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嶽交通建設厚積薄發

( 許長江 ) 戮力同心,闊步前行。橫連東西、縱貫南北。

一條條連城通鄉、進村入戶的鄉村道路,不僅縮短了城鄉的時空距離,更為沿線群眾帶去了致富的希望;美麗的幹線公路猶如玉帶般蜿蜒穿繞,將一個個散落的美景如珍珠般相連……安嶽縣在風雨歷程中,鎖住構建‘’大交通‘’目標不動搖,竭力實現全縣交通建設歷史性跨越,譜寫出交通大發展的新篇章。

》》》》》》 方略既定 前景輝煌

安嶽,地處成渝經濟區腹心和成渝兩座特大城市直線相連的中點,扼成都至重慶、川北通川南之要津,地域優勢明顯,但交通的落後卻制約著安嶽的經濟社會發展。

安嶽縣直面困難,堅持規劃引領,緊緊圍繞“成渝中部區域性次級交通樞紐”和“成渝中部通衢八方交通樞紐之城”建設目標,攻堅克難,紮實推進全縣農村公路建設。

主動把交通規劃融入全國交通發展大局,積極與區域發展規劃、周邊交通路網進行有效對接,打好項目建設先遣戰。編制完成了《安嶽縣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以該縣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為基礎,制定了安嶽縣交通建設工程2018—2020年“三年滾動計劃”和2018—2022年“五年計劃”。計劃用5年時間,完成投資32.2億元,建成公路1913.6公里。

目前,內遂高速、渝蓉高速順利建成通車,成資渝高速加快實施,高規格建成內遂、成安渝高速公路互通連接線8條總長46.6公里,建成S102(安嶽段)文大路一標段21公里,完成國道319、省道206(安嶽段)大中修工程,龍永路、嶽林路等4條農村公路(一期)PPP項目加快建設,逐步實施交通路網“三年提升行動計劃”和村道窄路加寬工程1302.3公里。

安嶽即將實現“內聯外暢、通鎮達村、人暢其行、車暢其道、物暢其流”的縣內半小時、成渝1小時通達目標,帶動安嶽經濟駛上發展的金色大路。

》》》》》》滄桑鉅變 換了人間

“要想富,先修路。”家喻戶曉的新時代諺語揭示了一個被實踐不斷證明的發展規律,那就是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沒有公路就無出路。

水泥路(油路)到鄉到村,打造30分鐘縣域經濟圈,暢通內循環。

據瞭解,截至2017年底,該縣納入四川省公路基礎數據庫統計公路總里程共計5997.404公里,其中:國道117.915公里、省道6.915公里、縣道408.3公里、鄉道320公里、專用公路10.4公里、村道5133.8公里;瀝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級公路里程為4421.088公里,佔總里程的74.3%;全縣926個建制村實現100%通水泥硬化路目標。

數字是枯燥而乏味的,但簡潔的數字可以直觀地見證變遷,詮釋進步。

“門口這條路硬化了,晴天路上沒土,下雨天也能出門,貨車開到村裡了,我們種的農產品也可以拉出去了。”說起農村公路建設帶來的變化,安嶽縣南薰鎮紅山村羅大軍逢人便說。

四通八達的農村水泥公路網,改變了安嶽縣過去農村公路普遍存在路況差、等級低、斷頭路多的狀況,群眾行路難、農副產品運輸難、產業發展難等一系列制約群眾增收的難題得到解決。

》》》》》》實幹保暢 質在提升

清理水溝282km,轉運水溝棄土和垮塌方940m3,疏通橋樑洩水孔73個,清洗波形護欄25000m,修補龍中路、國道319線油路面坑凼15000 m2......在加快築路的同時,安嶽縣在公路養護和管理方面也花了不少功夫。

該縣以真抓實幹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全力抓實交通運輸行業管理,幹部職工依法行政能力逐步增強,群眾對交通的滿意度逐年提升。在全縣範圍內建成了文化、毛家等10個養護管理站,在69個鄉鎮均成立交管辦。全縣所有道路實現了分級管養:縣公路養護管理段負責道路保通保暢保潔、日常維護、隱患排查治理等;縣公路路政管理大隊負責道路的路產路權維護、路域環境整治、超限治理等;村民委員會負責村級公路的日常養護及相關管理工作,實現了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格局。

同時,該縣還依法對公路兩側佔(利)用公路路產從事經營作業、在公路及公路用地內設置非交通標誌、穿(跨)越公路埋設管線、利用公路搭接平交道口等情況進行清理、登記,對有安全隱患的予以取締。據瞭解,2017年,共計拆除公路用地內的非交通標誌200塊、廣告橫幅1500餘幅,取締違法佔(利)用公路路產行為34處,辦理各類路政許可案件33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