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小說:問情為何物?桃花盡處起長歌

那年的桃花開得格外的明豔,層層疊疊的花瓣鋪滿了整座山林。

一曲婉轉悠揚的琴聲從交錯的桃枝中傳得遠遠的,一直傳到了他的耳旁。

隨著琴聲的指引,一步步走進桃林深處,一株格外粗壯的桃樹下盤坐著一名白衣的女子,那又美的琴聲就從她靈巧的手指間流淌出來。

古風小說:問情為何物?桃花盡處起長歌

聽到身後有腳步聲,女子沒有停頓,素手在琴絃上溫柔地撥動,收尾了最後一個顫音,嗡地撼動了男子的心絃。

“來著何人。”碎玉般清冷的聲音響起。

她沒有轉身,只是拿出帕子慢慢地擦拭著琴身,極有耐心地梳理著紋路。

男子低低一笑“在下不過是賞花的路人,被姑娘的琴聲吸引而來,並無他意。”

這略帶磁性的聲音,莫名地讓女子心頭一顫,她不由自主地抬起頭,轉身歪著腦袋看了他一眼。

眼神觸及,瞳孔不由得一縮。漫天桃花雨下溫潤如玉的青衣男子,手持摺扇,笑得豔若桃李。

一眼萬年。

“姑娘的琴聲甚是絕妙,不輸於宮廷的老樂師,不過在下看來,還有所不足。”男子出聲打斷了她的怔忪。

她忍住心中的顫動,仍是一臉的淡然,略微皺起眉頭,冷冷的問“哦?還望公子不吝賜教。”

“情”短短的一個字從男子口中輕輕的吐出,唇角的笑意頗為幽深。

“情為何物”女子眉頭皺得更深了。

古風小說:問情為何物?桃花盡處起長歌

在她心中,從出生起所能見到的就是爾虞我詐,後宅陰私,酒色錢權,她身為管家嫡女,卻頗為厭煩,不願與之為伍,只願終日與琴聲作伴,卻如白紙一般,不知情字做何解。

他唇角笑意更深了,並不答話,眼光如深譚一樣吸人心神。

他走到女子身邊,盤坐下來,從女子手中抽出那被攥得緊緊地白帕,認真擦拭了手指,並未等她同意,拉過琴,修長的手指輕撥琴絃,一曲婉轉纏綿的《相思》如泣如訴。

桃花香氣好似愈加濃厚起來,悶得她喘不過氣,她不由得紅了臉。

一曲畢了,他利落的起身,拂去肩上的桃瓣,便要離去。

她急急出聲“公子何去?”

“天之涯,海之角。”男子低聲笑道。

“可還能見到公子?”

“若有一日,你懂了何為情,我們自會相見。”

男子說罷便轉身離去,袖子在半空挽了個極瀟灑的弧度,散落了一地桃花。

古風小說:問情為何物?桃花盡處起長歌

女子至此一日,終日坐於桃樹下彈琴,只談那首《相思》,只是少了些許纏綿,帶了幾許悽苦。

一日又一日,桃花開了又謝,桃子熟了又落,她每每滿懷期待地望向小路盡頭,又帶著滿滿的失望低頭。

又是一年桃花開,人面桃花相映紅,只是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一道聖旨傳到家裡,她身為官家嫡女,品貌兼優,特封為皇后,母儀天下。

她慌了,可聖命不可違,不然就是拖累整個家族抗旨抄家。

長街十里紅妝,可她之所嫁卻非心之所向。

一入宮門深似海,再無相見意中人。

古風小說:問情為何物?桃花盡處起長歌

大婚之夜,她徑自坐於洞房之內,最後彈奏了一曲《相思》,聲聲似淚,杜鵑泣血,琴聲已經是慷慨訣別。

最後一聲崩得絃斷,劃傷了臉,血珠襯得那張嬌面更加慘白悽愴。

她從袖中掏出早已準備好的鶴頂紅,痴痴地笑,“我早已懂得了什麼是情,可天涯海角,你又在何處?”

扯開塞頭正欲飲下,宮門卻被從外面撞開,一道暗器射了進來,打落了她手中的鶴頂紅。

她驚叫著跳起來,回眸一看,卻整個人都呆住了。

彷彿穿越了幾生幾世的漫長時光,那一身明黃,溫潤如玉,又不失威嚴霸氣的男子,不是他,又是誰?

他邪魅一笑,一把將她攬入懷中,語氣是膩死人的溫柔,“我說過,若有一日,你懂了什麼是情,我們自會相見,你瞧我沒說錯吧”

是夜,互訴衷腸,她才明白,原來他為了娶她佈置了很久很久,而等待卻是對她的溫柔,這清淨的後宮,就是他最好的情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