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商時代” 西安是西北地區最大的“碼商之城”

“碼商時代” 西安是西北地區最大的“碼商之城”

如今,無論吃飯、購物,很多消費者都已習慣於“掃碼支付”。不管是路邊的包子鋪,還是菜市場的小攤主,線下的小微商家不用購置掃碼槍等設備,只要一張“二維碼”就能做生意。移動支付走進我們的生活已久,在方便消費的同時,也讓線下的小微商業實現了數字化升級。這些通過“二維碼”做生意的小微商家,形象地稱自己為“碼商”。一張收錢碼,也已經不再侷限於收付款,通過這張小小的二維碼,小微商家還能享受到經營分析、賬務管理、理財、保險、貸款、信用等多維金融科技服務。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佈的數據,目前我國市場主體突破1億戶,其中個體工商戶佔比近七成。截至2018年6月16日,西安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00833戶,其中新登記個體工商戶140239戶,累計已達744934戶,佔市場主體的63.04%。這也意味著大量的“碼商”正在成為現代商業中最活躍的群體,“碼商時代”已經正式到來。

從“網商”到“碼商”

互聯網的全面擁抱

“支付寶到賬10元!”聽到熟悉的付款通知,鄭巧對剛買了一包煙的顧客點頭微笑。鄭巧是高陵愛尚涇渭小區內“愛尚水果店”的老闆,從去年年底開始使用“收錢碼”,她算是個新“碼商”。短短的半年多時間,她已經深深感受到了掃碼支付的便利:“你看我這店裡,生活用品、瓜果、零食啥都有,小區的人在我這兒買東西的特別多,一大半以上都是掃碼付款,大家都說很方便。”

鄭巧說,她開店已有3年,過去“換零錢、防假鈔”是她每天的必備工作,現在一天幾千元的流水大部分都直接進入網絡賬戶,“不僅方便,而且也好對賬”。精明能幹的鄭巧還發現,支付寶收到的營業額還能直接放進“餘利寶”理財,享受免費提現,收益天天算。

“掃碼在這邊!”西安思源學院東門口“地瓜的家”小店裡,老闆娘王京萍熱情地招呼著排隊付款的顧客。“現在的年輕人出門都不帶現金了,手機一掏直接就能付款。”王京萍說,她家顧客幾乎全部是學生,每天有80%以上營業款都是掃碼支付。從2016年開店起,王京萍就開始二維碼收款,旺季時每天掃碼的流水有1600元。因為用收錢碼收到的錢從支付寶裡提現不收手續費,通常他們幾個月才提一次現。因為免收手續費,她感覺挺划算的。

像鄭巧和王京萍這樣的“碼商”已經有太多,大到一家公司,小到一個煎餅攤,用二維碼來做生意已經成了他們的習慣。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16日,我國市場主體突破1億戶,日均新增市場主體4.44萬戶,這其中個體工商戶佔到近七成;在西安,截至2018年6月16日的數據顯示,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00833戶,較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長55.08%,其中新登記個體工商戶140239戶,較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長63.92%,累計已達744934戶,佔市場主體的63.04%。個體工商戶龐大的佔比意味著,已經有近1億“碼商”正活躍在中國的大街小巷,成為新時代商業文明中充滿活力的群體,從“網商”到“碼商”的時代已經正式進入我們的生活。

C端支付改變消費習慣

“碼商”快速興起有龐大市場支持

“你身上帶現金了嗎?”看到這個問題,估計很多人都會摸摸口袋。如今,C端(消費市場)的支付習慣已經全面改變,這也成為“碼商”快速興起的一個有力支撐。

“我這店開了有3年時間,最初我都是讓現金結賬,後來慢慢發現不行了,一付款大家都問哪裡能掃碼。”暖山康城小區門口大王食府的老闆王付軍說,從最開始並不願意讓顧客掃碼支付,到現在他會主動推薦大家用“支付寶”埋單。去年支付寶搞活動,付款還能領紅包,他每次都會主動給顧客推薦,顧客們也都覺得挺好,“沒有支付寶的人我還教他們註冊呢”。讓王付軍改變的,不僅是掃碼支付為他帶來的實惠,也順應了當下整個C端的支付習慣。

據國家互聯網辦公室發佈的《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7)》顯示,2017年中國信息消費規模達4.5億元,其中移動支付交易規模超過200億元,位居世界第一。另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達5.62億人,較2016年增長21.6%。預計2018年累計用戶規模有望達6.50億人。今年初,支付寶發佈的2017年全民賬單數據顯示,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正悄然鉅變,不帶錢包出門已成為中國人的新習慣,併成為世界的新時尚。其中,2017年全國5.2億支付寶用戶的移動支付佔比為82%,業內人士分析,移動支付佔比飆升的原因之一正是支付寶收錢碼的普及。

作為移動支付中最先進的方式之一,二維碼的使用率仍在走高。相關數據顯示,世界上90%的二維碼個人用戶在中國。“碼商”所代表的移動支付便捷度、普及率和使用率也較網商優勢明顯。根據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2017年網上支付交易規模達2075.1萬億元,較2016年小幅下降0.5%,2017年移動支付規模達202.9萬億元,較2016年增長28.8%。從數據上可以看出,近年來網上支付交易規模增長已經趨於停滯,而移動支付的增長雖在放緩,但增速仍很明顯。

金融科技打通產業鏈

小小二維碼助力線下小微商家

基於二維碼商業場景和數據,能享受到經營分析、賬務管理、理財、保險、貸款等服務。這可能是“碼商”們除了“收款”以外,感受到一張小小二維碼帶來的更大驚喜。

“上個月,我在阿里巴巴買了500個冰淇淋勺子,當天下單,第二天送到,比線下省了十幾塊錢。”王京萍說,這500個冰淇淋勺子夠他們店裡用兩個月,“隨時用完、隨時在網上下單”已經成了她的習慣:“過去都是跑市場裡買配件,因為我們小商戶有時候需要的量並不多,批發商根本不會送貨。”選擇阿里巴巴1688,是因為這裡能“賒賬進貨”,王京萍說:“多收多賒,其實就是阿里巴巴為使用收錢碼的商戶提供的服務,我通過收錢碼收的錢越多,賒賬額度越高。”和王京萍一樣,鄭巧也喜歡“賒賬進貨”,她說:“做便利店我們得囤貨,錢都壓著也是個問題。通過賒賬進貨,賣了錢再還,週轉壓力就小了好多;好像最高能賒一百萬呢,所以我要努力把生意做大。”

“戰狼研習營”的段秦虎,算是“碼商”裡的大戶。因為他的商家芝麻分高,“多收多貸”的福利也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段秦虎高興地說:“收款越多,經營記錄和履約記錄越好,給我們提供的貸款額度就越大,不用抵押和擔保,隨借隨還,提前還款還不用手續費,去年我們公司因為資金流轉出現了點問題,用了好幾次這個貸款服務,最多一次貸了12萬。”

收款便捷引發線下商業的數字化升級。如今的“碼商”已經感受到了從經營分析、賬務管理、理財、保險、貸款等多維的金融科技服務,這樣的產業鏈已經因一張二維碼而全面打通。

西安是西北地區最大“碼商之城”

未來“碼商”會享受更多支持

據介紹,活躍在全國消費市場的近1億“碼商”助力線下實體經濟的發展和成長,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推動。

據介紹,到目前為止,累計已有60萬“碼商”在支付寶上使用了“多收多賒”服務;“多收多保”業務從去年11月上線以來,已有千萬“碼商”獲得免費的門診報銷金。“上個月,支付寶推出‘天下碼商成長計劃’,將為全國各地近1億的小微商戶提供‘保障’與‘成長’兩方面的服務。”螞蟻金服這位負責人表示,這份“天下碼商成長計劃”將會讓全國“碼商”更加深入和全面地享受移動支付、貸款、理財、保險、信用、賒賬進貨等服務。

對西安而言,早在2017年8月19日,螞蟻金服就與西安市有了第一次戰略攜手——共同推進西安“移動智慧城市”建設。雙方約定將在交通、商業、民生、政務和信用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今年的4月26日,這個合作又有了深化和延展。“與西安共同推進‘移動智慧城市’建設,將為西安的‘碼商’群體提供有利的基礎支持,移動支付發展的越好,‘碼商’的活躍度就會更高。”螞蟻金服相關負責人說,如今西安擁有近百萬的“碼商”,涵蓋了線下各式業態,西安已是西北地區最大的“碼商之城”。“天下碼商成長計劃”的推出將讓西安的“碼商”們感受到更多的便利和實惠。為激勵這些線下小微商家成長,未來他們還將開展評選西安“十大碼商”等活動。

正如網商銀行副行長金曉龍所言,2018年是“碼商”元年,“碼商”是城市商業數字化升級最後也是最難的一塊拼圖。“碼商時代”的到來,是這個時代科技發展讓所有人受益的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