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估值600億美元,即將於港股上市!但它的至暗時刻快來了!

傳言許久,如今“靴子”終於落地了。

6月25日早上,美團點評(下稱美團)正式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和招股書,高盛、摩根斯坦利等擔任保薦人,華興擔任財務顧問。美團年內上市一事,最終板上釘釘。

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美團收入339億元人民幣,2015年至2017年調整後淨虧損為59億元、54億元、29億元,雖然虧損在三年內減半,但美團表示基於對風險的判斷,未來可能持續虧損。值得注意的是,在招股書中,提及美團利用大數據和AI技術,在高峰期的每小時可執行約29億次的路徑規劃算法,並披露目前正在研發無人駕駛配送車。資事君認為,美團或希望藉助大數據、AI、無人駕駛等新概念,來提升資本吸引力。

美團估值600億美元,即將於港股上市!但它的至暗時刻快來了!

今年以來,關於美團上市的流言漫天飛,早先彭博社稱美團計劃最早於2018年年內在香港IPO,後又有媒體從接近美團的投資人士處得知,美團正考慮啟動新一輪30億美元的私募融資,上市時間無限期推遲,而美團官方則始終保持緘默態度,讓外界產生頗多猜測。

而事實上,美團欲IPO一事,早已顯露端倪。據億歐此前報道,美團創始人王興曾於5月底飛往香港就IPO計劃進行討論,王興的飯否也在6月不尋常地停止更新了數天。據接近王興的人士稱,美團上市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那麼,美團為何如此急於上市呢?

美團“鬧錢荒”,不得不上市

想要知道美團為何這麼急切上市,就要從目前美團業務情況說起。

此外,據美團招股書顯示,美團流動資產淨額,由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人民幣339億元,減少至2018年4月30日的人民幣198億元,流動資金淨額驟減源於美團收購摩拜單車。據此推算,美團為此花費了近141億人民幣,而剩下的資金,既要用於如美團打車這類燒錢的新業務,又要在上述領域與競爭對手展開激烈廝殺,

資金需求劇增之下,美團不得不選擇上市融資來渡過難關。

美團估值600億美元,即將於港股上市!但它的至暗時刻快來了!

縱觀美團發展史,就是一部“燒錢史”及“混戰史”,從殘酷血腥的“千團大戰”中拼殺勝出,又調轉槍口殺入外賣領域,收購大眾點評後曾做到行業第一,如今又在滴滴出行頭上動土,推出美團打車業務,同時砸下巨資收購摩拜單車,攪起多方巨頭混戰,期間無不是通過燒錢,才燒出行業領先地位。據天風證券物流行業姜明團隊研究報告顯示,以美團、大眾點評和摩拜單車作為主體,統計所得的融資總額在142億美元,也就是說花費了大概891億元人民幣,才締造出當下的美團帝國。

如今,隨著美團不斷突破商業邊界,處於極度資金渴求狀態,美團背後的投資方,自然不希望美團因“錢荒”而轟然倒塌,推動美團上市融資,就成為資本大佬們迫在眉睫的第一要事,也即是說,美團在資本及自身業務發展的裹挾下,不得不將IPO提前至年內完成。

而關於美團的最新市值,據不少媒體報道綜合來看,基本鎖定在600億美元左右,這一估值與即將在7月初登陸港交所的小米相近。有趣的是,美團的王興與小米的雷軍,此前均懷有對自家企業IPO之時達到千億美元市值的信心,只是如今看來,王興與雷軍的願望都已落空。

美團上市後,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資事君認為,美團屢屢衝破商業邊界,即便上市融資,也將面臨不小的競爭壓力。

在到店綜合領域,美團直接對標的是阿里系的口碑網。據易觀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美團、口碑分別以1713.2億元和1670億元的交易額稱霸市場。而在交易筆數方面,口碑網超越美團至少每天200萬筆,成為成長最快的O2O平臺。更為嚴峻的是,口碑網未來將與餓了麼進行業務整合,這對美團而言,無疑將是一個壞消息。

在酒店方面,美團將炮火對準市場根基牢固的攜程、同程以及阿里系的飛豬身上,收效甚著。據第三方大數據監測平臺Trustdata發佈的《2018年Q1中國在線酒店預訂行業發展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今年3月,美團酒店以2270萬的單月間夜量首次超過攜程、去哪兒、同程藝龍的總和。同時,今年第一季度美團酒店以5770萬的訂單總量位居行業第一。不過,資事君認為,即便美團酒店表現超出業界預期,但在旅遊市場方面,跟深耕行業十幾年的攜程系等巨頭對抗,美團的優勢並不大,更何況同程、藝龍也已著手準備IPO,美團旅遊、酒店市場或面臨“團滅”危險。

美團估值600億美元,即將於港股上市!但它的至暗時刻快來了!

在共享單車領域,美團旗下的摩拜單車,與ofo、哈羅單車呈三足鼎立之勢。據近日極光大數據發佈的數據顯示,5月頭部共享單車市場滲透率方面,ofo的市場滲透率為4.44%居首,摩拜市場滲透率為4.06%居第二,哈羅單車市場滲透率為1.32%居第三,而ofo與哈羅單車都與阿里的關係非同一般,摩拜單車或陷入孤立無援的境況之中。

在汽車出行領域,美團想要從滴滴佔有率超過八成的出行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幾乎已沒有什麼勝算,況且滴滴出行也在積極準備IPO事宜,按照滴滴出行全球化的佈局,美團想要與滴滴出行平分天下,出海征戰將不可避免,而這更需要更多資金來支持相關業務發展。

上市之後的美團,在入局多個商業領域下,恐怕還會陷入到資金桎梏之中,這是美團發展的一條死結。而成立8年之久的美團何時能夠實現整體盈利,恐怕是連王興都回答不出來的一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