥力強大, 但受制於國家財政和動員體制,不可能有較大的規模。

在戰國前期,吳起可以七萬人橫行天下,這是因為當時的戰爭規模其實並不大,配合城池的守軍,以這個規模的野戰兵團來快速機動完成決戰,是完全有條件的。

但是,這裡有一個必備的條件,就是“財政”和地理。

魏國起家舊都在安邑,地處河東,最大的倚仗就是“解鹽”的鹽池,向南穿山即是黃河,向西也一樣是黃河,雖然不像齊國一樣靠海,一樣有鹽、銅之利。

所以,春秋晉國,魏氏作為諸卿之一,屹立不倒。而到了魏文侯時期,以安邑為中心,向西開邊,佔領秦國的西河之地,把黃河變成了自己的“內河”,獨佔水運之利。這也是魏國沒有繼續向關中平原擴張的主因,即將少梁為核心的西河作為對西方的屏障。

另一方面,魏國的東部領地,一樣是沿著黃河擴張,武侯時代,奪取了楚國的大梁,讓黃河成為溝通魏國東西兩部領地的血管。

不僅如此,魏國還控制了河內郡的一部分,也就掌握了滏口陘的孔道的一部分,這些都是當時各國商貿的重心之地,所以,魏國得以在戰國前期稱霸。尤其是在韓趙兩國不斷因為大宗、小宗的繼承權問題內耗的時候,魏國得以引領三晉。

事實上,魏國的衰落,並不是因為秦國或者齊國的打擊,這兩者都只是結果。

吳起出走楚國,可以說是一個分界線。楚國在吳起的治理下,快速變法,北上爭雄,楚悼王在死前兩年,甚至莽了一波狠的,兵鋒直指黃河,打到了黃河南岸,甚至在周王畿選址,準備修建行都。

這一波攻擊,對魏國造成了沉重的打擊,此後,趙國也從繼承權內亂中走出來,遷都邯鄲後,穩步提升國力。

趙、韓的穩定,就意味著魏國獨佔三晉交通孔道的時代結束了,此時,齊國剛剛完成田氏代齊,齊威王剛剛出生,孫臏、龐涓就更別說了。

不過,楚國也在楚悼王死後,因為封君之亂,進入了長達數十年的閉門期。

魏國的衰落的一個直觀表現就是魏武侯死後,兩公子爭立,後來的魏惠王甚至被韓、趙包圍,這些強權甚至提出要分裂魏國,分別吃掉,最後因為分贓不均而作罷。

這之後,魏國實際上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因為,沒錢了!


劉三解

簡單來說,要想了解為什麼後期不能重建魏武卒,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一、綜合國力

魏國之所以能夠組建魏武卒,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綜合國力”的支撐。最早的一批魏武卒的組建時間剛好是在魏國最強大的時期,也就是著名的“李悝變法”後的魏國。(李悝變法裡面有一個涉及軍事改革的措施,也就是建立“武卒”制度。)


可是在戰國後期,因為受到魏國“李悝變法”的影響,其餘各國也相繼變法,相繼崛起。而魏國由於地理位置(下面會講到)和自身君主的原因,導致國力在後期並無太大改觀。導致的後果就是,大家都進步了,你還在原地踏步,就等於變相退步,只要後期有一兩個君主不行,直接就崩了。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所以,在戰國後期,魏國由於發展後勁不足,國力甚至不增反退,導致軍事方面必然衰弱,所以魏武卒就很難再現。即使扔在維持,戰力也必然縮水,已然和普通軍中無異。

二、制度使然

要想深入瞭解魏武卒,就得從魏武卒的制度去下手。無非就是“入選條件”、“福利待遇”和“作戰方式”這3點入手。

長話短說,這3點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國家重金供養的擁有方陣作戰能力的古代特種兵。



沒錯,就是特種兵,而且還是可以方陣作戰的。有人會問,這不就是古代的“精兵”嘛,怎麼算特種兵呢?

精兵和特種兵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單兵作戰能力”,當時的魏武卒的裝備不僅僅有戈,矛,刀這些常見的武器,背上還攜有擁有弓弩,部分甚至有馬匹,單兵負重百斤上下(含盔甲)。

這是什麼配置,就一“萬金油”啊!上馬就是重騎兵+弓騎兵,下馬列陣就是重裝步兵+弓箭兵,單兵作戰化行為伍就是滲透作戰的特種兵。強的一比!

軍紀嚴明就不說了,福利待遇更是好的不行。送土地就算了,還給免服役,這和現在國家送你個體制內的工作,還給套房子,逢年過節有補助,並且不用納稅有什麼區別。

那麼問題來了,有利必有弊。你像挑選這些武卒,條件苛刻到說是百裡挑一都不為過。既然是百裡挑一,那麼說明人口基數必須大,這是其一。再看看福利待遇裡的送土地,國家土地就那麼多,前期還行,但是時間一長,哪裡夠分,只能積極對外擴張才能維持得了生活這樣,這不就是典型的“以戰養兵”嘛,後來的秦國也是這樣做的。但是兩國的地理位置不同,秦國可以成功,而魏國不行(這點後面會講到),這是其二。福利待遇剩下的免徭役高待遇都是和錢有關,國家有錢就能維持,這是其三。

所以大家看出來了,以上這些都是建立在國力強盛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的,戰國後期的魏國根本沒這個國力,能維持得了才怪了。要麼窮兵黷武,要麼縮減兵力,事實上魏國選了後者,後期魏國任有極小部分武卒,不過規模縮減太多,都是混塔普通士兵一起作戰,失去了方陣集團作戰的能力,真的變成特種兵了……

典型的成也制度,敗也制度。

三、地理位置

一個國家的版圖能否持續擴張取決於它的地理位置是否優越,而國力強盛只是決定其擴張順利與否。

這是一張公元前277年的戰國後期形勢圖,距離魏國滅亡,也就是公元前225年只剩下52年的時間了。

從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戰國後期魏國正好處在戰國七雄版圖中最中間的位置,是個典型的四戰之地(雖然這是以前韓國才有的debuff)。既然是四戰之地,說明魏國的擴張就成了問題。(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土地都還是問題別說擴張了,不然也不會被逼著第一個變法)

生存空間被周邊大國擠壓,懷中還有個不安分的韓國,擱誰誰難受。戰國前期剛剛變法完還好,5萬魏武卒震懾關中大地,剛好可以利用這個地理位置四處討伐征戰,真的是瞪誰誰懷孕。可是中期大家都照貓畫虎變法了以後,就沒法繼續肆虐了。可是前面說了,要想維持如此大規模的武卒,就要有大量的人口,土地和金錢,還要“以戰養兵”,如果停下來了,魏武卒就會被自己的賞罰制度搞垮。後期就更不用說了,伊闕之戰精銳盡失,國力,土地和人口都徹底廢了,重建武卒難上加難


總結

可以說,武卒制度它是一個典型的“軍國主義”用兵制度,只不過這種制度只適用於國力強盛的時候。一旦國力衰退,弊端立馬就會出現,具有很強的爆發性,方差也很大。如果無法持續擴張(像後期的秦國一統六國),或者短時間內爆發多次戰爭並獲得勝利(像剛建立時短短几年橫掃關中),就會被制度拖垮,變成窮兵黷武。

地理位置的好壞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這個制度維持時間的長短。像秦國後期的“秦死士”也是和魏武卒類似的,只不過秦國地理位置比魏國好,西戎解決後後方高枕無憂,東邊有個函谷關,間接隔絕了參與關中六國之間大多數的混戰,能夠安心發展,機會一成熟就可出關一統江山。魏國地理位置就不行了,一直和韓國是苦鱉孫,就好像二戰的德國一樣,搞個閃電站還硬的不行,一打持久戰瞬間就萎了。因為沒新的土地,人口和資源兼併進來,支出和收入不成正比,不垮才怪。

而以上這些,優點都是後期魏國不具備的,缺點確是逐漸體現的,所以後期魏國還能夠維持魏武卒無異於痴人說夢罷了,保留下來的“殘種”武卒實力和規模大不如前,只能被歷史前進的車輪攆的粉碎,空有虛名而已。

維持,維持是不可能維持的,整個後期都不可能維持的,只有回憶一下才能維持得了生活這樣子。


腩說

魏武卒,這一支作為戰國時代中率先崛起的政權——魏國的精銳,其所代表的軍事實力,也基本象徵了戰國初期最為先進的生產技術、以及跨時代的社會變革所能締造出的最強大的戰爭機器。而它的登場,也最能表現那個時代各國君王稱雄爭霸的野心。

在那個被孔子稱為“禮崩樂壞”的時代,除了有如點點星光的幾位先哲所迸發出的思想源流,還有那些令改革家們趨之若鶩的實驗田野。那個年代之下,想要稱雄各國的都圍繞著“爭霸”與“富國強兵”這兩個主題而行動,這就給了改革家們一個施展抱負的舞臺。

在這喧鬧的爭霸角鬥場中,最先登臺的便是李悝和他身後的魏國。作為最先著手變法的改革家,李悝大刀闊斧地改變了魏國的體制,提出“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這便意味著魏國不再有世卿世祿的世襲貴族,一切賞罰按軍工計,此外,魏國還在李悝的主導下興修水利、獎勵耕織。有了這般頂層設計,才為之後的魏武卒提供了殷實的基礎。

可以說,魏武卒的戰鬥力正是建立在魏國的變法改革之上的,而魏國也正是憑藉這樣一支威武雄師而名震華夏。

那麼魏武卒究竟有多厲害呢?我們知道,戰國時代有一個戰無不勝的軍事家——吳起,此人在正史中還未嘗一次敗績,可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而他足以耀眼後世的戰績,大半都依靠著這一支由他一手培養的“魏武卒”所打下的。

在吳起的麾下,這部隊創下了“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勝負難分)”的不敗神話。在陰晉之戰中,吳起更是隻用兵卒五萬、車騎三千的兵力,便打敗五十萬秦軍。這當中的數據不免有誇張之嫌,不過不可否認,魏國依舊憑藉著“魏武卒”的戰鬥力和吳起過人的兵法,奪秦河西五百多里土地,將秦國壓縮到華山以西。

如此剽悍的戰鬥力,“魏武卒”何以擁有?魏國在幾場大敗之後,為何有難以重新往日的輝煌?這一點,我們就不得不細看一下魏武卒是如何選拔的。

實際上,史書中對魏武卒的能力和標準說得很清楚了。在《荀子議兵篇》記載:“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對於這段話,我們做一個大概解釋:合格的魏武卒需要能夠在穿好重甲、帶齊弓弩、戈劍各種武器又揹負三天口糧的情況下,能夠一天行軍50公里。

單看裝備,我們便可知這是一支重裝步兵,而且是一支耐力要求極高的重裝步兵。打個不恰當的比喻,當時的魏武卒就好比是羅馬的軍團,這樣一說比較陌生的讀者可能心裡就大致有個底了。那麼可想而知,面對魏武卒,對當時的各國來說不知要作何感想。若不是隻有區區五萬人,若不是後來吳起投奔了楚國,只怕是沒有了之後秦始皇“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而亡諸侯”的功績了。

不過,要供養這麼一支精銳之師不是沒有代價的。史書在魏武卒的評選標準後邊,還說明了魏國當時給出的待遇“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是其氣力數年而衰,而複利未可奪也……是故地雖大,其稅必寡,是危國之兵也”。

簡單說來,就是魏武卒是一支自給自足的職業化軍隊。得以入選的人雖然要自己承擔裝備的開支,但他的家裡人能夠被免除徭役賦稅,這一福利到老了復員還能享受。這樣一來,李悝廢除的世卿世祿制度從某種意義上又出現了。而且與秦國不同,魏武卒的後人即便沒有入伍,依舊能繼承父輩擁有的田宅。

要知道,當時的羅馬是憑藉著一個帝國的體量才供養得起那些個兵團,而魏國只是一個從原來的晉國分離出來的國家,其體量不說羅馬,可能也就跟燕國不相上下。所以,供養這一批士兵,對魏國來說足可稱重負。

另一方面,同其他部隊不一樣,當時吳起給定的訓練模式是“一人學成,教成十人;十人學成,教成百人……萬人學成,教成三軍”。也就是說,魏武卒最為重要的,不是單兵的作戰能力,而是長期以來累積的作戰技巧和作戰經驗。這也就是為何魏國在馬陵之戰、伊闕之戰後,無力再重建魏武卒一個重要原因。除了經濟跟不上、統帥治軍無方之外,還有就是因為損失的老兵難以再補上了。

就這樣,隨著魏武卒的消亡,魏國也漸漸日薄西山,往日不再。不過魏武卒所代表的職業軍制逐漸為爭霸各國所採用,而在這樣的潮流之下,魏武卒自身的獨特性也漸漸被稀釋。最終,他們的稱號,也隨著魏國的消亡,成為了歷史煙雨中屬於那個時代的標誌與象徵。


協虎戰爭史

戰國初期,魏國魏文侯開始圖治,任用李悝為相,實施變法,魏國迅速強大。“李悝變法”裡有一項是關於軍制的改革,就是對軍隊中的士兵進行考核,選拔其中優秀的,根據他們的特點,分別編入不同的隊伍,發揮其最大的作戰優勢。這種軍制就叫——武卒制。魏國憑藉這支新制度下訓練的軍隊,打遍天下無敵手,曾經創造了大戰七十二次而不敗的光芒戰績。還一舉攻下過函谷關,風頭一時無兩。


魏武卒的鼎盛時期是吳起時代,即吳起組建訓練的精銳重甲步兵。《荀子.議兵》記載,進入魏武卒的士兵,必須身穿全副甲冑(頭戴鐵盔、身穿三層甲:上身甲、股甲、阱甲),手持長戈,揹負硬弓與50支弓箭,在急行軍百里之後還照舊能投入戰役。所以進入魏武卒的兵士都具有強壯的體魄,相當於現在的特種兵選拔,在經過嚴格訓練以後,吊打其他國度也就不是很難的事情了!



吳起對軍陣也進行了精心編制:5人為一伍,設伍長1名;2伍為一什,設什長1名;5什為一屯,設屯長1名;2屯為百,設百將1名;5百設五百主1名;2個五百設千人1名;一千人為一個基本作戰單位,歸將軍直接統管。陣型分四個方陣:前、後、左、右,並加一個前置方陣,專門作為誘敵之用,所以,合起來是”五陣“。這樣編制,在作戰中,指揮系統非常靈活,脈絡非常清晰,方陣之間互相呼應,無往而不勝。

此外,戰國時代,青銅器逐步被更為堅硬的鐵器所取代。而當時天下的冶鐵中心主要集中在韓、魏,魏的兵器製作更是天下聞名,這也為魏武卒的裝備提供了最強大的保障,這也是魏武卒戰鬥力強悍的原因之一。

公元前389年,陰晉之戰中,吳起帶領5萬魏武卒大戰50萬秦國大軍,在10倍差距之下,吳起帶領魏武卒大獲全勝,這也是我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之一。在那個時期,魏武卒是步兵精銳的代表。

魏惠王時期,魏武卒達到全盛時期,不過,在吳起離開魏國之後,就開端走下坡路,公元前354-350年,龐涓率魏武卒,被齊敗與桂陵。公元前341年,馬陵之戰迸發,魏武卒被齊軍潛伏,主將龐涓戰死,魏武卒元氣大傷。公元前293年,秦將白起於伊闕大敗魏韓聯軍,魏武卒被根本消滅。

因為魏武卒成本太高,國力、物力損失巨大,元氣大傷,尤其是精銳的魏武卒的損失,是短期難以恢復的。魏武卒選拔要求高,訓練、裝備的成本非常昂貴,維護成本也很高,強盛時期的魏國還是可以負擔的,當然更重要的是,形成戰鬥力的魏武卒真正的靈魂是那些富有戰鬥經驗的老兵,他們豐富的戰鬥經驗和作戰技巧是十分寶貴的財富,無法通過硬性彌補。所以,當桂陵、馬陵等戰役損耗了大部分魏武卒精銳後,這支天下無敵的雄獅幾乎不復存在了,首先是魏國元氣大傷,沒有足夠的財力、物力再裝備一支同樣的魏武卒,其次大批精銳老兵的損失,使魏武卒的軟實力損傷嚴重,隊伍失去了中堅力量,重新訓練、培養的週期很長,也很艱難,所以說,如果要魏國重新打造一支魏武卒,基本不可能,周邊國家不會答應,會不斷壓制魏國,不給之機會,所以在伊闕之戰之後,曾經稱霸一時的魏武卒也就徹底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巍嶽欽禹

魏武卒是一支非常有戰鬥力的部隊,但是有戰鬥力並不代表這種軍事制度是合理的。

魏武卒創於吳起,通過極高的體能要求來選拔士兵,這個要求就是人們熟知的《荀子·議兵篇》所說的:“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

這只是選拔標準,是基於體能的。

我們來看:攜帶的武器裝備包括

甲、胄、弩、矢、戈、劍。

這些裝備中:甲是皮甲,皮甲是先秦時期士卒的主要防護裝備,魏武卒所配的“三屬之甲”中的三屬指的是“上身一,髀褌一,踁繳一,凡三屬也。”簡單的講就是防護面積比一般甲衣增多了對腿部的防護,一般來說,一套皮甲的重量不超過5000克;

胄,也就是《荀子•議兵篇》中所說的“冠□”,也就是頭盔啦,在戰國時叫“兜鍪”,這是因為它的外形很像當時的飯鍋--鍪,在戰國時期已經較多的使用了金屬“兜鍪”對士卒進行防護,每頂的重量一般在2000—3000克,取中間值2500克;

弩,魏武卒所帶的弩是十二石的弩,這種弩不同於用手臂力量就能拉弦上牙的擘張弩,應該全是靠手足合力的蹶張弩,也就是重弩,一般重量不超過2000克;

矢,結構上分為箭鏃、箭桿、箭羽,弩矢和弓矢相比長度要短,一般在50—60釐米,其中箭鏃通常為金屬製,銅鏃鐵鋌(鏃:箭頭,鋌:箭頭裝入箭桿部分)要論單個重量,箭鏃肯定是最輕的,通常是100克,但魏武卒帶50個,有5000克;

劍,戰國時對於青銅劍那是有制式規範的,上品的劍一般重量在800—900克,比如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就是875克。

另外一項負重就是糧草了。這裡就需要知道先秦人一天吃幾頓,每頓吃多少?

先秦時期,我們古人一天吃兩頓,也就是一頓早飯、一頓晚飯。而一個士卒早飯的標準是675克,晚飯標準是450克,一日之糧大約是1125克斤。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攜帶糧食是穀子,需要舂臼才能食用。那麼,三日之糧就是3375克。

把所有的負重項目相加,我們就可以知道一個魏武卒的負重大約在19公斤,他們的選拔標準就是在19公斤的負重下,在大約6小時內,行進大約40公里(注:先秦的一里大約415米).

對比解放軍戰士,我自己個人的最好記錄是30公里拉練,用時也是大約6個小時,其中最後5公里是奔襲,用了25分鐘,負重稍微重點,我們全副武裝大概在20多公斤。另有100公里拉練,用時是17個小時不到,不過是輕裝,僅攜帶槍支、手榴彈和水壺,全部加起來大約6公斤。

我軍可謂是輕步兵的巔峰,長途奔襲、遠程拉練是我軍絕活。對比之下,應該說,魏武卒的體能水平基本和我軍持平。

可見,魏武卒這支部隊單兵的身體素質那是相當的強壯。

這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魏武卒的兵役制度是募兵制,通過招募選拔而來,因此底子非常好。

而訓練他們的,是大名鼎鼎的吳起,他的訓練法那也是相當的厲害,魏武卒在他的訓練下,“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餘則鈞解。”成就了吳起“有提七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吳起也。”的赫赫威名。

這是問主的問題“魏武卒到底有多厲害,為何後期不能重建一支魏武卒呢?”前半部分的回答。

關於後半部分“為何後期不能重建一支魏武卒呢?”

首先要明確的是,魏國並不是沒有重建過魏武卒。魏惠王即位後,因為他即位當年,魏國遭到趙國和韓國聯手進攻,韓國甚至還打算肢解魏國,將其一分為二,後因趙國意見不合也作罷。因此,魏惠王在遷都大梁後,就重新按照“武卒”制,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部隊。

但是,正如我開頭所講,魏武卒是一支非常有戰鬥力的部隊,但是有戰鬥力並不代表這種軍事制度是合理的。

這是因為,魏武卒一旦選拔通過,“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是數年而衰,而未可奪也,改造則不易周也。”也就是說,國家又要給他們免除徭役,又要賜給他們田宅,等到他們年老力衰了還是保留,新人進入也不更改老人的福利。這樣一來,就意味著魏國要養數萬個微型地主,一方面國家的財政收入會減少,另一方面還有大量的支出,這對一個國家來說不是一種合理的軍事制度,只能在短期體現效果,對國家長期危害是很大的。

這是制度上的根子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魏國的國家戰略短視的原因。

戰國初期,魏國首先變法,第一個成為稱霸的國家,除了內部原因,主要原因在於三晉(趙魏韓)是個聯盟,同進退、抱成團,這樣他們三國聯盟的實力就強過其他國家。其實魏國本身,疆域並不算大,兵員也並不算多,不過十餘萬人,除去各地的守備兵力,機動兵力不過數萬,從魏國初期的歷次戰爭中就可以發現,魏國每次作戰都是選擇一個方向,其他方向採取守勢,這就是因為兵力不足的原因。而魏國處於四戰之地,是“中原之胸腹”,一個諸侯國處在這種地理下,軍事上是極為不利的,四周全是大國,西秦、北趙、東齊、南楚,在別人的包圍之中,很容易陷入兩線作戰甚至多線作戰的窘境。戰國策士張儀一針見血指出:“(魏)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輻湊,無有名山大川之阻。從鄭至梁,不過百里;從陳至梁,二百餘里。馬馳人趨,不待倦而至梁。南與楚境,西與韓境,北與趙境,東與齊境,卒戍四方。守亭障者參列。粟糧漕庾,不下十萬。魏之地勢,故戰場也。魏南與楚而不與齊,則齊攻其東;東與齊而不與趙,則趙攻其北;不合於韓,則韓攻其西;不親於楚,則楚攻其南。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

張儀所說確實不錯,反過來,我們還是從軍事上看,雖然魏國處在中原,但也有內線作戰的優勢,可以利用快速機動,對周圍之敵進行各個擊破。這就是剛才說的,魏國在初期每次作戰都是選擇一個方向。在這點上體現最明顯的就是吳起奪取秦國的西河之地。

但是,採取這樣的軍事戰略來指導作戰有一個要求,就是要併力一向,集中於一個方向尋求突破,不能夠四面出擊。

當吳起指揮魏軍完全壓制秦軍,取得極大進展時。魏國從魏文侯起就犯了戰略短視的毛病,這是因為中原地區在當時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奪取中原地區有看得見的短期利益。所以魏國在打敗秦國後,認為秦國已不能對自己產生威脅,開始東向發展。

然而東向發展,必然和其他大國,齊、楚、趙、韓的利益發生激烈衝突。

魏國首先的目標是中山國。中山國和魏國之間隔著一個趙國,魏國想要拿下中山國,趙國第一個心裡就不願意了,但是趙人很快意識到“魏拔中山,必不能越趙而有中山矣”,歷史的事實也正是如此,魏國雖然攻滅了中山國,但因為無法有效控制,中山很快復國,最後還是被趙國吞併。魏國用了三年的時間,付出極大的代價,最後並沒有獲得實際利益,反而使得盟友趙國開始離心離德。

其後魏國又聯合趙韓,對齊國和楚國開始作戰,並取得了一些勝利。為什麼魏國會對齊國和楚國開戰,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齊國和楚國在魏國專心攻打秦國時從背後攻打魏國,奪取了一些城邑,魏國要報復;另一方面就是因為齊國和楚國是魏國爭霸中原的主要對手。魏國雖然獲勝,但是卻同齊楚兩國結了仇,同時跟兩個大國爭利,給自己樹了兩個敵人,不是明智的選擇。

等到魏武侯即位後,魏國因為東出爭奪中原,又和趙、韓兩國的利益發生了衝突。趙國一心想吞併衛國,而韓國一心想吞併鄭國。這兩個小國為了自保,都是依附於魏國的。這樣一來三晉聯盟內部關係宣告破裂。

本來魏國就處於四戰之地,手中的機動兵力也不多,如果憑藉魏武卒部隊短期的強大戰鬥力併力一向,尋求對一個周圍敵國先行擊滅,然後再轉移兵力對其他鄰國逐個打擊,魏國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但魏國急於東出爭利,四面出擊,和周圍鄰國全部發生激烈衝突,這種多線的作戰,不是魏國能夠承受的。

這樣一來,魏武卒的強大戰鬥力優勢就無法去體現,如果只是和一個國家單獨較量,這種戰鬥力優勢可以去影響戰爭的進程;但去和多個國家作戰,面對數量優勢之敵,魏武卒只能疲於奔命(前面說過,魏國只有這點機動作戰部隊),今天跑去打楚國、明天跑去打齊國,哪裡需要就得到哪裡救火,部隊得不到休整,那真是一直在路上。

最後,在馬陵之戰中,龐涓率領的魏武卒被孫臏以伏兵戰法擊潰,魏國再也沒有重建“武卒”制度。這是因為一旦國力衰弱,那是再也無法支撐起這麼一支部隊的。而如果能夠採取正確的戰略,對周圍敵國各個擊破,通過開疆拓土獲得新的土地資源來封賞戰士,從而不斷維持魏武卒部隊的短期強大戰鬥力,那還可能有所作為。


這才是戰爭王正興

《荀子·議兵篇》說:“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意思是說士兵披上三層重甲(內外三層防護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別稱)和鐵盔,能開十二石之弩(一百二十市斤為一石),每人背五十隻弩矢,拿著長戈或鐵戟,腰帶利劍,攜帶3天的作戰糧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魏武卒的人員選拔及其嚴格,能成為魏武卒一員,所享受的福利待遇是很優越的。故而,魏武卒都是強悍的精兵,戰鬥力可以說是首屈一指,成為當時世界上步兵最為精銳和彪悍的軍隊。

魏武卒的編制讓各諸侯國幾乎無法模仿,因為除了魏武卒之外,再也沒有什麼地方,再也沒有別的諸侯國使用完全由步兵組建的兵團,不是沒有條件,不是沒有能人,主要是在以戰車為王的時代,誰也沒有這個膽量。武卒的編制,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為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為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將一人,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其中,“二五百主”也稱“千人”,也就是以一千人為基本的作戰單位,類似的一個團。需要打戰的時候再靈活編制,設將軍一人指揮。這種編制,充分體現了魏武卒的指揮系統在作戰中的靈活性,能達到如腦使臂,如臂使手,如手使指一樣。即便是戰敗了,也是可以迅速的組建軍陣——不管各軍隊士兵是否相識,在這種各級將官存在的情況下,都是可以迅速的組合起來。

魏武卒最厲害的時候莫過於以五萬步兵,三千騎兵擊敗秦國五十萬部隊的戰鬥。個人感覺這並不是胡說,因為秦國打仗的時候基本上是個男的都要上,而且在公子卬被俘之前秦國幾乎每年都會進攻河西地區。獻公時期也能舉兵二十萬攻河西。秦國人打仗甚至不需要鎧甲和頭盔,只要有個傢伙甚至石頭都能衝上去。

至於為何後期沒有魏武卒,我認為是魏國已經沒有實力來支撐這樣一支強悍部隊的給養了。魏國在惠王后期開始喪失大片土地,地廣人稀的河西,上郡先後被秦國奪取,剩餘土地人口過於稠密,已經沒有多餘的土地分給魏武卒了。


看球人

魏武卒的崛起與出名,本身是一個歷史發展到特定年代的符號想象。這批人並不是什麼一蹴而就的頂層設計發明,而是一個漫長演化過程中的中間產物。可以說,魏武卒並不是無法重建,而是後來重建了也沒有剛剛出現時那麼凸出了。

魏武卒的出現,其實就是先秦國家從舊的征服者轉化為古代軍國主義的標準性現象。過去的西周封建體系下的軍事貴族,以國君-諸侯-大夫-士人的結果,層層受封,並提供相應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義務。


其中,軍事義務是這些封建領主的最重要職能。在當時的制度下,只有這些諸侯與生活在領地核心區域的國人,是有戰爭義務和需求的。大多數在周禮制度下,被安置的被征服民眾,其實被剝奪了參與戰爭的權力。這些先秦時期的野人,僅僅有納糧和勞務輸出的工作可以從事。

但在春秋時期,這種制度已經開始出現崩潰跡象。首先就是國人與野人區別的模糊化,讓更多野人也可以加入軍隊,為國君或大夫作戰。軍隊規模的擴大,直接造成了戰爭慘烈程度的增加。這又迫使國家改變體質,適應這種高強度戰爭的挑戰。魏國作為一個開發程度較高的中原區域強國,身處四戰之地,第一個開啟了大規模軍國主義建設。


魏武卒就是非常典型的早期軍國主義軍隊。在理論上已經開始要求全民皆兵的時代,國君的權勢本身,就是動員力強弱的代表。魏武卒就是第一代脫離了封建體系,成為國君直屬軍事力量的精銳。他們在經過一定的嚴格挑選後,脫離了地方貴族的束縛,在國君給予的土地上耕作。自然,在戰爭中他們也是直接聽命於國君本人,可以迅速動員的。作為要求,他們平時還要在農閒時進行訓練,以便有旅行義務的能力。

但在戰國中期開始,魏國的這套軍國制度,本身就已經不是稀罕之物。魏國在將自己變為一個軍國主義國家後,很多原本為地方大夫服務的士人,其實也就是失去了生存機會。有限的國君王庭,不能提供給大部分有識之士以機會。所以也就有了商鞅去秦國,吳起去楚國的事情。隨著他們一起去的,還有這些國家的軍國主義改革。至於同屬三晉的趙國和韓國,都有著和魏國類似的底子,學習照搬非常方便。


現在,當每個國家都至少有一部分類似魏武卒的國君直屬動員力量後,魏武卒本身在歷史上的重要性就被稀釋了。歷史上的魏國不是沒有重建魏武卒樣式的部隊,而是重建出來的新軍沒有了當年那批人的特殊歷史地位。更何況國君勢力的擴張本身,也會引起國內的大夫們和士人的反對,他們一起的抵制也限制了新一代魏武卒擴充規模。

在戰國的後期,魏國人其實是在面對數量是自己幾倍之多的秦國“武卒”的進攻。和他們一起面對秦軍的趙國、韓國主力,以及相當部分的楚國軍隊,也是各自國家的武卒。放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魏武卒就不在顯眼了。


米南德王問道

魏武卒,戰國前期所向無敵,而後來為什麼不能在重建呢?那有必要說說它的由來


三家分晉以後,原來的晉國被分成三家,就是戰國七雄的趙魏韓,而魏國也只是得到了三分之一的國土而已,這些土地又非常的鬆散,就像一個馬蹄一樣圍著韓國。從圖片大家應該可以看出,魏國所處位置,正是中原的四戰之地,幾乎無險可守,這樣就促使,魏國第一個
圖強變法。

魏文侯用翟璜為相,改革弊政,又啟用李悝變法依法治國,使得魏國蒸蒸日上,而吳起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來到魏國,開始了他輝煌的前半生

吳起擔任河西守將,開始了他的改革軍隊,魏國雖然處在四戰之地,但也有它的先天優勢,交通便利可以說是四通八達,連接著各個諸侯國,而且是位列中原腹地,屬於先致富的一群人,人口多土地肥沃,眾多商賈雲集,所以製造業也是最發達的,當時的鐵器逐漸開始普及,魏韓又是鐵礦最富有的國家,自然而然軍隊的開始普及鐵器替代青銅器,這一個轉變,讓魏國的軍事力量無形中佔領了先機
接下來我們在真正意義上的說說,魏武卒,吳起認為兵不在多在於精,所以在得到了文侯同意後,他組建了一支,橫行於戰國前期的無敵之師。

魏武卒的選拔條件,身穿三層鎧甲(內外三層)手執長戟,腰挎鐵劍,後負犀面大櫓,50弩矢和強弩,攜帶三天的乾糧,半天內急行軍一百里才可以成為卒,就這樣的嚴苛條件,可以說沒等開始,對於很多人就已經結束了。

但這也只是入選了而已,後邊還有陣法演練,和單兵格鬥能力的訓練,我就不一一說了,因為實在太長了,總之要想挑選這樣一支軍隊,可不是十分的容易,不管是裝備,用度上都是最好的,而且魏武卒也是第一批傳統意義上的職業軍人,這在各國可是開創先河的舉動,所謂的一人當兵全家光榮。

而這樣的一支軍隊就是在最鼎盛的時期,也不過只有五萬,就這五萬人,已經協助吳起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有平手無敗績),你就能感受下它的強大。

吳起之後,龐涓粉墨登場,對於武卒的發展,還是有很大的貢獻的,雖然武卒開銷很大,但對於喜愛窮兵秣馬的魏惠文王來說,支持必須支持,而且大力支持,但有條件的你得打勝仗,而且越大的越好,結果呢逼走孫斌,最後兵敗馬陵道,魏國精銳的力量也一起陪葬了,雖然現在有人對龐涓是否參與,這一仗有疑義,但無可否認,就是在魏惠文王時期,魏國已經逐步開始衰落,而代價就是由主動出擊,變得越來越傾向於防守,而對於魏武卒這樣一支,費時費力,消耗巨大的軍隊,魏國也就承擔不起了。


但真正致命的,我認為是魏韓聯合
部隊,被吳起一次性殺光二十四萬的一闋大戰,這時候魏武卒才算徹底瓦解(要不說還是白起厲害👍)

總結起來就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投入如此巨大的一支部隊,你交給一個無能的將軍,那必須給你打沒了,大家也不用為龐涓平反了,不管怎麼地,是不是輸了吧,而以後得魏國,越來越完蛋,越來越弱,已經沒有資格在擁有,以擴張為目的的軍隊了,政治腐朽,除了把能人都往秦國送,基本就是等死了,所以根本不可能在建立一支需要時間金錢的部隊了,因為沒時間更沒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